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21 # 小劉吃中飯

    你好,我這裡是廣西南寧,南寧是一個亞熱帶氣候城市,夏季高溫,冬季氣溫也在15度以上,所以南寧的年味有一些些亞熱帶的味道,樓主這邊年味常吃的美食有大肉粽,白切雞,扣肉芋頭和鮮魚丸,每到年三十時候,媽媽就會把泡了一天的糯米和五花肉綠豆包在一起,柴火煮上一夜,更多時候是妯娌們一起包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年味越來越濃,晚餐必不可少的是白切雞,一般都是家養的閹雞,這種雞能長大到10斤以上,肉質非常肥美,面板是金黃色的,一般都是老爸負責殺雞,而我負責拔毛和清理內臟,把水燒開後爸爸會把雞放到滾水裡,調小火,放鹽,慢慢的把整雞浸熟,小時候爸爸把

  • 22 # 四哥的春天

    家是河南豫東的,我們當地過年的美食以豫菜為主,芥菜扣肉,腐乳肉,蒸排骨,四季丸子,黃燜魚,黃燜雞,小籠包子,桶子雞經典的套四寶,黃河鯉魚培面。

  • 23 #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盧媽

    哎呀,這個就太多啦。眼下就盼著老公放假帶孩子一起回來家過年呢!每到過年最喜歡婆婆做的各種各樣好吃的飯菜。婆婆最拿手的是她做的糯米圓子外焦裡嫩的!一口氣能吃好幾個!還有婆婆做的炒菜感覺比飯店的都好吃。還有肉丸子,哇一想到這個就好想吃了!婆婆做的這個都是我們這兒的特色就是過年必須是桌子上有的!

  • 24 # 一脈中醫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冬天非常非常的寒冷,到處冰天雪地的,通常都沒有活需要做,只是在家裡待著,俗稱貓冬。

    過春節,會讓閒下來的人們一下子忙碌了起來,準備過年,有錢的富裕人家都是要殺豬的,約上會殺豬的廚師,邀請上最好的朋友,就開始殺起來,殺豬菜是東北人最愛吃的,也是最能體現東北特色的,五花肉燴酸菜,加點新灌的血腸,用大鍋燉爛,五花肉肥而不膩,酸菜又融入了肉湯的味道,邀請全村的人過來一起吃,真是美味極了,也最具年味。

    說到佳餚或許東北沒有那麼的精緻,但就味道和氣氛,東北的年味確實是最濃的,在以前,人們桌子上通常都是用盆裝的大盆菜,最為常見的就是小雞燉蘑菇,紅燒大鯉魚,醬豬蹄子,自己熬製的皮凍,家常冷盤……這些現在看似平常的菜品,當年都是過年才能吃到的。

    現在再吃卻沒了當年的味道,回不去的記憶,回不去美味……

  • 25 # 大齡寶媽海蹊芮

    說起兒時的年味,那是滿滿的回憶。我出生在魯西北一個大村莊裡,村子真的很大,全村三千多口人,村子東西有三里地長,村子裡每逢二、七趕大集,很是熱鬧,年二十七的花花集更是一年的重頭戲,你看看吧,大姑娘小媳婦,老奶奶老爺爺,還有最興奮的孩子們(雖然手裡沒有幾毛錢),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有手裡提著籃子的、有肩上扛著袋子的,有頭上彆著絨布頭花的,有懷裡抱著鞭炮的……等不及的小小子邊跑邊摔著響炮。每逢過年,奶奶早早的給我們姊妹四個買好新衣服(叔叔家兩個兒子,我家一個弟弟,我是女孩,我們那裡統稱為姊妹),當然有時是扯布自個做的,這些對那時的我們也很興奮,很激動。我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孩也會有特殊的優待,過年分的小鞭炮,摔炮和哥哥弟弟是一樣的多,我可以因為膽小不敢點然後施捨給他們,但是數量一個都不能少,都是一個一個數過的,奶奶每年都會給我扯上三尺紅紗巾,年初一會在辮子上扎一個漂亮的蝴蝶結。說起年味當屬年三十煮肉的味道,現在想想都流口水。我家固定每年年三十煮肉,每年年三十這天,大人們早早的開始收拾豬下貨,孩子們也閒不住,東戳戳西弄弄,奶奶在一旁大聲囑咐:“從今天開始不許亂說話,不許打東西!”隨著豬肉的下鍋孩子們的目標已經轉移到鍋臺,老爸是負責人,我們四個孩子輪流不停的問肉熟了嗎,中間還會用袖子擦忍不住流下的口水,我弟弟最小,和我們差八九歲,剛剛趕上鍋臺高,也是最饞的一個,小手扒著鍋臺,哈喇子都拔絲了,爸爸會最先給他一點,這是我們三個會蜂擁而上,“我要,我要……”像極了電視上難民舍粥的場面。我們從肉熟可以吃到肉爛,從什麼肉都行到瘦肉再到沾臘八蒜的骨頭,直到吃的肚子溜圓,滿臉是油才做罷。現在想想小時候怎麼那麼饞,還不是因為日子過得緊巴,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回肉。現在的日子多好,想吃啥就吃啥,想啥時候吃就啥時候吃,不過年味好想像越來越淡了,還是小時候的年味更讓我回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伺服器怕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