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小鬧呀

    簡單的說一點兒個人的習慣或者說對做飯的理解吧,對與不對還請各位多指教。

    1.炒菜我認為火候很重要,我比較注重爆鍋這一步,爆鍋油溫一定要夠,爆鍋料一定要爆香,以爆鍋料稍微變黃為準

    2.個人認為適量的辣味兒能使家常菜更好吃,能吃辣的多放,不能吃辣的少放,絕對比不放強

    3.比如炒土豆絲,炒芹菜,花菜,西葫蘆,等等很多素菜在出鍋前加入適量的花椒油和醋,會使素菜味道有很大的提升,醋的用量把握好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最後說一點冷盤的,只要這個菜用到蒜泥和醋,那麼就絕對少不了白糖,這三種調料搭配很完美,只是糖的用量要把握好

  • 2 # 五道口軍研

    不敢自稱廚房達人,也就是個烘焙愛好者吧~我做了兩次罌粟籽麵包已經get√了其中的黃金配方比哦!分享給您~~

    材料:

    高筋粉 280g

    糖15g

    鹽5g

    黃油15g

    混合液:牛奶+稀奶油+水,共210g,三種液體各三分之一哦!

    酵母5g

    最後,就是罌粟籽!!加入您喜歡的量就可以了~

    做法:

    除酵母,所有材料放入麵包機

    酵母放入麵包機上蓋的酵母孔中

    選擇“快速麵包”那項,兩個小時候就好啦!

    這是第一次做的,裡面還加了雞蛋,吃起來很有韌性,第二次做的沒有加雞蛋,就特別鬆軟可口了,甜甜的:

    就是介個樣子滴~

    還有一個做蔓越莓餅乾的小竅門~其實很簡單,四個字就可以概括出如何讓蔓越莓餅乾更香甜可口的秘訣!!!那就是~~~~~多加雞蛋~~~

    如果還想要蔓越莓餅乾更鬆軟的話!三個字就可以概括了!!!那就是~~~~~切厚點~~~

    具體做法:

    首先,準備1:1:2的黃油:糖粉:低筋麵粉(我做餅乾都是這樣粗獷的,不稱重的哈,大家放心,只要比例在不會難吃滴),一顆雞蛋,大量蔓越莓(不要問我具體加多少,大家喜歡吃多點兒就多加,不喜歡吃太多就少加哈);

    然後,將黃油切小塊放入盆中,加糖粉,用打蛋器攪勻,放一顆雞蛋,繼續攪勻,用篩子將低筋麵粉篩到盆中,用矽膠鏟拌勻成團,加蔓越莓,攪勻;

    再後呢,將保鮮膜扯長些放到桌上,將麵糰放到上面,將麵糰揉一揉按一按捏一捏,搞成長長的長方體或圓柱體,喜歡方的還是圓的隨便你,捏好了用保鮮膜包住你就贏了。

    最後,放到冰箱裡凍一個小時後,烤箱預熱170度,拿出你的傑作,切塊,切薄了你就輸了,那樣會烤焦哦,切厚點兒,就像這樣:

    均勻地放在烤盤的烘焙紙上,烤箱預熱好後放進去,170度20分鐘就好啦!

    這就是我第一次做的蔓越莓,第二次做的更好些,原因可能是放在冰箱裡一個半小時,又切厚了一點兒的緣故吧,總之,熟能生巧,您也能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喔!

  • 3 # 溫順的仙人球

    首先講明我作為一個以烹飪為職業的人,回答的有關廚藝方面的技巧和知識是需要反覆上手去掌握的,你試完不成功,不代表我在扯淡。

    1.製作紅燒拔絲類菜餚炒糖色時勺子要懸空,否則會把鍋底的顏色攪起來,這會使你判斷出差錯,炒糖失敗。

    2.炒炸過油的食材時鍋底不要留油(茄子,白菜尤其)縱使你倒乾淨了油,鍋壁上還有餘油,加上滲入食材的有油就完全夠了,這樣操作出來的“紅燒茄子”一點也不油膩。

    3.麻婆豆腐收汁勾芡三道。這樣做的妙處是三道芡更比一道口感滋潤,一道好品質麻婆豆腐的標準是:麻辣鮮燙,三道芡更能鎖住豆腐的熱量。

    4.勾芡注意油和湯汁的數量及火候,抓準時機。就我的同行,我見過許多,勾芡功夫都不敢恭維,他們不懂得控制油和湯汁的數量。

    5.炒青菜油燒熱後,放鹽再下菜。如此鹽會殺死油裡面可能存在的黃麴黴素,還能保持青菜的翠綠。

    6.炒大盤雞放番茄醬。喜歡吃大盤雞的朋友可以試一試在炒雞的時候放小半勺番茄醬(大約四五克),番茄醬不但為雞增一股清香,它的酸味還能令雞肉質更加鮮美,試過你就知道有多好吃。

    加一條,要是你喜歡菜餚口味層次豐富。複合味調料就不可避免,我要說的經驗是做菜時先放複合味調料,最後放明鹽,就像雞汁、生抽等,這樣你的施鹽量就難會超標,這一條絕對對你通往烹飪達人之路極為重要。

  • 4 # 井屋就是電蒸箱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幾個日常生活中都用得上的做菜技巧吧。

    1. 炒飯前,先用蛋液拌米飯

    平常我們炒雞蛋往往都習慣蛋和飯分開炒,飯糰和雞蛋是分開的,口感相對來說就會差很多。

    炒之前可以用蛋液把米飯拌勻,蛋液就會包裹飯粒,而且蛋液之間的黏性差,炒的時候飯粒之間就很難抱團了。

    在蛋液裡淌過的米飯,才算一碗真真正正的蛋炒飯嘛。

    2. 煲肉湯前先焯水,肉湯不會腥

    有時候煲湯,哪怕之前將肉洗過好幾遍,還是散不掉那股腥味兒……

    朋友,是時候用焯水大法了。

    用涼水下鍋焯水,水沒過肉,水燒開後再過個一兩分鐘撈出來,肉的表面就不容易快速凝固,煲出來的肉既鮮又嫩。

    3. 熬骨頭湯時添熱水,湯不會變稀

    熬湯的時候,水量往往很難把控,燒著燒著就沒了,再加水,湯又不濃了。

    骨頭裡的膠原蛋白加熱之後會變成明膠,熱水下的明膠是溶於水的,溶於水的明膠就會跑去包裹住骨髓裡釋放出的小油滴,而這些小油滴在光的折射下,就會呈現出乳白色。

    而如果加冷水的話,凝固的明膠無法去擁抱小油滴,你得到的就是一碗油汪汪的湯……

    4. 去腥的方式除了醋和料酒,還有這些。

    從原理上來說,新鮮的魚腥味更小,還可以透過這麼四種方式除腥:

    酸降低鹼性氨基酸的反應可以除腥,比如醋;減少脂肪氧化可以減輕腥味,比如花椒、大料、桂皮;加入與腥味物質反應的物質可以破壞掉腥味,比如料酒,;用其他更濃郁的味道可以掩蓋腥味,比如除了花椒、大料和桂皮,姜、蔥、丁香、月桂等香辛料。

    5. 魚先煎一下再煮湯,魚湯會更濃白。

    魚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可堅強得很,燉魚時,它可不會輕易溶於水,但它怕油煎。

    油破壞了魚的表面組織,蛋白質就容易溶於水了,其中氨基酸疏水的一頭會拼命湊向脂肪。

    而當水倒入煎魚上,水衝散了油滴,氨基酸疏水的一頭趕緊把小油滴包裹了起來。

    所以,油就不會整片整片地飄在魚湯表面,而是分散變成了小油滴,油滴在光的折射下就會呈現我們所看到的乳白色。

    6. 水開之後再蒸魚,魚肉更鮮美。

    蒸魚時,水開了再下鍋可以讓魚的表面快速變性凝固,從而鎖住汁液,讓魚肉變得更鮮美。

    7. 燒青菜時出鍋前放鹽,青菜不會蔫。

    太早放鹽,容易讓鹽跑到菜裡去,菜裡的水就會被趕出來,再不復從前的清脆鮮美。

    出鍋前放鹽,不會讓鹽跑進葉菜內部作亂,還能讓人在接觸葉菜表面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鹹味,起到減少鹽的食用量。

    8. 鹽撒多了加點糖,可以改善鹹味。

    雖然加點白糖,可以改善鹽味,但別指望能降低攝鹽量,撒鹽的時候還是得走心。

    其次還可以加點料,搭配一些容易熟的菜進去(比如青椒),稀釋了鹽的濃度,還增加了菜的種類,吃相同分量菜的時候,鹽相對吃得更少。

    9. 菜太辣時加點酸,可以降低辣味。

    酸性環境會影響辣椒鹼呈辣味基團的能力,從而降低辣味,另外酸味也會分散對辣的感受。

    突然想到,沒放醋的酸辣粉……

    10. 燉肉前用菠蘿汁醃一下,讓肉變得更嫩

    木瓜不能豐胸(除非塞進胸裡),但它和菠蘿一樣,打成汁都可以用來嫩肉。

    因為,菠蘿汁或木瓜汁醃肉,可以讓其中的菠蘿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切斷肉的蛋白纖維,從而起到嫩肉的作用。

    方法簡單易操作,這下應該沒有藉口不做飯了吧?

  • 5 # 饞師虎爛

    煮湯時如果不小心鹽放太多,可以放入一個洗淨的生土豆,煮五分鐘後,湯就變淡了。

    炒雞蛋、鴨蛋的時候滴幾滴酒,可以使炒出的蛋又香又嫩,還沒有腥味。

    洗豬肉豬腸子的時候,如果用明礬水泡洗,既容易洗乾淨,又容易煮爛。

    燉牛肉的時候,在鍋里加一小包茶葉,可以使牛肉熟得快燉得爛。

    將乾淨的生薑埋入食鹽內,可以延長儲存期。

    把皮蛋切成小塊,放入鮮雞蛋液中,上籠蒸熟,可以做成色香味別具一格的水晶蛋羹。

    蝦在烹飪前,可用泡桂皮的沸水浸燙一下,味道更鮮美。

    把煮熟的豬肚切成條放入碗內,加點兒湯水,上籠蒸一下,豬肚會脹厚一倍,又脆又好吃(但不能先放鹽,否則會緊縮)

    蒸魚時,在魚上放塊雞油,魚肉滑溜,更加香美。

    燉老鴨的時候,在鍋裡放幾個螺絲肉一起煮,老鴨容易煮爛。

  • 6 # 美食每客享受生活

    以前沒做廚房工作時,我每次在家總會把魚煎碎弄爛,這也是很多人都煎不好魚的一個事情。想把魚煎好有很多種,但是都要把魚的表皮瀝乾水份,或者用乾淨的乾毛巾拈幹水份,取鍋乾燒後,可以用薑片擦鍋,擦好倒油,再煎魚,也有的是熱鍋倒油,油熱撒上少許鹽在鍋中,再把魚下鍋,還有就是把鍋燒至冒煙,再倒入食用油,高油溫下鍋後,轉動禍,讓魚在鍋口中滑動,防止粘鍋。這些方法可以用在很多煎制的菜品中,比如煎雞蛋,煎雞翅,等。還有就是淘米,不是說就把米過一下水就可清洗乾淨的,那樣洗出來的米,煮好飯後,米飯發黃。我的方法是:將米倒入拿出內膽的電飯鍋中,先倒入少量清水,大概每粒米都可溼潤就可以了,然後轉動鍋膽,使每粒米都在鍋中跳動,轉動兩三次後加入大量清水,用手搓揉後倒掉淘米水,反覆兩次既可加水浸泡20分鐘後放入一小勺白醋,一調羹食用油,拌勻後既可煮飯了,這樣的做出來的米飯又白又香。

  • 7 # 大發愛美食

    1、炒青菜一定要用大火。炒出來的菜才夠清脆;顏色才夠漂亮。

    2、對於腥味重的原材料,要冷水下鍋焯水。並且要撇盡浮沫和油脂,例如牛肉,會讓肉菜色澤更加明亮。

    3、煎魚的時候魚一定要處理乾淨,吸乾水分,並且鍋一定要燒得夠熱,這樣魚不會粘鍋;並且煎好的魚如果做湯,一定要加開水。

    4、燉肉菜的時候不要先放鹽。燉的時候一定要用小火燉,這樣才便於入味。才容易燉爛而且不散。

    5、煮米飯的時候,提前浸泡半小時,可節約時間,加少許的白醋和食用油。這樣做出來的米飯會更加潔白和有光澤,非常有食慾。

    6、煮雞蛋的時候,冷水下鍋,煮分鐘燜兩分鐘即可。這樣煮好的雞蛋剛好是糖心蛋。

    7、炒田螺的時候加紫蘇葉,會讓做出來螺更加美味。

    8、用電飯鍋蒸蛋糕的時候,在蛋白裡面加上少許的白醋,會讓蛋糕沒有蛋腥味。

    9、煲湯的時候,肉類一定要進行焯水處理兩次,第一次用30度左右的水焯水,用溫水清洗乾淨,第二次用90度左右的水焯水,這樣做出來的湯更加清澈,而且少油。

    10、煮毛豆的時候一定不要加蓋,這樣做出來毛豆顏色碧綠。

  • 8 # 極菜媽媽

    一、烹製時的實用小技巧

    1.燉羊肉湯時加點黃豆爛得快;加點桔皮能去除羶氣並增加香味;加小段甘蔗和蘿蔔可提鮮。

    2.用姜擦鍋底煎魚不易破;魚煎後加熱水做的湯才又濃又白的;用一匙鹽浸泡10分鐘後換水再泡10分鐘,魚肉潔白無腥味;蒸魚放塊雞油,魚肉滑溜更香。

    3.燜老鴨用啤酒爛得快又香,螺絲代替啤酒也能發揮同樣的作用。

    4.做蛋花湯時,先把雞蛋打散,水開後再分次把蛋液倒入,每次都停頓一下,這樣做出來的蛋花湯一朵一朵的,很好看哦。

    5.炸排骨時等油溫回升後再復炸一次才會香香脆脆的;炸豬皮時要冷油炸才會發得好哦;

    二、醃製方面的實用技巧

    1.要肉餡起膠必須多次少量地加入生粉水不停攪拌摔打才會QQ彈彈;

    2.炒大腸不老的秘籍是用先小蘇打水和鹽醃15分鐘,洗淨後再入沸水焯10秒鐘,然後用調料第二次醃製,最後爆炒

    3.牛肉嫩滑的絕招首先要逆紋路切肉,小蘇打水醃15分鐘,洗淨後多次少量地入生粉水,再加鹽和調料攪拌。

    4.涼拌黃瓜先用糖+鹽醃製,久放不會黃哦,做出的黃瓜還會亮晶晶的很有光澤。

    三、其他的實用小技小

    1.西紅柿開水燙一下很容易去皮;做西紅柿湯早放鹽會酸,而晚放些則不會酸;

    2.做酸甜味糖和醋的比例是1:2,而甜酸味糖和醋的比例是1:1。

    3水裡加點鹽凍肉解凍得更快;磨刀加點鹽磨得更好。

  • 9 # 珠海新東方烹飪

    分享3個小竅門

    1、食用所有的野菜之前都要焯水

    2、抽魚腥線不去腥味

    3、紅豆綠豆先將豆子放入無水無油的鍋中開小火炒10分鐘,注意控制好火候防止炒糊掉,然後再將炒過的豆子倒入鍋中煮,你會發現豆子很容易就煮開花了。

  • 10 # 小元美食坊

    作為一個有二十多年的家庭廚子,因為好吃,所以也好做,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烹飪小技巧,今天分享給大家。 如何快速解麻醬且解開的麻醬香味不減。

    首先倒入麻醬量的1/3以上的香油沿一個方向攪拌,然後再多次少量新增涼白開水進行攪拌,將麻醬解至能夠較快流動的狀態最好。

    快速去除蒜皮的方法

    老蒜用手剝皮時是否感覺很麻煩?我的方法超簡單,尤其是一次剝蒜較多時,用此方法最好。

    將蒜瓣放入不鏽鋼盆中,再用一個不鏽鋼盆蓋上進行晃動,大約晃動十幾下,蒜皮就會脫落,真是簡單方便。

    快速清洗玻璃瓶的方法

    根據玻璃瓶的大小將30至50粒大米放入瓶子裡,再放入1/3瓶清水蓋好蓋子進行晃動,跟快瓶子內壁就乾淨了,特別頑固的油汙等再新增少量餐洗淨液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對瓶口小玻璃瓶清潔更便利。

    用鐵鍋炒肉、煎魚不粘鍋的技巧

    1.開灶臺火將鐵鍋完全燒熱(晃鍋燒均勻)到冒煙;

    2.繼續開火,鍋內倒入植物油進行晃動潤鍋至少15秒以上,將熱油倒出,再次加入涼油進行炒肉、煎魚就不會糊鍋了。這就是廚師常說的“熱鍋涼油”。

    另外炒肉時先對醃製的肉加植物油拌勻再下鍋,也有助於肉的滑散,不易糊鍋。

    炒菜鍋用完清洗後要烘乾抹植物油保養,炒菜和做湯菜儘量分鍋製作。

    如何保證吊(攤雞蛋餅)雞蛋餅薄而不破碎

    吊雞蛋餅講究薄且有韌勁,切絲用來做湯或配蔬菜涼拌,非常好吃。要想雞蛋餅薄而不碎,竅門是在打雞蛋液時要新增澱粉,這樣再用中小火吊雞蛋餅效果最佳。

    煮餃子不開口、不黏連的技巧

    煮餃子時,特別是素餡餃子很容易開口,餡料漏入湯裡感覺很不爽,開口的水餃吃起來無味,還容易燙嘴。

    想煮餃子不開口、不黏連的方法是,水燒開後加半勺鹽,這樣水就不會沸騰了,再控制餃子浮起來後改中火,這樣煮餃子基本上就不會開口和黏連。

    土豆快速去皮法

    用去皮刀給土豆去皮,不僅慢,而且削去較多肉,造成浪費,特別是皮質較嫩的新土豆。

    將土豆進行清洗,然後用不鏽鋼小勺將土豆皮颳去,簡單方便快速。

  • 11 # 且聽美食記

    1做包子和麵時,放點豬油,蒸好的包子皮口感更好。

    2 做水煮魚片時,切好的魚片用水清洗乾淨血水,再用啤酒醃製十五分鐘擠幹水分再醃製魚片,做好的魚片口感滑嫩無腥味。

    3蔬菜焯水時放點油,菜葉不易氧化,焯好水涼水過涼,菜會保持翠綠不發黃。

  • 12 # 愛吃蘋果的姜戈

    我做菜的一些理解

    一 首先我覺得炒菜火是非常重要的,火夠大炒出來的菜才能保持口感,不老,有水分,夠嫩,還能保持原本漂亮的顏色

    二 很多菜比如土豆絲 豆角 蓮藕 花菜之類的,可以在炒菜時放幾顆花椒在鍋裡爆香一下,會使菜的味道變得很香

    三 做冷盤時用蔥 香菜 洋蔥冷油下鍋,炸至焦黃撈出,再用這個油拌冷盤會很香

    四 還是關於冷盤的,只要是做冷盤,那就少不了白糖,白糖會中和其他調味料的味道,會使冷盤吃起來味道更好吃一點

  • 13 # 小園一餐

    第一,煮雞蛋小技巧, 冷水入鍋,水剛好沒過雞蛋,煮雞蛋10分鐘,從雞蛋開始入鍋算起煮10分鐘,關火後利用餘溫燜煮3分,然後撈出衝冷水,這樣蛋殼雞蛋就非常容易分離了。 雞蛋煮過頭了,尤其淡黃顏色變青灰色那種,不但口感差,還沒有營養。

    第二, 去豆製品豆腥味小技巧,豆製品尤其豆腐,烹飪前焯一遍水,會去除豆腥味和生澀味還有豆腐的鹼味。使菜成品口感更佳。

    第三,煎魚不粘鍋的小技巧,熱鍋上油,撒人鹽以後再放魚,這樣能很大程度防止魚粘鍋。

    第四,新鮮儲存小技巧。肉絲可以買一斤瘦肉,切絲後用生抽、料酒、鹽、水澱粉少許抓拌均勻,醃製10分鐘入味。然後分成等份冰箱速凍儲存零下18度一25度,這樣無論是蔥薑蒜還是肉類,速凍後拿出來冷藏室解凍6-12小時,口感還和新鮮的一樣。

    第五,海帶快速煮爛小技巧,在煮海帶時放入醋,能快速講海帶煮爛而且去味。

    第六,切好肉絲的小技巧,如果你想要肉好切,一定要選用凍肉,放那兒等化到一半時再切,會順手很多。

  • 14 # 拾美記

    以下是我平時烹飪得出的幾個小技巧,平時做菜挺實用的,現在分享給大家。

    1.煮羊肉時加入一段蘿蔔,可以減輕羶味。

    2.煮餃子時水放點鹽,餃子不易破皮。

    3.煎魚時放油後可以放一小勺鹽,那樣不容易破皮。

    4.牛羊肉需要逆著紋理來切,那樣煮的肉比較軟爛

    5.豆腐放鹽水中泡一會再煮,豆腐不容易破

    6.雞蛋加點糖炒出來的雞蛋更嫩。

    7.熬豬油加水可以防止肉塊突然受熱而燒焦。

    8.化凍肉肚加點啤酒,可以讓凍肉回鮮。

    9.炸花生米先用開水泡一下,炸出的花生米香脆,還不發黑.。

    10.做包子饅頭時,酵母先用糖水化開再和麵,會發酵的更快

  • 15 # 我是卓卓媽

    炒菜做飯40多年了,給大家分享幾個烹飪和廚藝方面的小技巧

    炒瓜果之類的菜,如黃瓜,絲瓜,茄子等等

    這一類的瓜果,下鍋之前用清水淋一下,讓瓜果的絲或片,留有水分,油溫8成熱時下鍋,在鍋面迅速形成油氣,可以保持瓜果的顏色不變,油氣的穿透力很強,瓜果很快就能熟。炒綠葉菜時,起鍋前加一勺豬油。

    切豬血、鴨血有技巧

    豬血和鴨血都是很軟的,也很容易切,簡單切出來之後發現切面不是很好看,不整齊,還帶有顆粒,大家不妨這樣試一下,切東西的時候動作要快一點,特別是下刀切下去的時候,類似於剁的感覺,就會發現,切出來的豬血有菱有角,切面非常光滑平整。

    粉蒸肉出鍋前的10分鐘,多加這一步很關鍵

    做粉蒸肉大家都希望做出軟糯、入口即化的效果,起鍋前10分鐘,開啟鍋蓋,把涼水,均勻的撒在蒸肉上,再繼續蒸10分鐘之後出鍋,蒸肉遇到冷熱的刺激,口感特別好。

    醃製蔬菜用鹽的比例

    醃製蔬菜的品種特別多,有蘿蔔、大白菜、黃瓜、辣椒、包菜等等,醃製時,總會為加多少鹽而發愁,其實有一個萬能的比例,10:0.4,不管什麼蔬菜,按這個基本比例新增鹽,怎麼樣都不會錯,當然視每一種蔬菜的不同,中途可以嘗試一下,再做相應的調整。

    做涼拌黃瓜一定要殺青

    夏天大家都喜歡吃涼拌黃瓜,一個重要的步驟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不管是拍黃瓜還是切黃瓜片、黃瓜絲,不要直接加佐料和調料涼拌,先用適量的鹽醃製15分鐘,把醃製出來的鹽水倒掉,再加佐料和調料涼拌,口感和味道會截然不同。

  • 16 # 面小廚

    1 和餃子面的時候,加一點食鹽,可以有效的增加面的勁性,而且煮的時候不易破皮

    2炒土豆絲的時候,先把土豆絲在開水裡略一下,這樣炒出的土豆絲脆爽可口而且不易變色

    3燉雞肉的時候,加一把黃豆,可以使肉快速燉爛而且味道更加鮮美

    4儲存可樂的時候,可以把瓶子倒置過來,這樣裡面的氣體就不會跑出來

    5怎麼檢驗雞蛋是否新鮮呢?把它放到鹽水裡,如果是上浮就是壞的,如果下沉就是新鮮的

    6炒茄子的時候,可以先用開水略一下,這樣炒出的茄子不會吸油而且顏色好看

  • 17 # 華哥教大家做美食

    1.在做紅燒茄子,魚香茄子……等等,要過油的茄子時,過完油後,炒的時候,千萬不要在放油了,否則會溢位很多油來。正確的做法是,過完油的茄子,用勺子在把茄子壓一下,壓出茄子裡面的油,炒的時候,油就不至於很多。

    2.蒸水蛋時,不能放涼水,要放溫水,溫水裡面放鹽,這樣蒸出來的蛋,碗底不會鹹,然後,用筷子攪拌以後,氣泡要過濾出來,這樣蒸出來的蛋很光滑,沒有洞。

    3.做水煮魚,酸菜魚,活水活魚的時候,一定要用開水煮魚,這樣煮出來的魚湯非常白。

  • 18 # 朱哥在無錫

    簡單的說一點兒個人的習慣或者說對做飯的理解吧,對與不對還請各位多指教。

    1.炒菜我認為火候很重要,我比較注重爆鍋這一步,爆鍋油溫一定要夠,爆鍋料一定要爆香,以爆鍋料稍微變黃為準

    2.個人認為適量的辣味兒能使家常菜更好吃,能吃辣的多放,不能吃辣的少放,絕對比不放強

    3.比如炒土豆絲,炒芹菜,花菜,西葫蘆,等等很多素菜在出鍋前加入適量的花椒油和醋,會使素菜味道有很大的提升,醋的用量把握好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最後說一點冷盤的,只要這個菜用到蒜泥和醋,那麼就絕對少不了白糖,這三種調料搭配很完美,只是糖的用量要把握好

  • 19 # 冰雪的平淡生活

    所謂的技巧,其實就是火候、調料的比例和鹹淡的掌握。全華人做菜用的調料幾乎都差不多,南有辣椒北有醬,不同的人做出來,味道卻各有千秋,這其實就是火候、調料的比例和鹹淡的掌握,把這幾樣掌握好了,做菜再差都差不到哪裡。

  • 20 # 美食街最亮的仔

    1:做菜如果辣椒放多了:有一些要用到辣椒或者辣椒醬的菜在製作的時候,有些朋友可能會控制不住量(或者辣椒的辣味不同),導致整道菜吃起來辣到讓人受不了,如果發現做的菜太辣了可以適當的加一些陳醋或者白醋,這樣就可以緩解辣味。

    2:橘皮可以提鮮去腥:炒一些帶腥味的肉類可以放入橘皮提鮮去腥

    3:炒菜一定要熱鍋冷油:(先把炒鍋刷洗乾淨,放在火上把鍋裡的水分燒乾後,繼而將鍋燒熱,再倒油。油下鍋之後不要等著燒到冒煙或燒到很熱的程度,一定要在油還是溫熱的時候就放入食材炒制)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油溫過高產生致癌物質

    4:煎魚怎麼不粘鍋不掉皮:煎魚時先將鍋洗乾淨淨、用抹布擦乾、空鍋燒熱,將鮮生薑在鍋底抹上一層薑汁,然後放油加熱,這樣煎魚不粘鍋也不掉皮

    5:肥腸怎麼清洗:首先肥腸翻過來去除裡面的肥油,然後加入生面粉、花生油和鹽反覆抓洗5分鐘。清洗後再重複上面的步驟,這樣就肥腸的裡面就乾淨了。然後把肥腸翻回來,然後加入少許麵粉和鹽抓洗兩次,這樣肥腸就洗乾淨了。

    6:怎樣避免蔬菜維生素在烹製時損失太多:

    蔬菜中維生素怕高溫,易溶於水,在烹調過程中極易損失,所以蔬菜應先洗後切。並且炒菜的時間儘量縮短,蔬菜煮燒太久不僅會破壞維生素,且失去了新鮮的滋味。

    7:炒青菜要起鍋時放鹽:炒青菜要在青菜炒熟起鍋前放鹽,這樣可以保證口感和色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年輕媽媽不少人不願母乳餵養,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