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緣來是你132

    拜年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祖祖輩輩相傳至今,人們以辭舊迎新在新年的頭幾天相互走訪,互相祝福問好的隆重禮節,地區不同禮節也有所不同。本人是大別山腹地金寨縣人,把我們地區的禮節向大家說一說。

    每年到了臘月,家喻戶曉開始辦年貨,其中包括瓜子、花生、小糖、水果、和春節拜年必帶的酒和飲料等。吃了年夜飯守歲帶包餃子,作夜宵和初一早餐,一般年紀大的人都守歲到天亮,

    “家住十里地、各出一鄉風”家鄉拜年還有幾句諺語;“初一拜自家(同姓)、初二拜姥家(外婆)、初三拜老丈人家(回孃家)",這幾天也是拜年高逢期。年初一一家人起來個大早,燒一籠兜子火煮點餃子吃,備幾盤瓜子小糖和水果迎接拜年客人。同時自個家留主婦燒飯外,男的有小孩帶小孩到四鄰和自家去拜年,一般不須要帶禮品,也很少在外吃飯,小孩也沒有紅包。依舊禮節小孩和晚輩要給大人和長輩叩頭,以表示祝福誠意。現今隨著社會發展,思想進步,禮節在慢慢談化,沒有叩頭習慣了。

    初二:拜姥姥家、和其它主要親戚,都要帶拜年禮,孩子還能賺到紅包。往日拜年吃喝是很有講究的,因為年前已備好春節拜年招待客人的酒菜,又是新年的頭幾天,平時因忙走訪也少,所以一般不吃飯就不會讓走。如果要是親戚多的大莊子,一天要吃多少頓飯,也就是一家接著一家吃。現在生活提高了,大部分都在外打工回來時間短,吃飯也沒那麼隆重了。

    初三:拜老丈人家,如果要是新結婚的姑爺,第一次去拜年,要帶上豐厚的拜年禮,丈人家要燒一桌地地道道的三抬席還請陪客(俗稱厚飯),出到三碗菜時姑爺要給擔菜人拿紅包,同時還要下席叩頭,現今叩頭已經免了,站起來講幾句客氣話就行了,但姑爺上門拜年是沒有紅包的。反之:新娘在男方這邊也要到主要親戚家拜年,同樣也厚飯,就是多了打拌的紅包。就這樣拜年直到正月十六,甚至更久,俗話說:“手拿殺鐮去割麥、家裡來了拜年客"說明拜年持續更久。

    總之:現在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那些隆重拜年的舊禮節都在慢慢地改變,人們以新思想認識新形勢,改革開放脫貧致富投入到新農村新生活中,新的社會風尚,已經替代舊的傳統關念,但是這拜年的舊禮節,有可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雖在現實生活中慢慢淡化,但要在民族文化的記憶中傳承下去。

    一二兩張圖片選擇網路

  • 22 # 墨海星緣

    我的家鄉在鄂東南湖北咸寧這邊的一個小縣城,年味還是比較濃的。

    拜年時我們都換上新衣服,意思是新年新氣象。初一呢小夥伴們三五成群挨家挨戶在村子裡向長輩喊“恭喜拜年”,於是長輩們高高興興迴應“新年好”,又是遞煙又是拿糖果給我們,一片祥和喜悅的氣氛。

    初二呢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我們這邊有句俗語“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初一仔就是在自家給父母拜年,初二郎就是去岳父岳母家拜年,初三初初四是去姑父母和姨父母及其它親朋好友家拜年。

    以前拜年都是拿菸酒禮盒什麼的,現在都改成紅包了,包上一百二百不等上門拜年,受到款待吃喝拉家常,完了繼續去拜下一家,都是笑逐顏開的,一片新年喜慶。

    以上呢,就是我們這邊的拜年習俗。你們的也一樣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你的生活混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