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油茶歷史絲語
-
22 # 資治通鑑學習讀書會
韓信並不可憐,在韓信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細節,韓信,是隨身攜帶一支劍的,而且他還識字,這在古代非常的難得。
為什麼這麼說的,古代的社會生產力相當不發達,普通人連吃飽飯都很難,更沒有精力,也沒有金錢去學習識字。而韓信不僅也有劍,而且還識字,這就說明他以前是個貴族,只是說他他們這個貴族家庭沒落了而已,他很有可能是在秦朝期間被打下去的某個貴族的後代。
瞭解到韓信的真實身份,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並沒有系統的學過軍事理論,卻指揮了一場又一場著名的軍事戰役,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背水一戰。
正是因為有那種貴族的傲骨,他不務正業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只是後期有一個婦人看見他過得如此可憐,才賞了他一碗飯吃。
後期由於各種各樣的歷史機遇,他跟隨了劉邦一步一步做大做強,最終在成為假齊王的那一刻起,真正激怒了劉邦,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我們可以看到韓信本身是有性格缺陷的,他特別容易瞧不起人,他瞧不起劉邦的好兄弟樊噲,他覺得能跟這樣的人在一同一個朝堂上辦事是侮辱了他自己,後期他也是因為驕傲自大,不聽別人的勸誡,劉邦透過偽遊雲夢這一招,才把他真正制服。
儘管他最終的結局並不好,但是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他的人生起碼輝煌過,他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志向。所以說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命運,他只是在他的那個命運裡面做到了他自己最好的而已。
-
23 # 歷史工作者
我覺得他沒有什麼可憐的,因為伴君如伴虎,而且他軍權太大功高震主,他沒看清形勢激流勇退,功成就應該身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他被殺也沒什麼可憐的了。
-
24 # 餘生飲恨憶往事
韓信當然可憐了,首先是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最後落得被殺。
回覆列表
讀書品史明事理,借古鑑今知興替。讓絲語和您一起走進歷史,走近民族、國家以及世界的過去,去品讀、去了解、去揭秘那一場場或驚心動魄或平庸骯髒的“曾經”……
本文看點:韓信從一個吃“嗟來之食”和能受“胯下之辱”的放浪少年成長為一個“戰必勝,攻必取”、“國士無雙”的大將軍,既有其偶然性,又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然而,在他本可以“水到渠成”地享受自己創造的榮耀和幾天安然日子的時候“功成身死”,著實讓人為之感到“惋惜”,甚至嗟嘆!(蓋世武功,人情不通)
這,不得不說是其人生的一種悲哀。今天,就讓我們拋開個人的“成見”,以一種生活的理性來看看韓信的“可憐”與“可恨”之處吧!
韓信的“可憐”與“可恨”之處。可以說,韓信在他本可以“水到渠成”地享受自己創造的榮耀和幾天安然日子的時候“功成身死”,與他看不清形勢,讀不懂人,以至於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因“功”自保,錯過“隱退求安”的時機具有莫大的關聯。
其實,在彭城之戰的時候,韓信擁兵“自重”,向劉邦“索要”齊王虛名之時就已經遭到劉邦猜忌;在駭下之戰的時候,又遲疑救援更是已經埋下劉邦想要消減其兵權的禍根,這也是建國“稍穩”之後劉邦就迫不及待地想方設法找到“理由”將韓信貶斥為沒有實權的淮陰侯,“死”之將至而韓信仍不自知,及至被蕭何和呂后合謀騙殺,最後才說:“悔恨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
整個過程,似乎看不到一點韓信作為一個“戰必勝,攻必取”、“國士無雙”大將軍的“範”,也看不到一點他作為軍事家分辨形勢和讀觀人事的敏感性及目光,著實可憐可嘆,而且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