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短閱讀之家
-
2 # 杜夷洲
你們是治療網癮的那位楊教授請來的逗比麼?
還死死牢記“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祖訓?什麼時代了都?別擺弄你們那可笑的老八股了,年輕人除了在書本上外,其他渠道獲取知識和世界觀的方法簡直太多了。
我玩仙劍的時候,瞭解過苗族的歷史,我玩古劍的時候,迷上了國風的音樂,我玩文明的時候,透過遊戲裡的介紹知道了世界上各個階段強悍的政治家,至於大航海對地理知識,風土人情的潛移默化需要一一說明嗎? 在我看來,遊戲屌絲論和讀書無用論,都是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的可笑。的確有人玩遊戲變成了啃老族死宅什麼的,但是讀書的人裡也有因為學識太高被外族看中當上漢奸的啊!這和宅在家裡,哪個危害大?這種讀書人,天天讀書不玩遊戲,他們高大上嗎?如果你認為是,那你三觀很有問題啊!
可就這樣,也不能說明讀書是一件壞事對不對?每件事總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好的,一方面是壞的,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一棍子放倒所有人啊!
別整天和那些無良媒體渲染遊戲網癮是絕症一樣,你們誰愛去電擊治療誰去!我不去!
-
3 # 呵呵呵呵呵呵呵咳
這僅僅是冰山一角,n多人認為,捧著書本才叫有文化,而且還必須看哲學,古典文學,最差也得是個散文集。別忘了,寫出那些“讀書高尚論名言警句”的都是文人,如果是古代人我覺得情有可原,但是放到現在的某些所謂文人大師如果再說這種話,那除了維護自己的市場外真是想不出來什麼道理了。
讀書這事自古以來不是壞事,讓人變得更有文化更有涵養眼界寬闊,可是,放在現在,讀書不只是唯一達到這目的的路子,指責別人不讀書就屌絲的才是真迂腐,只能說是用自己的個人愛好強姦別人的價值觀。
類似的還有旅行高大上理論,有人說你年輕不旅行你活著有什麼意義,這些人同樣只是拿自己的愛好強姦別人。那麼我也可以說,你年輕不玩山地車你白活了,你年輕你不玩大排摩托你別活了。
至於遊戲,我認為是沉溺遊戲的人太多,造成影響惡劣,導致了談虎色變。事實上只要不沉溺,偶爾玩玩遊戲作為消遣太正常不過,和那些看散文的消遣時間有什麼本質區別?用自己的愛好消遣時間而已。
-
4 # 火山雅歌
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客觀來看。的確,讀書健身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見得是高大上,這種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就看我們願不願意。現在這個社會,不讀書的人我想沒有吧!只是書讀多讀少而已。書讀多的,我們就封個博士專家等頭銜,符號而已!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事,你書讀多了,不見得就是高雅的,我也見過高雅的人做個齷齪的事,我所在的學校,一個搞藝術的教授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搞創作,一個月不洗澡,拉屎拉尿,就在寢室裡面用個盆裝著,每天都抬出來倒,噁心死了!書讀得少,也不見得低人一等,只要我們品行好,道德好,也是很高尚的。我曾在某知名的問答題平臺問過一個著名的競走運動員、奧運冠軍王麗萍,我說我的父母是賣豆腐的,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磨豆腐,磨完豆腐,又要賣豆腐,一直忙到晚上6點收工。還需不需要健身?她果斷地說不需要!辛勤的體力勞動,何嘗不是一種鍛鍊?天天為了工作,朝九晚五,本身就很累了,沒有心情運動了,這時候我需要休息,需要一杯茶,無關高雅,無關低俗!生活而已!我在網上找了很多圖片,很遺憾,沒有找到一張積極的,都是挖苦的嘲笑的。當然了,沉溺遊戲,尤其是青少年沉溺,好處大於壞處。特別是對身體影響最大,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睡不好吃不好,時間長了,人也垮了,眼睛也廢了。青少年玩遊戲主要是娛樂性的,我沒看到他們玩遊戲增長多少知識,而是在遊戲中淪陷。所以呢,我們父母應該督促孩子適當的遊戲。等到孩子成年以後,思想理智都成熟了。我們就可以給他選擇。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他想選擇遊戲娛樂也好,為職業也罷,不要挖苦他,不要嘲笑他!畢竟我們所走的路不同,科技的發展,也改變了工作,娛樂的方式,你喜歡讀書,她喜歡健身,我喜歡網遊,各其所樂。目的都是一樣的,形式不同而已!不要再說玩遊戲的人都是不務正業的,像史玉柱遊戲玩得那麼好,那麼痴迷,你能說他是不務正業嗎?花花世界,你在燈下苦讀,他在健身房苦練,我在電腦前網遊。生活方式、娛樂形式沒有低俗之分。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讀得懂人心,會健身的人不一定擁有健康的身體,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吧,這世界本身就是一場遊戲。
-
5 # 卡拉卡拉boom
個人認為,大多數人容易被環境左右,沒有很強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讀書,健身,玩遊戲,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個人興趣愛好。本無差異,人們很容易被世俗眼光左右,因此打遊戲就變得很不堪,試問一句,看書,健身,就比打遊戲高尚很多嗎?高尚是給別人看的,不是自己,歸根結底,這三種行為是個人興趣愛好,和別人的眼光沒半毛錢關係,既然是個人興趣愛好,那麼最重要的是個人收穫和感受,玩遊戲讓你很放鬆感覺很棒,那就達到目的了,因為興趣最後的歸結是自己感受良好,那讀書,我如果在讀完書後感受不到快樂和愉悅,那為什麼要讀書,就僅僅為了別人看到你讀書對你讚揚的評價??反之,玩遊戲也一樣,感受不到快樂,就不玩,很簡單。
-
6 # 濃眉大眼嗨
如果玩遊戲分兩種 1為了體驗遊戲的畫質和科技進步帶來的新奇
2類似英雄聯盟,打怪升級,競技類遊戲,耗費大把大把時間做與現實毫無關係的東西。
把遊戲區分成 1享受遊戲 2為了遊戲而遊戲
健身分兩種
1為了健身出肌肉,為了完美的體型。無論男女我其實特別反感這種人,做作。
2為了健康,去減肥去跑步,去打打拳。沒事去運動還是非常棒的。
讀書,其實這個到處新奇的年代,你還能平心靜氣的讀書已經非常厲害了。自身的控制力,和思想的境界已經超越我這樣的凡人了。
無論屌絲活著,還是文藝活著,我都希望死亡前的一刻回想一生,能說出我不後悔。希望大家也是如此。
-
7 # 應作如是觀
一技近乎神。只要術業有專攻,人人都是高富帥。
讀書,被認為高大上,打遊戲就是屌絲,有較為深層次的原因。
1、讀書是老牌發家致富的道路;打遊戲,是新生貴族。
在中國前後5000年的歷史中,讀書做官是最正經的道路,就連經商做生意也是近百年時間在被國人認可。在中國傳統社會里,不論窮富,十年寒窗苦讀,只要一朝考取功名,就是前程萬里,光宗耀祖的事情。商賈之家,只要沒有一個讀書人,沒出一個秀才,舉人,進士,永遠都不會被政府重視。一直到現代社會,讀書依舊是很多人拜託困境的重要途徑。
打遊戲,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在近十幾年的時間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電子競技事業和遊戲市場的發展,雖然有很多人依靠打遊戲發家致富了。前段時間,dota2世界冠軍被中國隊獲得,獎金有900萬美元。依靠打遊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時間太短,很多老一輩的人並不認可,所以一般認為打遊戲都是不務正業。
2、打遊戲曾經的名聲太壞
十年前,網際網路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尤其是網咖的崛起,真實毀了無數的莘莘學子。有多少人因為迷戀網路,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有多少人為了湊足網費去偷去搶,有多人進了戒網癮的醫院。記得當時班裡有個同學,曾經在網咖帶了一個星期,慌騙學校生病,回家養病,後來事情被學校知道了,班主任要開除他,去哦親眼看到他媽媽跪在我們老師跟前懇求的樣子。
十幾年前,最掙錢的行業是什麼?別的不說,網癮治療肯定是暴利行業。在當時只要你有科學有效戒除網癮的方法,你就能賺錢,但很因為戒網癮而死亡的人也不在少數。鄧森山就是一粒。
3、讀書改變生活狀態的機率更高,打遊戲發家致富的畢竟是少數
讀書雖然不能讓一個成為腰纏萬貫的富豪,但是改變自身生活水平卻是實實在在的。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很多人都能夠上大學。大學畢業以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從一定程度上與不上學,不讀書在建築工地搬磚的人區別開來,利用自己的知識賺錢,就是進步。
而打遊戲,很多人時候只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工具和途徑,只有在生活工作累了以後,才會玩的一種娛樂專案。而真正透過打遊戲賺錢的人比較是少數。
4、現有讀書,學會了如何使用計算機,才能開始去玩遊戲
玩遊戲也是需要知識的,一個字都不認識的文盲是玩不了遊戲,尤其是大型的網遊,對於知識的邀請更高。有些遊戲甚至需要你有一定的外語水平才能操作。試想,你上完了大學,學會了三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會說一口留意的英語,你卻天天在網咖泡著,天天打遊戲,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不務正業。
-
8 # 酒氣卿卿
因為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把打遊戲的行為視為是荒廢學業,所以基本上在青年時代打遊戲的人都被認為是網癮少年。而且,確實也有這方面的趨向,很多人只是盲目的喜歡遊戲裡的技術,炫目的效果,然後不斷的往裡面砸錢。即使是寬鬆的父母,大概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整日打遊戲吧。
總之看上去電腦和遊戲成了萬惡的根源,你不好好讀書打遊戲就是錯誤的。但是電競不是都已經成為國家級的比賽了麼,微笑臉。也許過不了多久人們的思想觀念就會改變,因為她們會了解到更多有關遊戲的正確觀念。
還有,打遊戲真的很廢身體的,一般常見的打遊戲的人只是沉迷於裡面但並不能說他真的在幹什麼超級有意義的事情。相比之下健身運動對身體的正面影響更大,而且有顯著可見效果 肌肉。嗯,所以人們就會認為打遊戲的是屌絲,健身的是精英人士啦。
反正我遊戲也打,健身也去。不妨礙。
-
9 # 呵呵_49248457
先排除掉那些過於極端的例子,然後再做做統計,看看因為讀書而能夠過好生活和打遊戲而賺錢的比例。你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能夠透過打遊戲而出人頭地的?不是沒有,但是畢竟比例太少,相反,你只要掌握某一知識,你就肯定不會餓死。所以,這就是父母為什麼總是逼著孩子去學習的原因,他們的目的就是要你活得下去,並且是希望孩子活得精彩。久而久之,讀書有用並且好用的論點就出來了。最後,想說的就是讀書健身和打遊戲有衝突嗎?有話是這樣說的,有機統一是關鍵,分裂開來都是錯。你有能力,每個領域你都可以成為領頭羊。
-
10 # 阿達瑪斯
遊戲上花的時間越多證明你越窮即使你衝了錢非職業的終究是一灘資料,健身房花的時間越多肌肉越大能力越強,讀書讀的越多見識就廣吹牛逼能力就越強……優劣一目瞭然
-
11 # 一蓑煙雨朦朦
打遊戲能賺錢致富的是極少數人,大部分是娛樂消遣的。鍛鍊身體至少對身體好,看書雖不一定能賺錢卻能開拓視野,陶冶性情。
-
12 # 一顆螺釘
原因有以下幾點
1.讀書學習知識是你玩遊戲的前提,別告訴我一個不識字不會上網的人能玩好遊戲
2讀書和學習讓人學會思考,讓人具有邏輯和理性思維,知識量越多思考深度越深,會讓你越發看透電腦網路遊戲的本質。減少無理由只靠激情盲從和從眾。淺一點的會看出什麼等級裝備技能本質就是程式設計師給你的一串資料原來遊戲程式這麼深奧我還沒入門,電腦網路遊戲本質是遊戲公司集合了一批計算機學霸來盈利的工具,再深點你會對計算機的運作原理深入思考,激起你對網際網路,2進位制,晶片製作甚至是量子力學的絕大興趣。不會出現看到有人因為電子競技掙了大錢就腦熱燒腦般的覺得自己也行的盲從。稍微懂點機率學和社會學的都會冷靜下來,是把遊戲當做所有還是作為休閒娛樂節目之一,全在你自己。雖然任何現有行業基本都是金字塔,但有的金字塔還是個梯形沒蓋頂,但電子競技絕對是個頂角只有個位度數並且高是別的行業數十倍的三角形,自己去想象下吧。
3讀書少知識少的人,缺乏理性和邏輯思維,容易陷入遊戲營造的虛擬世界,特別是青少年錯失學習知識的黃金年齡。畢竟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整個世界和人類進步的源動力,這不是偽命題吧。如果你覺得一個LOL的世界冠軍得作用比愛因斯坦更大,那麼你可以出去繼續奮鬥你的王者段位了。
4前面說的有點太高大上,來點通俗的,可以打遊戲,只要你把他當作工作學習之餘的放鬆方式之一就可以了。也可以投身電子競技,但你得自己考慮清楚,天賦,時間,環境,前期投入等有沒有問題?如果還是覺得沒毛病,為了德瑪西亞,去戰鬥吧騷年
5有人說我幹什麼事情不喜歡考慮,我腦子一熱我要我要我就要,我頓頓泡麵可以堅持,我夜宿網咖也沒問題,我現在技術不行我可以練,最終走向巔峰。我一定可以逆襲。那我就撒也不說了。一個人有這種堅持離愛因斯坦也不遠了!我為你祈福。
-
13 # TOMDUCK
只有一個原因好嗎?讀書一定可以找上工作,以後可以養活自己,打遊戲得多牛逼才能養活自己?別給我說什麼遊戲主播,那都是害人的東西。學習到了極點,給世界帶來多少貢獻,打遊戲打到極點,就算電競隊得了世界冠軍也就是在吧友中傳一傳罷了,你遊戲不還是讀書人編的嗎。那些說什麼時代不同,讀書好是舊觀點的人,你有種讓你家小孩一直打遊戲別學習啊,別沒事盡湊熱鬧。
-
14 # 陳天哲
這個問題其實絕大部分指向自控力,把自己控力這個問題說清楚,也就等於給這個問題一個最好的答案。
只不過有兩種人提前除外:一類人是專門研究遊戲的,以此為業,比如史玉柱,研究了很久遊戲,然後開發了新遊戲。二類人也會用大量時間用手機和電腦,但是人家不是玩遊戲,而是寫文章,看書,學習,這類人把網際網路的手機端最大化到了利用到極致……
現在來談自控力。
看書學習的人往往都有非常好的自控能力的人。大家知道,一個人只要學習力強大,專注於某個點,不斷深入學習,或遲或早成為一個行業的專家。因為現在的資訊量太大,你需要任何行業的資訊,只要有心,書多的是!比如說我自己,兩年前對新三板感興趣,就抓住新三板的新聞、資訊、書籍猛看。所謂猛看,也只是業餘時間,比如飯後、睡前,侯機,等人……一年後,由當初看不懂到行業內人都稱我專家!
自控力好的人懂得利用好業餘時間,如上段本人例子!
自控力強的人健身運動肯定不是問題,能夠堅持……
再談談沒有自控力的人。
沒有自控力的人首先是目標感不明確不堅定或者完全沒有目標的人。這類人很多……我是做教育的,見到的絕大部分學生是這類的,沒有辦法,二八法則,改變影響會有作用,但是我們改變不了家庭和其生活環境,並不能絕對化影響!因為,自控力很多時候很大程度有家庭環境自小開始影響!
各種遊戲各種無聊的消遣本身就是為這些人設計的,一吸引就走……這款產品吸收不走,另一種產品吸引走,總有一些東西在等著他們!
這樣就解釋清楚了……用這句詩結束本文,上下求索的過程,自控力佔主導因素,有自控力的人往往成為習慣,成為個性,反而意識不到自控力的所在!
-
15 # 使用者6992281214
當思想成熟了以後,你會發現想節約時間去過生活最效率的辦法就是提高知識儲備和健康。
遊戲有玩膩的一天,生活卻不會停滯,所以當你長大了你才會發現
-
16 # 凡者歸來
當你們玩到40歲的時候就知道了,反應,手速明顯不行了,你們就會說,這種垃圾遊戲,各種不合理的存在。一代新人換舊人,只有讀書,知識才是歲數越大積累越多,當你們後悔的對下一代說時,他們也是嗤之以鼻。
-
17 # 呵呵x10
首先健身和讀書,遊戲是不同的。好的身體是一切的保證,所以不管是遊戲還是讀書,都不與健身衝突。我聽一個運動員朋友說,它那圍棋隊的還要每天跑一萬米,因為長時間專注的下棋也要好的體力。所以在人類的技術沒有發展到可以舍了這身皮囊,只以精神形式存在之前,健身是必須的。
其次,這裡說的讀書不是字面上隨便看看書的意思,而是指學習知識。有人一輩子看小說,就圖一樂呵,那就不是這裡指的讀書。相反如果把遊戲當做學問來做,比如現在的電競選手,主播,開發者,那麼可以說他們也在“讀書”。
而這裡的遊戲其實是指僅以娛樂為目的隨便玩玩。有同學可能說了,遊戲還有不是為了娛樂目的嗎?那我給你舉個栗子,比如你家隔壁老王才三十出頭,天天從早到晚出去跳廣場舞,就圖一樂呵,那大家都瞧不起他,估計你也瞧不起他。但是,如果老王是一個廣場舞教練,靠著廣場舞養家餬口,最後還帶領團隊拿了廣場舞大賽第一名,是不是就高大上了。
可以把愛好做為工作,這樣很幸福。也可以僅僅是用愛好來娛樂放鬆。對於前者,是沒有好壞的。而對於後者,學習確實是比娛樂更有價值。
-
18 # 雪地葬花被盜號了
其實有些小說都說了全擬真遊戲,所有人在裡面設計建築,做漂亮的衣服,開影片會議,用虛擬的環境解決現實的問題,於是現實貨幣和虛擬貨幣就可以互換,那打遊戲致富就不是幻想。(好了,我要逃命去了,多少設計師要失業,多少出租辦公室要破產和我真的沒有一點關係)
-
19 # EmacserVimer
1、對於讀書
2、對於運動
3、最後說一說打遊戲
今年9月份,教育部正式增補“電子競技與管理”為一個職業化教育專業。
從早期談遊戲色變,玩遊戲都是壞孩子,到現在已經漸漸被大家認可和接受,很多職業選手、解說甚至年收入過千萬的大有人在,大家不再妖魔化這個職業。其實我們應該擺正這個心態,改變對遊戲行業從業者的看法,以包容辯證的心態去看待,任何行業存在即是合理的。
只是絕大多數人不合適這種比較特殊的道路而已,而不是人為主觀的去妖魔化這個行業。
因此無論是讀書、健身還是打遊戲,我們都不應該妖魔化,我們鼓勵多讀書、多健身、也要客觀對待遊戲行業。
-
20 # 坑死俺了啊
看到很多回答感覺挺可笑的…完全曲解了本題目中讀書的意思。這裡的讀書不是指讀初中高中,而是指兩個學歷相同的人,一個喜歡玩遊戲,一個喜歡看小說或散文集,兩者給人的差別。其實這個問題挺好解釋的,最直接的答案就是,遊戲的歷史太短,還沒有被大家接受為一種文化傳播途徑。
就像漫畫一樣,現在有多少40歲的人依然認為漫畫只不過是租書店滿足小學生們叛逆思想的載體?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就是靠著動漫開啟了文化輸出之路。提起龍,我們都知道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但很不幸,歐美很多人都把龍視為日本的文化產物,最明顯的就是最近大火的守望先鋒,半藏之流無不是伴隨一條龍的出現大喊著"有基佬拉開我褲鏈",這就是身在美國的暴雪把龍文化與日本繫結的佐證。而龍與日本緊緊相連的也就是日本動漫產業大力傳播的後果。然而,之所以還是把遊戲當做不務正業,無非是一種偏見,以及遊戲魅力的過於強大。強大到了可以讓人忘了正業。
這種偏見註定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可能需要一代人靠時間慢慢磨平。很慶幸看到現在很多家長開始正視遊戲產業也很慶幸遊戲產業現在也在逐漸恢復,走出國門。
遊戲的深度,只有玩的人才自己知道,是需要自己切身去體會的。留下來的很少有玩後心得,更多隻是通關攻略。
當然,如果你沉迷lol上鑽石,那就當我什麼話都沒說。
讀書和健身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遊戲雖然是腦力活動,但也屬於競技活動的一種,而且職業選手也能過得很好,為什麼人們會對打遊戲的人有偏見呢?
回覆列表
打遊戲並不是富人的消遣方式。製作遊戲幫助屌絲們打發時間,是他們賺錢的方式,卻不是他們自己消遣的方式。
同樣是讀書,有的人學富五車,倚馬萬言;有的人家裡滿屋子都是書,讀書讀到頭髮花白,佝僂著水蛇腰,滿嘴之乎者也,卻還在啃老,只能成為一個笑柄。其實,一個是是不是屌絲,是不是高大上,是要看你的最終結果的,與讀書、打遊戲、健身等等,無關。只有讀書讀出棟樑之才的,才有資格嘲笑打遊戲的是屌絲。
少數玩家從打遊戲開始,逐步進入遊戲行業,然後有了時間有了財富,去健康、去讀一些符合自己品味的書籍。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健身高大上,沒有錯。富人們並不是因為讀書健身而高大上起來了,實質是因為他們實現了財富的自由。
有大量的玩家靠打遊戲消磨時間。我認識我們鄰居一個王大哥,他大概從初中輟學就玩遊戲,現在有40多歲了吧,沒有成家立業,還是整天打遊戲,他本來是個挺聰明的人,高二是還名列前茅,可後來迷上了上網,就把青春全扔在了網咖,大學也沒考上。他的具體生活我不瞭解,但他的同年齡的夥伴們都開奧迪別克之類的,他開一個東風小康。剛才我又看見他了,我們這裡挺熱的,他光著膀子在小區裡晃盪,不知道他自己可有一絲悔意。
我還認識一個人,非常喜歡鍛鍊身體,練出一身腱子肉,只能靠給人看家護院過生活。
這都挺可悲的。
有人確實喜歡打遊戲,但打一輩子打遊戲,不能靠打遊戲養活自己,則是可恥的。同樣,讀了一輩子書卻沒有一本書,甚至一篇文章是自己寫的,這也很可恥。這樣的人,說他讀了一輩子書也對,說他打了一輩子游戲也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