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所謂中,不是中點,也不是中線, 而是指寂然不思,萬善未發。 而未發之中,有一昭然不昧的本體, 這個本體就是中,就是太極, 好好看看貓貓老師說的東西吧,98%的人認為是身體的中點和中線,還在每天練著所謂的守中、用中,如何躲開自己的中,如何去打別人的中等等,其實根本不知道太極功夫所說的中是什麼, 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而這種“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東西在我們對太極拳的認識中太多了,所以太極功夫就成了現在這個鬼樣子!
5
回覆列表
  • 1 # 籃壇熱點

    太極拳守中分析如下

    一、行拳走架要“求中”

    太極拳在行拳走架出手之時,周身均無定向,要想在多維空間內、在動態中尋求平衡,必然先建立自己在這個多維世界中的座標與原點,然後才能夠確定前後左右,進退反側,否則習拳走架也就無從談起。

    這個座標、原點就是自身的“中正”,既為立身中正。因此“求中”是太極拳行拳走架時的重要要領,身體不能前俯後仰,左歪右斜,需中正安舒,方能支撐八面。

    例如:“三直四順”就是太極拳走架“求中”的要求。三直:頭直、身直、小腿直,四順:順腿、順腳、順手、順身。頭直則意能領得起,身直則頸自然順直,精神能貫得起,頂勁可上領,肩頸部血脈通暢,意氣通達則周身輕靈;腰脊中正順直,可使脊椎形成反弓之勢,是太極拳修煉之“勁力”的源泉,“牽動往來氣帖背,斂入脊骨,則力由脊發”;是指由外帶內,由外達內,由內及外,內外合一。三直四順能夠順外形,外形順暢則意氣通達,意氣順暢則周身相隨,進而周身一家;“氣以直養而無害”,自然能夠健身益壽,身順則易於鍛鍊“丹田”內氣,這樣才能夠練好拳架。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二、行拳走架要“守中”

    意念守中是太極拳修煉之心法。行拳走架動作規矩端正,不貪不欠,無過不及,不離不即,輕靈圓活,這些是意念的訓練。拳架是意念的載體,我們透過盤架來強化大腦皮層運動中樞對於拳架動作的感知,長期積累這種感知在技擊時就可以形成本能反應。

    太極拳練習時要求松心凝神,心平氣靜,意念守中,本心與意念抱元守一,方能夠心動意出,意動形隨,意到勁到。練習的拳架功夫沒有達到自然圓轉的程度時,不能學推手、練技擊,就是怕影響意念守中的鍛鍊。心貴靜,意守中,現場臨敵反應時間最短是太極拳後發先至的基礎,也是意念的自然狀態。若意不能守中,心就不能靜,在形則有貪欠偏倚之弊,技擊時容易犯呆滯不活的毛病。只有自然而然練就的技法,用時才可達到信手捻來、隨手應物的無意識狀態。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三、行拳走架要“用中”

    太極拳拳理體系尊崇先天太極圖,行拳走架身法要像太極圖中的子午線那樣垂直中正,技擊時則要起於中,落於中,守己疆土也在中位,出手臨敵佔據中央之地,意在對手之先,就已經搶佔先機,即所謂“腳踏中門搶中位,就是神仙也難防”。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轉換靈活,捨己從人,從人由己。同時攻於中,取彼也在中。集自己之力在正中就某一處發出,是身體渾圓整勁,也是致勝的根本。

    中正線是太極拳運動中人體的公轉軸。人體前面上自百會下至會陰經過丹田的一線為“前中線”,背後與之對應為“後中線”,兩側身百會至足心湧泉穴為兩條“側中線”,前後中線和兩側中線所在平面正好在“中正線”相交,此為人體運動的重心所在,同時也是人體重要臟器和諸多要害所在,任督二脈運行於此,如受重創輕則傷殘,重則斃命,因此太極拳技擊的主要目標就是“取中”,即進攻對方正中線或側中線。

  • 2 # 代號147

    太極拳裡有一個指標,比較重要的指標--守中。

    什麼是太極拳的中?守什麼?怎麼守?

    人身上有兩條中線,沿百會穴到會陰穴稱為“縱中線”,沿肚臍的橫向一週稱為“橫中線”。“縱中線”是以鼻子和男性陰部突出物特徵的稱為“前中線”,以脊椎為串珠的後背以凹形為特徵的稱為“後中線”。

    人的中線位置的人體最重要的部位,有重要的內臟器官,有敏感的中樞神經,有承擔支撐的脊椎,有承擔轉動的腰部肌肉和神經系統,更為複雜的是具有綜合指揮能力的大腦。所以,人的中線是差池不得的。守中就是守中線為主的人體中部位置。

    守中,首先要“用中”。用中部的能力來實現守中。中部的能力在於能指揮手腳的運動來護中,大腦指揮,手腳開闔,劈檔架封,騰挪閃展,就是這種能力的反應。

    護中,須要建中。建中最有效的說法是守門戶。哪裡為門戶?上不過肩,立掌護頭,下不過胯,轉腰躲閃,左不過右,右不過左,以腰帶,以腰領。一般情況下,手開為散,手過為捆。過上,過下,過左,過右。散、捆都會缺勁,就是使不上勁。在居中的位置是手最能發勁的。所以手隨腰轉,門向手開,是太極拳最合理的勢、式。這就要引申出護中的另一個理念--從中。

    從中,太極拳的任何一個動作必須從中。由中而發,由中指揮。從中,使守中成為一種理念,成為條件反射。

    不失中,不僅是太極拳拳路的需要,更是器械、技打的要求。中領四肢,四肢封中,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中規中矩,是太極拳的最主要的,唯有中規中矩,才能無過無不及,立身中正,八面支撐。

    守中是意識,下意識的動作,我們在拳架上就要時時意識到,顧全到。

    1.手腳在相應的位置上儘量用腰帶,由腰領而不是用手獨自運動或腳單獨運動。

    2.手腳的互相配合是守中的關鍵,所謂步隨身轉,身隨腰動就是這個道理。

    3.扣檔是中國武術的要點,凡是技擊沒有不扣檔的。弓步虛步都需要扣住檔,現在看到有些推手,用馬步架,實在有些啼笑皆非,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胯收不住,問題往往出在拳架上。

    守中也是一個神歸的意識,守神就是守住神情,專注的意思。試想一個思想不能集中的人,無論技打,還是養生,能達到效果嗎?那種空透,松透的理論是不是真的,我不敢專斷。但太極拳講究的是體松神斂的效果是沒有錯的。

    太極拳動作裡面也有大開的時候,比如白鶴亮翅,退步跨虎。但諸位應該注意到,此時腳就起到了守中的作用了。手分腳起,決不虛招。這裡就體現了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了。還有側身靠,手就一定守住面門,和前胸以防對方列手。

    左不過右,右不過左,上不過肩,下不過腹,是對散和對捆的理解。散了就是出了門戶,給對手有機可乘。捆了,自身的力就給束敷住了。這方面各位可以體會。

    手不守中,腳補充;腳不守中,手補充。這就是我們老祖宗創造拳架的信條。今天我們練拳就是要遵循這些信條,遵守這些規矩來糾正自己的動作。大家可以試一試有那個動作不符合這個原理的,不符合就說明我們動作有差距。

    太極拳的科學性是經過時間磨練的,由實踐檢驗的。每一個動作都可單練的,也可多式合練的。單式練勁,複式練轉換,轉換尤其要有守中意識,轉接不好往往是“失中“的主要方面。

    失中往往失勢,勢一失,全盤皆輸。所以我們從練拳架開始就要注重勢的培養,勢就像一個人的氣質,有端莊娟秀的,有沉穩紮實的,有輕靈機巧的。無論哪種勢都要中正安舒,八面支撐。包括斜中求直的式、勢,總要一個正。

    守中還須注意肩、肘。肩要松,不能扛,兩肩儘量平。

    肘要墜,不要夾,更不能抬。

    守中的腰胯在於松沉,在於根正,唯有根正才能架勢不倒。

    人身上的一串珍珠--脊椎,是我們守中的關鍵,用好這串珍珠至關重要,守好這串珠,用好這串珠,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也是養生,鍵身的必須。

    不偏不斜謂之中,斜中求直也為中。拳架中要:頭正身正腰胯正,神正意正心路正。這樣我們:修持才能達到一定高,練悟進入一個深度,身心保持相當裕度。

  • 3 # 是我的小黎

    守中,從武術技擊的角度,一方面指守住自己的中線,不讓對方從中路攻入。另一方面指自己保持好平衡,守住自己的重心,不要在技擊的運動中站不穩。比如,在對方中路進攻進攻我方時,我方稍一偏開對方進攻的拳掌,就守住了中線,既使自己不受傷害,又保持了自己的身體平衡。對方從側翼進攻我方時,我方仍是稍偏一下身體,粘住對方,即化解了對方的進攻,守住了自己的重心,不失平衡。

  • 4 # 河北印象

    首先,守中也是意念守中,是太極拳修煉之心法。就是在行拳走架動作規矩端正,不貪不欠,無過不及,不離不即,輕靈圓活,這些是意念的訓練。

    其次,拳架是意念的載體,我們透過盤架來強化大腦皮層運動中樞對於拳架動作的感知,長期積累這種感知在技擊時就可以形成本能反應。

    再有,太極拳練習時要求松心凝神,心平氣靜,意念守中,本心與意念抱元守一,方能夠心動意出,意動形隨,意到勁到。練習的拳架功夫沒有達到自然圓轉的程度時,不能學推手、練技擊,就是怕影響意念守中的鍛鍊。

    最後,心貴靜,意守中,現場臨敵反應時間最短是太極拳後發先至的基礎,也是意念的自然狀態。若意不能守中,心就不能靜,在形則有貪欠偏倚之弊,技擊時容易犯呆滯不活的毛病。

    總之,只有自然而然練就的技法,用時才可達到信手捻來、隨手應物的無意識狀態。

  • 5 # 東方廣明

    太極拳是動靜合一的功夫,初煉者只是走架子。內外雙修,才是真功夫。太極拳不同於一般的拳法,是柔中帶鋼,而鋼中有柔,卻剛柔並濟。以意守田,氣發全身。陰陽相抱,以氣環身。意到身行,氣到力到,氣走全身,意到氣到。如此久煉,功夫才能達到上層。太極拳不是空走架子,懂得內功心法,以意導氣,以氣領身,意到氣到,功深成就,一但發功,能如氣吞山河之勢。氣中有電,威力非凡。如得內傳,上功極快。氣走神閒,是世間極好的上層功法。

  • 6 # 使用者薛田春

    守中,一方面指守住自己的中線,不讓對方從中路攻入。另一方面指自己保持好平衡,守住自己的重心,不要在技擊的運動中站不穩。比如,在對方中路進攻進攻我方時,我方稍一偏開對方進攻的拳掌,就守住了中線,既使自己不受傷害,又保持了自己的身體平衡。對方從側翼進攻我方時,我方仍是稍偏一下身體,粘住對方,即化解了對方的進攻,守住了自己的重心,不失平衡。

  • 7 # yuanfanggn

    攻擊中線,“守中打中”是歷代拳家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守中打中”的基本含義是,雙方應首先有效地防護好自己身體由上而下的中線,站穩“中”心,伺機進攻,擊破對方中線或突然襲擊先發制人以戰勝對方。這不僅是因為人體的幾個重要部們皆在中線上,而且人體的重心也在這條中線上,如果這幾個重要部位中的任何一個部位被擊中,就有可能致傷,致殘甚至喪生;如果重心線受到攻擊,重心偏移就有可能站立不穩而傾倒,導致被動。五行通背拳更是十分強調中拳,視之為通背拳之魂。五行通背108總操法,在技擊中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中拳”。中拳即背拳三絕掌之一的追魂掌,又稱鑽掌。獅子抖玲手、激步劈山炮、四門連手炮等,中拳以暗冷、急、快、殘暴、毒狠為特點專攻敵人心窩、襠部、咽喉、面部等中線要害。輕者傷殘、重者斃命。

    太極拳也有“守中打中”和說法,和其它拳種的理解大同小異。

    根據推手的實踐,以及對八卦掌的觀察,我對傳統的“守中打中”有了一些新的補充的理解。我們可以從防和攻,也就是守中和打中兩個方面分別來說。

    守中,從武術技擊的角度,一方面指守住自己的中線,不讓對方從中路攻入。另一方面指自己保持好平衡,守住自己的重心,不要在技擊的運動中站不穩。比如,在對方中路進攻進攻我方時,我方稍一偏開對方進攻的拳掌,就守住了中線,既使自己不受傷害,又保持了自己的身體平衡。對方從側翼進攻我方時,我方仍是稍偏一下身體,粘住對方,即化解了對方的進攻,守住了自己的重心,不失平衡。

    打中,指我方的進攻。一是要從中路進攻,肯定包含這個意思。下面進攻威脅最大。二是指打破對方平衡,令對方在運動中站不穩,即使我方從側面進攻也可以打破其平衡。比如,我方用八卦的技法,從側翼進攻,只要抓到了對方的重心,我方打擊的矛頭仍然是直達對方中線的。

    與守中打中相對應的是,立身中正。一般理解立身中正是站得直。這肯定是對的。問題是,在不配合推手中,能夠永遠站得直嗎?我們理解,加上不配合運動,雙方均在劇烈運動的因素的情況下,立身中正是運動中的,是搖搖晃晃的立身中正。其根本原理也是一個詞“平衡”,掌握自家平衡,破壞對方平衡。

    立身中正的本質是動態平衡,並不簡單地是立直站正。比如出腿時身體必然隨腿的發出而傾斜。牌坊僅僅是最初階段的形象性練法,有了身法的感覺後要練出柔性的身法,不能永遠堅持硬性的牌坊,死守老師教的硬塊身法,一定把把活的柔的彈性的身法練到自己的身上,才能在“守中打中”中游刃有餘。

  • 8 # 福自福地來wjf

    此守中不為動作,不為把式,不為身體的中間或中線。此中即為意念之守,要守住意神,要守住中氣,使神不亂,氣不散。即為神氣的把握之中。無論你是鍛鍊身體,或是太極格鬥的戰場,技戰術的臨場發揮,全在於寧神靜氣。只有全神貫通才能保技中氣的貫通。用神到位,使氣才有揮發的力量。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丹田之氣不受虧損,否則太極則無神化之象也。

  • 9 # 福州禪武

    太極拳“守中”可以理解為,重心,陰陽平衡,氣一元論,中庸、無為自然等等。

    其實提問者最近這些提問全部是從養生的角度看太極拳,如果談論格鬥,這些沒有意義,起碼作用不大,格鬥永遠是不確定的因素,是在動態,無序的瞬間判斷敵情,是開放式技能,是需要根據對手的變化而作做應答行為,是研究別人的體能,技能,心理,戰術,智慧,臂長,肌肉厚度,身體形態,距離,空間,眼神的變化的技能,故意談論這些哲學屬於養生和文化的範疇。什麼是開放式技能,足球,籃球,乒乓球,拳擊、散打,這些都屬於開放式技能,這些動作的都屬於應用技能,是需要根據對手的變化而在瞬間做出相應的動作應答行為。體操,武術套路,跑步,跳水,這些都屬於封閉式技能,是不需要依賴於外部環境作出應答行為,只是按程式,自己能預估下一個動作的展示,是研究自己,太極拳的套路就是如此,是一種程式化的演練,與別人無關。

    太極拳的定義,太極拳是綜合了歷代各家拳法,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了古典哲學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內外兼練、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從這個定義理解太極拳一點也不難,因為是哲學的命名,也是哲學的概念,既然是哲學,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只有一個大概的認知,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太極的“守中”。

    “氣一元論”,是中醫,也是哲學解釋宇宙的本源,既然太極拳借用了哲學的氣一元論,只要守中的理解,練習“氣”也就把握了太極的核心。

    從武術的角度,隨時保持核心的穩定,也就是守中。

    從陰陽的相生,相剋,轉換的角度理解,只要把握陰陽的虛實變化也是守中。

  • 10 # 活躍的工程人

    守中,從武術技擊的角度,一方面指守住自己的中線,不讓對方從中路攻入。另一方面指自己保持好平衡,守住自己的重心,不要在技擊的運動中站不穩。比如,在對方中路進攻進攻我方時,我方稍一偏開對方進攻的拳掌,就守住了中線,既使自己不受傷害,又保持了自己的身體平衡。對方從側翼進攻我方時,我方仍是稍偏一下身體,粘住對方,即化解了對方的進攻,守住了自己的重心,不失平衡。打中,指我方的進攻。一是要從中路進攻,肯定包含這個意思。下面進攻威脅最大。二是指打破對方平衡,令對方在運動中站不穩,即使我方從側面進攻也可以打破其平衡。比如,我方用八卦的技法,從側翼進攻,只要抓到了對方的重心,我方打擊的矛頭仍然是直達對方中線的。

    與守中打中相對應的是,立身中正。一般理解立身中正是站得直。這肯定是對的。問題是,在不配合推手中,能夠永遠站得直嗎?我們理解,加上不配合運動,雙方均在劇烈運動的因素的情況下,立身中正是運動中的,是搖搖晃晃的立身中正。其根本原理也是一個詞“平衡”,掌握自家平衡,破壞對方平衡。

  • 11 # 老谷說

    攻擊中線,“守中打中”是歷代拳家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守中打中”的基本含義是,雙方應首先有效地防護好自己身體由上而下的中線,站穩“中”心,伺機進攻,擊破對方中線或突然襲擊先發制人以戰勝對方。這不僅是因為人體的幾個重要部們皆在中線上,而且人體的重心也在這條中線上,如果這幾個重要部位中的任何一個部位被擊中,就有可能致傷,致殘甚至喪生;如果重心線受到攻擊,重心偏移就有可能站立不穩而傾倒,導致被動。五行通背拳更是十分強調中拳,視之為通背拳之魂。五行通背108總操法,在技擊中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中拳”。中拳即背拳三絕掌之一的追魂掌,又稱鑽掌。獅子抖玲手、激步劈山炮、四門連手炮等,中拳以暗冷、急、快、殘暴、毒狠為特點專攻敵人心窩、襠部、咽喉、面部等中線要害。輕者傷殘、重者斃命。

    太極拳也有“守中打中”和說法,和其它拳種的理解大同小異。

  • 12 # OpenAIE

        人身上有兩條中線,沿百匯穴到會陰穴稱為“縱中”,沿肚臍的橫向一週稱為“橫中線”。縱中是以鼻子和男性陰部為突出物特徵的稱為“前中線”,以脊椎為串珠的後背以凹形為特徵的稱為“後中線”。

        人的中線位置的人體最重要的部位,有重要的內臟器官,有敏感的中樞神經,有承擔支撐的脊椎,有承擔轉動的腰部肌肉和神經系統,更為複雜的是具有綜合指揮能力的大腦。所以,人的中線是差池不得的。守中就是守中線為主的人體中部位置。

        守中是意識,下意識的動作,我們在拳架上就要時時意識到,顧全到:

        1、手腳在相應的位置上儘量用腰帶,由腰領而不是用手獨自運動或腳單獨運動。

        2、手腳的互相配合是守中的關鍵,所謂步隨身轉,身隨腰動就是這個道理。

        3、扣檔是中國武術的要點,凡是技擊沒有不扣檔的,弓步虛步都需要扣住檔,現在看到有些推手,用馬步架,實在有些啼笑皆非,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胯收不住,問題往往出在拳架上。

        守中也是一個神歸的意識,守神就是守住神情,專注的意思,試想一個思想不能集中的人.無論技打,還是養生,都能達到效果嗎?那種空透,松透的理論是不是真的,我不敢專斷。但太極拳講究的是體松神斂的效果是沒有錯的。

        太極拳動作裡面也有大開的時候,比如白鶴亮翅,退步跨虎。但諸位應該注意到,此時腳就起到了守中的作用了。手分腳起,決不虛招。這裡就體現了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了。還有側身靠,手就一定守住面門,和前胸以防對方冽手。

        左不過右,右不過左,上不過肩,下不過腹,是對散和對捆的理解。散了就是出了門戶,給對手有機可乘.捆了,自身的力就給束敷住了。這方面各位可以體會。

        手不守中,腳補充,腳不守中,手補充.這就是我們老祖宗創造拳架的信條。今天我們練拳就是要遵循這些信條,遵守這些規矩來糾正自己的動作.大家可以試一試有那個動作不符合這個原理的,不符合就說明我們動作有差距。

        太極拳的科學性是經過時間磨練的,由實踐檢驗的。每一個動作都可單練的,也可多式合練的。單式練勁,複式練轉換,轉換尤其要有守中意識,轉接不好往往是“失中“的主要方面。

        失中往往失勢,勢一失,全盤皆輸。所以我們從練拳架開始就要注重勢的培養,勢就像一個人的氣質,有端莊娟秀的,有沉穩紮實的,有輕靈機巧的。無論哪種勢都要中正安舒,八面支撐。包括斜中求直的式,勢,總要一個正。

        守中還須注意肩、肘。肩要松,不能扛,兩肩儘量平。

        守中的腰胯在於松沉,在於根正,唯有根正才能架勢不倒。

  • 13 # 太極十

    太極拳的“守中”,應該是廣義。

    太極拳講究形神意氣,就是一種“守中”的表現。

    初學階段講究“形”的練習,這時就要練好立身中正。百會、會陰和兩個湧泉穴的中點,是一個垂直線,腰隨胯轉,虛靈頂勁,沉肩墜肘,膝不過腳,不偏不倚,這些都是對“形”的守中。

    進一級練拳就要講究“神”的練習,手到眼神就到,眼隨形走,不左顧右盼,要神情集中,聚精會神地練拳,封好“三寶”:不東張西望、不要邊說邊練、也不要豎起耳朵,要淡定從容,要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些都是對“神”的守中。

    更進一階,就要講究“意”的練習,勢成氣沉意貫穿,懂得動靜之機,懂得陰陽相濟,每一招一式都是綿綿不斷,蓄勢待發,意念貫穿在外形和神態中,形成一種氣場的聚中,這就是對“意”的守中。

    俗話說“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級神明”,太極拳是一個從學拳、練拳、悟拳、到耍拳的過程。最後講究的就是“氣”的練習,形到氣不到,如同小女繡花。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太極拳的慢,就是為了引領形神意氣從聚中到守中,才有四兩撥千斤之力,才有氣貫山河之勢。

    對太極拳的練習,是一種對人生的修煉,在生活中,你的言行舉止,你的思想意念,你的性格脾氣,都是一種“守中”,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你的人生。

  • 14 # 初炎強太極拳

    此為太極拳的“守中”

    中為正、中為心、中為中心也是技擊中長說的門戶。太極拳說的守中就是在練拳中要做到立身中正,時時刻刻要守住做到這個核心要領。立身中正了,氣血自然貫通上下。反之就是低頭蝦腰功夫不高了^_^

    立身中正了就找到太極拳核心功法。

  • 15 # 使用者7468482866001

    不是太極拳要保持中道,萬事都要中道,什麼叫中,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中是不要做過頭傲慢,也不要待慢愚痴,做到中道就有智慧。

  • 16 # 已關注

    太極,順其自然,不頂不丟,太極拳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永遠掌握平衡,佔據主動!守中,簡單講,一是平衡,二是保護司令部!

  • 17 # 高山仰止1979

    自我感覺是守住自己的重心,也就是丹田這個位置,可以分為內守和外守吧內守就是一口氣要守住,外守就是身體的動態結構始終圍繞在重心上,不發生大的偏移,一點建議,供參考。

  • 18 # 萬悟三生

    太極守中的含義非常豐富,包含三層境界,道法,技法,功法。

    先說守:

    一,守護

    二,守住

    三,守好

    四,守心

    五,守氣。

    再說中:

    一,中位,

    二,中心,

    三,中線,

    四,中間,

    五,中路。

    以中為守,守中以攻。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 19 # 伊尹呂尚

    所謂中,不是中點,也不是中線, 而是指寂然不思,萬善未發。 而未發之中,有一昭然不昧的本體, 這個本體就是中,就是太極,

  • 20 # 聞鍾居士

    守重心。

    應該做人上就是不忘本。不丟棄善根。

    就像網上有很多人反對留學生回國這件事情。那些反對的人是沒“中”可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華為26日p40釋出會上會提到小米的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