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肅V視

    古時候,生活起居作息,跟我們現在不同的。古時候在農業社會,不管是農人也好,讀書人也好,配合農業農作的時間。天黑了就睡覺,天明起來。從天黑到天明,這個夜間很長,古人就遵循這個自然的作息規律。現在,晚上八點多在那工作,或者參加各種活動,很正常。在古時候鄉村,早就睡覺了。現在夜生活豐富,時代不同了。現在有午休,古人不准許,沒有這個節目。早晨天明起來,到傍晚天黑了才休息,中間不許休息,中間是晝,是白天,白天沒有睡眠的這種習慣,也不許可。

      孔子治學非常嚴謹,並且要求他的弟子,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孔子教學主要學習: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這四科。孔子的弟子宰我在孔門之中,是言語科第一,跟子貢是一樣,子貢是孔門中的大賢人。學聖人的學問,先要入門,入門就不容易了,入門之後要升堂,那升堂就是更不容易,那造就很深的,宰我在四科之中,言語這一科,他是升堂了。

      然而,宰我在求學當中,做了一件錯事。就是晝寢。這一學習態度,讓孔子很不滿。重重的批評了宰我,並因此改變了對人的言語與行為的認識標準。由原來的‘聽其言而信其行’,改為‘聽其言而觀其行’。

      宰我是孔子很優秀的學生,孔子不會因為他優秀就姑息他的壞行為,而是更加嚴謹。孔子認為你宰我,在言語方面,稱的上眾弟子的學子楷模,你這樣好的才華,可是你的行為,怎麼這樣不堪,一個這樣言行不一的人,怎麼能成大器,將來到社會上做事,怎麼能擔當大任。孔子聖人,非常有遠見,遠慮。孔子對教學這樣嚴謹,所憂慮的是弟子的未來。再者,你宰我這樣敗壞學風,我肯定要重重的批評你。我們看孔子怎麼說宰我的。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晝寢,孔子就說了,這個“朽木不可雕也”。雕刻得拿一塊好木頭,朽木怎麼雕呢?不可雕也。還有‘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朽也,我們現在用水泥,或者其他的建築裝飾材料,敷在牆壁上。古時候大都是用泥巴,或者用泥巴和的那種原料,那種原料也相當好的,塗在牆壁上,相當於現在刮大白,乳膠漆之類的,那叫做朽。塗在牆壁上,那個牆壁是好的,自然牢固。糞土之牆,是形容牆壁的質量不好,土鬆散,你把好的材料,一塗一敷上去,都隨著鬆散牆,就落下來了,叫糞土之牆。古時候牆大部分,都是用泥土建築起來的,古人築牆的泥土,都找的好土,就如同現在燒陶瓷,燒陶瓷那個黏性很好的那種土,建築起來那個牆堅固。糞土不是如此,糞土那個牆,你一敷上去,他就掉下來了。所以孔子說,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拿這個比作宰予,宰予現在,白天人家都在工作,他跑去睡覺,這好像一塊朽木,又好像是糞土之牆,你要雕也雕不好,要朽也朽不上。‘於予與何誅’,於予,對於這個宰予,中間那個與字,是一個疑問話,那就是說對於予這個人,那怎麼辦呢?何誅,誅,是用言語責備他,我怎麼責備他好。

      那麼孔子就說,始吾於人也,始,就是當初,孔子以前,吾對於人。聽其言而信其行,聽他說的話,我就相信他的行為,他的言語跟他的行為,是一致的,我相信他。

      今吾於人也,現在,孔子說,我對於人不是如此了,聽其言而觀其行了,我要看看他的行為,為什麼我要這麼改變呢?於予與改是,我就因為宰予改是。改是,是,這個字就是原來,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不是如此了,聽其言而觀其行了,這樣改。這樣改是因為宰予晝寢,才這麼改的。看到宰予晝寢,跟他所說的話不相符,宰予言語那麼好,你要完全聽他的言語,再看看他的晝寢,就不對了。由宰予這樣不對,孔子說:我對於一般人,也不敢那麼相信了。不敢相信,就是從宰予這裡,改變我對人的,一個認識方法。

      孔子講這句話,聽其言而觀其行,變成一句成語,孔聖人說的一句話,一直到現在,拿它作一個聖人講的話。我們一提到這句話,對人家不相信,就講‘聽其言觀其行’,不能單憑人家言語,這句話尤其用在現在,非常實用。我們好好把這句話看看,完全聽人家說話說得好聽,那不足為憑,要看看他的行為怎麼表現。

      觀察人家是如此,我們重要的自己在修道,那自己也要反省,我們是否說出來的話,自己行為配合不上。我們研究論語,就是這樣研究法子,時時刻刻,拿聖人的言語做對照,反省自己。那就言語要慎重了,不但言語要慎重。日常的生活,跟人家來往,這些行為都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言與行是不是相符。這樣的話,我們時時刻刻,這樣嚴格要求自己,都是從道上面來著想。我們的人生軌跡,就不會偏離正道。夢想也比較容易實現。為什麼這麼說呢?

      人無信不立。我們通常說這個人講信譽,憑什麼呢,就是憑他說的話,做過的承諾,他兌現了。兌現的過程,就是言與行相一致的過程,言行一致是信的最好表達。那你說說,透過‘聽其言觀其行’,是不是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誠信了。孔子講的看似小事,其實折射著更深層其實折射著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樣想,平時規範好我們的言語行為,是何等重要啊!

  • 2 # 冬天的綠葉287

    這是現今用來觀察、瞭解、認識人的常用方法。現代的人,多善於偽裝,輕易不流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讓人很難看出其真實的面孔。但是,只要運用這亇辦法,假以時日,就能看清其真實的面目。一亇人,在大庭廣眾之中發表的高淡闊論,多是經過精心編織、符合時令的,很難判斷他的真實想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他以為可以不必在意的情況下,面對一些“不必認真”的“生活小事”,他往往因放鬆警惕而流露出其本性。這種時候,他的言行舉止才是他的本性的真實流露。透過對其在這種時候的所言所行的分析判斷,就基本上可以認清他的真實面目。

  • 3 # 步蘭香407

    聽其言,觀其行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實際生活中,的確有些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或誇誇其談,不去踐行,或紙上談兵,無真才實學。“實踐是檢查真理的標準。”相信一個人,考查一個人,不能光聽說的好,還要放在實踐中去考驗。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才值得信賴,才可以相交。所以,不但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聽其言,觀其行”是衡量人的標準,不能概括為言行一致,說和做是兩碼事,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是邏輯學上犯了混淆概念的錯誤。

  • 4 # 胖哥按摩

    1.“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出處:戰國•韓非子《韓非子•六反》世主眩其辯、濫其高而尊貴之,是不須視而定明也,不待對而定辯也,喑盲者不得矣。明主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然則虛舊之學不談,矜誣之行不飾矣。譯文:當代君主迷惑於他的善辯,輕易相信他的高明,從而尊重他們;這是不等看東西就斷定他眼明,不等說話就判定他口才好,這樣,啞巴和瞎子就無從得知了。明君聽取言論一定要責求實用,觀察行為一定要責求功效,這樣,虛偽陳腐的學說就沒有人再談了,虛妄自大的行為就掩飾不住了。

    2.“聽其言而觀其行”出處 《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釋義:聽其言而觀其行,指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從陳國逃往蔡國後,也沒得到蔡君的重用,常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感慨,一天發現弟子宰予中午還在睡大覺,氣得說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們趕緊來安慰孔子,孔子說今後聽其言而觀其行,好自為之。

  • 5 # 字也

    泱泱凡塵,芸芸眾生!千奇百怪的世俗,造就性格各異的人生。人與人的交往,特別是人與人的關係,必須建立在誠伩,淳厚的基礎上。初次相認,且不可被對方的虛情假意,花言巧語所矇蔽,從而陷入騙局,不可自拔。

    考察一下人,不僅要聽其言,更重要的是觀其行!只有作到言行一致,才不失為真正朋友的角色!

  • 6 # 流年剪輯

    ”聽其言,觀其行”是衡量人的標準,說和做是兩碼事.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人正面答應你的事,這是口頭,然後看看他有木有去行動。

  • 7 # 夜空中最亮的明燈

    聽其言觀其行能給別人治病。這故事告訴我們,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不要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迷惑,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那些把什麼事情都看成小菜一碟的人,說的話多半都是大話對那些滔滔不絕口吐蓮花的人,他們越是說。那天花亂墜,我們越得多個心眼兒,別光聽他說,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怎麼做,孔夫子說15餘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對一個人的考察不是要看他說的如何如何,而要看他做的怎麼樣。資治通鑑上有一個旅客如何查人的故事?魏文侯要選個有兩個人選,一個是推薦過五起岳陽,這樣的能成的摘花,另一個只招得卜子夏田子坊段幹木等賢人的衛城文侯對李克說家貧思良妻。現在這兩個人要挑一個,你看誰更好呢?李克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了幾條查人的方法,他說砍人平時要看他親近些什麼人,富起來之後要看他把錢用到什麼地方去,要看他舉薦什麼人困難了。

    要看他不肯幹的事是什麼貧窮,要看他不肯要的東西是什麼,一席話說得我馬上有了主意,兩個人心照不宣,後來魏晨當了宰相,作為領導者,要想用人管人就得先學會識人,要是人就要研究人藥業。二要研究人的型別,但要研究人的心理,是要觀察人的行為,而行為的觀察研究男士是人的關鍵,聽其言觀其行,人有言行一致者,有言行不一致者,所以要透過言行加以鑑別。劉濤曾提出詩人之八升級微察問之以觀其辭窮之以辭,以觀其變與之間謀,以觀其誠明白顯問,以觀其德原始理財以觀其廉,試之以色,以觀其貞,告知以難,以觀其勇。

    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唐人趙瑞在反經一書裡還提出官成親戚茶色攝影等7種識人方法,孔子還說過巧言令色顯愛人,意思就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人心就很少了,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應該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花言巧語之人往往只會紙上談兵,不能成就大業,所以不足為用。嗯,還有一種人雖然表面上什麼也不說,但在背地裡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這種人更得小心了,弗洛伊德曾經說過,即使有人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巴,保持節目,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洩露出秘密的蛛絲馬跡,所以只要用心去觀察其行為嘴巴。也能夠找出突破口,從而知其內心,可見經濟也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觀其行,先聽聽提說了什麼,然後再看看其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不是最要緊的,做了什麼才是至關重要,對於好的事情只說不做是口是心非。不說只做是正人君子對於壞的事情只說不做不可怕,不說只做才真正的可怕。臨證悟就把一些現成的經驗和公案掛在口頭上,裝作很有思想的樣子演變到了今天口頭禪。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語言反應模式,以至於以後出現類似的情形時,就會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就是說。主要有兩個原因是重大事件對人產生影響的結果,另一個則是重大事件的積累效應產生的後果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到重大轉折或重大事件時,會悄然植入心靈,並在當下體驗中折射出來,或者當一個人多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後。

    就會自覺不自覺的反映在語言上,也就是說積累效應會在他的口頭禪中得以展現口頭禪,能夠反映人的心理和個性,週一的早上高潔剛到單位就發現辦公室裡一派喜氣,經打聽才知道處長高升了,正當大家都在祝賀處長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也擺在了大家的面前,那就是接下來處長會是誰呢?高潔和老張都是副處長,而且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年富力強,人際關係良好,於是大家又開始議論紛紛,突然有一天領導宣佈接替處長的職位主持並管理。全處的工作,這次公司正好接了一個國際合作的大專案,高傑剛剛上任,他希望透過完成這個專案來體現自己的能力。

  • 8 # 節度使95

    是識人的方法。《論語》裡還有句更經典的,在第二篇,2.9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隱藏。

    《論語》大篇幅在教識人,以夫子的言論教我們如何識人。言行不一致的人不少,有的人是因病所致,有的人是為了掩飾行為。病態,有種陰氣附在神志氣的情況,會引起思維和判斷力的紊亂,造成言行不一,這種情況中醫能治。但有一種是:為掩飾自利的目標巧舌如簧為自己的利私行為作掩護。說得再好,不如行得好,所以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色難”,“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色是表相,色身含體能衣著言談。但人是是精氣神一體,精在內以御本神,觀德是看一個人的精神面貌,與外在物質沒有多大的關係。比如說,衣著簡陋但是乾淨整潔,也說明一個人自立自強的精神面貌。再如,衣著隨便,得看談吐面目,“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行止有定是自主思維立的特徵。唯獨光看外表和語言的花樣掩飾,對於自己的行事和管理都沒有任何好處。

    “聽其言,觀其行”是識人的方法。“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夫子是教我們做人做管理都要言行一致,“言之必可行,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為什麼?“巧言令色,鮮矣仁”,直真為入道之始,夫子教以文入道成天性之用擔負社會責任。

  • 9 # 鬍子哥書評

    言行一致,才是言行一致!聽其言,觀其行,是前奏,是判斷是否言行一致的標準,現在社會很多以訛傳訛的現象,好的東西經過無數人的傳播也會變成壞的。判斷一個人的為人,除了聽他叫了承諾了什麼,還要看他如何行動作為,才能做到初步瞭解。有人說了不做就是痴人說夢,說了做了做到了才是大家風範!

  • 10 # 為人處事之道

    “聽其言,觀其行”不能籠統的認為表示言行一致,其意思是: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分析來看其更適合作為一種識人的方法。

    出自《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相關典故: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從陳國逃往蔡國後,也沒得到蔡君的重用,常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感慨,一天發現弟子宰予中午還在睡大覺,氣得說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們趕緊來安慰孔子,孔子說今後聽其言而觀其行,好自為之。

  • 11 # 貝加爾湖之魂

    “聽其言”是看別人說什麼,

    “觀其行”是看他做了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看實際行動!

    說得好聽是沒有用的,關鍵是做了什麼事!特別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利益問 題上,有人當面一道後面又一道!利人利己共贏,還是專門損人利己!

    行比言重要!

    言行一致是人品擔當,是負責任行為!也是國格所在!

    言出必行!

  • 12 # 高原叟

    回答了:簡單地說聽其言就是聽一個人怎麼說的,觀其行就是觀看一個人怎麼做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表裡不一,兩面三刀,陽奉陰違,當面是人背後是鬼,這種人說一套做一套,當面說的漂亮背後卻在搗鬼,從不講誠信二字。這種人經商一定是弄虛作假,短斤少兩,騙人錢財的奸商,現實中的傳銷領軍人物是高智商的騙子。一個正直的充滿正能量的人,把誠實守信當作做人的準則,說到做到,做不到的事決不說大話,許承諾。這種人受人尊重,誠信也是當前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內容之一。

  • 13 # 凡人驚歎號

    這個應該是指識人的方法,透過“聽其言,觀其行”來認識某個人。至於是否言行一致,還得看“聽”和“觀‘的結果。

  • 14 # 又見炊煙777

    芸芸眾生,各色人等,何人沒有,有的誇誇其談,有的言過其實,有的言不由衷,有的勤勞樸實,我們如何才能全面的瞭解一個人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覺得了解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聽其言,觀其行”。世上有這麼三種人,有的會說,不會做,說起來天花亂墜,就是不辦實事。有的勤勞樸實不善於言談,一心撲在工作上,有老黃牛的精神,兢兢業業。還有種人會說也會幹,這麼三種人最常見。當然我覺得,考察一個人最主要的是考察一個人的品德。“聽其言,觀其行”日子久了,必然能看出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能看出一個人的品德。

    我們初和一個人接觸,往往被這個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被表象所感染,如果真要了解一個人,就要看他怎麼做,透過言行就能瞭解這個人的人品。

    “聽其言,觀其行”是表示言行一致嗎?我覺得不一定的。有人言行一致,有人會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只有透過考察才能知道,這個人是否言行一致。

  • 15 # 姜尚古月

    聽其言、觀其行,是對他人言行是否一致考察和驗證的基本原則。人與人相處能夠持續長久的前提是誠實守信,表現為言行一致,說一套做的是另套的言行不一者絕對不會走的久遠。

  • 16 # 大臣打燈籠

    是的,聽他說的你只能相信他的三分之一。因為有的人是心口不一,看他做的能相信他的三分之二。說的和做的加一起是一致的,那麼這個人是值得尊敬和信賴的人!

  • 17 # 逢春186177958

    不是表言行一致,是表示對一人的評判,不能只聽他怎麼說,看要從他的行為上進行考察。只是說得好聽而無實際作為的人是不可靠的。埋頭實幹卻不張揚的人才是社會的中堅!

  • 18 # 筆墨尤在

    “聽其言,觀其行”的下一句是“於予與改是”。聽人說還要看人如何做,指了解一個人更多的是要看聽人說,還要看人如何做,指了解一個人更多的是要看他的實際做為。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

    子日:‘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俗話講,“知人知面不知心”,對人的認識,如果僅僅知道人的音容笑貌,儀表言談並不難,困難在於認識其素養,道德品質。外在的言語與內在的品質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

    對於“聽其言,觀其行”與“言行一致”是兩個既相關而又不同的命題。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言必信,行必果‘是言行一致最好的寫照!……

  • 19 # 覺醒207580216

    兩回事。1、是對過錯一方反省的考量。2、針對虛情假意一方,的斟酌;如:“安培”表面上如何如何要與中國修好,暗地裡確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中國下絆子。

  • 20 # 蟹小魚

    “”聽其言,觀其行”是表示言行一致嗎?求詳解?

    自古至今言行不一的人很多,說一套做一套,這也是一些人的常態。而孔子總結過自己的教訓,“聽其言而信其行,聽其言而觀其行。”

    它是很有價值的,不過,真假與表裡也有之別。

    很多時候一些人的言行之間矛盾重重,所以認識人比認識任何事物都更難,因為人是動態的,言行不一,表裡不一,ta們表現的程度也不一樣。我們不能僅憑一時一事,判斷一個人的品行與人格,去應該全方位的分析研究ta的各種行為和ta的本性。

    “聽其言,觀其行,”它是衡量一個人品質如何的兩個重要方面,言和行一致,好比是一面鏡子,也是道德的尺子。言行一致,只要你按說的去做,按做的去說,便會問心無愧。

    然而對那些言行不一者與言行一致者恰恰相反,一個南轅一個北轍,完全背道而馳。

    也許看來按說的去做,按做的去說這貌似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在現實生活社會中卻有層層阻擊,實行起來不是很簡單。

    ta們最大的區別也是最重要一點就是:言行一致的人總是會以自己無聲的行動,來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賴。自己也非常明確的樹立了正確的三觀。因為ta的思想言行決定了ta的所有因素,也會伴隨ta一生影響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怎麼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