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熱火了

    《包容的智慧》這本書對我有一生的影響

    這本書主要收錄的是鳳凰衛視劉長樂先生與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的對話,這本書的作者自然就是星雲大師和劉長樂了。

    星雲大師是一位得道高僧,大師少年立志——此生一切“為了佛教”。及至八十高齡,不懼跌跤斷骨,仍然雲水行腳於全世界,到處講經說法、隨緣度眾。而大師所念茲在茲的,還有兩岸同胞的親情往來。

    劉長樂先生是鳳凰衛視的老闆。劉長樂和來自海峽兩岸、五湖四海的員工,形成了華語媒體中獨特的多元態勢、融合道路和專業主義激情,放大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補、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整合。鳳凰的聲音,表現在話語權,生命的尊嚴,創造的快樂,圓融共進之中。

    這兩位大師作者的書,自然是很精采,書名又叫《包容的智慧》恰恰適合處於人生某一階段的我,不再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這階段恰恰需要包容萬物,開闊心胸。

    讀了《包容的智慧》一書,不禁佩服長樂先生,到底是傳媒大師、鳳凰領軍,竟然引出大師這麼多智慧語錄,而且當機對機,對答如流,妙趣橫生,回味無窮。“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裡看得見的是月,嗅得出的是花,心悟的則是境——意境,禪境。佛界與傳媒界、高僧與名士的對話,在平易處交流,交流人生的歷閱,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意趣盎然,言近旨遠,讓我於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於暗香浮動處觀照了明月。

    這就是這本書為什麼對我有一生的影響!希望更多的讀者讀了這本書也能從中受益。

  • 2 # 書香居

    2009年有貴人指引,遇到佛門《金剛經》,讀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四句偈時,嚎啕大哭,頓覺之前數十年如夢中幻想,全是糊塗度日,似有所悟。

    從此,人生軌跡完全轉變。至今已十年。

  • 3 # 朱光寶氣

    弗洛姆《愛的藝術》。成為自己,並且愛人。成為自己,獨立的人,具有理性(智慧是操控理性,要加以區別);愛人,是能力,愛人不是犧牲,而是透過愛人而增長了自己的能量,需要富有創造力地去愛人。這個愛,不只是愛“一個人”,而是“愛眾人”。當你能愛眾人,你的能量會吸引人。我進而理解為,愛是勇氣。現代人越來越孤立,並不敢愛,或者遊戲愛。弗洛姆告訴我愛的藝術,做一個擁有理性,愛和創造力的人。

  • 4 # 天山雪蓮開滿山

    老子的《道德經》 對我影響很大 。最喜歡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不只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讓我在觀察萬事萬物時,能找到它們的根本。心不會隨它們的紛擾而紛擾。

    比如,針對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選擇遵從它的發展規律,保持柔弱,不挑釁,這樣的思想。如何做呢?尊重生命,保護自己和家人,聽從國家安排和建議,併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積極應對。

  • 5 # 行之說易聊健康

    五千言八十一章《道德經》幾乎重塑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很多人都知道,孔子和他的儒家是入世和救世的。尤其是孔子的一生追求,可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典型。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老子和他的道家是出世和避世的。老子是“知其不可為而走避之”,但是真正讀懂《道德經》後,在其不爭、處弱的主張之下,其為天下蒼生悲愴命運所發出的“憤世”吶喊,每每讀之,都能讓後世吾輩為之震撼……

    老子在第七十四章中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一旦老百姓因生不如死而不畏死之時,拿死去嚇唬老百姓是沒有用的了……

    老子第七十九章中“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說的是,一旦統治者行惡政太多,欠了老百姓太多的“債”,僅僅是用一些“德政”來安撫和化解他們和老百姓之間的積怨,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孔子和老子所處的時代,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是一個盛產思想和經典的盛世。可在老子們看來,那是一個禮崩樂壞、民不聊生的十足亂世。在老子心中,君王、諸侯公卿這些“肉食者”,絕大多數粗鄙淺薄,不知修身明理,不能深悟深體天道,都又利慾薰心,貪得無厭,搞得自己身死族滅,雖是咎由自取,但由此導致的天下破敗、民生凋敝,卻讓老子不得不發出憤世怒喝,他把對統治者的憤慨和譴責,統統寫進了《道德經》。可以說,他的憤慨和譴責有多強烈,他對天下蒼生的愛就有多深。

    處弱不爭的《道德經》,卻是以觸目驚心時時讓我震撼和警醒。

  • 6 # 醉美吾鄉

    《論語》

    儘管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有點過,但核心的“仁、義、禮、智、信”五言就夠學一輩子了!

    論語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強調修身,人生在世,最基本的管好自己吧!

  • 7 # 萌萌噠快樂美少女

    1,《格林童話》。小學最愛,陪我度過純真年代。

    2,《水滸傳》。初中時讀了好幾遍,一百零八將背了個爛熟,最喜歡兩個人的結局:公孫勝與燕青。

    3,《厚黑學》。高中三年級,別人在拼命讀書,我卻著迷在李宗吾的筆下。

    4,《呼嘯山莊》。大學時連讀兩遍,被故事情節抑鬱了很長時間,可惜那麼濃烈的愛恨我無法擁有。

    5,《老子他說》,從這本書開始,才真正接觸傳統文化,那年,我已經二十四歲。

    6,《紅樓夢》,某男用自己讀了七遍之成就勸我好好讀讀,問我到底喜歡林妹妹還是寶姐姐,我告訴他,我只喜歡前面那兩首詩詞,歸納起來就是: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7,《大佛頂首楞嚴經》。三十歲,當我第一次讀這本佛經,淚如雨下,終於明白什麼叫“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世間糟粕書”。

    8,《覺悟之路》,那爛陀長老的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佛與佛學及佛法,從此,對宗教的最後一絲疑惑被徹底掃除。

    9,《三體》,三十七的女人連讀三遍,看來,劉慈欣這本小說真的很有魔力啊。

    10,《明朝那些事兒》,快四十歲的時候讀的書,十二歲的女兒問媽媽你最喜歡裡面的那個人物,我說,對歷史不是為了喜歡誰,而是為了

    讓自己活得更明白。個人。。。。。。。。。

  • 8 # Ta柱哥

    絕對是百年孤獨,它讓我明白,看不下去的書不要硬看,還弄得自己每天很糾結壓力很大,看了睡睡了再看,不知道看到了哪,回頭找也不記得,其實看看網頁新聞,有價值的帖子,好的電影,都屬於有效閱讀。這本書對我的閱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9 # 每天多喝一碗心靈雞湯

    《傲慢與偏見》

    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達西就是不順眼的,加上男主角個性的傲慢,繼而對他有了偏見。而男主角達西,是個不受人歡迎的傲慢男子,這兩者產生的衝擊是免不了的。彼此之間的傲慢和偏見就造成了一開始的不愉快與誤解,但是經過種種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漸漸產生一點點的感情。達西代表著“傲慢”,伊麗莎白代表著“偏見”,他們一開始都被自己的情緒所牽引。接著一連串對達西不利的流言,更讓伊麗莎白對達西反感逐漸增強。當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絕時,他說了一句話:“要是我耍一點手段,把我內心的矛盾掩飾起來,一味地恭維你,使你相信我無論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對你懷著無條件的純潔的愛,那麼也許你就不會有這些苛刻的責罵了。可惜無論是什麼樣的偽裝,我都痛恨。”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達西?]有為了討好伊麗莎白,而改變他傲慢的性格。伊麗莎白也表現了很真實的自己,他們都不刻意去改變給人的印象,表現出了最真實的一面。而開始的時候,伊麗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見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實的真相,經過達西的解釋和自己的判斷,才真正找到幸福。

    雖然小說中主要宣揚的是由內而發的真摯愛情,但作者奧斯丁還是照顧愛情與婚姻的圓滿: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外,門第、財富也是可觀的,完成了大團圓的結局。

    傲慢與偏見,是我們很常見的弱點和毛病。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容易被自己的第一印象所驅使,因而容易對別的人下不正確的看法,就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會。一個人所給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響到很多事,但並不是一定不會改變,要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才能知道別人內心深處的事,就能改變第一印象。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對達西的看法,就是因為了解才有所改變。

  • 10 # 小也剪輯

    vivibear的尋找前世之旅,一本穿越小說,每一次穿越,都被裡面所寫的歷史吸引,看完的感覺就是愛情,友情,親情美美噠

  • 11 # 本墨Wu先森

    相信大家都讀過一本短篇小說《活著》,之前上學粗略看過一遍,工作幾年後花了某一天花了兩三個小時一口氣看完的,福貴的一生,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把一個入骨的悲劇敘述的那麼自然。整個小說給人的感覺就是你好像拿著攝影機走過了當時的大街,待在他的家裡,看著醫院宣佈他的兒子搶救無效。。。讀完的感受是讓我意識到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實主義的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社會其實不過如此,我們每天都為了生活絞盡腦汁,多少人自閉抑鬱,甚至走向極端,你說你和二十幾歲的小夥,要幾十甚至上百萬的結婚成本,真正有多少人能做到?媒體和公眾把很多事情描述的讓人望而卻步!現實不然,不過不盡然。很多人最終在一起是因為相愛,甚至彼此放棄了很多。這本書像鏡子一樣,它時刻提醒我,你已經很幸福了,收起你的抱怨和哀嘆,好好活著!

  • 12 # 三戒不是法師

    前有餘華《活著》,後有劉慈欣《三體》三部曲。活著讓我體會人生,三體讓我瞭解人性,還有大劉神奇的腦洞讓我欽佩。

  • 13 # 段老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以自己的經歷為原型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形象。本書主要講述了保爾由一名少年成長為堅強的戰士,這期間他經歷了數次挫折,甚至是生與死的考驗,他認為:人的一生不能碌碌無為的度過,要儘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 理由:這本書激勵了無數青年,可謂一本勵志書,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保爾那種不懼堅險,不懼挫折,堅持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的精神!

  • 14 # 朽平升

    未來簡史

    拿到這本書一邊翻看一邊能感受到祖國的進步。因為裡面談。階級,宗教,人的基本需求。很多大膽直接又透明。

    裡面是以現在推斷人類的未來。

    像“聖人”一樣,定製了智神。

    還有對未來的擔憂。

    新版本的“道德經”。不同的是,一本告訴你即使一意孤行..未來等你的是什麼的一本書。

    但是70前的人讀這種事都覺得非常叛逆。

  • 15 # 小五的西瓜汁

    平凡的世界,他讓我懂得了貧窮不可怕。在困難面前不能懦弱,也不能好高騖遠。透過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不管結果怎樣,你的人生一定不平凡

  • 16 # 皮皮豆電影推薦

    一次看鏘鏘三人行,談到讀書對人的影響,許子東說,他認為是傑克∙倫敦寫的那本《馬丁∙伊登》對他影響最大,可以說是改變了他的一生。理由有三,第一,他讀這本書的時候,正在當知青,每天都是把大好的青春年華荒廢在簡單的體力勞動上。歲月匆匆流過,卻前途渺茫。年紀一天天變大,上學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而且錯過最佳年齡,所學專業必然會受到侷限。是這本書讓他意識到,只有搞文學,影響不大。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是積累,你所經歷的一切,無論是精華還是糟粕都可能化作你文學的營養,從而獲得讓自己人生沒有白過的可能性;第二,如果人的一生有做官,掙錢,出名,愛情這四個目標的話,這本書讓他覺得還是愛情比較有吸引力,為贏得愛情的努力讓他更加充滿了動力;第三,這本書還讓他知道,人生到了最後,你無論獲得了什麼,都沒有什麼意義。做官也好,掙錢也罷,成名也好,愛情也罷,最後都只是過眼煙雲,並無所謂,這讓他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又沒有那麼急功近利。總之全是好的影響。許子東很幸運,一本書讓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聽他一席談,也不禁想想自己。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有哪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倒發現了一本對我影響最大的書,這本就是《牛虻》。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這本書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齊驅,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革命人生指南吧?我讀這兩本書的時候大概都是在十四,十五歲,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名言:“……當他回首往事時, 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 ,他才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經歷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我是端端正正地抄錄在日記本第一頁的,而且真的擔心自己一生碌碌無為,渴望為共產主義貢獻自己。可是具體怎樣才能把自己奉獻給壯麗的解放人類的事業呢?卻茫然不知。但是《牛虻》不一樣,一讀完這本書腦子裡就留下了一條思路了。首先應該是心靈受到了重創,被親人欺騙,被最愛的人誤解,蒙受屈辱而質疑信仰等等,然後毅然決然離家出走,身無分文背井離鄉。十幾年在外受盡磨難,整個把一高富帥小鮮肉變成了身殘志堅的錚錚硬漢,一個獨狼式革命者,帶著某種使命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然後投身於某中與信仰有關的危險的事業,求的是以自己的犧牲,毀滅來懲罰那些曾經愛他卻欺騙他誤解他的人。愛恨情傷全有了,充滿了浪漫。

    一般來說,正常的人規劃人生追求的都是一個成功,一個圓滿,而在這本書到了結尾,最打動人的卻是毀滅。雖然作者的本意是想褒揚亞瑟從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到無神論者,從一個小布爾喬亞到一個革命者的蛻變,但是到最後,讓我記住的就是他到死也不願意原諒欺騙傷害他的人,他就是要以死,以毀滅自己來懲罰最愛自己的人。他做到了,瓊瑪為他一夜白了頭,蒙泰尼利紅衣主教為他心臟破裂,真真的心碎而死。然而這一切又真的是他想要的嗎?當然不是,當獨自面對黑暗,面對自己的時候,他是那麼渴望原諒,渴望寬恕,渴望愛。如果他能夠原諒別人,其實也就解脫了自己。但是他不,他不能!這其中的糾結,掙扎,讓我第一次瞭解了人性的複雜,情感層次的多元和內心衝突無法克服的悲劇性。

    當我四十多年之後,來到《牛虻》故事的發生地----佛羅倫薩,俯瞰亞平寧山脈,遊走阿諾河畔,突然想起列瓦雷士先生(當年的亞瑟)再次見到年輕時的女友瓊瑪的情景,他似笑非笑,故做初次見面的恭敬,而瓊瑪卻在他扭曲疤痕的面孔後面看到了亞瑟的影子一閃而過,臉色突然如死人般慘白……。這些是我從來沒有刻意去記的細節,卻讓我吃驚地發現,我從來沒有忘記過!

    突然想告誡年輕的朋友,不是所有的書都會只有正面的影響,副作用也往往同在,就像我們看病服藥一樣。所以我想說的是,就像有些人特別容易感冒,而另外一些人卻全然無恙。一本書的影響有時候不是你單方面的選擇,我是說,如果影響發生了,那也是因為你本身的特質與這本書之間發生的特殊的感應。不然《馬丁∙ 伊登》我也讀過,千千萬萬的讀者都讀過,怎麼就出了一個許子東呢?

    我希望武漢的同胞,加油,會越來越好的!

  • 17 # 書從文

    讀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不僅令我找到自我的信仰,同時還讓我的步伐,踏入進了豐富的精神世界中。

    《道德經》是我讀的第一本文言文書籍。它其間宏大的世界觀,改變著我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道的智慧,方是真的大智慧。

    我每多讀一遍,大道就會再次重塑我的認知。

    自最初認為的百科全書(哲學、修身、保身、治國、馭人、兵家)……到如今心中的道!

    這是信仰的萌芽、是視野的開闊、是自然的法則、是修身的頓悟、是大道的規律……

  • 18 # 小wu家的日常

    到現在為止,可能還沒有哪一本書對我整個的一生產生過極大的影響,我相信,也沒有哪一本書能夠有這麼大的威力,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按人生的不同階段來說。

    求學階段,應該是魯濱遜漂流記了。新課標語文必讀書籍不知道90後還有沒有印象,總共12本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本魯濱遜漂流記。這是我收到書之後兩天之內讀完的,具體的情節就不再敘述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我便魔怔了,整天幻想著發生跟主人公在書裡一樣的情節,但是結局不太一樣,我是一座孤島的主人,我擁有忠誠於我的僕人,我有可以利用的資源,我就是這個島上的國王,我需要處理各種在島上發生的事情,但是,我不需要別人來“拯救”我,因為我過的非常好!有一段時間我往往陶醉於這種幻想而逃避現實,整天都盼望著早點睡覺,開始我的國王生涯,對於我而言,它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在另一個空間的真實的世界。後來,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一直伴隨我直到現在,我成為了一個擁有兩個世界的人,在另一個世界,我的境遇經常發生變化,但最重要的是在這個世界,我是中心,雖然偶遭苦難但是結局一定是美好的。這種變與不變是我當時的所見,所思,所想,所遭遇的情況的對稱。

    工作之後也讀了一些書,但是並沒有太大的印象,但是,我讀的最重要的一本書便是現實。就像毛澤東在矛盾論裡面說的,在一個社會中對立矛盾還沒有發生激化的時候,兩種矛盾是可以共存的,但是,工作之後,這種矛盾便發生了激化,工作中的不順與難題沒法排解,就只能到另一個世界尋求安慰,那個世界是極其美好的,但是這種美好與現實的情況發生了強烈的對比差異,矛盾便發生了激化,於是,我對現實就越發不滿,工作也陷入了僵局,於是,我便離職了,回老家了。

    在老家的這段時間,我反思了一下。確實我的問題多一些,這些問題就是我太過理想化了,也可以理解為對現實矛盾的逃避與理想世界的自我重構。這是一對矛盾,在矛盾未激化時,我還好,隨著現實情況的改變,矛盾激化了,我便不好了,所以,我準備丟了我的那一個世界,重新回來面對這個現實的世界。

    所以,對於我的下半生,我可能要好好讀一下矛盾論了,究竟有什麼樣的效果,我期待著!

  • 19 # 天鴻娛樂文化

    我最有影響的一本書《菜根譚》,因為這本書講的修身,養性、齊家,太切合實際了。生活中的煩惱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改變了我很多,也讓我領悟瞭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煩惱。

  • 20 # 小兵哥劉清風

    道德經,年輕人都應擠時間看一下,以後看問題就能跳出時間的限制,也能跳出空間的限制!

    做事更講究人情世故,客觀規律,以退為進,以不爭為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海軍最強大的戰艦“提爾皮茨”,為何服役生涯卻如此憋屈和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