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禾禾家的家庭育兒心經

    非美術專業,只一點個人看法。

    孩子學美術,核心理念是能自由發揮和想象力,而不是照貓畫虎式的模仿。

    另外,孩子自己隨意畫的畫往往其中有特別的含義,且不同於我們成年人的思維。

    所以孩子畫畫,重在自由!

  • 2 # panda苞的臆想世界

    之前帶著寶寶參加過兩個少兒美術教育機構的課程,因為其中一個恰好是朋友辦的,所以瞭解的可能比同樣去上課的家長們多一些。

    幼兒美術教育大多是老師帶著做一些帶有手工性質的繪畫,貼紙或者黏土,或者丙烯等等,老師教出步驟,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作品,成品看似很有創造性,顏色很活潑。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要接觸些素描或者水彩水粉的學習,這和現在很多升學模式相關,就不多說了。

    我想說的是,很多兒童美術機構教孩子們畫出來的作品,究竟是給家長看的,還是給孩子學習的。不可否認,孩子們肯定能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到一些技法,提高對畫畫的興趣,但是或許孩子本可以學習到更多,畢竟畫畫是一門藝術,不只含有技術,還有更多的美學修養。

    畢加索說,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我認為在沒有任何模式、沒有任何章法束縛的孩童時期,應該儘量的讓孩子去發揮,去“創作”,無論畫的好與不好,像與不像,都不是這個時期應該糾正的“錯誤”,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個性,而不是千篇一律。在這個前提下,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應該是教孩子認識美,感知美,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藝術的概念,提高孩子的美學修養,而不是教孩子多麼正確的去描繪出一個場景,多麼精準的畫出一個物體,此時光線的表達、明暗的位置都不是那麼重要了。然而面對孩子的“胡寫亂畫”,我只想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孩子快樂的點可能你永遠也不明白。對於兒童美術老師,或許帶孩子們去美術館轉轉,比教他們畫個通紅的大蘋果更有教育意義。

    孩子從小建立起來的藝術修養,會根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形成他們的對美的認知。往後的日子,隨著科技的發展,畫畫越來越多的可以被科學技術取代,但是機器畢竟是機器,至少近幾年還不至於與人類的大腦融為一體,所以個性和審美將會更加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同時,好的美學修養還在不斷的提升孩子們的素質,塑造好的性格,讓他們更陽光向上,更有活力。

    這裡,只是一個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畫畫的一些看法與希冀,至於兒童美術教育機構應該怎樣做,這就交給眾多“專家”去研究吧。

  • 3 # 蟲媽育兒

    我家寶不到4歲,學美術差不多半年了,當初在選學校方面,沒少下功夫。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就是模仿。老師會教一些的技法,比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具體應該怎麼一步步的畫下來等等。於是大多數孩子的畫就像批次生產的一樣,沒有內涵,沒有深意,孩子甚至都不用做腦子。不利用孩子創作思維的發展。

    我讓孩子學畫畫的初心是為了開拓孩子的思維創作力,發揮她天空行空的想像力。而且繪畫可以宣洩內心的不良情況,可以平衡智力與情感的天平,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

    在我多方打探與試聽後總算找到一家感覺不錯的學校,XX田,(為了避免以為我是打廣告,就不寫學校名字了)這半年來,孩子進步挺大的。最重要的是,孩子特別喜歡在這裡上課,一週上兩節,孩子一到晚上放了學,就嚷 著,什麼時候去上課呀。我觀察到雖然每節課是同一個主題 ,但孩子的作品但千方百樣,沒有一個類同。每個孩子的畫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一點特別好。

    我覺得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應該是放飛思維,讓孩子身心愉悅的去創作。絕不臨摹!

  • 4 # 大田種小米

    個人認為,引導孩子用畫表達出自己的內心世界應該是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

    談美術,我是外行。畢竟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談兒童美術教育,好像話題有點深,我只能淺淺地談一下我帶孩子體驗兒童美術的一點感觸。

    孩子三歲到五歲中間,帶孩子去美術興趣班試聽課有過幾次,上創意美術的線下課程有半年時間,買過線上的創意美術課程。

    每一個機構的流程基本都是先電腦展示當天課程的主題,然後給孩子佈置課堂任務,孩子們創作,然後是給家長展示課堂成果。一般課程時長2小時。

    我這個外行帶娃上兒童美術有如下兩點小感觸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要有充足的課前準備,才能創作出生動的作品

    對於小孩子,在2小時的時間內畫出一個主題物品,時間略短。比如下節課畫企鵝,提前一週可以準備一些關於企鵝的動畫、繪本、玩偶等等各種型別的東西,自然的接觸過程中加深印象。

    再透過課堂上老師的引導、孩子的觀察,相信孩子的表達會更加的有思想、有內容,而不是就那麼一隻企鵝或者老師提醒後加條圍巾什麼的,沒有任何孩子的思想在裡面,很突兀,只是不帶情感生硬的表達,畫如何有靈魂?

    二、發現孩子畫畫的持續性的亮點,發掘孩子繪畫的潛能

    不論孩子畫成什麼樣子,老師總能找到哪怕一點點孩子的亮點。這一點老師們做的很好,家長聽著也很舒服。其實發現孩子的亮點,這個亮點是偶然性的,還是在後面的繪畫過程中還會持續出現,繼而成為他繪畫的一個小特點,這種持續性相對更重要一些。

    上課回來和孩子交流,有時候孩子會說出老師在課堂給他了怎樣的幫助,甚至是老師先畫一個樣子小朋友們照畫等情況。這和展示時間給家長的表述是不一致的,這種只圖一次見效的課堂如何讓孩子真正的表達,又怎麼去發掘出孩子真的特點出來?

    用真心做教育,才能雙贏!也呼籲速成班不要用在小孩子身上,才對得起兒童創意美術!

  • 5 # 幼兒園張老師

    是發揮想象力,並且用一定的技能把腦海中想象的東西展現出來。

    我舉個例子,有一次老師教孩子畫虎鯨,我家小寶在畫好的虎鯨上面塗了一大團黑色。如果按照成人的眼光,這恐怕是最醜的一張作品了。我問孩子這是什麼?小寶說,你看,我的虎鯊游到石頭後面去了,你看不到,只露出來尾巴。

    可以看到,孩子的作品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且理解了前後遮蓋的空間關係。相對來說技能需要加強。

    這裡的技能不是指畫一件一樣的東西,而是掌握不同的線條,圖案,以供孩子在作畫過程中重組。

  • 6 # QYmama

    我女兒五歲的時候開始在專業繪畫學校學習繪畫,因為我覺得只有創造力,是任何時代都取代不了的。

    在這幾年的學習中,確實也提升了不少孩子的觀察能力,創作力,想象力和專注力 。無意培養她成為藝術大師,但是繪畫確實讓孩子更好的理解生活之美。

  • 7 # 燃燒的小蝴蝶

    作為一個藝術培訓機構的老師,我個人覺得兒童畫需要具備這些理念:

    1、兒童畫是個性的展現,創造的體現,是不同凡響,是獨一無二。不需要所有的孩子跟著老師一筆一畫的去塗塗畫畫,我們要重視創造性。

    2、孩子的畫是自由的,是從抽象走向具象的,畫出的是孩子們自己心裡的東西。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去禁錮住孩子內心的自由。

    3、作為孩子家長,不能去要求孩子畫什麼像什麼,可以透過一副畫去了解孩子,和孩子溝通。他們的心中住著天使!

  • 8 # 小球兒姐

    不需要過度講究技巧,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有兩點:

    1.自然教育。從自然中去感知;

    2.美育教育。讓孩子形成自己對於“美”的認知。

  • 9 # 叮咚寶貝521

    關鍵是看孩子的興趣。雖然有時候興趣可以培養,但培養的過程不宜過長,個人感覺3個月的期限。假如3個月後,孩子仍出現牴觸情緒,建議放棄。不能讓興趣的培養變成一種負擔。同時,這樣會很費錢!

  • 10 # 益哥媽媽野生育兒

    始於興趣,陷於熱愛,成於堅持!幼兒的美術教育不是要期待Ta做個畫家,而是激發對於美的感受和表達能力。自己學畫多年,從事了十多年的幼教工作,但是女兒現在三歲半,從來沒有“教”過她一筆。一直以來對她來說畫畫就是玩,沒有對錯,沒有好壞,畫是每個人獨特的內心世界,必須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尊重。

  • 11 # 愛是唯一的答案

    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個人認為應該分年齡和孩子個人需求來看。

    理論上美術教育主要是素描,色彩,速寫,油畫,國畫,裝飾畫,陶藝,版畫,書法,裝裱,刻印章等等形式。

    首先從年齡上來看,0-3歲的孩子主要是塗鴉和手工,核心就是表達、玩耍和感知。孩子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手,畫線條、圓圈等圖形,用色彩塗鴉,表達自己看到的世界和想象的故事,剪紙、橡皮泥和印章等可以感知各種材料的質感,葉子畫、種子畫等等也是會讓孩子用各種材料玩耍。

    4-10歲的孩子主要是想象和模仿的階段,這時候孩子可以開始素描和速寫等技法的學習,瞭解各種美術工具和美術形式,學習美術基本功,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術形式創作表達。

    10-15歲如果孩子熱愛美術,或者學業上準備走美術道路的話,還是要堅持練習基本功,為中考高考做準備。如果僅作為愛好,油畫、陶藝、雕塑或者動畫,都可以在家玩起來,加上老師的指導,創作可以更自由。

    個人覺得美術是一種表達,就像詩歌、音樂各種藝術一樣,表達創作者的心境,是個人的感受,激起觀眾的共鳴,非常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家長還是要首先保護孩子的藝術表達,過早送去培訓班,美術教育就千篇一律了,個人覺得孩子6歲前父母可以儘量給孩子提供美術環境就好,有些父母藝術力的書也是很好的指導,《父母藝術力》《培養兒童創造力的DIY活動》等會指導如何給孩子佈置一個工作角,給他們自由的空間,適合的幫助就可以了,他們會自己嘗試不同的藝術創作。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家長最初不用關注孩子畫的像不像,關注和別人畫的一樣不一樣,他喜歡就畫,不喜歡就玩別的。美術教育最終培養的並不是藝術家,而是一個對藝術有感知,懂得美欣賞美,在生活中有品味的大人而已,所以有樂趣最重要。

    平時帶孩子欣賞自然景觀,感受四季的美,貝殼的美,野花的美也是一種美術教育,並不拘泥於在美術教室。

  • 12 # 裴老說畫畫

    畫畫只是美術教育的一部分,和“術”有關;

    少兒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美術”無關,和“美”有關,也就是素質教育中的“美育”的其中一種。

    美 不僅僅是一副完整的畫,生活中“美”無處不在~

    寶貝們自呱呱落地,對顏色對聲音對大自然,對生活中一切的一切 充滿新奇。她們渴望探索渴望觸碰。

    只有讓孩子們充分體驗,才能更全面的成長,接觸美術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只是讓孩子們體驗什麼是美。

    推薦家長或者美術老師看看這本書

    僅個人觀點

    不喜請繞道

  • 13 # 考證小助手

    黃大大講過一句話,私以為非常有道理:教學最核心的工作,並非可教的“技法、造型、色彩、構圖”等學科語言,也不僅僅是事物本身的特徵。作為語言“表達與表現”的特性,我們更重要的要去做的是:為不可教的情感目標,做充分有效的引導,幫助孩子完成生活經驗的認知和類比的遷移,激發孩子所感所知,完成情感賦予。

    個人認為美術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豐富實踐經驗,建立初步的審美意識,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學方法從某種程度來講,是媒介。媒介怎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媒介背後的內涵,教師想借助媒介表達什麼,傳遞什麼,賦予什麼?幼兒透過媒介可以知道什麼,獲得什麼,體會什麼?這才是根本所在。

  • 14 # 池清無魚

    [酷拽]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機智]孩子在小時候都是白紙一張,所有的言語、行為都是成人世界的微縮展現!

    在教育上很多人崇尚不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家長同志也認為自己的娃都是最好的,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摳鼻]

    請問[靈光一閃]

    1.大山裡的孩子和大都市裡的孩子所思所想一致麼?說白了你的眼光高度,你的環境高度決定了你大部分的想象空間。[靈光一閃]你不在北上廣就努力在自己所處的空間努力提升吧[加油]

    2.說孩子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的同志們[酷拽]

    哪一部動畫片是孩子想象創造的?

    哪一款高科技產品造型設計來自於孩子的想象?

    還是……

    [打臉][打臉][打臉]沒有的!

    所以[摳鼻]醒醒吧[擦汗]

    核心有幾點足夠了[互粉]

    1.經濟條件如果允許,那麼多帶孩子外出交流學習,開拓眼界,提高孩子的求知慾、認知欲。

    2.從身邊事物認識做起,認識身邊的事物,瞭解周邊事物的來龍去脈,瞭解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瞭解自己要有一個相對遠大的理想,比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擦汗]等等

    3.在此基礎上按學校要求認真學習,尊重師長,團結同學[碰拳]

    此外課餘時間還是系統的學習一門專業特長[666]啥都成,只要是你認為喜歡的或者有用的[奮鬥]不過無非那幾行[機智]

    [捂臉]數理化史地生

    [機智]音體美加高科技等等

    因為這個年齡實在不適合學廚師開挖掘機[恐懼]

    [互粉]所以核心就這麼簡單,沒有那麼高大上,“積跬步、匯小流”而已

    [敲打]但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最後一個核心就是找一個好老師了

    [馬思純的微笑]教師是教學的靈魂所在,不必否認[比心]

    [不看]不說了搬磚去了先[給力]

    本人的畫[左上]

  • 15 # 乾貨課代表

    1. 用愛去養一個心思單純,心思細膩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以後有大愛的心,才能畫出美的作品

    2. 畫畫絕不是隨意的塗鴉。每一期的主題性、專業性的教育和引導、發散性的思維、以及技法都是需要的。前期特別建議用水粉作畫。彩筆容易侷限顏色和想象力。

    3. 多看世界級大師展覽,多帶孩子看國際大獎繪本,開眼界我們才有能力畫出好的東西。

    4. 務必保證一個禮拜2張的量,孩子也會偷懶,給她一個目標去達到。

    5. 在孩子到達瓶頸期的時候,你要幫她走出這個瓶頸期,進入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時間說不好,不知道是一個月還是半年

    6. 帶孩子去貼近自然,學會欣賞自然的美

    7.定期覆盤,讓孩子自己回顧過程

  • 16 # 晏乙垵

    我覺得少兒美術教育的核心是開發孩子的潛在能力。

    首先是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審美意識。

    另一方面,對於孩子觀察力,想象力,感受力,創造力,空間想象力等等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無形中,在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提功了有效助力。

    所以,從開發孩子的潛在能力出發,增強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就是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

  • 17 # 雪中吹散

    少兒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與“術”無關,只與“美”有關。對於少兒來說,可以透過美術教育,是培養孩子養成自己的審美觀。

  • 18 # 待定5372

    這個問題我引用陳丹青在《退步集》的話來回答,有人問他“為什麼畫油畫?”他反問別人:“為什麼我們吃西餐?為什麼我們穿婚紗?為什麼我們西裝革履?為什麼我們吃阿司匹林?”他的意思是:先搞清楚思想里根深蒂固的觀念,再去梳理表面的細枝末節。畫畫是“術”,是一種方式、方法。少兒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與“術”無關,只與“美”有關。什麼是“美”呢?美不僅僅是你能畫出一幅人人讚美的好畫。對於少兒來說,可以透過美術教育,成長為一個活在“美”之中的人,並能夠用美完善自己的生命。真正懂得美的人,能饒有趣味地拾到一片顏色均勻飽滿的葉子,插在上衣口袋;別人從超市買的一袋水果,亂七八糟地塞在冰箱裡,他則將水果一一擺成金字塔造型,裝飾餐桌;別人看見廢棄的倉庫搖搖頭,他花幾個月時間就改造成一家咖啡館。別人在監獄裡自暴自棄自甘墮落,他閉上眼睛,腦袋裡回想著莫扎特,最後重新獲得自由。我的孩子透過美術寶1對1學了一段時間創意美術後,最讓我欣喜的變化其實是他對於“美”理解和品味,美不是一幅好看的畫,美不是一個穿戴華貴的人,美就是你精心地生活,你樂觀自信地綻放著生命之光。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孩子養成自己的審美觀。

  • 19 # 三蘇文萃

    心靈在與外界的碰撞中會產生無數奇妙的感受與體驗,它們會豐富並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如果我們想要分享那些曾經使我們感動,讓我們成長,痴痴念念不願忘記的精神財富時,我希望自己能夠掌握一種獨特的語言體系,能夠讓我們準確完美的連結世界與他人。

    如果這種語言體系是美術的話。那無論是繪畫,書法,雕塑等,哪一種具體的語言形式。我都想知道它們是透過怎樣的途徑讓我們的心靈與世界的真實進行連結的。

    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掌握一套可以連結世界與心靈的工具。並透過它傳遞快樂與憂傷,喜好與品味,神采與意境。那我們至少要從認識世界,認識這種工具以及認識我們的心靈開始入手。

    認識世界與認識心靈在人類的演化過程裡都形成了有效的工具體系,比如自然科學與社會學等。我覺得美術如果想在兒童教育裡起到它自身獨特的價值,應該專注於它作為一種連線世界與心靈的語言工具這一特點來進行研發。

    在體驗與傳遞的過程中觸碰藝術語言的形式與規律,使孩子得到全面而深遠的影響,應該作為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內容。

  • 20 # 紅梅工筆佛畫

    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自己覺得並不複雜,一個詞就可以概況:無為而治

    看了大家很多回答受益匪淺,但好像更多的是發現的不好的現象,或是能有什麼方法,這些由於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會有很多觀點,這都沒有錯。

    只是在做這些前必須要有一個正確或者說最基本的理念,才能做到更徹底更一致,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對於美術教育或者說藝術教育,自己一直在孩子小的時候始終就是抱著這樣的理念,至於結果不能說好壞對錯,反正是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也正在美術專業的路上。

    當然這種理念並不是空穴來風,要了解其道理首先要清楚一些概念。

    兒童的年齡界定應該是在14週歲以下,28天以內的寶寶叫新生兒,12個月以內的寶寶叫做嬰兒,滿一週歲到5週歲的寶寶叫做幼兒,5週歲到14週歲可以稱為兒童。但相信問題應該也會包含幼兒,甚至自己覺得應該也要包含新生兒和嬰兒。

    據科學研究3歲、7歲、10歲是孩子腦部發育的3個黃金期!所以,孩子的各種教育,在這範圍內也是最佳的時期,也是最重要的時期,而教育的範疇太廣,在這裡還是主要說問題中的美術教育。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膠等),透過造型的手段,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

    藝術的主要特徵: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從以上一些概念可以看到,其實相信每個人也應該知道,藝術有很多特點,或者不如更直接說如果想要成為藝術家,最重要的應該是創造力,想象力,還有個人的風格,藝術是因為人才產生的,也只有人不同的創造才會有藝術。

    那麼什麼是無為而治呢,大家首先不要望文生義,好像就是無所作為,其實無為而治含義並不這麼簡單。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而且強調"無為無不為"。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前面說過孩子的黃金期,相信大家對二三歲前的孩子如果無為而治,還是比較能接受,也更好理解,畢竟大腦發育還尚淺也還不懂事,但還是體現家長們,這時的美術教育也不能輕視,不過更是潛移默化,而不是毫無作為。

    3歲這段時期鍛鍊大腦潛能的關鍵在於培養大腦功能的基礎——本能。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會陸續出現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

    這時候不喜歡填鴨式地硬塞,但是對於學新東西卻會覺得開心,這就是因為求知本能產生了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的特性。

    這時候的無為是不要去學,尤其更不要專門對一種美術或藝術強調,而有所為更是家長多提供機會,提供各種機會各種形式,讓孩子接觸,孩子求知的本能會發揮更好的作用,還有就是自己一直強調的發現,更有利於發現孩子的天賦點。  

    7歲很多孩子開始步入小學,進入了第二個叛逆期。進入新的環境,總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自己做主,所以經常跟父母唱反調。

    這時候的無為其實更重要,過於尤為可能會適得其反,其實7、8歲的孩子正處於天性愛玩的時候,精力特別旺盛,如果不過於干涉,而是讓孩子主動去學習,會事半功倍。

      

    7歲~10歲之後,是適合真正進入學習的階段。不過從鍛鍊大腦潛能的角度來說,有一點是父母親務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絕對不要總對孩子說“快去做什麼”這種話。

    這個時期兒童的大腦,屬於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現就會變得越差,因此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大人,更要藝術的無為。

    比如將“要這樣做才對!”的命令改成選擇題,以“你想要怎麼做呢?”來詢問,讓孩子能自己選擇。

    激發孩子的自尊心,尊重理解孩子,才能養成孩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才能算培育出真正的好頭腦,也為接下來真正的美術學習打好基礎。

    要知道,也許再大一些,而能是不得不選擇無為了,可能是沒有時間了,可能是教不了,甚至是孩子已經不再聽了,其實能讓孩子學的最好的方法,還是孩子自己真正的認識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無為最核心的意願是不要破壞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與眾不同自己的思維模式,其實對於家長自己還想特別提醒的。

    無為還有最關鍵的一種含義,家長在孩子的每個階段都應該注意,就是不要有太多的目的,更不要強調成績結果,最要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孩子,這尤其在美術教育藝術培養中更是核心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照片如何拍出“耶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