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烈火1138

    作為一個八零後,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有特別意義的菜,或者勉強可以稱作是菜吧,那就是榆錢疙瘩,每到陽春三月的時候總盼望著榆錢快快的長出來。那時候物資匱乏,榆錢疙瘩就成了當時人們解饞充飢最好的美食了!

  • 2 # 楊曉槑

    外婆牌青椒土豆絲,可能叫青椒土豆條更合適。

    小時候爸媽外出工作,是外婆帶大的,90年的,我印象中我小時候我們哪裡物資還是不要富裕的,吃肉大概是一個星期1-2次,那時候有一道菜幾乎天天都有,就是青椒土豆條。

    在這之前我沒有吃過酸辣土豆絲之類的,不知道土豆還能切那麼細的絲,也不知道土豆絲也可以脆脆的。

    外婆切的土豆跟薯條差不多大小,用的是我自己種的甜椒,油是自家榨的豆油,除了加鹽還會加糖,土豆要炒到吃起來軟軟糯糯的,那湯汁我能泡一碗飯。

    外婆去世後就再沒遲到過一樣味道的,我媽嘗試過,我自己也嘗試做過,都做不出來那個味道。也許那是外婆的味道~

    所以,有時候一道菜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記憶,一個人,一份感情。想外婆了。

  • 3 # 籬笙誌

    豆角炒肉絲,這道菜在我記憶裡是很特別的。

    還小的時候,夠不著灶臺,端了張凳子站上去學炒菜,做的就是豆角炒肉絲。我媽教我怎麼醃肉絲,告訴我放鹽、生抽和油去醃製一下,是為了更入味,味道更香。手把手教我怎麼撕掉豆角的老筋,吃起來口感更好,還要用淘米水去洗乾淨和浸泡一下,為的是去掉豆角表面殘留的農藥。怎麼剝蒜頭和切辣椒圈,做足所有的準備功夫才能真正開始炒。

    炒菜是有先後步驟的,需要先將肉絲煸炒一下,肉絲變色就可以盛出備用。鍋裡再倒油煸香蒜蓉和辣椒圈,放入豆角去翻炒,炒至七八分熟才能放入肉絲,熟了之後再放入鹽和生抽調味。

    炒好一道菜需要做足準備功夫,還需要掌握竅門,這跟做好其他事有著一樣的道理,這都是那天我媽教給我的。這世間最難忘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最樸實的道理是母親教予我的道理。

  • 4 # 沂蒙老陳

    在我孩時特別有意義的一道菜就是鹹食。因為奶奶那時候守山,經常給我做鹹食吃,後來我上大學期間,奶奶腦梗,已經不是以前麻利健康的奶奶了,我也沒再吃到過奶奶做的鹹食。鹹食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的原因如下:

    1.鹹食作為簡單的一道菜,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是煎鹹食或者炸鹹食的時候,放很多油,90年代,自家的雞鵝下的蛋,大人捨不得吃,就給我們煎鹹食,奶奶爺爺他們吃不放雞蛋的鹹食,所以吃起來很香,長大後念念不忘的還是那時噴香的鹹食。

    2.長大後,除了在家能吃飯草雞蛋和鵝蛋,在外工作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洋雞蛋,所以即使自己煎或者炸鹹食,都出不來那個味道。而且做飯的過程,也不會再使用自家的花生油,基本上是成桶的油,沒有老家自己種花生,自己壓榨的花生油的香味,自然出不來小時候吃過的鹹食味。

    3.慢慢長大就會發現,最想念的一道菜還是小時候家人做給自己吃的菜,那時的美味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再重新複製。因為老人已經老了,自己也不是小時候的無憂無慮,註定回不去,更不會再有機會品嚐那時候的味道,更多的是思念記憶裡的味道,和那份濃厚的親情。

    所以,鹹食這道菜在我孩時特別有意義,現在對我來說也特別有意義,那時奶奶的愛,是親人無私的奉獻,把最珍重的母雞下的蛋,都留給孩子的沉重的愛。

  • 5 # 迷路粑粑

    如果說記憶中有一道菜特別有意義,那就是香椿炒雞蛋。原先討厭它的味道,現在是越吃越愛。現在我家做香椿有很多種,比如香椿拌豆腐,油炸椿芽魚,還可以用香椿和大蒜做成拌麵調料,比如香椿蒜汁,今天我要教大家做的這道菜是香椿炒雞蛋,非常普通的一道家常菜,它的味道極其鮮美,雖說是很簡單的一道家常菜,但是很多人在炒這道菜的時候省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步驟,因而吃多了對身體不好,甚至還會引發疾病,可惜很多人不懂。那就是香椿一定要焯水,椿中含有亞硝酸鹽,香椿老葉中含量更高,食用不當會中毒,試驗證明,香椿用沸水焯燙1分鐘,可去除2/3以上亞硝酸鹽,還不影響色澤。我第一次吃香椿炒蛋是我媽燒的,當時覺得味道非常特別臭不愛吃,後來有一次在一個農家樂吃到香椿炒蛋,後面感覺越吃越香,於是向飯館廚師請教了,原來焯水還能去掉一些氣味,所以這道菜讓我在兒時記憶深刻。

  • 6 # 辛未十三郎

    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的,肯定是爺爺做的豬油炒飯了。

    做法很簡單,味道很香,哪怕這麼多年過去了,每當回想起來的時候,鼻尖方式還能聞到那股豬油的香味。

    可惜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斯人已逝,徒呼奈何。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嘗試做豬油炒飯,卻一直找不回當初的味道。

    有些東西過去,也就永遠過去了。

    這兒分享我的做法。

    用料

    隔夜米飯(偏幹)

    豬油 適量、鹽 適量

    做法

    1、冷鍋下豬油(鍋要乾的,不能有水);

    2、待豬油融化後,加鹽;

    3、待鹽融化之後,下米飯大火翻炒,一直炒到粒粒分開,帶微微的焦黃感即開出鍋。

    備註: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雞蛋、火腿、香腸、豌豆等等。

  • 7 # 川小廚的菜

    你好!我是川小廚,一個從廚10多年的川菜廚師

    有沒有一道菜在你孩時是特別有意義的

    每個人都有兒時最難忘的事,每個人都有兒時的一些美好回憶

    而對於我而言,有一道菜使我至今仍至這一輩子都是具有特別意義的

    從我兒時記事開始,我母親的身體都不是特別好,屬於那種體弱多病的身體。現在想起來兒時母親做的每一道菜都具有特別的意義

    具體的一道菜要從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說起,記得那是一個煙雨朦朧的早晨,我還在床上睡覺,母親走到我床邊,把我叫起來吃早飯。當是我還不高興的說到,這麼早就喊我起來吃飯,母親說,今天是星期一了吃了該上學了。起床後,母親給我做的是一道我平時最喜歡吃的土豆絲,吃了之後我就去上學了

    可從那天母親給我做的土豆絲之後,就變成了我這一輩子最後吃一次吃母親做的菜了,現在對於我來說母親做的每一道菜都具有特別的意義

  • 8 # 二子vlog

    你好,我是小僱主。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感覺我小時候最有意義的菜是白菜燉豬肉。因為我是出生在90年代初的一個農村,當時農村比較落後,家裡除了種地,沒有別的生活來源。所以當時家裡很窮,平時也只能吃地裡面長的菜,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等年底爸爸外出打工掙錢來家了。才會給我們買豬肉吃,所以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還是蠻期待過年的,因為不僅僅是爸爸從外地回來了,也是因為能吃上肉了。所以小時候印象最深也是最有意義的菜就是白菜燉豬肉。因為它不僅是我愛吃的,也意味著一家人的團圓。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被您採納。謝謝!!!

  • 9 # 幸福小哲

    蜜蜂採了洋槐花花粉,就會釀出甘甜的洋槐花蜜,我的家人每年都會放蜂人那裡去買一瓶洋槐蜜,當時的蜂蜜還是很真,很便宜的,買了蜂蜜並不會給我們隨便吃,家裡大人會把蜂蜜放起來,當我們生病咳嗽的時候,才會拿出來給我們沏蜂蜜水喝。但是,耐不住嘴饞的我總會趁大人不在家偷偷的去吃蜂蜜,拿勺子挖一口填進嘴裡,滿嘴的幸福味道。現在想來,父母應該知道我偷吃蜂蜜的事,但是並沒有責備我,可能是因為當時農村的我們物質貧乏,很少有零食吃,孩子偷吃一口蜂蜜,也沒啥大不了的。

    我們農村人不會浪費身邊的每一道食材,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槐花開了,當然不能浪費,每到這個時節,家家戶戶都備有一種自制工具——在長長的棍子上綁一個粗鐵絲彎成的鉤子。把鉤子勾在有花的樹枝上,用力一擰,槐樹枝應聲而斷。有時高的地方夠不到,家長便會派我們這些皮猴子上樹去摘,拿個鐮刀,爬上樹去割,現在想想,還是有點危險的,當時的父母也是心大,放到現在的父母,是萬萬不敢讓孩子上樹的。洋槐花開過以後就不好吃了,所以要選那種沒開的花,新鮮的槐花采摘後可拌菜、做湯、燜飯、包餃子,還可以做成美味的槐花餅,在我們這最常見的吃法是蒸著吃,做法很簡單,也很美味,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做法。

    1.把新鮮的洋槐花摘好,洗淨

    2.拌入食用油,拌勻後,倒入麵粉

    3.和麵粉攪拌均勻後,看起來是一粒一粒的

    4.燒開水,上蒸籠籠布,把拌好的洋槐花倒在籠布上

    5.蒸15分鐘出鍋,放鹽,香油,蒜泥,就可以吃了

    寫到這裡,我已經偷偷嚥了幾次口水了,現在的農村老家,家家都蓋起了樓房,房前屋後的洋槐樹也都快砍完了,放蜂人也很少見到了,雖然在集市上很容易就能能買到洋槐花,但兒時洋槐花帶來的樂趣和美味再也找不到了。

  • 10 # 匆匆的老黑

    有沒有一道菜在你孩時是特別有意義的?有!那就是每天早上我媽媽給我炸的饅頭片。

    這個問題讓老黑我不禁有些感慨,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村裡大部分家庭都不算富裕,我家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個。爸爸媽媽每天辛勤的工作還得去地裡幹農活。我和弟弟每天七點半就要去學校了,那會兒我們還小都在上小學。

    可是無論我和弟弟無論幾點起來,媽媽都會給我們準備好早點,大部分時候都是炸饅頭片,隔夜的剩饅頭裹上厚厚的雞蛋液,在鍋裡炸制金黃,我跟弟弟在上學的路上吃的津津有味兒。

    那會兒還有點不理解,為什麼媽媽每天都會給我做這個,現在自己長大了,反而明白了,爸爸媽媽每天都起來很早去工作。還要給我們準備早點,哪怕它再簡單,也一樣是對我們滿滿的愛。直到現在我依然覺得,媽媽炸的饅頭片是那麼的美味可口。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這也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這段童年也有父母對我們滿滿的愛和他們用愛給我們製作的美食。

  • 11 # 康康那個吃貨

    四川涼麵:夏日炎炎的第一選擇

    做四川涼麵,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由於從小就吃著她做的涼麵長大,所以,覺得外面的涼麵都是山寨。現在,我用她教給我的方法做給更多的朋友吃,看他們吃得開心,不停稱讚,我都會自豪地說這是跟媽媽學的!

    是的,我有個能幹的好媽媽,她一直在我背後支援我,為我撐起一片沒有雨的天空。

    媽媽,你是我的驕做!

    材料:

    A.切面300g,黃瓜2根,香油15g,色拉油10g。

    B.麻醬50g,醬油60g,醋5g,白砂糖109,鹽19,芥末油3ml,花椒麵8g,辣椒油20g,蒜3瓣。

    C.雞胸肉1大塊,蔥1段,姜2片,黃酒10g,保鮮膜1張。

    製作方法:

    1.將麵條煮到半熟撈出,趁熱倒入15g香油,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後輕輕挑散開,在室溫下放涼後收好,放入冰箱冷藏。

    2.煮麵的水不要倒,加入材料C,大火煮開之後馬上關火,蓋好蓋子悶15~20分鐘。

    3.將材料B中的麻醬用醬油和醋洩開,蒜切碎末,連同其他調料一併放進去攪勻,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4.將黃瓜切絲,悶熟的雞胸肉用手順著肉的紋理掰成絲(雞絲容易幹,撕好後記得蓋好保鮮膜)。

    5.將涼麵拿出,抖散開,放到盤子裡,加上黃瓜絲、調好的麻醬和雞絲,拌勻就能吃了。

    康康小提示:

    1.雞胸肉是用水悶熟的,含水較多,所以比較嫩,如果愛吃硬的,就徹底煮熟。加入蔥、姜和酒是為了去除雞肉的腥味。

    2.麵條一定要趁熱加入香油攪拌並抖散開,千萬不能弄成一坨了,不然出現一大把黏在一起的狀況,會影響口感。

    3.麵條一定要是煮到半熟的,全熟的麵條在加油拌的時候會被扯爛。

  • 12 # 小陳哥的記錄

    在我還小的時候,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韭菜炒蛋,那個時候,家裡窮,平時也沒什麼葷菜,家裡養了一兩隻老母雞,家裡還種了一些菜,每當家裡的老母雞下蛋的時候,我就特別興奮,會跑到雞窩裡面撿起雞蛋,興奮的跑到我媽身邊,跟她說我們家母雞下蛋了,等做飯菜的時候給我做韭菜炒蛋吃,我媽每次都是答應我,我感覺很開心,想想我吃飯的時候可以吃到我最愛吃的菜,那當時的心情,都可以高興好久。

    等到了做飯菜的時候,我就呆在廚房,那個時候家裡還是用的老灶,我媽在炒菜,我就在生火,聞著她炒出來的那個香味,特別期待馬上可以吃上美味的韭菜炒雞蛋。

    現在人已經是大人了,雖然過去那麼久了,但是當初的事情,還是記憶猶新,現在的我出門在外,每次都是自己做這道菜,還是那麼喜歡這道菜。這道菜給我的童年留下很好回憶,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韭菜炒雞蛋,就是我孩時最有特別意義的一道菜。我的童年,因為這道菜而過的更精彩。

  • 13 # 山湖同心

    母親做的炒年糕,特別想念。

    首先年糕是七分粳米三分糯米制成的,母親會根據我的喜好準備至少五種菜,每樣都適量,先把菜炒熟了起鍋,然後再放入年糕炒出味道,等年糕炒好了再加入之前己經燒好的菜再翻燒一下,就出鍋了。

    記得我剛學校畢業,工作單位就在家對面,就隔了一條街。那天到了快下班的點,母親電話我:"今天回家吃飯的吧,想吃啥?"我想都沒想,脫口就說炒年糕。因為太忙,過了吃晚飯的點我還沒回家,這時母親走進了我的辦公室,把炒好的年糕放在我桌上,“快趁熱吃,忙完了趕緊回家"說完就回家了。

    後來母親因為腦腫瘤,離開了我們,真的很想她!也只有母親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滋味的炒年糕。

  • 14 # 大衛小廚房

    一包饃,一瓶韭菜,一瓶紅辣子,80年代農村學生永遠的記憶。

    70、80年代經歷的舉手!有多少?

    還有多少人記得80年代上學時候的情景?作為一名70年代出生的農村孩子,記憶最深的就是上學時候罐頭瓶裝醃韭菜、紅辣子、鹹菜。

    那時候農村條件差,住校一週回家一次,學校一天兩頓稀飯,主要是包穀湯,自己背饃背菜,所以一週需要背兩瓶菜,還要計劃著吃,沒有早點,10點一頓飯,3點一頓飯,美美的回憶。

    中午下飯時間,大家圍城一圈,一人一個瓶子醃菜,一碗稀飯,一個饃。多數孩子是黃饃,只有商品糧的孩子能見到白饃,一週父母能給五毛錢,有時候想改善下,一般幹吃麵0.45元,剩下五分錢5個糖,幸福滿滿。

    有孩子家裡條件差的,沒有饃吃,常常晚上餓的偷饃,常常有人喊饃丟了,丟了饃自己就不夠了,每週基本都是計劃好的。

    過去的條件雖然艱苦,但是感覺大家都是快樂的,吃什麼都是香的,總感覺餓的快,現在雖然不缺吃的,但是大家吃什麼都感覺不香了。

  • 15 # 納蘭若香

    我孩童時特別有意義的一道菜是“土豆酸菜湯”。可以說,這道菜救了我的命。

    我出生於60年代的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腹地:五團一連。

    歷史上,這裡人煙罕見,正所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60年代,“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剛剛進駐,是國家準備綠化開發的邊疆。

    那時,正逢全國大饑荒,可以說全民飢腸轆轆,食不果腹。

    受此環境影響,我一直骨瘦如柴。這個瘦,即有先天吃不上、又是後天吃不飽的因素。這些因素,導致我脾胃極端衰弱。

    脾胃衰弱的惡果是:吃嘛嘛不香,看嘛嘛噁心。用現在的醫學用語就是“厭食症”。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吃,吃不飽,卻又厭食,眼瞅著這是命不久矣的節奏!

    睿智的母親,知道我愛喝醋吃酸,便想到了用“酸菜土豆湯”給我開胃。

    農村的土豆和白菜是清香的,醃製的白菜酸爽開胃。而且,土豆白菜營養豐富,足以保全我的性命。

    “土豆酸菜湯”製作流程很簡單:

    1.土豆、酸菜切絲。

    2.鍋中放入水燒開,下入土豆酸菜絲。中火慢熬至熟。

    3.滴幾滴蔥油,出鍋。

    4.特點:酸爽解膩,營養開胃。

    喝了媽媽做的“土豆酸菜湯”,感覺這是世界上唯一可入口的菜。從此,這道菜便成了我的小灶,媽媽總是單獨做給我吃。

    就這樣,“土豆酸菜湯”一直陪著我成長,直至成家立業。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煲雞湯、參湯等等來養生,而我常常熬一鍋土豆酸菜湯喝,即是回憶媽媽的味道,也是回憶、感恩媽媽用這道菜保護了我的生命。

    “土豆酸菜湯”食材純樸,卻是我孩時具有生命意義的一道菜。不敢忘,不能忘,怎能忘!

  • 16 # 與子同食

    小時候有一道菜對我有特別的意義,那就是:油炸蘿蔔丸子,雖然有很多很多年沒有吃了,但我依然記得那個味道:蘿蔔的清香,油炸的酥脆,家人一起的歡笑。

    小時候,物質資料不豐富,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家裡會才會炸各種好吃的,我奶奶支起油鍋,我爺爺負責燒火,我爸爸、我媽媽、我弟弟還有我都聞香而來,圍在鍋旁,第一道要炸的東西就是蘿蔔丸子,奶奶專注地炸丸子,蘿蔔丸子在鍋裡翻滾,金黃時候就撈起,顧不得有多燙,我們幾個人都跟孩子似地去搶丸子,燙呼呼地就下口了。奶奶炸多少,我們就吃了多少,結果是,丸子炸完了,但一個丸子也沒有了。

  • 17 # 戴維1825

    就是萍鄉殺年豬時的一道菜

    豬胰子、裡脊肉切片

    熱油下鍋加薑片大火爆炒

    加水煮沸、放鹽胡椒撒蔥花即成

    鮮香嫩甜,至今回味。

  • 18 # 金大微

    我是80後。孩時跟隨父母做生意的父母一起。生活水平還不錯。以至於小學就體重超標。那時候老爸最喜歡做紅燒肉。我能吃二大碗。還有就是排骨耦湯。但是對醃蘿蔔也異常鍾情。爺爺他們每當豐收蘿蔔時會醃上一大缸。然後捎帶出來給在外地的我們。早餐吃粥時。配上這個醃菜能讓你不自覺地吃多。

    特別說一下就個醃蘿蔔。不是大家市面上的那種脆脆的。是一個個小蘿蔔整個放入缸中撒上鹽。再踩扁。用大石頭壓住。等出缸可以吃時。用油放點蔥花和大蒜爆炒一下。美味。口水已流俗稱菜頭醃。

  • 19 # Clment12

    回想小時候,一碗雞蛋羹可能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了,應該不能說是菜,而是一道鮮美可口的飯。

    上學的時候,學校離家很遠,可能現在覺得那點距離不算什麼,可還是少年的我,要騎車半個多小時才能看到學校的大門。

    媽媽起的很早,因為那時需要燒柴,所以做飯的時間要久一些,快熟的時候,才叫我起床。面對遙遠的路途,沒有一碗熱騰騰的雞蛋羹,更美味,更能驅散對上學的抗拒的心裡了。

    雞蛋是前一天在雞窩裡掏出來的,那時候家裡養著一群雞,真的是聞雞起床。黃澄澄的雞蛋羹上有幾粒蔥花,兩滴香油,一抹味精,那時候還沒有雞精,或者還不知道有雞精。可能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自己能去做的時候,雖然很好吃,但是總沒有達到小時候的味道。

    最後建議,雞蛋一定得用好雞蛋。小時候放了學,去田地裡,去樹林裡,捉蟲子從小餵養的雞,可能很難吃到這樣的雞蛋了。

  • 20 # 烽火日記

    首先感謝你提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件往事,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做飯,那是一次意義深遠的做飯嘗試,那一次刻骨銘心,至今仍記憶猶新。

    記得那年我剛滿7歲,開始了第一次嘗試做飯。我學著母親平時做飯的樣子,把袖子挽的高高,然後開始準備把鍋清理乾淨,但是由於灶臺太高,我夠不到,只能搬起一把椅子,站在椅子上來做飯。把鍋清理乾淨後,接著往鍋里加了幾大瓢清水,然後又開始淘米,米洗乾淨後就直接倒入鍋裡,蓋好鍋蓋愛看i是燒起來。其實,心裡當時忐忑不安,腦子裡很多問題,想著如果把鍋燒壞了咋辦?如果把米煮不熟咋辦?如果做壞了父母回來打我咋辦?如果沒搞好柴火失火了咋辦?心裡彷佛有十萬個為什麼在敲打我,但是都已經開始了,就抓緊做吧,不然等下父母就回來了,於是加多了柴火,加大了火力。我們家那時有三鍋,平時大鍋做飯,後鍋熱饅頭,小鍋炒菜。於是,把火生好後,我又站到椅子上清理後鍋,加了水,把饅頭放進去。我就燒啊燒啊,一下大鍋蒸汽起來,水要往外冒,鍋裡的稀飯溢位來了,我就繼續燒,結果還沒等我來得及炒菜,父母回來了,看著我在做飯,很是驚訝。但是又看看我做的飯,哈哈,我不知父母當時的心情如何,可能是五味雜陳。大鍋稀飯燒成了乾飯,沒有水了怎麼喝?而且鍋燒糊了,米有的黑了,這是沒法吃了;再看看後鍋,饅頭一個個像老灶爺似的,黑黑的全焦了,也是沒法吃了,第一次做飯就這樣宣告失敗了。

    母親看到這番情景,也沒有罵我。更沒有打我,她或許也知道乖巧的兒子是為了想學做飯,把飯做好等他們回來吃呢,結果呢?弄巧成拙,心有意而力不足。只見,目前把手洗乾淨,挽起袖子,開始拿來餵豬的桶,後鍋裡饅頭撿起丟進桶裡倒入桶裡,又把大鍋的稀飯刮乾淨倒進桶裡。這樣可以把乾的饅頭泡下餵豬。母親把鍋清洗了三遍,重新開始做飯。

    時隔這麼多年,至於母親後來做的什麼飯我已記不清楚了,但是我印象深刻的是,母親一邊做,一邊跟我講解,該怎樣怎樣去做,先後順序,並鼓勵我,說第一次沒做好不要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下次就會做了。果不其然,在不多久之後,機會又來了,我又開始做起了飯,第二次不但沒有把飯做雜,而且做的還挺好吃。時至今日,什麼都有了,每天忙完工作,只要有時間,基本都是我來掌勺,而且廚藝越來越棒,逢年過節,家裡親戚來了,我也是忙前忙後。一個是母親年紀大了,沒有我的手腳利索;二是一家人都說我做的菜更好吃;三是也想父母安度晚年,更好的生活,年輕人多做點事不怕累,看到父母健健康康,吃著自己做的飯菜那麼香,心裡莫名的滿足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小說《水滸傳》能學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