-
1 # 阿振觀像
-
2 # 張加林11
弟子規即作為一個家庭父母的子女兄弟姐妹以及拜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好比一家同門學習的弟子師兄弟姐妹.也是一生為人處世應該遵循的規矩.廣義的國學即世界各國文明文化的統稱.如中國國學廣義可指自古以來所有創造的文明文化.包括政經軍學術物質精神思想生產科學技術發明總結.如醫藥藝術等等,不僅指四書五經等各種學說經典書籍.因此世界分屬有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兩種.
-
3 # 瑰意無為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那什麼是國學教育呢?國學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透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開發其高度智力,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國學經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有《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易經》、《弟子規》、《千字文》等重要著作。
所以,透過讀國學經典,孩子可以得到內心的寧靜。經常地進行誦讀經典的訓練,會逐漸形成精神集中專一、頭腦裡少雜念、靜心的良好讀書習慣,從而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會明顯的提高。
-
4 # 天境桃園
一、由來:
《弟子規》是清朝的一位秀才所寫,叫李毓秀,這個人一生都沒有太大的建樹,無論是在學術或者政治方面,一輩子甚至連個舉人都沒中過。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卻寫出了這等流傳之作。
二、發展:
但是《弟子規》在清代是極其提倡的,當時是童蒙時代的必讀之物,大到皇家皇子皇孫,小至黎民百姓,販夫走卒。當時盛極一時甚至取代了從宋代流傳下來的《三字經》。
後來清朝滅亡以後,民國時代《弟子規》仍然很興旺,因為它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來這本書流傳到臺灣,很多信佛的居士助印佛經,把《弟子規》也當成一本必印的材料。
一直到2000年前後,中國大陸的網路開始興旺發達,據統計,《弟子規》的網路搜尋率膨脹了70倍,大大超過《三字經》的搜尋膨脹率。
三、權威性:
很多人專家學者認為《弟子規》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秀才寫的,不足以登大雅之堂。根本就不能和孔孟著作相比。記得某大學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到,“你看哪個建功立業之士是因為讀《弟子規》的?這些只是在平頭百姓用來識字讀書罷了。”
竊以為,這是一個童蒙時代的讀物,讓孩子們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雖然不能代表儒家思想核心精髓,但畢竟反映出了儒家傳統思想文化內容。
-
5 # 兆陽師兄
現在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學習《弟子規》,有的學校、企業也安排學習,說是傳統教育,一段時間出現了學習《弟子規》的熱潮,是的,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不能丟,一定要傳承下去。
何為《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再後來經乾隆年間的賈存仁進行了修訂。全部共360句,1080個字。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為人子弟如何孝敬父母;怎麼有愛兄弟;怎麼待人接物;怎麼修身治學等。這都是為人處世的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何為國學,國學到底是什麼?有的人說國學是以詩詞歌賦為代表的文化,有的說的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歷史學,這些都沒有錯,都不能代表國學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國學應該是代表國家的特有的傳統的歷史的學術的,含義是廣泛的,涉及古代思想,哲學,科學,歷史,經濟,書畫,音樂,中醫,傳統教育等多方面。中國歷史的滾滾長河,中華民族的浩瀚星空,炎黃子孫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民族國學的精神,必須是經過歷史的沉澱的才能稱之為國學。
-
6 # 擒史皇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
7 # 湘西超風行者
弟子和學生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弟子是特指學派或手藝的傳承人 ,是相對師徒關係而定義的,規是古人手把手交生存技能的競爭法則,很多文字的古義和現在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別。
國學是很廣義的概念,是日本翻譯而來的,是日本學者學習中國大唐的教科書,中國正確的叫法是《國故》,參考書為章太炎的《國故論衡》。
-
8 # 魯閒閒
《弟子規》與《聲律啟蒙》、《三》,《百》、《千》舊時都屬於學前發矇教材。
中國傳統文化是形成華夏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樣貌及心理特質的文化基礎與核心。而組成這種文化的各種學問的總稱,就是國學。——不知道這樣理解你可認可?
-
9 # 阿志的故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專門教導做人做事,灑掃應對,進退之禮和做人首要以“孝”為本。
國學,稱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
目前頗有爭議的問題,《弟子規》是否屬於國學?在很多人看來,答案是肯定的,並且往往被奉為經典。但是從嚴格意義和現實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國學經典,其一:其成書於清代早期的康熙年間,作者是個科舉不中終身不仕的秀才李毓秀,成書之時名曰《訓蒙文》,後來經過乾隆年間的辛卯科副榜蒙學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也就是說李毓秀是作者,賈存仁是修訂者,兩人水平半斤八兩,都是沒有“高中畢業”籍籍無名之人,名不見經傳生卒年月不詳。這充分說明了,作者和書籍在當時都平平無奇,沒有什麼影響力。跟傳統的經典比起來,《弟子規》根本排不上號。其二:為它很多價值觀不利於孩童人格的養成。甚至可以認為它在某些地方為封建社會代言,比如“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說的是“服從,服從,絕對服從”,再比如“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說的是“為親是從”,在“入則孝”這一節中,不僅僅說了要服從,而且講明瞭服從的原則,恰恰是這種原則會導致“奴才思想”和“親親相隱”的再傳承,如果孩子從小學的就是聽話,就是認親不認理,哪裡還有人格可言?《弟子規》全書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是“勿”,也就是“不要”的意思,給蒙童從小灌輸的理念就是,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
10 # 致敬邵康節先生
國學這個概念的提出大概也就十多年吧,涵蓋很廣,約等於或略大於“傳統中國文化”這個詞,縱觀中國歷史各朝各代多是以儒學中的經典《大學》為基礎教材,其中有一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是孔聖人對做為“人”的中心思想,也是基本要求和基本次序。所謂做人先修身,按聖人的要求,想做一個合格的“人”,是非常難的,絕大部分人做不到的。而《弟子規》就是一本講“修身”的書,說的是仁義禮智信,做人的基本原則。
-
11 # 拂硯
1、《弟子規》: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
2、國學: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它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旁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
“國學”這個名詞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熾。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這一概念,並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和海外華人尋根熱,“國學”在海內外逐漸興盛起來。
3、《弟子規》和國學的關係:
二者之間是既區別又相互聯絡的關係。
《弟子規》是國學的一部分,和國學一脈相承,二者都以儒家哲學為主流,傳承了儒家思想。
《弟子規》,屬於國學範疇,是約定俗成的兒童啟蒙課程和廣大國學愛好者的入門讀物。
國學是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分支眾多。國學的涵蓋面和外延更加廣泛,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浩瀚、博大、精深。
-
12 # 使用者言午澤群
“國學”一說,最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曆史中創造的文化。1923年,胡適給“國學”下了定義;“國學”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
國學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古代詩賦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國學知識亦博大精深,包羅永珍。隨著國勢上升,我們自然要大力弘揚國學。然而,國學典籍內容龐雜浩繁,即使窮盡畢生之力,也難通學。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作者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弟子規》全文360句,1080個字。書的中心思想是;從小要學禮儀規範,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要謹言慎行,信守承諾。要有愛心,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習多讀書。
-
13 # 劉楚雲817
《弟子規》具體講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準則規範,有利於培養兒童的基本禮儀和習慣。
國學,像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古人的思想精髓在這裡沉澱,它的一字一句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品讀國學詩經,腹有詩書氣自華。
-
14 # 九易行客王雨劍
現在很多人把《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等奉為國學經典,實在是謬入歧途,最起碼也是以偏概全鳩佔鵲巢。《弟子規》只是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而已,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屠城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怎麼就成了國學經典了?並且裡面不乏扼殺學童思考批判能力等很多的封建糟粕需要予以剔除。奉此為圭臬,就像我們放著長江源頭沱沱河的水不喝,而非要到泥沙俱下的長江中下游開懷牛飲一樣荒唐可笑貽笑大方。討論國學,我們往往存在很大的一個以偏概全甚至以鳩佔鵲巢的誤區:我們必須要分清國學的概念、源頭、主體、流變等問題,就像我們爭論到底沱沱河是長江還是揚子江是長江一樣,其實除了上面兩個屬於長江之外,長江各段的名稱不下30個,還有“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荊江、潯陽江”等都是長江。我們先來看一下國學的概念流變:《周禮》中“國學”是國立學校之意;及至近代,章太炎先生認為“國學”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學術;胡適先生認為“國學”是國故學的省稱。在我看來,國學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就是那些使我們成為華人並區別於西方人和其他國家民族的學問和典籍。國學經典最起碼要有三個基本的標準:先賢大德原創;經過華夏發展各段歷史的反覆檢驗;社會大眾每個階層的人都能常讀常新。以這樣標準衡量的話,在中國談國學,最起碼要指向我們博大精深的經史子集,至少不能丟了奠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恐怕要到最後面了才能客觀辯證地談到這些細枝末流的《弟子規》之類的書籍。
-
15 # 水靈兒芳芳
先來說一下何為國學,緊接著《弟子規》請往下看:
要強調國學教育,推廣國學文化,但說起哪些是國學,哪些不是國學,沒有定論,也沒有權威人士出來發表一下意見。它把各種業已存在的學術門類(哲學、歷史、文學等等)攪和攪和劃到一個國學的名頭下面,但卻沒有沒有藉此創造出什麼新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他滿足的是人們再次發掘本國傳統、本國文化的衝動,重點在“本國”,而非“文化”。
“國學”是相對於“西學”而言的。中西大碰撞大融合,傳統文化內部的小差異,被“中”、“西”的大差異遮蓋,催生了國學這個奇特概念,它的背後,我認為是民族主義。所以才會有以下說法:
柳翼謀認為,凡源承華夏文化之中國學問,無論古今,皆為國學:“予對國學之界說,必非佛學及洋學,……須從古先聖賢,未受佛學洋學之薰染時講清,而又包括後來之漢學、宋學,以及今世所講政治、經濟、財政、社會、教育等,始可言國學。”(《國學之界說》)
《弟子規》為清代秀才李毓秀所做,原來叫《訓蒙文》。顧名思義,這篇文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開蒙。然而作者終其一生都只是個秀才,也就是說,在清代這樣一個儒家盛行的時代,作為儒家學徒,作者也是不合格的。因為,童生試考取之後,便是秀才。
而且,這篇訓蒙文,從始至終也沒有上過檯面。它的應用據史料記載,在當時只有本地縣令用來在農閒時讓不識字的農民學習,以使農民農閒時不要搞出什麼大新聞。
傳播範圍侷限在說書,酒肆等地方,還有就是作者個人私塾。
-
16 # 鄉村興哥
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一個秀才李毓秀所著 其內容以儒家道德為主 是聖人孔子老先生的教誨 首先是孝敬父母 友愛兄弟姐妹 其次是博愛大眾 謹言慎行 信守承諾 親近仁德 祥與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 ,其意在於讓習者 明白人生的道理 對道德產生初步瞭解,從而達到道德認識的啟蒙作用。
國學是華人對本源文化的堅守與認同,是流淌在華人血液裡的文化基因,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面對西方文化衝擊的一次捍衛!文化結晶 不忘本 時刻發揚老祖先教誨一脈相承的精神價值!
-
17 # 昕辰Kevin
弟子規是儒家入門的書籍,是《論語》裡的話擴充之後編撰的書籍。
《弟子規》關鍵不是學,而是做,要力行,落實到生活點滴中,成為做人處事的準則。
有人把《弟子規》比喻成交通規則,是人立身處世的規範。
國學裡包含很多的門類,但大塊的內容都是講人生準則的智慧,讓人在世上行得通,讓人趨吉避凶,獲得幸福。
-
18 # 子瑜說說
《弟子規》(公元1662年至1722年)由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注。以儒家《論語》為基礎版本編寫而成的教育文訓,起名《訓蒙文》。後來被清朝賈存仁重新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一直流傳至今。它的內容是:"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只要是講述了聖人對弟子們的訓示,從弟子在家,出行,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國學"一詞最早起源於日本文學界提出的"拯救國家"。在18世紀20年代前後期,日本為了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反對中國的儒學、佛學、道家等學說的古典解釋權,日本為了恐固本土文化,推崇神道學思想而形成的本國文化。在清未初期,世界各國學術界從文化的格局中反思和重識發揚本國文化,從此"國學"一詞在近代流行開來!
我們中國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學論為根基,它包括了經學,玄學,道學,理學,實學,和詩賦,駢文,詩詞,元曲,小說,歷史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糸,種類眾多。那學國學的作用和目的是什麼呢?國粹派鄧實是這樣撰寫的:"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學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中華國學文化搏大精深,是智慧的結晶,需要用心去領悟和體會的。
-
19 # 沱湖岸邊009
與中華民族文化形態和文明特徵相關的學術或理論,才能稱為國學。
中國的國學都蘊涵在先秦的諸子百家典籍中,漢之後沒有國學。
-
20 # 命運的鋼琴
首先我們理解“國學”,“國學”又稱“漢學”、“中國學” 是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是以先秦時期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本,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總的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
再理解《弟子規》,想必大家對這個並不陌生“ 弟子規 聖人訓……”相信到現在有人還能背誦幾句出來。本人在讀小學時期學校還專門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弟子規》當然還是要求要背誦的。《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教育家李毓秀作品。文章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形式為三字韻語,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孝悌仁愛”。但關於《弟子規》卻飽受爭議,有人認為它是愚昧腐朽的,有人認為它屬於東拼西湊、東搬西抄的。直至至今《弟子規》也還是備受爭議。所以,你覺得《弟子規》怎麼樣?
回覆列表
1、一是《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二是《弟子規》的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精髓,容易理解,朗朗上口,因此許多小學將其作為道德修養的一門課程。其實《弟子規》不僅適合兒童,成年人學習也可以收益匪淺。其中體現著孝順、與人為善、謙虛、誠信、博愛、自我修養等內容,與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共同之處。
三是弟子規是聖人孔子的教誨,首先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謹言慎行、信守承諾。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弟子規的主要內容共八章:
第一章 《總敘》——教育之道。
第二章 《入則孝》——孝敬之道。
第三章 《出則弟》——兄弟之道。
第四章 《謹》——修身之道。
第五章 《信》——為人之道。
第六章 《泛愛眾》——處世之道。
第七章 《親仁》——擇師之道。
第八章 《餘力學文》——學習之道。
2、何為國學?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她是教我們怎樣行事為人的學說。從國家和民族層面來看,親近經典、承續傳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