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毛豆花生Dad
-
22 # 優質影片段
也許生活中心思敏感的人,往往是比較拘謹的人,做事情不太能放不開,只有和熟悉的人接觸,才會略微好一些。內心會害怕做錯事,做事小心謹慎,給人一種精益求精的感覺,一旦做錯一點小事,就擔心會有不良的後果。總喜歡追求完美,做事情願意追求完美的結果,與人相處不希望對方有缺點,或者說,不希望對方把缺點展現在自己的面前。這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追求完美的人,是因為怕自己做的不好會引起別人的議論,而不敢接受自己的缺點,其實,這是很累心的,大可不必如此虐待自己。對於過於敏感的改正方法,我們真的不要太在乎生活中的細節,首先要稍稍改變自己的(儘管可能會有些難),我們還是社會人需要融入社會,廣交朋友。
-
23 # 野釣素人
高敏感人士生活指引
有的敏感人士大街上走路,會突然發現一些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
你可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高敏感人群通常能夠更完整細緻的處理一些積極或消極的事情,打個不恰當比例,比較適合當狗仔隊。對外界有很強的洞察力,能夠快速抓取訊息,但更重要的是容易被外在的一些表象所折磨,矇蔽。在深刻感知生活的同時,也得避免被過多的資訊所侵蝕,我們在這裡,提供一份高敏感人群的生活指南。
1、穩定自我情緒,再來關注別人評價2、找到敏感源把折磨自己的敏感事物或東西記錄下來,對症下藥。如果受聲音影響,就準備一個耳機,如果是環境影響,就換一個地方。
3、找到那個他或她談一場戀愛,會讓你的煩惱大幅度減少。當然也不一定非得找物件,也可能是閨蜜、親人、好基友、互助小組等型別,找到這個物件也許會事半功倍。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高敏感特質不是一種病態,反倒是一種潛能,只有當你能夠駕馭他時,你也許會過得一種別樣的生活狀態。
友情提醒,野釣狂人專屬版權,轉載必究。https://m.zjurl.cn/answer/6791880034144485647/?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91880034144485647
-
24 # 南火東木
從前有個人丟了斧頭,他懷疑是鄰居偷去的,於是觀察鄰居的言行舉止,怎麼看怎麼像盜賊。後來他的斧頭找到了,然後他又碰見了鄰居,再留心看他,怎麼都不像賊了。
這個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說符》其中的一個故事。太敏感的人,就好比心中有面鏡子,總是喜歡照照別人,在乎別人的看法,甚至變得疑神疑鬼,整天過得小心翼翼。
敏感的本質是缺乏安全感,不夠自信,是想對自己的保護。或許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會觸及自己的內心。
所以要避免這樣的敏感心理,首先要建立自信心,可以嘗試先從一些小的,容易完成的任務開始,給予自己更多的肯定。
其次如果不確認他們是否在議論自己,可以大膽直接問他們,與其心裡憋著,還不如直接去詢問。大多數的情況下,別人其實根本都沒有這樣的想法,都是杞人憂天而已。
當然,這也是人生經歷的一個過程而已,筆者之前也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心裡總覺得別人會在意自己的穿著。出門穿著打扮,都要琢磨半天。每次別人不經意的話,回來都要想半天。
後來從事了銷售行業,接觸的人多了,這樣的個性反而能夠幫助自己更快地分析客戶的需求,慢慢也獲得了客戶的肯定,從而越來越自信。
所以如果想改變自己的話,也不妨做一些職業改變,說不定您能認識一個全新的自己。
希望以上的觀點能夠給您一些啟發。
-
25 # 斂意種情
也許生活中敏感的人是,往往是比較拘謹的人,做什麼事情放不開,只有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才可能好一點,內心害怕做錯事,做事小心謹慎,給人一種精益求精的感覺,而且少做錯一點事,就擔心會有不良的後果。
總喜歡追求完美,與人相處不希望,對方有缺點,或者說不想望別人把缺點展現在自己面前。這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追求完美的人,是因為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引起別人的議論,而接受自己的缺點,其實這樣活挺累心的,大可不必這樣折磨自己。
對於過於敏感的人,其實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想一想開闊的方面,不要太在乎生活中的細節,改變一下自己(雖然有點難),但還是儘量融入社會,廣交朋友,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陌生人多交流。
回覆列表
敏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人格特徵,只要生活有所在意,都會有一些關注在乎,是一種正常表現。而高敏感的人群通常能夠更完整細緻地處理外在世界的積極和消極的資訊,但是,他們也常常容易被這些外在的刺激所影響,而變得不知所措。高敏感人群對於外在的周圍環境有很強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他們通常能夠很快發現一些場合的異樣,也因此往往更願意把時間花在一個人安靜的獨處上。近日有研究表明,有以下八項特徵,說明你是高敏感人士 1·對事物感知深刻並且往往情緒化 2·更喜歡獨自鍛鍊 3·做決定時間長 4·對細節感知能力強 5·十分謹慎,很有禮節 6·很容易焦慮或者抑鬱 7·暴力或恐怖電影不是你的菜 8·在團隊表現很出色 以上你中招了嗎? 總體來說便是表面不溫不火很穩的沒有什麼波瀾,但人後內心歇斯底里。 舉一個例子: 朋友c是一個無論什麼事都放在心裡很久的人。會因為一句謝謝之類的沒說,忐忑好久。和人聊天后考慮很久自己的表現如何,會不會招人討厭讓別人不高興。 也會把別人不經意間的言行,傷人的,讓人溫暖的,都記住很久。在路上碰到認識的人會認真地打招呼,別人沒有回她會在心裡反思很久是不是別人討厭自己。 朋友圈一向愛給她點讚的好友有一天沒有點,會擔憂是不是兩人的關係淡了。別人在說悄悄話,感覺在說自己。 這種感覺很難感同身受,因為太過於個人。 給幾點個人建議:1·轉移注意力。 不要太在意會無限放大他人的言論,將注意力轉移其他可以放鬆你心情的地方。過段時間你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 2·調整心態。 明白每個人都不過是你人生的匆匆過客,不會有人太上下打量你。 3·多與他人溝通。 不要沉迷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真正的想法是溝通相處中才能瞭解的。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事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有一定敏感度並不壞,但太過於敏感往往難過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太抓住細節,鑽牛角尖,只會讓自己不快樂。 別太在意別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試著去改變一下心態。 轉變的過程很難,但結果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