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重慶青年觀
-
22 # 肇俊武
對題主在題注中所寫的看法,我只能同意一半,即小米手機近年銷量下滑不是由於價效比。
1 附議:價效比
題主說得對。我也認為近年小米手機銷量下滑,肯定不是因為價效比,價效比永遠有市場,也就是說高階機不是市場的全部,永遠不會是,即便所搭載的關鍵核心技術全都是自主的;國人也絕不會只是追求高階機,只不過是部分國人的選擇,“窮人”多啊。
“窮人”在全球也多,剛剛過去的聖誕節,美國人也有很多搶購低價的貨品。
要不然,為什麼華為也做中低端機啊,全力以赴做高階機以在利潤上超過蘋果手機豈不更好。正是由於同樣的道理,小米的手機近年也在海外市場賣得好。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也主打價效比,就是看到了市場有需求,永不消失的需求,OPPO、ViVO超過小米主要靠的就是價效比。
那麼,小米手機銷量下滑是由於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也主打價效比,加上小米手機功能缺失、品控欠缺嗎?是的,這些因素起到了擠壓小米手機市場的作用。
2 異議:高階機
小米手機主打價效比,還主打低端機,中端機也少,而高階機還沒有,雖然有人說有,雷軍很肯定地說有的小米手機就是高階機。
為什麼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被擠壓了?就是因為也是主打價效比,或者叫仍然在主打價效比,同質化了,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小米最應當深刻反省的地方。自從開創價效比之後就沒有變過,應該叫固步自封吧,而且還應該叫沒有汲取前車之鑑,2016年已經有了第一次銷量下滑,那是個重要的警示,結果是過了兩年就有了第二次。
警示是什麼?儘管推行價效比路線是對的,沒錯,但繼續主打價效比就不全對了,低價的品牌不會是大品牌,是沒有長久號召力的,還要想想啊,價效比的目標使用者中一定是有需求變化的使用者,“窮人”也本就對高階品牌夢寐以求,一旦轉富就會轉向、成為高階使用者。
高階機,也永遠有市場。
可惜,此時此刻小米卻沒有推出高階機,於是使用者流失了,使用者流失越來越多就是粘性日趨降低,手機銷量就大幅下滑了,市場份額就大塊失掉了。
華為手機為什麼銷量那麼多、領先那麼多?很重要的是,有高階機,帶起了中低端機,大品牌發揮了大效應。
歸根結底,銷量下滑是由於小米手機最多算是兩條腿走路,僅僅用中低端機闖蕩市場,缺了高階機這第三條腿。
三條腿走起來,市場份額才是最穩的,東方不亮西方亮、整個天空是亮的。
我相信,小米如果有了消費者普遍認可的高階機,就會止住銷量下滑的趨勢。即使價格高,哪怕同蘋果和華為一樣高,也一定會在國內國外市場上產生轟動效應,引來無數圍觀者,一看是真的,一定也有不少購買的,接著就有跟著購買的。
3 機會:永久在
說到小米手機應當走向高階,機會是大大的,等於是一個新的風口。
為什麼這麼說?國產手機中也就華為有高階機,雖然在國產手機廠商中是獨樹一幟的,在國內市場卻並非獨此一款,不算三星高階機,還有蘋果手機,中國市場太大了,僅此2款太少了,消費者無法實現“貨比三家”,而在國際高階機市場上,華為高階機比不了三星,更比不了蘋果,國際市場更大啊,僅有3款高階機,更少。
這一切,對小米還有O、V都是很大的機會,而且,可以說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抓住這個機會就不算晚,當然是儘快為宜。
小米並非不想做高階機,雷軍也明明白白地表露了這個心思,無奈技術實力還不行,固守價效比、堆料、線上銷售等等正是出於無奈。也正在提升,但是呢,必須提升的卻又絕非單單是做高階機的實力,還有1個大得多多的大頭,也是前端、基礎、前提,就是擁有自主性關鍵核心技術這個實力。
毫無疑問,小米手機實現主打中高階,路漫漫、阻重重,包括O、V,好在都很年輕,希望是有的。
-
23 # 環京購房通
高階不是那麼容易的,一個品牌的開始定位很重要,不然容易形成品牌定位錯覺。你價格一直是行業最低價,告訴大家是高階品牌,誰信啊?
-
24 # 醉臥雲端~笑人間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華為手機利潤高,現在全民炒華為賣華為吹華為,全國鋪天蓋地的手機賣場私人櫃檯老闆,移動電信營業廳專賣店,哪個不賣華為,吹華為???想發財,都去賣華為手機吧!!我都心動了。自己本人下一臺還是小米
-
25 # e時代的當當
使用小米,碰到過維修的人不再信任小米,你說它銷量能不下滑嗎?給大家建議:選擇小米產品請慎重!拿事實來和你說小米的售後服務水準讓你欲哭無淚,第一批小米無人機使用者,使用一段時間遙控器的右手杆明顯的是機械問題,與客服溝通,明確的告知問題,還是堅持整機寄回,不能單獨寄遙控器,無奈整機寄過去,客服檢測結果人為問題,客戶買單,這也就認了。1月5號購小米壓力電飯煲,前日防堵罩一邊擋片開裂,與客服再三溝通,包括電話,繼續要求整機寄回!眾志成城時期,還要整機寄回。無需再忍,客服腦子有問題嗎,如此簡單的問題,需要鑑定產品問題,只寄擋片不行嗎?如此售後服務,希望你選擇的產品的時候,考慮你的承受能力!
回覆列表
古代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憑藉高超的工藝和獨特的藝術價值,受到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地區人民的熱烈歡迎,長期作為作為貴族的專項。憑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中國很多手工業產品深受其他國家的喜愛。這些說明,中國曾經是高階的佼佼者,中國能做高階。
要知道,國貨不是中低端的代名詞,國貨不是價效比的代名詞,高階也不是歐美所專有。因此,我們要有自信做高階,要有實力做高階,我們一定要掌握行業的話語權。
但是做高階並不容易。由於中國在近現代落後歐美國家上百年,工業化水平離歐美髮達國家差距非常大,在很長一段時間洋貨確實比國貨好很多。但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工業化快速發展,在很多方面甚至大幅度超過歐美國家,比如說高鐵、5G。
高階不是純粹的堆料。採購最好的螢幕、最好的鏡頭、最好的晶片等等,如一加手機。供應商跟手機品牌都有合作,你能買到的零部件難道我不能買?你能堆料難道我不能?這樣毫無競爭力。
高階不是明星廣告滿天飛。如前些年的OPPO、vivo等手機,每年花費數十億在綜藝節目、明星代言、線下店鋪狠砸廣告,迫切樹立高階時尚的品牌形象,結果被小米等品牌狠狠地批判為“高價低配”,銷量受到一定影響。
高階不是花裡胡哨的外觀噱頭。如小米Mix和Mixα,OPPO findx,8848,美圖等手機,雖然有一定進步和借鑑意義,但是說到根本還是供應商的科技,其他品牌能夠非常輕易的模仿複製。
高階一定是人無我有的核心科技。如華為的晶片和通訊,三星的全產業鏈,蘋果的晶片和系統,這個都是同行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靠近的護城河。這些讓同行無法靠近的核心科技構成的護城河,讓自己能夠做高階賺取高溢價,維持高階的品牌形象。
再說小米。小米開創網際網路手機模式,在山寨手機混亂的時代殺出一條血路,讓很多人用上物美價廉的中高階手機。但是,缺貨、廣告、飢餓營銷、偷工減料、做工縮水、股票直跌、高管整天懟友商等等,讓小米手機領域陷入危機。說到根本,還是小米沒有核心科技,仍然沉迷在歷史的成功中。
說到根本,是手機已經發展到比較飽和的階段,手機領域迎來強者通吃的局面,中小規模且沒有核心科技的手機廠商會越來越難,市場給手機廠商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但是中小規模的手機廠商不會全面消失,仍然有一定的小科技、小創意,仍然會憑藉差異化在巨頭的夾縫中存活。
對於小米想要做高階,已經錯過最佳時間,現在科研晶片和系統根本不現實,需要巨量的資金、技術、時間、人才,而且整個行業已經形成壁壘。留給小米做高階的途徑已經所剩不多,或許永遠無法做高階。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