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心笑紅塵

    雲水禪心

    我聽著微風

    看著細雨

    如聽到前世

    如看到今生

    我看著

    這山水

    這浮雲

    如看到過往

    如看到凡塵

    我看著

    這天這地

    如看佛法

    如看佛心

  • 2 # 北山竹林

    古代有一秀才名張拙,在百丈禪師座下開悟,作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一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欲除煩惱徒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緣世俗無掛礙,生死涅槃等空花。

  • 3 # 瀟湘有禮

    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月影松濤含道趣,花香鳥語透禪機。

  • 4 # zjfaaa

    古詩中有禪意的詩太多,因為古時的詩詞作者出於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在很多詩句中都表達出禪味。例如唐代崔顥《黃鶴樓》的前段: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仙人早乘鶴西去,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早已遠去的黃鶴再已不會回來,而只有飄然而過的白雲千年依舊。詩人在詩詞中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敬畏,對時光流逝的惋惜,對現實的無奈,對未來的期盼。這種利用時空交換的句子所帶有的禪意是顯而易見的。

    而現代詩體中更多的詩人常常用直白來表達,少有從禪意這方面去領悟的,但並不是說沒有有禪意的詩文,假如我們心懷禪意去讀去悟,其實仍然是很多很有禪味的,比如臺灣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詩人在深深的惜別之情中,用了三個輕輕的來表達了在英國留學中的眷戀和不捨,柔柔的訴說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概,這裡走和來的時空變幻是那麼的讓人產生禪意。人生其實不就是在來和走的過程中去體會去實現嗎?

    第三段尤其是充分的體現了中國古詩的物我合一: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是康河讓他體會到了詩的美感,是康河的寧靜讓他有了對詩詞歌賦的深愛,而他正是一個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主義人物。這一段裡他運用了中國古詩物我合一的虛實接合的方法,借物喻人、寄物舒情,我甘心做一條水草把徐志摩對自由的嚮往一覽無遺,實在是太妙了。而這裡的禪意在借物喻人中讓人產生不盡的幻想。

    詩詞貴在去讀去頌,貴在理解和悟,若是悟了,禪意無處不在。

  • 5 # 祈福惜金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榮華富貴都只是短暫的時間,人生是相當短暫的,虛幻不實,猶如三更半夜的夢。所有的榮華富貴都象九月的霜,只要太陽一出就全部溶化,好似沒有存在過一樣。

    這句禪言告訴我們,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不可以強求。還是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為好,那怕你掙得金山銀山,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做夢發財更不可取!

  • 6 # 幸福的黃手帕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無法盡述。

  • 7 # 小藥香甜

    凡所有象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應無所住生其心 觀妙有畢竟空

  • 8 # 康維國559

    帶饞意的詩句,首先想到的就是蘇軾的《惠州一絕--食荔枝》嘍。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好詩,讓人好饞的詩,蘇大爺的上等佳作。九百年來一直沒被饞蟲所遺忘。每每讀起來,都口水流。懷念那荔枝,顆顆飽滿晶瑩,入口爽滑,味道鮮美。

    還有一首詩,奉上,請你解饞,《 竹筍燜豬肉》

       無竹令人俗,

    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

    竹筍燜豬肉。

       這詩簡直是饞蟲界的救世主。

    我沒有來製造矛盾哦,第二首請自動遮蔽,別對號入座,嗚嗚┭┮﹏┭┮,該文章純屬娛樂

  • 9 # 揉腹康臍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頌平常心是道》

  • 10 # 竹隱閒士

    異曲同工之妙的“禪意”句子,我推薦“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行到水窮處”,貌似行路時的境遇,卻可暗喻人生中種種情境:水總有窮處,這時人應當如何自處呢?達觀、智慧的人懂得順勢而為,低谷時自我修煉、昇華素質,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到來。

    “坐看雲起時”,靜心看清楚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無論是順水而來,還是水窮而困,我們都應該接受,有路可走便走;走到盡頭了,那就坐下看雲捲雲舒,順其自然。不強求環境和他人要順應自己的所求,也不因為外境的變化而動搖心境。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對仗精巧,宛自天成,朗朗上口、又富於哲理,耐人回味。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想想看:一重重山、一道道水,山環水繞、沒完沒了……怎不讓人起疑心:是不是走錯了路?疑惑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這既寫出景色的峰迴路轉、曲折多變;更寫出了人的心情心理變化,由焦慮而欣喜。

    “山重水複”為寫實:親歷親見。地形複雜、路途坎坷。一個“疑”字表明作者的主觀感受、心裡焦慮。“又一村”則寫出了欣喜之情。寫出了路似斷而實通達,景似絕而復明的變化,蘊含著生活的哲理。

  • 11 # FangCaoAn

    枿坐雲遊出世塵,

    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

    便是人間無事人。

    ——唐•杜荀鶴

    牛得自由騎,

    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爾,

    無是亦無非。

    ——唐•棲蟾

    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

    不開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

    萬事無如退步人,

    孤雲野鶴自由身。

    松風十里時來往,

    笑揖峰頭月一輪。

    ——宋•懷深

    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宋•蘇東坡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宋•茶陵鬱

    嶺上白雲舒復卷,

    天邊皓月去還來。

    低頭卻入茅簷下,

    不覺呵呵笑幾回。

    ——宋•白守端

    六十年來狼藉,

    東壁打倒西壁。

    於今收拾歸去,

    依然水藍天碧。

    ——宋•道濟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分度時光。

    ——明•憨山

    門庭清妙即禪關,

    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

    在家還比出家閒。

    ——清•張問陶

    手攜刀尺走諸方,

    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

    自家長短几時量?

    ——元•石屋

    過去事已過去了,

    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

    梅子熟時枙子香。

    ——元·石屋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

    鐵樹開花遍界春。

    ——宋•守淨

  • 12 # 麟角1

    謝邀!有禪意的詩實在是太多了,不勝列舉。其中 ,最獨具一格的名篇,當屬唐詩人常建在遊覽一座山寺後,在山寺的牆壁上題的一首詩《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茂密花木廕庇著的禪房(僧侶的住處),只能聽到晨鐘暮鼓,特別令人感到寂靜。其詩的禪意,我理解為:一個人只有透過曲折探索,耐得住寂寞,潛身修煉,才能有所成就。

    還有一首我最欣賞的禪詩(個人認為是禪詩),那就是唐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其意境:雜草叢生的山區河邊,黃鸝在深樹林中鳴叫。暮雨驟降,春水猛漲,船伕與行人一個都沒有,只有渡口的小船獨自橫在岸邊。這首詩,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其蘊含著詩人的一種懷才不遇,無所作為的無奈與憂傷的情懷。

    再則一首宋詩,是個叫“釋守淨”的和尚寫的:“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其禪意:世人應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一顆平常的心,不要去刻意地追求那些身外之物,你若放下,你就快樂 !你就可以活的自在,活的瀟灑,活的精彩!

  • 13 # 讀書燈下

    再看《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應春時而來的芳華,靜靜盛放在無人問津的山中,綻放,凋零,不因人而開,不因人而落。

    在送別詩中,讀書君非常喜歡的一首劉長卿的《送靈澈》也非常有禪意,他描繪送別的畫面: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繼而,沒有寫離別的痛苦、掙扎與黯然銷魂,而是轉而寫道: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寫遠遠而去的斗笠,寫斜陽,寫遠遠隱去的青山,離別的場景也就輕輕地若有若無地渲染出來了。

    在蘇軾詩詞中,也有非常多充滿禪意的詩詞句子,為眾人所喜愛的《定風波》自不必說,而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也是多有禪意啊。

  • 14 # 南北10A

    溪水行

    家遠少客至,美酒敬上賓。

    門前溪水盈,潺潺繞澗行。

    朗朗高聲吟,山中空谷靈。

    常聞翠鳥鳴,蒼松敝成蔭。

    萬泉水常流,叮咚起佛音。

    笛聲由遠近,高低音色沉。

    常使英雄淚,打濕前衣襟。

    年年復日月,江河道古今。

    凡間三百日,九霄有天庭。

    今朝如青絲,暮然霜掛鬢。

    前川有希徑,送吾去王京。

    王京識弓長,花中有紫荊。

    上天造南北,季節兩不同。

    醉臥春風裡,暮色染椰林。

    此物最有情,杜康慰君心。

    日落西山後,餘暉照安寧。

  • 15 # 青山紅豆心

    有禪意的詩句其實有許多,其中大都包括在哲理詩中。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大意就是走著走著已到盡頭了,已經"山窮水盡疑無路"了。怎麼辦?那就坐下來看看白雲飄過山峰的景色吧。

    “人生三境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中的第三層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特別符合“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世間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陌生的,別人告訴他這是什麼,他便認識了什麼,“人云亦云”,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也是普通人認識世界的簡單方法,就像“小馬過河”的故事,不同的動物對河深河淺的認識不同,告訴小馬的經驗就不同,而河水的深淺其實沒有變化。"行至水窮處"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個心境。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的思想、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原來的“人之初”秉性會隨著個人經歷而變化,“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並非一成不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眼見為實”也未必信以為真,人會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思考人生。此時,別人說這是山,這是水,他也不再迷信,或是不相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有他自己的理解。這是"行至水窮處"的第二個心境。

    而真正明白做人與處世的時候,“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時,“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山水的認識其實都無所謂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符合這種境界。當人生經歷積澱到了這種程度,便會用簡單的眼光看世界,簡單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陽光、積極、達觀應對世事。所謂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坐看天邊雲捲雲收,笑對庭前花落花開。”此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已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心境了。

  • 16 # 好風讀書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原詩: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一個人如果境界高了,就會忽略一些是是非非;一個人如果目標高了,就會跨過一些溝溝坎坎。

    王安石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力排眾議進行改革,被列寧稱為“11世紀的改革家”。

    我們也要給自己人生定一個高遠的目標,向它出發!

  • 17 # 一往文學

    王維被稱為"詩佛",那麼,那麼本文以王維詩歌為切入點,體味禪意。

    "在"真如"呈露的剎那,修持者感受到一種奇妙、愉悅的心理體驗:物我的境界消失了,自己彷彿融入大自然之中,心靈靜謐安祥,而又生機勃勃,這就是所謂禪悟"。

    王維在《請施莊為寺表》中說:"臣之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向求寂靜。"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五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右承卻入禪宗.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粵,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診。"(《詩蔽》內編卷六)沈德潛也說:"王右承詩不用禪語時得禪理前人早已注意到王維詩中與禪理相通的地方。宋嚴羽以禪喻詩,認為:"大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詩辨),王士禎雲:"舍筏登岸,禪家以為悟境,詩家以為化境詩禪一致,等無差別。"(《帶經堂詩話》卷三)詩創作中的"悟"與修禪中的"悟"有相通之處王維修禪習靜體物入微的思致,自然帶進山水詩創作之中。

    著名的《山居秋暝》一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一幅秋山新雨風光圖,從文學欣賞的角度看,首聯描繪了秋山雨後澄澈清爽的大背景,頷聯是對月、松、泉、石大自然的靜謐狀態的描繪。明月照在松林中,泉水流在山石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週而復始,無人問津,這應該是一種空寂。然而,頸聯由靜態轉為動態,寫了竹喧與浣女,蓮動與漁舟,使寧靜的畫面,頓呈生機,這種富有生命力的點染,使人感到的是充滿生命力的"寧靜"而不是死寂。最後寫作者的感受:春天的芳華,雖已消歇,但是此中有樂趣,我們仍然可以留於此中。東晉僧葷《物不遷論》雲:"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這種不受客觀環境變化而影響的永恆的快樂的心歌。這應該說是作者已達到了不生不死的涅槊的佛教境界了。

    又如《酬張少府》一詩中,王維表達靜的喜愛: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詩人在晚年摒除世事的紛擾,沉浸在禪宗提供的靜謐的世界之中。"松風"兩句所寫,不正是一個極靜的天地嗎?在這方天地中,一個"幽人"在月下徜徉,與月光溶在一起,陣陣"松風",吹開了他的衣帶,山月照著他彈琴,何等寧靜,何等澹遠,何等的快意!

    如錢鍾書《談藝錄》中所說:"不泛說理,而狀物態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寫器用以明道,拈形而下,以明形而上,使容腳無象者,託物起象,恍惚無聯者,著跡而如見。"

  • 18 # 上醫自療

    禪是示與單組合的,為只有單人可示,與道教的道法自然等意,意為只有修煉身心合一後的人才會自己明白。禪意不是每個有文化的人用思維可理解

  • 19 # 好玩的國學

    一組最意味深長的禪詩,幫你開解人生!

    1.身是菩提樹

    唐代: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2.菩提本無樹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 終南別業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4. 山中問答

    唐代:李白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5.題鶴林寺僧舍

    唐代: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6.一住寒山

    寒山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

    7. 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8. 贈質上人

    唐代:杜荀鶴

    枿坐雲遊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 20 # 謝小樓

    有禪意的詩句很多,小樓推薦一句: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這句詩出自李商隱的《北青蘿》,全詩如下:

    北青蘿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李商隱的這首詩是寫尋訪僧人之事。北青蘿是山名,在王屋山中。李商隱在大和九年(835)前後,曾在王屋山、玉陽山學道,這首詩可能寫於那時。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崦(yān),古時傳說太陽落山的地方。《山海經》有崦嵫之山,為日入處。

    夕陽西下,沒入山谷,我到山中茅屋,尋訪獨自隱居的僧人。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落葉滿人,人在哪裡呢?寒雲遮蔽,山路一重又一重。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初夜,才剛入夜,指黃昏。

    黃昏時分,僧人獨自敲起了鐘磬,悠閒自得地倚靠著一枝古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我們現在常用的“世界”一詞,原本是佛家用語,《楞嚴經》有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簡單地說,世指時間,界指空間,我們常說的世界,就是時間空間的集合。

    世界微塵裡,《法嚴經》有云:“譬如有經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塵中。時有智人,破彼微塵,出此經卷。”

    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不過是一粒微塵,我為何要去分辨什麼是愛什麼是憎呢?

    李商隱這首詩,以入山尋訪孤僧為線索,最後在尋訪孤僧的過程,領悟出”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的感悟。詩人尋訪孤僧的過程,也就是感悟人生從而得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許多曲折與阻礙,道路曲折,還有落葉、寒雲遮蔽,但詩人最終還是尋找到了僧人,正如人生諸多阻礙,但詩人還是獲得了心靈的開悟。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以佛眼觀之,大千世界不過粒米微塵,小得不能再小,塵世間的種種羈絆,實在無由掛心。以我們現實生活來看,個人所能觸及的世界,在浩瀚的宇宙中,恐怕也不過一粒微塵,所以,以超越的眼光來看,人世間的愛恨,已不足掛心。

    不過,道理都是用來勸別人的,李商隱一生,也無法從人世間的愛憎中解脫出來,一時的開悟,並不能就此獲得人生的解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入職20天就被開除了,說是領導不滿意我的工作,可是專案已經完成,離職時能拿到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