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派話詩
-
2 # 石頭媽閱讀陪伴
說實話,如果我是小孩子的家長,對方家長這樣不分事非的罵自己的孩子,心裡一定很不舒服。
首先,小孩子沒做錯什麼,別人來搶自己的玩具,作為孩子,首先直接的想法是要保護自己和自己的東西。如果那個大點的孩子能和孩子商量,孩子也許會同意給他玩兒。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媽媽在大孩子開始來搶玩具時,就該介入的。可以跟大點的孩子說:“這是別人的玩具,你想玩是嗎?不過,你得先問問他願不願意給你玩兒。”引導孩子們自己溝通,自己孩子不願意,要引導孩子跟別人說:“這是我的東西,我還沒玩兒好,所以現在不能給你玩兒。”
當孩子打人時,媽媽應該及時的把孩子抱走,離開當時的環境,及時的安撫孩子,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是為了保護自己,媽媽是站在你這邊的!”給孩子安全感,但也要告訴孩子,我們可以用語言溝通時,不應該打人,打人是不對的。
對於大孩子的媽媽罵人的行為,可以先表示欠意:自己孩子打人確實不對,但是是因為他搶了玩具,我家孩子才會動手的。點到為止,帶孩子趕緊離開。
-
3 # 煙霞臥石
過去的年代呢,老人們有一句話叫會教教自己的,不會教教別人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教育孩子不能護短,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首先教育自己的孩子,然後告訴對方,各人管好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管教好再說。家長護短對孩子的教育沒有好處,那樣只會滋長孩子以後在外惹事的機率。不過對於孩子確實受委屈的,要據理力爭。但是爭論的過程一定要注意分寸。我曾見到有兩個爺爺奶奶,為了兩個孫子間一點小事,從爭執發展到了打架。再後來是,連老人的兒子也出面想打對方兩人。當時我正好碰上就盡力勸阻了。孩子之間發生一點爭執是很正常的。偶爾有些謳氣,也是正常的。我家兩個孫子和鄰居家的一個女孩兒,本來關係很好,有一次去發生了爭吵,好長一段時間互相都不理誰。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和好如初。所以說大人不要過多的摻和孩子的事兒,如果發生了矛盾,要勸自己的孩子,要好好相處。如果一發生點事情就大人孩子一起上三姑六婆一起上,那麼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好的影響。
-
4 # 囉嗦育兒
要是我,先教訓那家長一番,本來事情可以好好說的,既然她那麼不客氣。
我會回駁:我家的沒教養,你家的有教養了,你的不來搶玩具會出事。小孩之間,這樣不是很正常嗎。我們打人當然很不對,可我們做為家長得看到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給予適當的批評。
反正要駁幾句的,不然孩子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也要當著大家的面嚴厲批評教育自家孩子,不準打人,如果別人要搶玩具,可以告訴大人,另外,像這種情況,我都會讓我孩子站到對立面,告訴他像那樣的事情不能做。
-
5 # 寧靜時光
先保護好自家孩子,然後回擊對方家長:是你家孩子強搶我家孩子的玩具,我家孩子反抗才打的他!個大就要欺負人?想要什麼就去搶?搶別人東西別人還不能反抗還擊?你們平時教孩子的都是強盜邏輯??然後帶自己孩子儘快離開。因為那種家長你是同她講不通道理的!過來告訴自己孩子,對待搶自己東西的小朋友要先同對方講道理,講不通,對方來搶,還擊沒錯。
-
6 # 幸福魚兒
對方,難怪孩子這麼霸道,原來就是有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如果是我,如果正好我心情不太好,我會狠狠的教育她們一番,如果那時候忙或者是心情好,我就一笑而過,然後告訴自己家的孩子,遇到瘋狗了,別搭理她們。不可能因為被瘋狗咬了一口,我們就得咬回去啊!
有一次,我家孩子在遊樂場玩,我家孩子先拿到的積木,和鄰居家的好好玩著。結果一個比我家大的男孩,直接就跑過來搶走了,我家孩子自然不肯,追著去要。那孩子,直接把我家孩子推到摔在地上,還用腳踢了一下,我家孩子哇哇大哭。我和鄰居趕緊過去了。那小男孩,搶了玩具,還打人的,打完人,還想跑。鄰居是男的,直接抓住那個孩子了,說:“趕緊和小弟弟道歉,要不然,叔叔會把你對小弟弟的方式還回來給你。”小男孩竟然還口出狂言:“就不,你是誰啊,我一腳踢死你!”天啊,還有這麼霸道的孩子。
後來我氣急了,直接在遊樂場喊了一句:“這是誰家的孩子?家長趕緊出來,再不出來,如果我打你家孩子了,你別怪我手狠,因為你們家孩子欠收拾!”一會,孩子的奶奶就過來了,還說什麼,不就是打了你家孩子一下嗎,至於這樣的嗎?孩子之間,哪有什麼不打打鬧鬧的,這正常的很,你一個大人,和孩子較什麼勁的。
我氣急了,直接說:“原來孩子這樣霸道,都是有你們這樣的家長教出來啊!那好啊,你家孩子搶了我家孩子的東西,把我家孩子推倒在地上,還竟然用腳踢了一下我家孩子,現在讓他道歉,竟然還說一腳踢死我們。你們是不是不會教育自家孩子?不會教育的話,那我辛苦點,幫你們教育吧!”
說完,我跟那個孩子說:“我再說一遍,如果你意識到自己錯了,那就趕緊和小弟弟道歉,如果還沒認識到自己錯了,阿姨會告訴你,你錯在哪兒!”那孩子還死犟,說:“就不,就不,我要的東西,誰敢和我搶啊!”
他奶奶還護著自家孩子,拉著孩子想走人。我們身邊,早就圍著一圈的人了,工作人員好幾個,不許他奶奶拉著孩子走,都說必須道歉,這樣的家庭,真的是少見,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後來,在大家的輿論攻擊下,他奶奶不得已,跟我家孩子道歉了,我問我家孩子:“哥哥踢你,疼嗎?”孩子說:“好疼”我挽起孩子的褲腳一看,一塊青紫的,問他奶奶,怎麼處理,他奶奶還說,我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想怎樣?我說,那我家孩子這一腳,白捱了?後來,賠了我們兩百塊錢了事。
錢多少,我無所謂,就是想好好教訓一下這麼霸道的孩子和家長!
-
7 # 穎想法律故事會
這是孩子間常見的情況,不過,處理時要區分情況。如果自己孩子還不能準確表達自己,比如不到三歲,那麼家長只需禁止對方孩子,讓自己孩子擺脫危險和騷擾即可。不必講理,也不必讓對方認錯。因為蠻橫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不講理的父母,講理沒用。還容易起爭執。再說了,每個人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我們沒權利教育別人的孩子,他好與不好,和咱們沒關係。而如果自己孩子比較大了,能夠準確表達自己,那麼咱們可以在制止對方的同時,讓自己孩子陳述事實,引導他認識問題,告訴他躲避危險的方法,將衝突變成教育孩子學習自我防護的生動課堂。同時,再次強調,不和對方父母輪短長,我們只對自己孩子的安全負責,別人孩子好與壞,要由他的父母負責。孩子之間的衝突有他們年齡特點,大人不必在意,但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可以靜觀其變,適當鍛鍊一下孩子的應變能力。
-
8 # 寶貝觀察
首先,在對方家長罵孩子時,要心平氣和適當地進行阻止。但並不是一味地和對方家長對罵,或者生氣地打自家小孩。
然後,詢問對方小孩是否哪裡受傷了,是否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在雙方都平靜下來的情況下,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詢問事情的原委,並詢問孩子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不要擅自給孩子做主,留給孩子思考和行動的空間。
當然,如果對方家長是無理的人,在經過一些協調後仍沒有進展的話,可以先帶孩子離開是非之地,並告知對方,需要去醫院檢查,可以隨時知會自己。
-
9 # 焦慮老母之歌
作為家長,先弄清事情原委,知道是非曲直,才能有立場,不偏頗。如果事情如描述所言,孩子基本沒錯。孩子玩具被搶,首先就是語言上拒絕,並保護玩具。如果對方還繼續搶,有些孩子會大聲叫家長幫忙,但有的孩子更獨立地想自己解決問題,就有可能出手制止對方了。跑,是跑不過對方,還可能對方抓著玩具不放,想抱玩具跑還跑不了。如果我碰到這情況,心情好的話我對說"孩子打人是不對,但你家小孩也不能強搶別人的東西啊!”心情不好的話就直接懟回去,"誰叫你孩子亂搶別人東西了?"然後抱孩子離開,告訴孩子做得沒錯,但如果事先警告對方,並大聲叫媽媽會更好,如果把別人推傷打傷了咱們是要賠醫藥費的!
-
10 # 丁香88577228
每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學會兩個“真本”!才能立足、才能出頭。缺一不可!(1)真守本份。這決定了能否立足。(2)有真本事。這決定了能否出頭。..
芸芸眾生,為什麼真正立足的人、真正出頭的人並不多見的真正原因就是:(1)不守本份。(2)沒有真本事。...
你說的這件事情就證明了:那個孩子的不懂事就是因為有個不守本份的家長沒帶好榜樣造成的!!!...再次證明:“天下無不是孩子們,只有不是的父母親。”這句話的真理性。...我會“面帶笑容地不偏不倚地教訓這個家長:請你先搞清楚狀況再發言!”...
-
11 # 寶貝快樂生活記
你還要顧慮孩子不要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你要以孩子的安全為主,帶孩子離開後,再講明原因是非對錯。跟一個瘋子講道理有用嗎?
-
12 # 楠媽楠寶
咱們古人的智慧真的太讓人欽佩,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首先,孩子護著自己的玩具是正常的,2歲到4歲的小孩正處於物權敏感期,他們會很在意和保護自己的玩具,這是孩子在建立物權意識。如果孩子搶你家孩子玩具,不要生硬的就給孩子拿走,這會讓孩子分不清我的和你的他的。他會覺得我的東西也是可以被拿走的。家長要保護孩子的這種物權意識。孩子抱著自己玩具不撒手就是一種很好的物權意識,你們家孩子沒有錯,家長也沒錯。
對方家長開口就罵,首先是一種極沒有素質的表現。面對沒有素質的人,我們如何怎麼辦?大家還記得垃圾人定律嗎?
知乎上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朋友在正確的車道上行駛,突然間一輛黑色轎車從停車位開出,正好擋在前面。 朋友立即踩剎車,車子滑行了一小段路,剛好閃開來車,兩車之間的距離就只差個幾釐米!這輛車的司機兇狠地甩頭、並且朝著我們大喊大叫!我朋友只是微笑,對那傢伙揮揮手。我的意思是:我朋友表現得很友善。於是我問他:“你剛才為什麼那麼做?那傢伙差點毀了你的車,還可能傷害我們!”這是當時我朋友告訴的我話,現在我把它總結歸納為“垃圾人定律”。他解釋說:“許多人就像“垃圾人”。他們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充滿了沮喪、憤怒、忌妒、算計、仇恨,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貪心不滿足、抱怨、比較,充滿了見不得人好、愚昧、無知、煩惱、報復、和充滿了失望。隨著心中的垃圾堆積又堆積,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我們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們身上丟....”“所以,無須介意!只要微笑、揮揮手、遠離他們,然後繼續走我們自己的路就行。千萬別將他們的負面垃圾接收再擴散給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或其它路人”這裡的底線是:快樂、成功的人絕對不讓‘垃圾人’接管自己生活當中的任何一天!人生短暫,絕對不要浪費心思和精力在這些事上!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一笑而過!誰會和垃圾一般見識!
如果是我,我會對那位媽媽說一句“小的打大的沒家教,大人罵小孩就有家教了?”然後帶著自己的小孩離開,無論她再說什麼,易沉默示之。這樣做一則讓她知道,別人家孩子不是好欺負的,二則讓她知道,沒人願意多打理她這樣的人。
其實最苦的是她家孩子,遇到這樣的媽!
-
13 # 超1909844
謝邀請:小孩爭搶玩具也很正常,只要雙方家長能有積極正常的心態對待就沒問題,雙方家長可以讓他們一起玩,如一方孩子不同意可以暫時把他帶離現場,回去後耐心說服,叫他以後有玩具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的道理。另一位家長應教育孩子搶奪他人的玩具是極不文明的行為等。發生上述行為我認為兩位家長的做法都是欠妥的,沒有起到好的示範作用。
-
14 # 書霞育兒說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的孩子打對方孩子,還是我家孩子先去搶別人孩子的玩具,我會立馬拉著孩子給他們道歉,就算他們罵孩子,我也不會計較,也會自己先給對方道歉,然後再說服孩子給他們道歉。我的孩子有錯在先,必須道歉。
至於孩子的媽媽罵人,這也是不對的,但是我會原諒她,在孩子面前,儘量和平處理事情,不然對孩子影響很大。她願意在孩子面前罵人粗口,成了習慣,孩子一定也會學的,那是她的失職。其實事情挺小的,孩子之間搶東西,沒有傷到,也沒有危險,真沒必要罵人,如果一定罵,她的品行和素質都有問題。
-
15 # 可愛的紅紅老師
首先,我會一五一十的跟對方家長講清楚事實的經過。儘量不與對方發生正面的衝突,如果對方不依不饒,我應該會把孩子帶走。然後,安撫孩子,告訴孩子是大哥哥沒禮貌,以後再有這樣的情況,可以叫爸爸媽媽來幫忙。
-
16 # 妞兒媽媽
這種人,沒必要跟他講道理,可以問他:“如果你家孩子在那自己玩的好好的,突然來個大孩子搶他玩具?該怎麼辦?”然後帶娃走人。這種人,沒得道理可講,他自己眼中只覺得自己有理。
沒吃過虧,不知道,有比他厲害的!其實小孩之間因為玩具發生衝突,很正常,孩子自己也懂得如何處理,大人摻和進來,就容易變味。
家長不要太過於護短,也不要太過於不護著孩子,當孩子之間發生點小摩擦時,家長起急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因此大人之間發生大的衝突就不值得了,而且也教會孩子錯誤的處理問題方式。
如果孩子被欺負,只是倆人推一下,搡一下,孩子沒有表現出很受傷來,大人也可以淡化處理。不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
如果別人欺負孩子,出格了,那沒的說,肯定要護自己孩子。
-
17 # 喵子
謝謝!看到自己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自己孩子反抗打了那個大孩子,我是會表揚自己的孩子做得對的。如果對方父母反過來訓斥自己的孩子“年齡小還敢打大的,沒有家教,要好好教育自家孩子”,我一定會象老母雞保護自己的小雞仔一樣,衝上前去,高聲呵斥對方父母的。因為:
1、對方孩子沒有經過自己孩子的同意,就動手搶自己孩子的玩具,有錯在先;
2、自己孩子保護自己的玩具,是本能。沒什麼可以被教育的,難不成誰家孩子大,誰家孩子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3、遠離那些生活中的蠢人、不講理、沒素質的垃圾人,意見表達到就好,畢竟孩子與我們的安全比啥都金貴。
祝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
18 # 一號儍子
說實話,看見別人家的孩子打自己的孩子都氣惱,人家大人打自家孩子更可恨,恨不得一刀通了他!但是應理智的去想想,孩子們的拳頭,巴掌,腳相互打架爭鬥,包括搶食品玩具,都是小孩子們的小矛盾。平時裡在一起玩耍,免不了打架。
-
19 # 林花昨夜開
如果是我,我肯定也是會不淡定的。
但是,在孩子面前,還是不要表現那麼激烈,對方家長餘出不遜,也可以充耳不聞,告訴他的孩子,別人的玩具不能上來就搶!
不管怎樣,可能都會是一場爭吵。管得住自己,管不住別人
-
20 # 墨晨讀書會
碰到這樣霸道的人,大人孩子心裡都會不好受! 孩子們在一起玩時,難免會磕磕碰碰,比如出現打人、搶東西的情況。這在學齡前的孩子的身上發生的情形比較多。
值得慶幸的是,孩子的玩具被搶,這種情形也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因為這給父母提供了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處理問題,解決衝突的最好機會。又教會孩子懂得如何捍衛自己的東西,保護自己的利益!
我跟我家孩子出去玩沙子,也碰到過這樣霸道的家長,我家孩子拿什麼玩具,他都要奪過來,他又不會說話,我家孩子不給,她作為父母就破口大罵我家孩子。把我家孩子都嚇哭了!不知道怎麼辦!當時實在忍不住,跟她吵了一架!
對於幼兒之間的爭執,在孩子不受很大傷害之前,最好不要馬上輕易地採取行動干預。可以用“不理睬”的 辦法,可以在旁邊看著孩子怎麼處理。我們可以先讓孩子試試,是否能夠自己解決。 在孩子的一生中,將會經歷無數類似的情況。現在孩子在玩玩具被搶中所經歷的其實只是現實生活的一個縮影。強中自有強中手,我們總不能一輩子跟在孩子身後保護孩子,或總是讓孩子求助於人。
事後你要告訴孩子,維護好看好自己的玩具做法很正確!孩子對於別人罵他,其實沒有太大感覺,你只要教他下次怎麼處理就可以了!
小孩在公園玩自己的玩具,一個大點的男孩跑過來搶,小孩一看不認識,抱著自己的玩具不撒手,那個男孩還使勁搶奪,孩子就開始打人小孩,對方家長見狀,罵小孩,人小還打大的,沒家教,還說你家人不教育你,我好好教育你。要是你,你會怎麼辦?
回覆列表
孩子的問題,終歸是家長的問題。自家小孩不應該打人家小孩。不給就不給。可以跑,可以警告對方,切不可先動手。至於對方家長罵這回事,要讓孩子明白不必理會這種人,以後也沒必要跟這樣的小孩在一起。別人搶自己玩具,小孩不給,說明小孩本我感還挺好的。但是打別人小孩就要引導小孩跟別人分享了,有自我保護意識但是富有攻擊性也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