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義務傳授格律詩詞
-
22 # 中國夢
書法學習從摹仿古人字和正規字帖開始比較好。如果沒有摹仿,不知橫豎撇捺,不知每個字的結構如何佈置,就談不上創新。既然書寫需要摹仿,那麼在習字時或多或少也要汲各家之長,待掌握了一定的書寫技巧後,就可發揮自己的書寫技巧,達到創新提高,出神入化的境界。
-
23 # 功易升
誠謝邀請!什麼事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因為任何事情相互都是既有聯絡,又各自獨立,分開是沒有道理的。就書法來說,自成一派是沒有錯的。因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地發展,而不是墨守成規,否則就不能進步了。我們想想,哪個書法家不都是在學習前人的經驗後而自成一派的,柳公權就是在學習歐陽詢和顏真卿的書法經驗後才自成一派的。沒有前人的經驗,哪有後人的成就,做什麼都應該按規矩辦事,否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甚至會弄得一敗塗地。學書法,你必須學習和掌握前人的經驗和要領,到你學到成熟的時候,再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和彰顯自己的特點,只有這樣,你才能踩著巨人的肩膀自成一派。
-
24 # 有道書法
您所說的模仿二字我可不可以理解為臨帖二字呢?
寫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沒有出處的自我書寫,寫得熟練無比寫得熱鬧非凡頂多成為江湖字,而不是書法。
臨帖,是學習法帖之精華,臨得越像越好,卻不能等同於書寫要與帖跟影印一樣,如此要求尚有待商榷。
就拿當代學歐名揚四海的孟繁禧、盧中南和田蘊章田英章二兄弟等,雖然都出自歐體,卻風格特色各異。
而清朝姚孟起所寫與歐陽詢讓人幾乎分辨不出歐姚,細細觀看卻感覺姚書多少有些單薄和乏神,或許是缺少自我使然吧。不能不讓人覺得遺憾,觀看當代幾位學歐書家,給人以無限熱情,以至於學歐之風席捲全國,這不能不說個性在書法中的重要性。
沒有臨帖基礎的自成一派,算不得書法,更談不上什麼風格和剛柔相濟。只有透過正確的方法和訓練,加之書者的學養,歷經千錘百煉形成的風格。才具有藝術感染力,讓觀者產生共鳴。
漢字由於賦予了書寫方法,使線條變得像千里陣雲,像萬歲枯藤又像高山墜石,唯有書寫技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才能形而上地到達書法之境界。否則,只能稱之為為寫字而非書法。
書法是意象藝術,不是具象,有的人寫虎字,用毛筆畫得字像只老虎,這個寫法實際是對書法藝術的錯誤理解。
對書法錯誤的理解和做法,搞得書法這門傳統文化藝術面目全非,如當前醜書橫行於各個展覽各個書法賽場,所寫讓人不堪入目,卻也說得頭頭是道。重形式而缺乏內容,重視覺衝擊力而沒有出處。
這種現象實際是懶漢行為,為了快速達到目的,不臨帖,寫得醜陋不堪還美其名曰,“拙”,哪裡曉得,拙是在登峰造極的地步無意為之,而非故作玄虛用來唬人使用。
如此自成一派,還不如老老實實臨帖讓人尊重。
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只有擺正態度,才是正途。
-
25 # 老張97144
老天淺見,那不仿貼就能成大家的論調是驕傲狂忘地表現,古代,書寫工具就是毛筆,兒童學字就開始用毛筆寫,真到老年,尤其是那些大家一生就以書寫為職業,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的積壘,書法技藝已是非常之高。現在人上學用的書寫工具是硬筆,除了一少部;專業人士以外,極大多數人很少動用毛筆,當前學書法的多數是四五六十年代生人現在退休地幹部和教師,用了一生:硬筆,老了不服,也要玩玩毛筆,還想不臨貼,臨都難學好,還創作什麼什麼的,快拉倒吧,就那些一個字多種寫法就夠學上一陣好地了,談什麼書法家,還創作,也就能抄首前人的詩詞,查一查字典,寫熟練那幾個常用的字也就算好樣地了。怎麼才能叫課班呢,不信你五十歲去學一學磨車刀,到稻地裡去學一學手插秧,累死你也趕不上從小就幹地那些人,不跟你心嘮了,好睡覺了。
回覆列表
書法藝術從古至今能傳承下來的也就幾個人,想自成一派很難,不能被大眾所接受就形成不了派,書法的內涵不光鋼柔並濟,每一筆在結構上都有變化,能吃透書寫的法則就算高手了,書法練習能達到放鬆心情,陶冶情操,如果沒有足夠的付出很難達到古人的書法水平,按照章法能練習基本功後能寫出自己的風格就算書法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