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你不懂得孩子
-
22 # 菲姐育兒園
孩子長身體的時候不愛吃飯,是個家長都著急。飯菜上桌,卻發現寶寶滿臉嫌棄,真是又氣又疼惜。
寶寶到底為什麼不愛吃飯呢?我兒子八歲,是資深的不愛吃飯寶寶。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實驗,還真讓我發現了規律。
1、唾手可得的零食讓孩子沒食慾。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零食的種類也是越來越繁多。哪個寶寶還不是父母寵著長大的呢?我兒子小時候帶著去超市,孩子不知道要零食,自己就覺得非常心疼,會主動給他買一些。
結果慢慢發現,只要有了零食,孩子吃飯的時候就不上桌。吃多了零食,孩子肚子裡有貨不餓,當然不愛上桌吃飯了。
再有就是,現在的零食會含有各種的新增劑,滋味好到沒話說。就是大人都喜歡,小孩子更是抵抗不了零食的誘惑。孩子的味蕾被零食養兒刁,有營養的飯菜吃起來沒滋味,孩子不喜歡。
2、孩子的運動量少,食物消化慢不餓
比起我們小時候,現在的孩子運動量真的是少了很多。我是80後,記得小時候放了學,書包一扔就跑出去玩了。小夥伴們三五一群,滿村子的跑,不到吃飯是不會回家的。
現在的孩子一個是作業比較多,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再一個也是出於安全性的考慮,孩子們會在室內待的時間比較多。哪怕大人沒有時間陪伴,有了手機電視機這些,孩子也不會感到太無聊。孩子活動的少,消耗的自然也少,吃的少也就很正常了。
3、孩子可能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孩子脾胃虛弱,運化功能不足,就會表現的不愛吃飯,面色也差。
怎樣才能讓孩子多吃飯加強營養呢?讓孩子多吃有營養的飯菜,加強營養是勢在必行的。知道了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我們只要對症施治就可以了。
1、我們要控制孩子的零食。
午飯、晚飯時間一小時內,不要讓孩子吃零食,以防影響正餐。
孩子年齡小胃口也比較小。不像我成人一起日三餐就可以了。我們可以適當的為孩子新增輔食。一般選擇在上午九點至十點之間,下午三四點鐘左右。
輔食新增以口味清淡的餅乾蔬果為宜,不要讓孩子吃新增劑過重的零食。
2、適當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
不要讓孩子“宅”在室內,是增加孩子食慾的法寶。我們不妨多帶孩子在室外跑跑跳跳,即增強了孩子的體質,又能促進腸胃的蠕動。食物消化的快餓的快,孩子自然食慾大增。
3、為孩子做好腸胃調理,補充微量元素
孩子不愛吃飯,大多是由於脾胃運化失常導致的。對於胃口不佳的孩子,我們可以用食療的方法來改善,選用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的粳米、糯米、蕎麥等煮粥餵養孩子。
也可以查查孩子是否缺鋅,缺鋅的孩子食慾就不好。補鋅要至少補3到6個月才行,時間短沒有效果。可以多吃一些含鋅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肉、核桃、花生等。
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如果嚴重,我們要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為孩子調理脾胃虛弱的情況,讓孩子消積食增食慾愛上吃飯。
-
23 # 育鄰人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人生活動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食物,食物對於任何人都有“無與倫比”的誘惑力,幾乎沒有人能忽略對美食的需求。吃飯是人生滿足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如果孩子不願好好吃飯,那麼背後一定藏有更深層的原因:
準備開餐
1、孩子不餓
人們常說:“餓的時候吃什麼都香,當您不餓的時候即使山珍海味,也索然無味。”是的,食物的作用是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能量,而每個人每天對於食物的需求也並不是無止盡的,每個人對於食物能量的需求都會根據運動量的大小而不同。也就是說,孩子的運動量越大對能量的需求也就會越大,孩子對飯食的需求自然也就越多。
當今,人們生活中的物質已經非常豐富,各種食物應有盡有。且不論家庭是或否有給孩子零食的習慣,就一日的正常餐食而言,每餐的間隔也不超過4小時,如果孩子平時少運動。那麼,往往是早餐的飯食還沒有消化時,午餐就已上桌。如此,孩子根本體會不到飢餓的感覺,也就很難認識到飯食的重要性。所以,在吃飯過程中很難意識到這一餐對於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性。
零食,調走孩子胃口的另一“魔怪”。製成品的餅乾、麵包、糖果,現場製作的街邊小吃,都是吸走孩子味蕾的“魔怪”。每個家庭都會應孩子的需求,滿足他們對零食的追求,幾乎每個家庭都為孩子隨時準備有“乾糧”,這些乾糧讓孩子不好好吃飯有了“退路”。
飢餓,肚子很空,想吃東西,以填充肚腹“虧空”。飢餓是人們尋找食物的基本需求,而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們已經很難體會到何為飢餓了,不知飢餓為何物的孩子,自然很難認真對待食物、好好吃飯。所以,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的基礎是要給予孩子體驗飢餓的機會,多帶孩子一起去運動,直到他們能感覺到飢餓。
享受美食
2、家庭吃飯的習慣不好
“食不言,寢不語”、“吃飯就好好吃飯,不要三心二意。”這是很多家長教導孩子吃飯的規矩。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端起碗就有講不完的話,上床就有聊不完的天。飯桌上成為“家長裡短”的彙集之地,很多家庭一方面教導孩子吃飯要認真,另一方面自己又有聊不完的桌邊事兒。而且,還往往告誡孩子“大人講話,小孩子安靜的聽”。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有過新兵經歷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您入伍前的餐食習慣如何,不出兩日您的餐食習慣一定好轉。這是為何呢?根本點就一個,過了規定的時間就沒有您的飯餐了,是真正的“過時不候”。那麼,試想一下,如果家庭吃飯也能給予孩子相應的示範,會如何呢?您是否感覺規則太嚴厲了,還是自己本難堅持呢?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學習進步、增長知識的過程,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是在這期間養成的。家庭就是給予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堅實陣地,要求孩子做到的言行習慣,您不需說教,用行為給予示範,孩子自會跟隨、模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想要得到精美的影印件,必須修飾好原件,教導好孩子言行習慣的基礎就是給孩子相應的行為示範。
美味可口
3、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食物選擇
每種食物都有其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對人體的功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生活中要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食物選擇,儘可能引導孩子吃到多種多樣的食物,切忌將孩子的食譜定型或者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吃、那個沒營養......因為,食物擁有不同的味覺感受,孩子會因此選擇喜歡上那些適合自己“口感”的事物,而對於口感沒那麼舒適的食物就會產生厭倦。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食物選擇,轉變他們對於不喜歡事物的認識,摒棄他們因“挑食”而引起的不好好吃飯。
孩子的學習活動中,都比較喜歡“攀比”,他們會樂意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比賽,比如看誰吃飯速度快。所以,家長在吃飯的時候需要做好引導,可適當與孩子進行吃飯比賽。當然,對於孩子該吃什麼的問題上,家長們也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有一個家長給了孩子一個標準之後,其他人應該相互“補臺”,即使您感覺他的方法不對,也不要當場就給孩子另一個選擇,那種為孩子吃飯而爭吵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家長之間的不同意見會成為孩子“不守規矩”、“不好好吃飯”等一些列不聽管教行為的起點,好的家庭教育應該首先做到規則的相對統一,之後就是“持之以恆”的堅守。
最後,要引導孩子參與到食物的製作過程之中,讓孩子能夠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引導孩子珍惜勞動成果、愛惜食物,對自己能吃多少有較準確的判斷,也就是做到開餐前預定一個飯食量,之後就要吃完這些飯菜、不浪費、不留剩。
回覆列表
家裡同款寶寶,之前,兩歲多的時候,孩子還不會吃米飯,一吃米飯就噁心,卡在嗓子裡。每天曾經為了孩子的吃飯煩透了神。從我家之前的情況看,我認為寶寶不好好吃飯至少有以下幾點原因:
沒有良好的吃飯習慣因為孩子吃的少,總想著他能多吃些,就想盡各種方法讓他多吃些。甚至有時候還追著喂孩子;拿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為了讓孩子能在餐桌上多座一會。結果是惡性迴圈,孩子的注意力全被無關的東西吸引。更沒心思吃飯。
所以,為了能讓孩子好好吃飯,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餐規律,坐著桌子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吃飽了不要強迫孩子再吃。
缺少運動之前住在樓下,每天的運動量有限,尤其是到了冬天,孩子運動量更少。吃飽了不動消化的也慢。
後來一天,孩子的外婆帶孩子到老家待了一段時間,老家外面有廣闊的場地,孩子每天玩的不回家。那段時間孩子飯量見漲。之後,回到小區,在忙外婆都帶孩子去跑一跑,運動促進消化。
平時吃了太多的零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家都會備上一些零食:像小餅乾、牛奶、水果等都是常見的,還有一些零食添加了大量的新增劑。重口味、重油膩。孩子吃了不僅不餓了,還破壞了孩子的味覺。當然不肯在吃飯了。零食多好吃呀!
脾胃不和就像我家孩子,先天性脾胃較弱、胃口較小,動不動就容易拉肚子。這些也造成了孩子吃不了多少。
總之,想要孩子好好吃飯,首先要在飯菜上下功夫,儘量做得好吃些。同時養成孩子良好的用餐行為,不多吃零食,不吃一些刺激性食物,養好孩子的脾胃,多運動,孩子的飯量會見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