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淵鯨
-
22 # 大不列顛的帝王
從字面上可以這樣理解,在這個世界上,講義氣的往往是那些殺狗賣豬之人,他們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他們卻沒有被功名所包裹。
而那些飽讀詩書的人,他們爭鬥,他們運用權謀達到目的,他們往往有負他人。
我認為這種事情的發生,無論什麼年代都有,因為人後天的差異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有的人有抱負、有理想,而有的人絕得生活幸福安逸就好。有抱負的人肯定不甘心碌碌無為,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肯定需要拋棄一些東西,而幸福安逸的人也可以理解為屠狗輩,他們雖然老實、善良,但對這個世界其實沒有多大貢獻。
我認為,將於與之必先奪,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要想成功,你就得拋棄一些東西。
此當為讀書人警醒。
凡是能流傳的諷刺性古語,無不因其強烈的反差效應,和非常態刺激。並且這種非常態狀態,已成為一種經常的存在,它與原應常態各有佔比。因此,諷喻類的古語,絕不會是完全正確的歸納,若以此為真理演繹開去,則無法避免失誤與冤案。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比如這句從字面看就很明顯,“每”,每每,經常;“多”,很多,若釋義成大多則值得商榷。本身就表明,這種情況只是非常態下的常態,除此還有讀書人並不負心,粗蠻人並不仗義的應該具有的常態。之所以講“應該具有”,是根據社會教化程度而作的判定,並不一定正確。
於是反差與刺激來了,無論讀書人先前是何種心性,得到社會資源的優先輸入、培植與教化,該不至於負心,事實竟負心。是教化沒起作用,還是竟然起了反作用,讀了書卻變壞了?無論怎樣都不應該,否則就是浪費了寶貴的社會資源,和教化之恩,得來竟一隻白眼狼。這是令人十分不平和氣憤的。
而粗蠻之人如屠狗者,什麼恩惠教化都沒得到,連書本都沒見過,更別提受公家恩惠了,按說奸詐,負心,惡毒之類的表示未開化之詞,是他們的專屬才是,因為教化都是以人性本惡為基礎努力提升到善的。可是,事實告訴我們,往往不是這樣。他們的忠恕,淳樸,仗義,常常讓我們吃驚,而後感動。也讓我們懷疑人性之本,究竟善惡?
所以判官曹公才會如此義憤,出口成此警世之語:“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用以敲打鞭策天下讀書人,宜用讀書之功增益良善忠義之禾,而翦自私奸惡之苗。而對仗義淳樸的所謂粗蠻人眾,大力褒揚,勉勵,自然希望繼續保有這份璞真。
讀書人在品行上,自來就非絕對高人一等之類,在於自己修為的方向,向善而更善,向惡而更惡。在為人處世方法上,自來就非絕對通達無羈之類,不然“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諷喻從何而來?讀書人,凡自視甚高者,亦絕非善類。
此當為讀書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