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GZJ196308
-
22 # 一葉小舟82704
學無止境,博覽專精。對於書法來講,古與今有何區別?只要遵循書法之法則,古今書家的碑帖皆能臨學悟。有何不可呢?
-
23 # 臨池管窺
現代人出的字帖值不值得花費時間精力去學,則要看他入古深不深。縱然我們會被一些表面的所謂創新或改良所迷惑,但筆畫質量、筆力深淺、起止承接、行氣流暢等等這些本質的東西是不會變的。如果有這些東西,是可以學學,沒有這些,即使打著什麼唬人的噱頭,也要拋棄。
八十年代書法熱潮中,也買過許多當代名人名家字帖,但上手以後覺得真正值得借鑑的卻屈指可數,最後總要回到臨習古碑帖的老路上來。
學書到了一定階段才會感到,越住前的越能體會到本質的東西,越往後形式上的東西越多。所以說書法本身就是傳統嘛!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魏晉時期的各家法書,相似的總多於異類的。而自唐以下,各家在此基礎上突出了某一部分的差異,於是乎便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流派。
至於說注重本質還是注重形式好?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有人把本質與形式接合得很的,於是成了名家;有人過於注重形式,便成了俗家。。。陰陽調合,則萬物滋長!總強調暴風驟雨或浸洇於惠風和暢也就流於形式了。
書法是傳統文化極致的表現,是返璞歸真的最好詮釋。現代科技不論多麼發達,表現手段多麼花樣翻新,如果只迎合潮流,脫離本質,書法也就漸行漸遠了。
學習當代書法家,可作為一個橋樑,或者作為一種比較。看他們是如何摹古與脫古的,有哪些利弊,慢慢提高自己審美能力,最終形成個人的判斷思維。
-
24 # 使用者70945453736
田大師的話具有科學道理!現在人學駕駛員,沒有必要學騎腳踏車;學開收割機,沒有必要先越學怎樣拿鐮刀割麥子;學駕駛飛機,沒有必要先學開小手扶。
有道理。現代名家,很多都是集古今之長,當然可以臨學。
中國盛行一種非常不好的觀念,就是慕古,什麼都是古代的好,在這些人的眼裡,貌似社會不是進步,而是在倒退。現代的文化、藝術、科學都是在古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比古代,大多數是更好。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很容易的得出,文化、藝術因為沒有具體的衡量資料比較,所以往往會被忽視和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