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談者無語
-
22 # 桔紅蘋果
佛意海棠花
《海棠》
宋朝·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嫋嫋"風如美人,海棠搖曳生姿,顧盼生輝。
"泛"光澤如海棠散發。
月亮轉過走廊,已照不到海棠樹。
微風中香氣襲人,芬芳濃郁,幽暗中更覺海棠迷人韻味。
"香霧空濛"和"暗香浮動"互相參看。
"只恐"惜花之情。
這兩句暗用兩個典故,不著痕跡:
"花睡去"以海棠喻貴妃。唐明皇登沉香亭,召貴妃楊玉環,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
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明皇笑:"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便是「海棠春睡」。
秉燭賞花。海棠豔紅,用"紅妝"指海棠,呼應前面"美人春睡"。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秉燭夜遊"為"秉燭賞花"。
一個人到世界上來,愛可愛的 ,聽好聽的 ,看好看的,吃好吃的。
喜歡了~去爭取,
得到了~就珍惜,
失去了~就忘記。
~佛意海棠, ~佛系人生。
-
23 # 小崔讀書說事
本是後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
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
怒指乾坤錯!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必取真經,
一生一滅一枯榮,
前生因緣註定。
袈紗本無清靜,
紅塵不染性空,
幽幽古剎千年鍾,
都是痴人說夢。
《贈藥山高僧惟儼》
唐: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藥山惟儼:惟儼(737~834),別號藥山,唐代高僧,石頭希遷禪師法嗣。絳州(在今山西侯馬市東北)人,俗姓韓。惟儼是禪宗南宗青原系僧人,曹洞宗始祖之一,他是聯絡馬祖道一禪系和石頭希遷禪系的重要禪師,在禪宗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請藥山禪師進城供養,均被禪師拒絕。這一日,李翱親自上山登門造訪,問道:“什麼是‘道’?”藥山禪師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後問:“懂嗎?”李翱說:“不懂。”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首句以鶴形來比喻藥山禪師身形清瘦,同時又寫出了這位“面板脫落盡,惟有一真實”(藥山惟儼語)的大禪師全身充滿了得道者的清高飄逸氣象,使人望之,頓脫凡俗。禪師靜坐在一片松林中,身邊放著兩函沒開啟的經。為什麼沒開啟呢?因為“心會真如不讀經”(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但也不礙讀經。藥山禪師有時也讀經,門人問起,則說“我只圖經遮眼”,真是不著文字,灑脫無拘。以上是詩人來訪時的第一印象。接下來是主要劇情。詩人向禪師詢問什麼是道。據載禪師以手上下一指,問詩人“會麼”,詩人茫然,然後禪師才說“雲在青天水在瓶”,詩人當下“欣然”。
李翱恍然大悟,當即提筆寫了一首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葛月潭《七絕》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
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
葛月潭(1854-1934),清末民國道士,是清末書畫家。號葛月潭真人,原名葛月新,道號明新,又號甯靜子,又稱枕流道人、震庚道人,山東省邱縣(今河北邯鄲邱縣)張家莊人,是清末民初著名道教人物,東三省道教領袖。
民國23年(1934年)十一月初九申時羽化,享年81歲。臨終前,召眾弟子堂前囑託後事,命孫誠基繼承鬥姆宮監院之職。讓監院邢真澈(名赴靈)和俗弟子劉偉華(著有《千華山志》)為他展開宣紙,侍候筆墨,他扶案提筆繪絕筆蘭花一幅,題詩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槎,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又七絕雲:“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然後大書“道心惟微”四字,朗笑而坐逝於太清宮。太清宮為其舉辦盛大道場。1935年春,其坐龕運往千山無量觀,殮入塔內,塔名曰葛公塔。塔上刻有葛月潭生前所繪的蘭竹及其優美的題字“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並有詩一首:“我有青青草一叢,與蕙為伍正當風。莫笑臨池著墨少,已掃煙雲颶尺中。”
最後附上自己寫的幾首打油詩虎丘《石觀音院》
斷指殘經空山隱,古階苔綠或可尋;
我有佛心照方寸,劍氣禪意碧空流。
見石觀音院清幽古樸,雖有遊客駐足,然空寂之氣不減,菩薩像憑壁而立,望之嘆然。
《無名自題》
金玉泥中難分辨,水火未濟汞作鉛;
我輩自有青雲志,不與凡俗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