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金生水起
-
2 # 籃彩俠
在當時漢朝時期,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將軍,用軍事家這個詞來形容他都不為過,因為他實在是太優秀了,他用兵很出色,而且就連現在我們都有很多流傳於世的一些成語,還有他的事蹟,很多人只要是提到那段時期的歷史,一定都會想到他,這個人就是韓信,韓信幫助劉邦打下了天下,如果沒有韓信的話,很有可能劉邦是奪不了整個天下的,但是最後韓信卻沒能善終,被呂雉給殺害,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呂雉殺了韓信之後,劉邦的一個態度。
韓信他從小生活在一個窮苦的家庭之中,早就父母雙亡,他生活是沒有依靠的,還經常受到村裡面很多人的欺辱,但是要知道英雄他就是英雄,無論是以前經歷過什麼事情,最後他都會,變得特別的厲害,大家都知道胯下之辱這一個詞就是當時韓信所受到的欺辱,但是到後來真的成名,韓信他從小就十分的厲害,一直想要有著自己的雄才大略,他先是投靠了項羽,但是沒想到項羽並不寵信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韓信是一個這樣厲害的人。
後來那他就去投奔了劉邦,其實劉邦和項羽一樣也沒有看重韓信,韓信甚至想要再一次出走,而引薦韓信給劉邦認識的蕭何,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急忙的跑去挽留了韓信,其實蕭何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在韓信被忽略的時候,一直默默的從旁幫助這韓信,一直力挺韓信,劉邦漸漸的也開始用韓信,也知道韓信有多麼的厲害,後來劉邦登基之後,更是封了韓信為齊王。
但是要知道功高蓋主,一個將士如果有了這麼多的功勞,肯定會受到君主的忌憚,所以劉邦在登基之後,一點一點的開始忌憚起來韓信,後來他更是被人誣告說,還是想要謀反,劉邦就將韓信的官位降了一級,韓信自己也開始感到了害怕,因為他想要儲存自己的性命,就一直稱病不上朝,後來那朝中有人叛變劉邦,劉邦就率兵前去攻打,這個時候,還是也並沒有隨著劉邦前往。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呂雉也開始懷疑說他想要叛變,後來呂雉派人將韓信騙到宮中之來,趁深夜將韓信殺了,而騙韓信的這個人,當然就是蕭何,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俗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邦回到宮中之後,發現韓信被殺,就問呂雉為什麼要這樣做,呂雉就說韓信想造反,其實韓信根本沒有想要造反,要是以韓信的能力,他想要造反,肯定是沒有人能攔得住的,但是劉邦那也是忌憚韓信的功勞和他的能力,想的就是既然他死了就死了吧,這樣一個如此優秀的大將,到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真的是很可悲。
-
3 # 有史以來
韓信是即可憐又可悲。為什麼這麼說呢?
秦末,天下大亂。韓信先是投奔項梁項羽,但未受任用,後又投奔劉邦,經夏侯嬰、蕭何的舉薦,受到重用。從此大放異彩,東征西討,威震天下,可以說,劉邦的天下一多半都是韓信打下的。
不過還是那個老套路,韓信功高震主,被劉邦誘殺。
韓信曾在第一次被劉邦猜忌時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這說明韓信對劉邦、對權力鬥爭的殘酷性有清醒的認識。
說其可憐,是因為韓信為劉邦立下天大的功勞也要被清算,想退讓都不行。說其可悲,是因為已料到自己的悲慘結局,但卻猶豫不定,想反不反,未能扭轉自己的命運。
-
4 # 朱總6856
韓信很可憐,不能怪爆君對他的不能容忍,應該怪他對自己的無智,自尋缺路,自己把自己葬送了感到不忍,才有的可憐。
書中都說他是一個智者,的確如此,他為別人打江山,取天下,立下了奇功,還能忍凡人不能忍以胯下之辱,是很值得可歌可泣,唯一不能認可的是,書沒有念夠,就來撈世界,做黃粱夢,享清福。
天底下有仁義君子嗎?是真有?還是假的?就這麼潦潦幾個字,他都分不清,爆君能與你同甘共苦嗎?把這幾個字弄得一踏糊塗,他真的到家了,黃泉路上也沒門。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這是三國大丞相曹操的處事格言,放眼世界,那一個成功者不是如此,狡兔死,走狗烹。你怕死,你不想死,玩消失才是上上之策,誰也幫不了你,誰也救不了你,只有自救。
-
5 # 小思則靜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我們也只是從歷史中瞭解一點而已,韓信,從我們的世界觀來感嘆,他是可憐可惜的,明明自己有才也有能力,卻並無一統江山的雄心,只能說在其最成功的時候他安逸了,以為這個世界離不開他了,殊不知最倚靠他的人正甜言蜜語的哄著他來幫自己打江山,而他自傲的軍事才能卻成為了嘲笑別人的資本,這也正是別人所擔心和害怕的,他卻一點不知道收斂,他的結果或許是掌局者無奈卻也必然要做的!
-
6 # 甜水岸邊的垂柳
韓信之敗,漢中對時便已露端倪,何可憐之有?
劉邦剛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時候,韓信曾經獻策:"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劉邦在於項羽爭霸的過程中,基本策略是不吝封賞,大封有功之人。
但是,天下初定,劉邦第一批封賞了二十餘位大功臣,其餘的功臣均未封賞。當時管理功勞的軍官統計各位將領的功績,發現即使是拿出整個天下來封賞,也不夠封賞所有功臣!"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
為了王朝的長治久安,異姓王的勢力也必須被宗親所取代。
恃功而驕,主張“以天下城邑封功臣”的韓信,在國家已經統一和安定的背景下,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
7 # 暢十四
韓信,不可憐,一將功成萬骨枯!韓信死是必然的,自古以來功高蓋主的大將,有好下場的有幾個?屈指可數,他還碰上的是劉邦這個“主”,半道還要挾過劉邦,他不被幹掉才怪,自古以來有幾個開國君主的胸懷和李世民能比肩的?何況劉邦還是一個布衣天子?
-
8 # 牛先森888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解釋:有效的藥雖然吃著苦,但是卻對治病有好處;批評的話雖然聽著不順耳,但是卻對自己做事有幫助。一味地吹捧自己的人,就是害自己的人,能指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的人才是自己的老師。
人的一生之中,得到意外的幫助很幸運,即便是別人送給的一頓飯,也不要忘記。貧窮的時候,不會有人來給你送錢財,但生病的時候,倒有人來告訴你治病的藥方。
韓信報一飯之恩。
西漢的開國功臣韓信小時候家裡很窮。他用功讀書,勤奮練武,但是沒有生活來源,總是去別人家白吃白喝,所以受盡了別人的冷眼。他受不了別人的嘲諷,就自己釣魚換飯吃,卻經常吃不飽。有個老婦人靠為別人洗衣服賺錢,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都是這樣,從未間斷過。韓信感激地說:“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兒報答您”。老歸人生氣地訓斥他:“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還稀罕你的報答嗎?”韓信從未忘記老歸人的恩情,他當了淮陰候後,千方百計地找到了老婦人,送給了她千兩黃金為作報答。
別人對我們的幫助,不管多麼微小,我們也要時刻牢記在心。當我們有能力時,要盡力報答別人對我們的幫助。
-
9 #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問題:你覺得韓信可憐嗎?
三眼君認為韓信既可憐又可恨。
但三眼君認為的可憐並不是韓信被夷滅三族一事,而是另有別論。
韓信可憐有四:
①韓信雖有才華,卻因為不拘禮節得不到舉薦,加上家境貧寒,常常去蹭飯,結果還被人性冷漠所傷。
②韓信母親去世後,韓信甚至沒有錢為母親下葬。
④投奔同鄉項羽,卻得不到重用,真是“老鄉坑老鄉,兩眼淚汪汪”。
大概就是這些,至於韓信被夷滅三族一點也不值得同情,甚至可以說是可恨。
一、韓信在項羽那裡得不到重用,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是壯志難酬。
壯志難酬對一個有才華的人是極其痛苦的。而韓信幸運地遇到了蕭何和劉邦。
有人說,是蕭何慧眼識英雄,可最終的決定權在劉邦手上,到底用不用韓信,最終還是劉邦說了算。
劉邦不僅破例拜韓信為大將,而且還事先齋戒,要知道劉邦可不是什麼喜歡禮數的人。
二、在酈食其說服齊王歸順後,韓信因為嫉妒酈食其的功勞,故意突襲齊國,導致酈食其被殺。
三、韓信攻佔齊國後,居功自傲,竟要求做代理齊王,當時劉邦自顧不暇,這種做法無異於趁火打劫,難怪劉邦會記恨他。
四、口無遮攔。韓信曾對劉邦說自己用兵多多益善,雖然最後堂而皇之地糊弄過去,但還是讓劉邦起了戒備之心。
-
10 # 宅家小兔
雖然韓信貴為淮陰侯,與張良、蕭何並稱“ 漢初三傑 ”,我還是覺得韓信是可憐的。
出身可憐韓信從小家境貧寒,連吃飯都成問題。去亭長家蹭飯被亭長妻子趕出門,街上又被小混混挑釁受“ 胯下之辱 ”,後長期受浣洗婦人的贈飯才勉強生存。
際遇可憐好不容易韓信出門尋求發展,卻懷才不遇,追隨項羽時不被注意,無人賞識。轉而投奔劉邦後,開始也默默無聞,幸得夏侯嬰和蕭何的慧眼識英雄,推薦給劉邦才有機會封侯拜將。
結局可憐一路從貧民走到名將,輔佐劉邦安邦定國,成為淮陰侯,韓信卻並沒有因此高枕無憂、安然終老。曾經成就他的知己蕭何與呂后聯手,以其意圖謀反為名,設計抓捕他並予以誅殺。
韓信的可憐源於他對自己士人信念的堅持。
再貧窮也要維持士人的風度,飯都吃不上還是整天背把劍四處遊蕩蹭飯生活,儘管很多人看來酸腐氣過重。
再富貴也要堅持士人的忠誠,對劉邦他是感激的也是忠心的,即使幕僚給他分析並遊說他造反,他依舊拒絕。
所以,韓信是可憐的。
-
11 # 老梁趣談古今
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統領三軍,為劉邦打天下做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即位後,明被封王實則被收兵權,最後又遭殺害,下場不但可憐而且可悲。
一、封王削兵權。韓信年輕時很窮,但有志氣,經過他的勤苦好學,加上其軍事將才天分,經蕭何引薦,做了劉邦的大將軍。他用心操練兵馬,使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劉邦得以立足關中,對決項羽。劉邦登基後,借慰問之名來到韓信的營帳裡,對他說:“將軍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但現在天下已經平定了,將軍還統領大軍,恐怕別人猜疑。萬一將軍受點委屈,叫我怎麼對得起將軍呢?將軍是淮陰人,我就封將軍為楚王,這可是衣錦還鄉喲!”韓信無話可說,只得交出兵權,回到了楚地。
二、降王為侯。回到楚地不久,項羽原先的手下大將鍾離昧為了躲避漢高祖的緝拿,來到了韓信府上。他們兩人很有交情,當初韓信在楚軍中做事時,有一次得罪了項羽,要不是鍾離昧說情,霸王就把他殺了。韓信不敢忘恩負義,就把田他收留了下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很快就傳到劉邦的耳朵裡。一個韓信就夠對付的了再加上鍾離昧,要是造起反來,可比項羽還厲害。這可怎麼辦呢?很多大臣都主張發兵,只有陳平不同意,他向漢高祖獻計說:“楚地有個雲夢澤,陛下就說去巡遊,讓他見駕,到時候一兩個人就可解決問題了。”劉邦連稱妙計,就在前201年十月擺駕出發了。韓信接到詔書後,不由得犯了難,接駕是臣子的本分,他不能不去,而他收留了鍾離昧,又不敢去,無奈之下,他只好把這件事跟鍾離昧直說了。鍾離昧悔恨地說:“我真不該投到你這裡來!不過我也得告訴你,今天我死了,明天就輪到你亡了。”說完他就拔劍自殺了。
韓信提著鍾離味的人頭,前去見劉邦,沒想到漢高祖叫武士把他綁了起來,帶回洛陽發落。韓信畢竟立過大功,漢高祖沒有殺他,卻取消了他的楚王封號,改為淮陰侯。
三、慘遭殺害。過了幾年,陽夏侯陳稀造反,漢高祖要韓信去討伐陳稀,他推說有病,漢高祖只好自己去討伐陳稀。劉邦走後,有人向皇后呂雉告發,說韓信和陳稀想裡應外合,發動叛亂。呂后跟丞相蕭何設計把韓信騙進未央宮中,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
-
12 # 嗖嗖影視
韓信當然可憐了,首先是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最後落得被殺。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
13 # 半釋半道半俗人
不可憐。公元前230年,韓信平定了齊國。此時劉邦正和項羽打的熱火朝天。韓信幫項羽,則項羽勝,韓信幫劉邦,則劉邦勝。就在這關鍵的時候,韓信卻趁火打劫要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迫於戰場現實,只好封韓信為齊王。這樣的武將,難保以後不會再要挾帝王。上次要挾要的是王位,下次要挾要的是什麼?皇位嗎?皇帝豈能放心,所以韓信的結局不可憐。
-
14 # 琪琪寶寶的媛媛媽媽
韓信的可憐源於他對自己士人信念的堅持。
再貧窮也要維持士人的風度,飯都吃不上還是整天背把劍四處遊蕩蹭飯生活,儘管很多人看來酸腐氣過重。
再富貴也要堅持士人的忠誠,對劉邦他是感激的也是忠心的,即使幕僚給他分析並遊說他造反,他依舊拒絕。
所以,韓信是可憐的。
-
15 # 阿輝今天很可愛
可憐!首先是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
1.高地葬母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韓信將母親安葬在這塊高地上,似乎在向人們傳遞著某種資訊:韓信雖然是一個窮苦孩子,但是將來一定會發達的,待有朝一日成功之時,一定會為母親安排風光的守冢。
2胯下之辱淮陰有個屠戶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檔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3 家境貧寒還有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最後落得被殺。
-
16 # 奧聰
縱觀中國歷史,韓信無疑是一顆璀璨的將星,也許有人認為韓信只活了35歲(前231-前196年)就被呂后誅殺著實可憐,但是我個人認為韓信這一生值了,韓信早期投奔項羽不被重用,到後來遇到蕭何把他舉薦給劉邦,封為大將軍,拉開了他的開掛人生的序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破楚國平魏國,伐代國,敗趙國,降服燕國,攻齊破楚,會師垓下逼得項羽自刎,一度做過齊王,楚王,位極人臣,正事劉邦給了他實現他人生價值的舞臺,雖然到最後落了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但是也為中國歷史留下了嶄新的一頁!
-
17 # 奔跑者55
韓信是我國西漢初著名的軍事家。劉邦得天下,軍事上全依靠他。他是個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的軍事天才。但韓信對為臣之道很不精通,他自恃有才,不瞭解統治者的心理,功成身死。
概觀韓信一生,令人稱道的不少,令人惋惜的也不少,但不管如何,留給後人的教訓是深刻的。
一、不拘小節,大將風範。
韓信早年貧困潦倒,但是劍不離身,雖受各種人生挫折,卻一點也不灰心。甚至一次在鬧市從一無賴少年褲襠下鑽過,對眾人的鬨笑臉不紅心不跳。隱忍有餘,虛懷若谷,確有大將氣度。大丈夫志在四方,豈可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亂了大謀!
二、不忘恩情,義薄雲天
韓信年少時曾受一洗衣老大娘碗飯之恩,多年以後,韓信衣錦還鄉,即以千金回報。
韓信鎮壓諸侯,收復齊地之後,項羽派使者勸反韓信。願與韓信、劉邦三分天下,齊人蒯徹也進言勸韓信造反,以免他日遭劉邦殺害。但韓信未忘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叛離劉邦,繼續為劉邦打天下。其知情重義,令人稱道,然而多情多煩惱,後來韓信被劉邦所殺。
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韓信是著名的軍事家,帶兵多多益善,不僅如此,還能經常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在對諸侯趙王一戰中,韓信以少勝多,以烏合之眾對訓練有素的精兵,在井弳口河邊佈下背水陣勢,用“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戰術,打敗趙軍,活擒趙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戰。
在與楚軍決戰時韓信指揮諸侯聯軍,在垓下十面埋伏,擊敗楚軍,楚霸王項羽因此自殺。
韓信在兵法的靈活運用,對軍隊的高明指揮至今令人歎絕。韓信帶兵,的確多多益善
四、恃功居傲,身死菜刀
由於韓信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極高,以至當時軍中兵器均刻上“不殺韓信”四字。韓信也自恃功高,劉邦不敢殺他。但劉邦得天下後,恐韓信造反,無人能敵,又見韓信十分狂傲,終於動了殺機。
最後韓信被好友蕭何誘至宮中,死於呂后的菜刀之下。臨死前,韓信才大悟,後悔當初沒聽蒯徹之言。
歷史教訓:
身為人臣,絕不能恃功居傲,否則遭人猜忌,絕不能受制於人又不服於人
-
18 # 晚亭與落霞同暉
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用在韓信身上並不貼切。韓信之死確屬可憐,甚至有點屈。難以恨起來。用死的"可悲"比較惋轉。
韓信是古代四大兵聖之一。又是:連百萬之兵,攻必克戰必勝的漢初三傑之一。在楚漢之爭中,以車輪戰擊敗項羽的軍事統帥。是漢劉邦建立大漢的最大功臣。
世間,人無完人。韓信也不例外。他傑出的軍事才能和平庸的憂柔寡斷的政治表現形成了極大反差。德不配位造成他最後悲劇的發生。
一,當劉、項苦戰正酣,雙方均遭重創時,韓信獨領一支二十多萬人的生力軍在齊地。此時的他擁兵自重,或可一舉滅掉劉、項的殘部,江山一統稱帝。所以劉邦多次摧其出兵相救,他一直猶豫。卻提出封"齊王"的要求。劉邦十分惱火,料定此人己有二心。為後來韓信被殺埋下了伏筆。
二,劉邦建漢,把韓信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並收回兵權,己表現出對韓信的提防和不信任。
三,雲夢澤,劉邦藉口會諸王而擒住韓信,貶為淮陰侯,並回京城,處於半軟禁。韓信並未料到他的生命已危在旦夕。
四,可悲的是韓信低估了形勢的嚴重性。在與劉邦最後一次試探性的對話中,還口出狂言,稱劉邦統兵能力超不過十萬,而自己則多多益善。弄得劉邦很不高興。加之平素會見老熟人時,時常露出對當初出兵的後悔,傳至劉邦耳中,終於下了要殺韓信的決心。
功成身退,天之道。歷史上很多明智的功臣,象張良、象范蠡,多託病隱退,有個平安的晚年。而韓信才高卻不知內斂,終招致殺身之禍,杖斃於未央宮內。
-
19 # 一史風塵
不可憐,就是有點蠢
韓信知道很牛逼,打仗很厲害。然後他就認為自己應該被尊敬,誰都該依著他。特殊年代確實如此,一旦天下平定,就差不多該沒了
韓信一開始投奔項羽,但是項羽自己打仗也很厲害,並且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
所以理所當然的,韓信不受重用。之後他因為種種原因跳槽到劉邦那,併成為大將軍。
他確實為劉邦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他幾乎把所有人得罪了個遍:先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劉邦:你不行,接著明裡暗裡要挾劉邦給自己封了個齊王,然後在另一個王樊噲臉前拽來拽去。
天下早就太平了,你一個將軍還那麼大脾氣,還不太尊重皇上,皇上還不一定打得過你,你又不懂得進退,不搞韓信搞誰?劉邦打仗可能不行,但是別的都行。玩個韓信還不是輕而易舉?
-
20 # 政史傳奇
其實韓信挺可憐的
從韓信身世來看,韓信身世是個迷,史書並沒有具體交代他的出身,但根據韓信的行為習慣,我們可以知道,韓信應該是沒落貴族之後,在其成長時期應該是接受過完整的精英教育,在他的骨子裡一直是以精英貴族自居,而且可能是因為少年時期沒有經歷過生活之苦,所以韓信並沒有什麼生活謀生技能,並不是他懶,而是他確實缺乏這方面的歷練。
一個英俊有才的少年淪落人間,靠蹭飯生活,靠漂母接濟,還要受街霸欺凌,若不是家道中落,他本可以有更高起點,直到出將入相的,那段人生經歷放在他身上我覺得還是挺可憐的。
第二個可憐之處在於該反的時候不反,不該反的時候偏偏想反,結果解決可想而知。韓信投靠劉邦後,打下了齊國,而這時候劉邦被項羽圍困,此時是韓信人生的最大機會,此時他應該反,但這個時候他很猶豫,因為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心裡被道德綁架了,於是他想投石問路,便在劉邦危難的時候討要一個假齊王的封號,要是劉邦沒給或者給的是假齊王,那麼韓信可能會走上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天下可能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可是偏偏劉邦在張良的提示下,反應很快,要給就給真齊王。這樣一來,韓信沒得選了,一心只想跟著劉老闆幹了。
不該反的時候他卻蠢蠢欲動,最大的敗筆就是他收留了鍾離昧,鍾離昧是項羽手下大將,項羽死後,他被劉邦全國通緝,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卻收留了鍾離昧,在劉邦看來,收留鍾離昧就是意味著背叛,更意味著韓信要在楚國發展自己的勢力,這還得了,本來韓信就功高蓋主,還不知收斂,他的結局早就被寫在劇本的最後了,用何種方式殺他,什麼人出面,什麼人執行,什麼人不能在場,什麼人來背鍋,早就安排的妥妥的。
韓信是個好人,但不是個狠人,他政治上的謀略差軍事才華幾條街。本來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但他沒有把握住,可悲,可嘆,可惜還有點可憐。
回覆列表
韓信當然可憐了,首先是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最後落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