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謙言益語
-
2 # yyqup
情況好的,說明效率高,情況不好的,是急於求成了點。讀書越多越好是沒有錯的,高質量的閱讀是最好的,高質量在質的層面多於量的層面。閱讀每一本書,不是紙張厚度決定閱讀的時間,是書籍的深度。一年讀500本書,是個挺大的數目,閱讀者若是會讀書的人,那一定在這一年心智狀態能有很大改善與進步,如果只是求其閱讀量的多少來對待這500本書,可惜,書與讀者間沒有任何對話,讀者只是在浪費時間。
-
3 # 馨語
我沒有一年讀500百本書的經歷。確實會太消耗體力、腦力了。自己曾經就認為,超負荷的腦力和體力工作者是不會變胖的。(除非太愛吃又一點運動沒有,自己是那樣不會胖的,即便是易胖體質)。除了閱讀網路快速訊息的網文,其他紙質的讀物,無論是報紙、雜誌、休閒讀本等等,也是比較認真讀的。從最初怎麼讀會有好多不明白怎麼讀也讀不薄,到後來知道的多些還是覺得看著這個瞧著那個想想繼續查查,明明只是文中過渡或者摘錄需要,方便讀者理解一下就好,但是還是把本來薄的書又讀多了。就這樣我是沒辦法做到一年500本的海量讀本。就像最近看的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裡面幾乎沒幾頁就會提到《聖經》,但是附錄裡提供的摘抄本沒有對應的頁數,好多15、14世紀的神父書籍身份無法查詢。何比《猶太人育兒》裡面介紹了好多猶太人的故事,當然最近大家熟悉的花花公子的創始人的故事,雜誌社的由來和為什麼會改名為花花公子的趣聞趣事。《Prada》裡Prada夫婦和好多設計師及藝術家、建築設計師等時尚文藝圈人士的故事,和他們的基金幫助發掘更多有潛力的藝術家的故事,還有美洲盃海上航船的故事。當然,裡面提到大量海外的古典時期藝術家建築師,當代知名或顯有出現大眾視野的小眾設計師。你會難以想象義大利學政治和啞劇專業的共產主義者的女性把Prada家族的事業發展擴大開。反正,以自己的角度看來,一年能完成一半的量足以難度不小了。那需要問摘仙大神了!週末開心
-
4 # 青絲蘸白雪Cy
哈哈哈哈哈哈
首先,一年讀500本書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就算你一年什麼都不做,把讀書當做工作,早上八點起床,讀到晚上十二點。
像電影裡那樣,一個人堆一堆書,然後書籍不斷減少。那個人期末就變大神,考年級第一的事情。看著爽,不現實。
要想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得快?
此外,不是說看的書都是小說,看一遍,看得懂看不懂都過去的吧。很多書,對於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是會頭暈目眩式的讀不下去。
以本為單位其實很奇怪,像是套書,算幾本?100萬字的書,和10萬字的推理小說,又怎麼算?
閱讀量只是一個衡量標準,不是唯一硬性指標。
如果一個人真的一年讀了500本書放下最後一本書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有些懵,不知道該做什麼好。這個時候,他會想要找一些體力活兒做,找人談談,寫點東西。思緒會成為他的敵人,一刻不停的在他腦海裡交戰。
等幾個月之後,一切平靜下來,他就自我感覺變大神了。500本書,看上去只是數字,你可以去提問,讀過500本書的人是什麼體驗。哈哈。
為什麼要記錄閱讀數目有些人有這個愛好吧,覺得看到自己讀過那麼多書,不是在浪費時間,會有一種成就感。不過更多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讀了多少書,反正儘量往上誇大就行了。
以上。
-
5 # 古s凡
看完後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精讀兩本書。因為你一年要看五百書的話,一天就要看一本多。就算是一天裡什麼都不幹,只看書,這麼快的速度看下來,我保證看完也就忘完了。等五百本看完也就是看了五百本說而已。至於書裡面的內容你是不可能記住的。並且就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思考看再多的書有什麼用呢?再說一年看五百本書,也是無法完成的一件事情。
-
6 # 不是我血色青竹
有點厲害,看什麼書,如要細讀可能夠嗆,走馬觀花則勉強可行,我讀高中看武俠,能夜讀三本,因為租書要給錢,按天計算。那樣也行,但讀書效果不好。現在看網路小說,一本凡人修仙傳僅人界篇看了四年。想想我也不易。
如果只圖混時間,無論昨看都行,一年五百本不在話下,不過能記住多少就難說。
-
7 # 賈司遷
讀書真的不在多,在於精,就是精讀、細讀、專研,不然讀書在多不精則雜,雜則亂,亂則無用。宋.丞相趙普有個說法: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用《論語》裡一半的知識就可以來治理天下了,這就是精讀並理解然後活學活用的結果。
一年讀500本跟十年讀懂並理解專研透徹一本經典書籍,相信大家會選擇後者,所以讀再多書籍不如靜下心來專研理解一本書來的實在。
你有此發問,說明也是愛讀書的種子,祝你閱讀愉快!
-
8 # 寶寶妞妞奶奶
我是非常喜歡讀書的人,但是500本有點誇張,又不是看連環畫。不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的所有知識、人物、事件都要熟記在心,融會貫通。尤其是在現在影片爆炸的年代,我覺得500本書
-
9 # 周易張娟
我記不住自己讀了多少書。只是我愛看書,小學三年級,我就愛看小說,先後三俠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唐宋詩詞。
易經,淵海之平,三命通會,滴天髓雜七雜八都看。也包括國外的,托爾斯泰寫的小說,哥徳的詩,這些東西都會無意識進入腦海。
我看書的經驗是,先翻開簡單的看一遍,能吸引我的,再看一遍,甚至三四遍,重點的記錄,背誦。感興趣的易經,河圖洛書的符號,用筆劃,時間長了形成印象。
-
10 # 弘道
讀書的數量其實並不重要,讀書的質量才更重要。
不同的閱讀者有不同的目的,只要能夠達到閱讀者的目的那就是有效的。
-
11 # 回族—馬江—khalid
你說的是一年讀500本書的感覺及如何有效的讀書?
一、一年讀500本書也就是意味著每天至少要讀一本多了,如果真的能堅持那麼做,那當然很好了,只要能讀那麼多,不管你怎麼讀法都會有收穫的,最起碼提高了讀書的速度,而且你也會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
二、如何有效的讀書,
首先我們要明白閱讀和學習可以說是兩個概念,閱讀就是讀完就行了,也就是過一遍。但是學習就不同,學習就意味著學了並且能掌握最起碼書的大部分內容,可以把它總結出來,這就有一定的難度了,尤其是從來沒有涉及過的領域,這樣的話最起碼一本書你要讀上三遍。
所以,個人建議:
如果沒讀過的書,對於自己來說比較難的,最好是第一遍讀完後,接著第二遍時,找個小本子把重點記下來,這樣方便你快速查詢,在把第三遍讀完後,就會進入你大腦了,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型別。
個人的一點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2 # 風之語231961794
我的回答是一年讀500本書不是沒有可能。下面談談個看法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在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書中的智慧,並且在無形之中將其吸收,化作自己的智慧,這便是讀好書的好處:增長智慧。但是讀書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看看古人怎麼說: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乘著馬車周遊列國。一天,他來到一個地方時,乘坐的馬車突然被兩個孩子攔住了。孔子問:“你們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其中一個孩子告訴他:“聽說你是個有學問的人,我們想請你替我們評評這個理。我認為,知識越多越好,因此我整天讀書,你說這樣做對嗎?”另一個孩子反駁道:“不對,整天死讀書,不求甚解,與不讀書又有什麼區別?”
聽完,孔子笑笑,從車上拿出一隻橢圓形的木壺。這壺口很小,底也不大。孔子說:“我用它做個實驗,你們就會明白了。”說罷,他將壺往地上一放,壺立即就倒了。他將壺扶起來,一鬆手壺又倒了。“我有辦法讓它站起來。”孔子說。他舀了一瓢水,扶著壺往裡灌,當壺裡的水灌到一半時,孔子鬆開手,壺果然穩穩當當地站住了。“是不是站住了?但它馬上還會倒下來。”孔子說著,又繼續向壺裡灌水,壺裡的水漸漸地滿了,壺卻突然倒下了,水也流了出來。
這時,孔子才語重心長地說:“知識就像這壺裡的水,不可沒有,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如果一味死讀書,貪多而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是沒有益處的。必須留有思考的空間才是啊!”
第一個孩子急著說:“這話有道理,不過我不明白,你這木壺不裝水和裝滿水都倒了,裝半壺水時卻能立住,這不是個魔壺嗎?”
“是不是魔壺,你自己看吧!”孔子把壺遞給孩子,孩子仔細端詳著壺,終於明白了:原來這個壺是木頭做的,半實半空。木頭比水輕,壺站立時的重心是隨著裝水多少而不同的;裝半壺水時,重心在壺中心,木壺不會倒;裝滿水和不裝水時,重心偏向壺中線一側,所以壺就倒了。
看了上面的故事,大家心裡應該有個底了,書籍不是讀得越多越好,但知識面必須要廣,所以問題又回來了,書本知識不能侷限於某一本或幾本。關鍵是:讀書,要讀好書,要有目的性的去讀好書。有些書,要精讀細讀深讀,有些書淺讀即可,權當參考而已。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又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現在我們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讀書,關鍵是善於思考,掌握方法,懂得選擇,活學活用才有效果。所以說一年讀500本書,也不是沒有可能。
關於如何提高讀書效率,無非就是:
1.閱讀之前,想清楚自己要從書裡得到什麼?然後帶著目的去閱讀,這樣你的注意力就能集中起來,大腦就會主動去書裡搜尋答案。
2.閱讀之中,不是非要逐字逐句看過才叫讀完一本書。往往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只佔整本書的20%,而且這20%中最重要的也僅有4%。所以,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讀,也不要試圖去理解書本里的全部內容。斬釘截鐵地“丟棄”不需要的東西。找出書中最核心的20%,集中火力,反而可以牢牢記住書中的內容 。
3.讀書數量多不一定就好,要有選擇有捨棄,同樣,讀書時間長,效果未必好,讀書固然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也要考慮到生活中還有其他的事要做。
-
13 # 阿爾法心理研究所
讀書最高境界是站在巨人肩膀找到自己,但是讀書最後只是成為自己炫耀或者別的目的,個人認為反而會把自己拘束了…
-
14 # 墜下來的雲
能夠一年讀五百本書的人肯定是“學而有成”的人。否則不會“一目十行”過目而知。因為一門學問的經典內容是可數的,由此經典所折反出的著作論述可以無限,因有經典藏納於胸,其所折反之論當可一目瞭然,只對其炯異與發展著重解讀即可。這樣的一年讀五百本書是對自身知識體系的增容或錘鍊。如果非其知識體系則不過是“水過地皮溼”而己。如您讀一下類《紅樓夢》的書、佛教典籍類的書,……;即使您讀了五百本,到頭來跟沒讀差不多。
其實一般來說的一年讀五百本書,類似於查資料。要強調一下,我這裡所說的“書”,不包括類兒童讀物的小冊了!
-
15 # jixiaolong0228
一年讀五百本少兒讀物還行,讀小說不可能。我一天大約讀一百頁左右,二十天讀五本就很勉強,所以一年一百本也讀不完。不過,讀書也沒有限量的讀法啊。
-
16 # 職音
一年讀500本書,對於一個普通職工來說,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和恆心。
就這一點來說,我們需要非常非常的努力,才能實現500本的目標。
-
17 # 鮮娛湯
一年500本即是每天超過一本,那麼書的篇幅肯定不會太長,內容也不會很豐富,這種型別的書看了最多能增長寫作文筆,對知識儲備沒太大用處
-
18 # 逍遙u
我覺得,少年人讀書是為了開發智力,培養優秀的思維方式。成年人讀書,是為了應用到現實,當然,也為了建設自己內在的精神家園。為什麼要有數量要求呢?有興趣的就讀,無所謂了。
-
19 # 手機使用者55927841750
我以為讀書是自己的喜好,沒比要給自己制定要多少多少本,我始終相信書讀的越多,不會是壞事,因為讀書就是和每一個傑出的人對話,超躍時空古今中外,吸取每一滴養分使自己豐富心靈得以昇華,人格接近完美。
-
20 # 51194523342社會生
一年讀500本書,不吃不喝,不生產不勞動,不做生意不賺錢?
這叫讀死書,死讀書。將來也沒大出息。
我們講究讀書的方法,是理解性的,應用性的。戲劇《三滴血》中有個盡信書的縣令,滴血認親,結果把一對夫妻拆散,同胞兄弟不得團圓。就是“死讀書,不如無書”的標誌。
我們提倡讀書,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學習中外有益的文化遺產為我所用。
凝神靜氣的思考,領悟書中精華,不無病呻吟,無師自通。
讀書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是學習前人的東西為我所用。
回覆列表
這就是現代商業社會的閱讀與傳統閱讀方式的本質差異。
速讀滿足了對資訊量的需求同時,還滿足了對“讀書”的虛榮心,但真正能收穫的只是海量的碎片化資訊,就像是電腦系統中增加了500+的碎片垃圾一樣。
傳統的閱讀方式首先強調的是對書的選擇,然後才是閱讀,而且古人有“書讀千遍其義自見”的解讀方式,這一切所對應的結果是書的內容真正的“融於心,化於行。”
如果說我個人的建議,我認為這個時代我們所獲得的資訊量已經遠遠超載,對於資訊獲取的過濾非常重要,珍惜自己的大腦硬碟,不要以數量的閱讀來獲得滿足,而是精挑細選有目的的閱讀必要書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