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怪羅科普

    2019年是5G大火的一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網路傳輸速度將達到一個新臺階,我國在5G技術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其實,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一個提高網速的計劃,這便是著名的SpaceX公司提出的“星鏈”(Starlink)計劃。

    “星鏈”專案預計在2020年投入商用,而2020年也必是5G真正走向公眾的一年。這不禁會讓人聯想到兩者是否會存在一些競爭?星鏈計劃是否比5G更先進?

    在對兩者進行對比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下星鏈計劃!

    關於星鏈

    星鏈是由SpaceX公司(一家經常以驚人的概念而聞名的公司)建造的一系列部署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它們的高度大約是1000千米左右。

    這些衛星的體積都比較的小,建造目的是為了提供衛星網際網路接入,不過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它也需要與地面收發器協同工作。

    該專案於2015年1月開始啟動,預計總開支約為100億美元。

    截至2019年5月,部署了62顆衛星,但從2019年11月開始,便以每週兩次的發射頻率向天空輸送衛星。

    預計到2020年中期,首批1.2萬顆左右衛星按計劃分三層軌道環繞地球執行(後期可能還會繼續部署4萬顆衛星),商業運作也會在今年開始。

    其中,第一次發射將部署大約1600顆衛星,高度550公里;第二次部署將在1150公里的高度部署約2800顆KU和KA波段頻譜衛星;第三次發射將在340公里高空部署約7500顆v波段衛星。

    星鏈的主要優勢便是讓全球都可寬頻聯網,將為地球上一些最偏僻的地區提供快速的寬頻網際網路連線,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旦這項服務完全安裝完畢,它便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線服務。

    5G和星鏈的區別

    星鏈不是WiFi網路,它不能在我們的手機或膝上型電腦上直接接收,它需要一個包含一組相控陣天線的大型接收機。

    我們需要把星連結收器安裝在外面,這樣可以更好的接收天空中的訊號,你可以想象現在的那種“大鍋電視”,星鏈的執行模式和這個有點像。

    而5G網路就更加便攜了,運營商安裝好基站,我們的手機只要在基站的輻射範圍內便可以接收到資訊。

    另外,就目前情況而言,在手機中安裝相控陣天線是不切實際的,所以5G在便攜方面是更優於星鏈的!

    但是在一些大型的工具上(比如航母,飛機等等)可以很容易安裝相控陣天線,如果他們使用星鏈的網路,將會降低用網成本和提升速度。

    最後

    其實從埃隆·馬斯克(SpaceX公司CEO)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關於星鏈計劃他自己強調事情便可以看出他並不是想競爭5G。

    因為他強調最多的一般就兩個問題:1、如此多的衛星是否會影響太空探索,製造太空垃圾;2、星鏈將為3%至4%的電信客戶提供最難的服務!

    儘管5G和星鏈代表著不同的、相互競爭的“最後一公里”技術,但把5G和星鏈做對比是不合理的,在一些5G搭建完善的地區,星鏈也不會有太多的競爭力,未來它們更有可能是互補關係。

    5G裝置將是移動便攜的,可能較少受到天氣的影響;而星鏈裝置更有可能是固定的,也將更容易受多變的天氣影響。

  • 22 # 使用者7546666700868

    他的計劃只是用來替代骨幹網傳輸,正真的落地基站還是不能少。和5g沒衝突,老美想讓全球5g資料都跑在他們的網路上。國內使用者夠多了,可以定義自己的標準。

  • 23 # 使用者6944836565521

    5G和星鏈現在都仍是忽悠成份居多 主要是沒有應用需求 根據歷史經驗看 這個階段所謂的需求到最後都不會是事實上的需求

  • 24 # 水手遠航9999

    時間將證明星鏈衛星計劃有兩個結局,一個是製造一堆太空垃圾,另一個是組網軍用,圓他們星球大戰計劃的舊夢。至於民用通訊,美國人應該不會為了這個小目標花這麼大的力氣。

  • 25 # 好人長安君

    不邀自來。

    其實有一位答主的答案解讀的不錯,從夏農定理來解釋星鏈計劃對5G的影響甚微,基本觀點我也同意,但我也有不同看法:一是星鏈計劃短期內在通訊領域對5G影響很小,但長期來看,天基通訊系統有可能顛覆地面通訊技術;二是星鏈計劃在5G相關技術——物聯網建設方面所具備的優勢,可能也會改變5G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前景。

    首先說第一點,星鏈計劃對比5G,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實現超越的可能。

    大家可能瞭解頻譜的概念,通訊訊號其實就是無線電脈衝,脈衝有自己頻率,通訊訊號的頻率有一個區間,如果亂入,就會造成無線電干擾及安全問題。高贊答主提到的頻譜資源問題,其實就是不管你是天基還是地基,如果想實現通訊效果,就必須在這個區間裡選擇一個穩定頻率,地基因為所處的大氣環境尤其是電磁環境比較穩定,這個訊號也就比較穩定。

    但天基就不是這樣,星鏈計劃應該是在低軌道佈置衛星,但衛星同樣在太空,太空與地面之間隔著五大空氣層,一般情況下如果訊號直接提供給地面使用者,那麼訊號會遇到嚴重的衰減和干擾問題,同時可傳輸資料跟地基相比,流量天花板更低。所以一直以來,天基通訊系統都是作為地基的補充,應付極端情況和運營商佈局成本太高的地區,如海洋、沙漠等。

    而星鏈計劃實際上可能存在著其他邏輯,因為不同於以往的天基系統,星鏈計劃投放的衛星在密度、規模以及技術應用上都遠超前輩,如果只是簡單的“1+1=2”,那麼星鏈計劃依然很難跟現有5G技術的應用前景正面對比,但問題在於,也許星鏈計劃內的衛星有1+1>2的可能,也就是說,星鏈計劃完成後,全球高密度衛星覆蓋所組成的天基通訊系統,或許可以在訊號穩定等方面實現突破,並且改變當前頻譜資源貧瘠的現狀。

    其次要說的第二點,就是星鏈計劃在5G技術相關聯的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在這個領域,星鏈或許可以完勝5G技術框架下的地基系統。

    星鏈計劃一旦佈置完成,那麼它將覆蓋全球所有區域。也就意味著,星鏈計劃所有衛星形成的網路有可能與地面接受系統,共同構造出一個無死角的三維網路。

    那麼從小處的無人駕駛,到智慧交通,到更大處的物聯網,其實星鏈計劃就擁有最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地基系統在佈置基站方面要考慮價效比,因為它如果要實現全域覆蓋就意味著要提供高密度的基站,與此同時,可能天空一顆衛星就能覆蓋一大片區域,這種運營成本上的對比,顯然天基更有優勢,而且對於非城市地區,以及海洋地區,很顯然地基無法到達,那麼就無法實現全域覆蓋式的智慧交通及物聯網。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從新疆出來的無人駕駛汽車可能因為沙漠地帶缺少基站而不得不人工駕駛,但星鏈計劃卻可以無視這些。

    所以在這個領域,星鏈計劃有更多機會完勝5G。

    最後,縱然星鏈計劃擁有非常大的商用空間,但在現階段依然存在著比較多的技術難題,畢竟5G技術也在飛速迭代,未來還未來,一切尚未可知。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夕之夜,歡聚一堂,你認為怎樣做才能讓“年味”變得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