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老師談教育

    對於小升初有的學校變相拔尖招生,你怎麼看?

    小升初有的學校拔尖招生和變相拔尖招生的問題,一定是得到當地教育主管部門預設的。

    說說我們這裡的情況。我們縣城有一所國家級示範中學、一所省級示範中學,還有一所相當不錯的私立中學。小升初的時候,國重到各小學點招一定名額,30%搖號;那所私立學校公開進行擇優考試,最近兩年才強迫他招收30%搖號生;省重招收70%搖號生,其餘也是擇優招生。除了這三所學校之外,縣城還有幾所單設初中,只好撿剩下的招收了。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能怎麼辦?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升學的時候可以自己選擇學校;萬一孩子不優秀,家長也沒別的門路,那也只得選擇一般初中就讀了。像我們這種單設初中能怎麼辦?從領導到教師只得調整心態,以便面對透過層層篩選後的差生不會失落。

  • 2 # 甜葉課堂

    這種行為雖然對個別學生的教育有一定的發展和幫助,但從根本上來說,違背了教育規律,破壞了和諧的社會關係,弊大於利。首先這不利於全體學生的公平公正性,助長了家長的攀比心理和不良的風氣,同時也使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不正常的商業或者利益關係,因此要停止這種行為,並促進和形成一種公平的競爭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學校接受平等的教育,在學校可以開設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去選擇。

  • 3 # 一學堂王老師

    以應試為導向的中高考向下傳導,對於優質生源的掠奪必然是名校生存的根本,不管是明或暗的拔尖招生亦或是入校後的分班考,優質教育資源與生源比配才能成就名校升學率,衡水中學不是這樣的典型嗎?你能說它的存在是教育的不公平?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

    拿王老師所在城市,有自主招生權的一所名校,顯然是教育部門默許的,即為名正言順地拔尖招生,其他學校就沒這麼幸運了,或聯合機構,或偷偷選拔,這個家長們都心知肚明。這些初中的硬性指標是重點高中錄取率。為什麼擠破頭想進重點高中呢?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吧。

    實力決定一切,畢竟最終以中考成績來說話。

    不管進不進名校,都要以歸零的心態面對即將開始的初中生活,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從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根本上改變和適應競爭。好的起跑是很重要,但不代表你能衝刺到最後,自我調整,自我剖析才能成長和跨越,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附某名校入學摸底考~數學篇

  • 4 # 圓媽2005

    從整個社會發展角度看這種掐尖招生弊大於利,從家長角度看都希望自己孩子是那個尖,希望分層教學,超越同齡人,很糾結。

  • 5 # 家家樂教育

    小升初有的學校變相拔尖招生,業內有個專業術語叫“掐尖”。對於這樣的行為,根據個人立場差異,有以下幾種型別:

    一、我是成績特別拔尖的孩子家長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最好的學校,因為在孩子的教育上整個家庭都投入了太多太多。孩子也比較爭氣,在學校裡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績。如果有個別中學在小升初招生工作中拔尖招生,比如說,劃定分數線,只要到達分數線以上就可以進入這所學校的重點班,還能享受各種福利待遇。那麼,關於掐尖行為,我是非常贊同和支援的。而且,這種變相拔尖招生,可以帶動每個家庭都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多勞多得”。

    二、我是成績特別落後的孩子家長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最好的學校,因為我相信好的學校遇到好的老師的機率會更高,遇到好的老師,我的孩子才有機會發生突飛猛進的改變。可是,成績成了我孩子邁入重點中學的一道門檻,有學校變相拔尖招生,意味著我孩子基本與這些學校無緣了。我就希望相關部門狠狠地懲罰這類歧視差生的學校,創造公平的入學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進入重點中學的機會。比如說,隨機抽籤也行,抽不中我也認了,畢竟,抽中的機率很小、但至少是有資格進重點中學,只不過運氣比別人差了一點點。

    三、我是重點名牌中學的教職員工

    我希望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最好的學生,因為成績好的學生教著更有動力:一教就會、一聽就懂,而且還不用反覆強調反覆講解,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掌握所教的知識點。至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不說全部,至少很大一部分要麼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要麼就是本身不愛學習,上課搗亂、課後不做作業等等。教著成績拔尖的孩子,與教著成績墊底的孩子相比較,感觸大不相同。在成績墊底的班級,每節課幾乎要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維持課堂紀律,在成績拔尖的班級,每堂課都可以行雲流水般很順暢的把該講的知識點講完,順帶還能做一些課外拓展延伸。

    作為重點學校的老師,當初也是過五關斬六將才擠進這所學校教師崗位的。我的價值在於把畢生所學傳授給我的學生,而不是每堂課把大把大把的時間花費在與教學無關的事情上(比如處理學生糾紛、催交家庭作業等等)。

    四、我是普通冷門中學的教職員工

    小升初掐尖招生的行為,嚴重擾亂教育市場。本來進我們學校的學生,成績差得一塌糊塗,全校老師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教,最後把成績從六七十分提高到八十多分。可家長和孩子連句好話都沒有,考不上一等一級高中,就說我們學校不行、老師不行。也不看看自己的基礎水平如何,我要是能把你從倒數第一教到中考狀元,那都不叫奇蹟了,得叫神蹟。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站在個人立場來看,怎麼說都對。社會要發展,總體上只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就應該積極擁護、積極支援。

  • 6 # 黑馬數學小課堂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正常的不能在正常的事情了。我們可以從公立和私立入手去論證。

    如果是公立學校,普遍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公立學校入學採用的是搖號入學,或者叫就近入學,但試問在這種招生模式下,學校怎麼保證學生質量,怎麼依靠升學來提升學校知名度!顯然如果只是這樣,學校的競爭力根本就不會那麼明顯了,即便這個學校名師林立,也沒有好大的作用。眾所周知,一個優秀的老師,只能將一個基礎一般的學生提升至上一個層次,同理,本身優秀的學生,就會提升至另一個高度,但如果一開始所接觸到的學生本身就水平不高,那我想再優秀的老師,大機率上都不會發生太大的轉變,如果是這樣,學校競爭力在哪兒?所謂高價轉學費在哪兒?所謂學區房在哪兒?

    如果是私立,就更好分析了,拿一個私立的中學來講,三年的總費用在15萬到20萬之間,倘若這個學校的生源一般,那麼後果就是氛圍一般,即便老師在嚴厲,也於事無補,這種情況下家長怎麼還願意花這麼多的錢送進去勒。

    國家在2019年面向全國一線城市提出,對待小升初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全部採用100%搖號,如果這個政策落實到位,完全搖號,那麼五年之後的教育環境都不會有那些所謂的“金字塔尖”的學校了,既然不會有了,最傷心的是誰?很明顯,那些曾經的一類名校,那些一二的私立學校,一旦發生他們的招生就沒有那麼順利了。

    所以為了避免學校的聲譽受損、生源質量下降。擺在面前的就是“變向掐尖”,以前是一年考三場現在變一場,以前是動筆做試卷,現在是平板做“選項”等,那麼無論怎麼變,“變向掐尖”依然上演,相較於以前,這種劇情變得更加精彩、更加殘酷,也更加的考驗孩子的真才實學!

  • 7 # 黃太狼愛游泳

    我很討厭這種做法。這是對國民教育。最大的侮辱,教育要實現平等。不要搞那些特殊班兒了,什麼拔尖班兒了?這是體現教育不平等的。好的教育是每個學生。不管是尖子生還是插班生。都應該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丶

  • 8 # 悅來悅好福建夢龍

    堅決制止和追求領導責任!誰搶生誰擔責!生源層次均衡化,是杜絕學校演變成“名利場”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所有生源按就近入讀、區域均衡、成績混搭的模式進行招生!即給學校一個公平競爭的基層,也給老師一個“從頭開始”的檢閱!更給學生一個“眾生平等”的尊嚴!

  • 9 # 小雨與嬪妃

    這種行為雖然對個別學生的教育有一定的發展和幫助,但從根本上來說,違背了教育規律,破壞了和諧的社會關係,弊大於利。首先這不利於全體學生的公平公正性,助長了家長的攀比心理和不良的風氣,同時也使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不正常的商業或者利益關係,因此要停止這種行為,並促進和形成一種公平的競爭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學校接受平等的教育,在學校可以開設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去選擇。不要讓孩子的壓力過大。

  • 10 # 我是強子818

    一、如果我是成績特別拔尖的孩子家長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最好的學校,因為在孩子的教育上整個家庭都投入了太多太多。孩子也比較爭氣,在學校裡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績。如果有個別中學在小升初招生工作中拔尖招生,比如說,劃定分數線,只要到達分數線以上就可以進入這所學校的重點班,還能享受各種福利待遇。那麼,關於掐尖行為,我是非常贊同和支援的。而且,這種變相拔尖招生,可以帶動每個家庭都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多勞多得”。

    二、如果我是成績特別落後的孩子家長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最好的學校,因為我相信好的學校遇到好的老師的機率會更高,遇到好的老師,我的孩子才有機會發生突飛猛進的改變。可是,成績成了我孩子邁入重點中學的一道門檻,有學校變相拔尖招生,意味著我孩子基本與這些學校無緣了。我就希望相關部門狠狠地懲罰這類歧視差生的學校,創造公平的入學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進入重點中學的機會。比如說,隨機抽籤也行,抽不中我也認了,畢竟,抽中的機率很小、但至少是有資格進重點中學,只不過運氣比別人差了一點點。

    三、如果我是重點名牌中學的教職員工

    我希望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最好的學生,因為成績好的學生教著更有動力:一教就會、一聽就懂,而且還不用反覆強調反覆講解,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掌握所教的知識點。至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不說全部,至少很大一部分要麼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要麼就是本身不愛學習,上課搗亂、課後不做作業等等。教著成績拔尖的孩子,與教著成績墊底的孩子相比較,感觸大不相同。在成績墊底的班級,每節課幾乎要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維持課堂紀律,在成績拔尖的班級,每堂課都可以行雲流水般很順暢地把該講的知識點講完,順帶還能做一些課外拓展延伸。

    作為重點學校的老師,當初也是過五關斬六將才擠進這所學校教師崗位的。我的價值在於把畢生所學傳授給我的學生,而不是每堂課把大把大把的時間花費在與教學無關的事情上(比如處理學生糾紛、催交家庭作業等等)。

    四、如果我是普通冷門中學的教職員工

    小升初掐尖招生的行為,嚴重擾亂教育市場。本來進我們學校的學生,成績差得一塌糊塗,全校老師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教,最後把成績從六七十分提高到八十多分。可家長和孩子連句好話都沒有,考不上一等一級高中,就說我們學校不行、老師不行。也不看看自己的基礎水平如何,我要是能把你從倒數第一教到中考狀元,那都不叫奇蹟了,得叫神蹟。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站在個人立場來看,怎麼說都對。社會要發展,總體上只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就應該積極擁護、積極支援。

  • 11 # 行知有座山

    這個是合情,但是不合理的。

    從社會競爭的角度來看,父母和孩子,都希望進入更好的小學。從而創造出差異化的人生競爭優勢。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大學和高中都有排名。所以說,從社會競爭的角度來看,這是合情的。

    但是,這種行為不合理。不合理的競爭加重了孩子和父母的不合理的負擔。尤其是在小升初的過程中,孩子的年齡還小,更需要享受更多的快樂時光。父母也不應該因為孩子讀書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

    這種行為應該制止。

  • 12 # Xiaoming

    謝謝邀請。小升初變相拔尖的學校我們這裡也存在,並且大多存在於私立學校之中。每到小升初前夕,私立學校就會派出多路“人馬",有序分組到全縣各鄉鎮拉人。去年,一位在私立學校教學的相識不無驕傲告訴我:全縣前五十名被他們學校拉去30多人。作為在公立學校工作的我只能嘿嘿了!

    對於學校而言,違規變相拔尖招生是為了獲得好的生源,獲得好的生源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績,取得好的成績就能收穫一定的名譽,從而博取大多數人的認可,從而收穫更多的生源,或是為某些人積累提拔的資本。從學校來看,這是一條必由之途徑,但是,這種作法卻破壞了區域公平競爭法則,是害大於利的。期待這種現象越來越少,放棄私慾,做真正的教育——育人教書。

  • 13 # 中國文化傳播者張涵

    針對小升初這個話題,感覺有太多的話要說:

    1小學階段,基本已經定了你上哪所高中

    2.小學優秀的孩子,大多初中也優秀

    3.50%的孩子能上高中,你說家長能不為自己的孩子考慮未來麼?

  • 14 # 楊的生活記錄

    我覺得這種做法不對,誰都想自己的孩子能有個好老師好學校的教育,希望這樣的學校能體恤一下做家長的心能改變這樣的做法

  • 15 # 愛玩HPC的小菜

    這個問題是沒有辦法徹底規避,因為現在的學校分公立和私立,學校很多都以企業化運營,如果升學率不好,就很難招到優質的生源。

    如果換位思考一下,你是學校的管理層,你也會有同樣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唯一可以提高自己在這場競爭中的公平性的辦法就是,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

    同時也要告訴同學們,考學並非是將來的唯一出路。壓力也不要太大。

    盡力就好,至少自己努力了,將來不會有啥遺憾。

  • 16 # 誰伴我同行

    這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造成,要是現在的都是好學校,誰還願意去掏那冤枉錢啊,離家近的沒好學校,離家遠的學校又貴,你能家長怎麼辦

  • 17 # 老哥圖文

    這是學校變相爭奪優質生源的現象,把中高考招生過早地用到小升初,說明學校教育理念出了問題,教學信心出了問題。孩子的小學成績是不穩定的,完全不能代表學習潛力,學校這樣做一方面給孩子產生了壓力,一方面給家長傳遞了錯誤資訊,學校自己也難以達到預期目的。是否能教出好學生,還得靠學校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 18 # 醫療美學抗衰記錄美食

    這也不算什麼特別的事情!哪一個初中不願意要好點的學生!但是有拔尖淘汰制!也會有自動化分配製度!安排好方法就可以!倆著平衡!不要光盯著人家學校自私的一面!什麼都有這者看待!看綜合制度!希望上榜

  • 19 # 老馬先生的私塾課

    變相拔尖,看似教育畸形。但優質資源要向優秀學生適當傾斜,有利於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尤其高階蕊片等高科領域,急需從小培養,特色化教學,多培養幾個諾貝爾級別的科學家。而標準化教學體制下,很難因材施教,個性教學,人才特性較難被髮掘和重點培養。

  • 20 # 0411無為

    教育的不公平從孩子入學便已經開始。有學區的自然好說,沒學區的四處找關係進到好的學校,即便花錢也不在乎。教育從娃娃抓起,在這塊兒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小升初更是如此,不但好學校為了升學率不惜拔尖選拔,家長們也是削尖了腦袋拼命要把孩子送進去。應該說,大凡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初中進入了名校,將來考取好的高中,乃至將來再進入雙一流高校,那都一片光明瞭。只可惜苦了無錢又無關係的家長和孩子! 所以,教育公平不僅僅體現在教育局發的幾個文,更在於整個社會的齊抓共管,互相監督。教育口應該在教育教學方面多做一些探討,大膽改革,徹底杜絕小升初的種種亂象,真正將教育公平惠及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讓陽光下的教育成為最大的可能,給貧困家庭的孩子以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你的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