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野馬攝影

    關於PS是否會對攝影的意義產生衝擊,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PS是攝影后期技術的代名詞。隨著各種各樣的後期軟體與後期技法的進步,攝影的後期對於照片的作用越來越大。關於前期與後期,哪個重要的爭論一直存在。

    野馬哥認為,攝影是一個系統,由幾個有機組成並前後連貫的過程而組成的一個為了創造出動人影像的創作行為!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創意、準備、前期、後期、輸出五個部分。

    對於前期與後期來講,前期在前,後期在後,從重要性來說,前期更加重要,後期是為了彌補前期的一些缺陷,更好表達攝影作品表現力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回到題主的問題來說,攝影的前期不依賴不取決於後期,前期是作品決定性的因素,很難想象一個前期很差,如沒有取好景,對好焦,曝光嚴重失誤,構圖很差,主題不明確的照片,可以在後期中得到重生!

    因此,野馬哥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學好攝影的前期,是無論攝影技術如何發展,後期技術如何厲害都無法取代的。接下來,野馬哥就好好來分析一下關於前期與後期的關係!

    一、攝影的前期

    我們習慣於將攝影時拿起相機取景、調整引數、按下快門的過程,叫做攝影的前期。前期的作用,主要是幾個方面:

    1、選擇合適的鏡頭

    不同的場景應該選用不同的鏡頭,不同的鏡頭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廣角或超廣角,拍攝的視角比較大,同時廣角特有的變形效果,如果應用得當,會有誇張的效果。而長焦鏡頭所特有的壓縮空間的能力,能夠在風景攝影中展現獨特魅力。

    雖然我們後期也可以透過PS和剪裁去實現這種拍攝效果,但顯然一方面很費事,另一方面不夠真實。

    2、取景構圖

    這是攝影的基本功。我們在拍攝時,應該根據我們想要拍攝的主體,去圍繞其進行前景、背景及主體與陪體之間的關係進行構圖,以達到想要表達的拍攝意圖。

    雖然現在的高畫素相機,會讓我們後期的剪裁空間非常之大,但一來並非所有的攝影愛好者都可以上高畫素相機,二來,高畫素相機在高感,鏡頭配套方面也有相應的要求,三來,並非所有的元素的空間關係都可以在後期進行生成。

    3、調整曝光引數

    曝光準確的定義就是首先主體的明暗關係準確,同時周邊的環境中亮部不至於過曝,暗部不至於死黑。

    在前期拍攝中,選擇合理的測光模式,進行曝光三要素的組合,並準確應用曝光補償並適時回放進行曝光修正,是一個攝影場景拍攝的正常流程。

    儲存RAW檔案可以讓曝光的後期調整空間較大。但這也並不是說前期的曝光可以隨意為之!畢竟相機成像單元的寬容度,並非大到可以讓你為所欲為的程度。

    4、對焦

    準確的對焦,是取得高質量影像的基礎。成像清晰,有賴於對焦的準確。要想準確對焦,選擇合適的對焦模式,並保持對焦時相機與身體的穩定,是取得準確對焦的關鍵,這需要考驗攝影愛好者對相機使用的熟練程度及攝影基本功。

    對焦不實的照片,很難在後期進行修正。除非未來AI技術能夠有大的發展,或者是有光場相機那樣先拍攝後對焦的技術得到普及!

    5、按下快門

    不要小看按下快門這個動作,這也是非常考慮攝影師的眼力的。特別對於動態的人與物,捕捉決定性瞬間,是一張照片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當然,除了這種捕捉式拍攝,也可以有擺拍(我們這裡不去討論擺拍是否有違攝影的藝術性),這些都是決定整體畫面元素互相之間關係,都由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所決定。

    而這些元素,並非可以由後期來隨意組合,即使PS能力了得,但元素之間的光影、大小關係,或是深層次的思維互動,是很難做出來的!

    可以說,前期的拍攝,是攝影的一個基礎過程,是無法省略,也無法忽略的。後期再牛,也需要在前期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

    學過資訊學的人都知道,有一個概念叫”垃圾進,垃圾出“,前期不好,即便有再好的後期,也只能略加修正,並不能將一張廢片,PS成為大片!

    但並不是說後期就一無是處,後期的作用在數碼攝影時代,應該更加的予以重視!

    二、後期的正確看法與用法

    即使在膠片時代,也有所謂的暗房技術,如攝影大師亞當斯的區域曝光法,就是一種非常高階的暗房技術!數碼攝影時代,PS軟體就是數字化的暗房,使用起來更加簡便省事,且調整空間更大!正所謂無後期,不攝影!

    1、儘可能儲存RAW檔案,為後期創造調整空間

    RAW檔案能夠為後期保留儘可能多的圖片元素,利用專門的軟體,如ACR或LR等,可以對照片進行白平衡、明暗、對比度、飽和度、銳度、去噪等等處理,讓照片更具表現力。

    2、後期的一般處理內容

    關於後期,其實也是一門完整的學問,我們這裡簡單提一下關於後期的一些處理內容:

    A、明暗度的統一對照片的明暗度做出處理,明確主體與背景的明暗關係,突出主體,壓暗背景,或者是讓背景的明暗度均一,不至於干擾視線。B、色彩的統一透過色彩的調整,讓畫面協調,並能夠表達所想要表達的情緒。C、飽和度的統一主體加強飽和度,陪體或背景則可以略降低飽和度。D、去除干擾將一些多餘的元素去除或淡化的過程。E、銳化與降噪這是數碼照片輸出前必做的一些步驟!

    3、後期的作用

    後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過程。雖然現在的數碼相機直出效果已經很好,但在某些設定失識誤的情況上,後期其實給了一個修正的機會。

    同時,由於後期的強大,我們可以對明暗關係,色彩關係做出較大幅度的調整,甚至我們用PS可以改變一些比例關係,如在人像後期中調整膚色、液化改變某些形態、增加眼神光等等。凡此種種,就是一個二次創作的過程。

    三、前期與後期的辯證關係

    前面我們說了很多關於前期與後期的內容,及相互關係。野馬哥認為,前期與後期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過程。從先後順序來說,先有前期,才有後期。前期是基礎,後期是深化。沒有前期談後期,是無本之源;而我們也不要避諱後期。後期可以對前期的不足做出調整,更好的表達攝影意圖。

    1、前期不夠,後期來湊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也不完全錯誤。前期的一些缺陷,確實可以通過後期的適當調整予以修正。

    舉例來說,在人山人海的景點,我們想拍攝到只有主人公與標誌性景物的合影,往往透過正常的拍攝是沒有辦法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後期的方式,在前期固定主體,多拍幾張在後期合成的方式來進行處理。

    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在前期準備不足或過於隨意的藉口。比如地上有雜物,或背景裡有多餘的東西,我們能夠在前期進行清理,就不要等著後期去做修正。一來費時費力,二來也會讓自己的攝影態度有所鬆動!

    2、接受並創造性使用後期

    野馬哥有接觸過一些攝影師,出於種種理由,他們認為後期是對攝影藝術的一種褻瀆。野馬哥認為這是有失偏頗的。舉個例子來說,雖然現在的數碼成像技術非常先進,但你能確保你拍出來的色彩和你眼裡感受到的色彩是一個樣的?特別是對於紅、綠、藍的色彩還原,不同的相機,還有不同的風格呢!

    後期的使用,不應該排斥,數碼時代的後期,人人都需要掌握,哪怕只是為照片增加一些銳度,都是為了作品的更好觀感做出的努力!

    3、多少前期,多少後期,應該靈活掌握

    所謂七分前期,三分後期,或三分前期,七分後期,其實都是片面的。不同的拍攝題材,對於前後期的要求是不同的。

    比如,一些攝影大賽,特別是紀實類的比賽,就對後期有嚴格的限制;而對於人像攝影來說,往往後期在一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佔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很大的。

    以上,野馬哥根據自己在攝影創作過程中的一些體會,講述了對前期與後期關係的認識。回到題主的問題來,雖然現在的後期技術非常強大,甚至於我們可以將非常多照片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提取並隨意組合,但這已然不是攝影,最多是一種抽現實主義的純後期創作。

    而攝影這一藝術形態,是一個前期+後期的有機組成過程,片面強調哪一個部分,忽略另一個部分都是錯誤的,只有把前期做後,後期在此基礎上增姿添彩,才是完整的攝影!

  • 22 # didiao3333

    攝影后期只是攝影的一個彌補而已,但是攝影不能什麼都想著靠後期去彌補,那樣將失去攝影的根本目的,那就成了影象設計了。攝影的王道還是在前期。

  • 23 # 京城人

    這個問題沒有必要過於討論,我認為:PS僅僅是一個為攝影師獲得更好的畫面而服務的技術手段,不是攝影本身。攝影的靈魂是光和影的組合,如果把原片合成或改頭換面,那就不是攝影藝術了。PS不能喧賓奪主,不能取代攝影技術。我還在堅持自己的觀點,既不排斥PS,畫龍點睛,更要立足原片,這就是攝影愛好者的初心,不能本末倒置。

  • 24 # 襄平120c

    構圖,用光,色彩運用的好可以不用ps,否則後期裁剪要損失畫素,光線和色彩調整易失真。合格的照片後期只需調整一下曲線即可。

  • 25 # 安逸雲

    我相信好的攝影作品一定是拍出來的,而非PS出來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好的東西其實是不需要太多雕飾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遠非PS所及,攝影中的人物情感表達當然也是P不出來的。

    圖片要素的位置關係、色彩、明暗當然是可以透過Ps修改的,起到美化、突出的作用,或者說錦上添花的作用,但前提還是要有好得素材才可以,單憑Ps是憑空創作不出優秀作品的。

    引申到影視作品,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人造雪場景,“雪”落在人身上也不化,飄落的姿態也不像雪,看上去就是假的,讓人根本沒有看下去的興致。真實場景中比如東北原始森林的大雪,紛紛揚揚,腳踩上去“咯吱咯吱”作響,單是這種真實場景就很吸引人去觀看,後期再美化下就更震感人們的視覺。所以單純靠後期Ps顯然是不可行的。

    真正的好的攝影作品往往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瞬間捕捉,真實的才是最感人的,大自然的巧奪天工,人物表情的自然神韻,是很難PS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的收視率是怎麼統計的?能解釋一下流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