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之憂
-
2 # ABC地理頻道
1、自源說認為,地球起源時,地下深處的岩漿中含有豐富的水,在合適的條件下,這些岩石中的水就會被釋放出來。在地球形成後的最初幾億年裡,由於地殼較薄,加上小天體不斷轟擊地球表面,地幔裡的熔融岩漿易於上湧噴出,因此,那時的地球到處是一片火海。
隨同岩漿噴出的還有大量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上升到空中並將地球籠罩起來。水蒸氣形成雲層,產生降雨。經過很長時間的降雨,在原始地殼低窪處,不斷積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的海水只是略帶鹹味,後來鹽分才逐漸增多。
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以及地質歷史的滄桑鉅變,原始的海洋才逐漸形成如今的海洋。
2、外源說認為,碰撞到地球的彗星、降落到地球的隕石,其成分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高達10%以上。其中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球粒隕石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一種隕石,大約佔所有隕石總數的86%。降落到地球的隕石把水分帶到了地球。
另外有人認為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透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
-
3 # 地無私載
“外源說”,顧名思義,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地球外部。而外來水源的候選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
外來水源的另一個候選者是太陽風。首先提出這一觀點的科學家是托維利,他認為,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地球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透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噸這種“宇宙水”。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自源說,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氣體和塵埃經過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凝聚後的這些星子繼續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後進一步增大生長而形成原始地球。
拓展資料:
水(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含雜質},蒸餾水是純淨水,人工制水(透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狹義不可再生,廣義可再生資源。
-
4 # 遇木而行
地球起源時,形成地球的物質裡面就含有水。在地球形成時溫度很高,水或在高壓下存在於地殼、地幔中,或以氣態存在於地球大氣中。後來隨著溫度的降低,地球大氣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岩漿中的水也隨著火山爆發和地質活動不斷釋放到大氣、降落到地表。彙集到地表低窪處的水就形成了河流、湖泊、海洋。
地球內部蘊含的水量是巨大的。地下深處的岩漿中含有豐富的水。有人根據地球深處岩漿的數量推測,在地球存在的45億年內,深部岩漿釋放的水量可達現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地球開始形成的最初階段,其內部曾包含有非常豐富的氫元素,它們後來與地幔中的氧發生了反應並最終形成了水。
-
5 # 東方紅投資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有哪幾種說法?
我來答
小小小白mmmmm
來自百度知道認證團隊 2018-11-24
1、自源說認為,地球起源時,地下深處的岩漿中含有豐富的水,在合適的條件下,這些岩石中的水就會被釋放出來。在地球形成後的最初幾億年裡,由於地殼較薄,加上小天體不斷轟擊地球表面,地幔裡的熔融岩漿易於上湧噴出,因此,那時的地球到處是一片火海。
隨同岩漿噴出的還有大量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上升到空中並將地球籠罩起來。水蒸氣形成雲層,產生降雨。經過很長時間的降雨,在原始地殼低窪處,不斷積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的海水只是略帶鹹味,後來鹽分才逐漸增多。
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以及地質歷史的滄桑鉅變,原始的海洋才逐漸形成如今的海洋。
2、外源說認為,碰撞到地球的彗星、降落到地球的隕石,其成分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高達10%以上。其中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球粒隕石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一種隕石,大約佔所有隕石總數的86%。降落到地球的隕石把水分帶到了地球。
另外有人認為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透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
擴充套件資料:
地球水的“第四種形態”:
絕大多數地球上的水並不是以我們所熟知的冰、水、氣3種形式存在。水還有另外一種存在形式,這種形式異乎尋常——那就是封存在岩石中的水。
這些岩石像一個巨大的水庫,它的含水量至少與地球上所有河流、海洋和冰川中的水量加起來一樣多,或許還是海洋水量的4倍、6倍甚至10倍,但它們一直被深埋在我們腳下410千米處。
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某種礦石的確將水吸入其分子結構中,就像海綿吸水一樣。而水分子進入礦石就會分解,分解為一個氫原子和一個羥基。所以礦石中絕對有水。
-
6 # 無憂無慮2188
地球上的水是由彗星帶來的。地球誕生後,在地球軌道附近有非常多的固體碎塊,主要以彗星的形式存在,其中大多數帶有水。這些碎塊在地球的引力下最終落到了地球上,水也被帶到了地球,地球上的水就慢慢變得多了起來。
-
7 # 世事洞明皆學問問問問
地球是一個藍色星球,是一個海洋麵積比陸地面積更大的行星。地球上陸地面積只有百分之二十幾,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積都是海洋。所以說,有些朋友說是冰川化水,那是不對的,至少說對了很少。
你說大海里面的水是哪裡來的?其實不如說,地球上的水哪裡來的?因為大海里面的水,就是地球上面的水。地球上面的水往低處流,便積成了大海。地球表面的水包括陸地上的水和海洋湖泊江河的水,在太陽和風的作用下,不斷的進行著從水到水蒸氣到雨雪冰又回到水的迴圈,和火山地震風隕石一起改變著地球的面貌。所以,我們的古人把地水火風列為四大動力元素。其中水與風的作用是全球性的。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以我的知識,它是從太陽誕生之前毀滅的那一顆恆星來的!宇宙初開,只有氫和氦兩種元素,經過一次次的核聚變,才有了眾多的元素週期表中有名與無名的元素。太陽誕生前的那個恆星(或許還有更早)(另外,太陽估計也不是它唯一的兒子,太陽附近的恆星恐怕也是它的產物)聚變反應形成了各種重元素,它爆炸後,分散於我們現在稱為太陽系的這片空間裡的物質大多數又聚團成了太陽,而其他或聚成了行星(矮行星)與其衛星,或聚成岩石小行星,或巖核但主體是冰的彗星們,或散佈為星雲。水便是它炸出來的氫與氧的反應物,地球形成之初它(氫氧水)被吸引到了地球上(這是主要的),後來又有各種帶水的彗星撞擊地球為地球送水(這是次要的),於是便積聚成了海洋。
為什麼不來自太陽?因為太陽還在忙著聚變造元素,在它爆炸之前,那些產物都被它抱得緊緊的,跑不出來所以說,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太陽之前的那一顆恆星。
-
8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當前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被水覆蓋的,水的總量約為13.6億立方千米,其中97%左右存在於海洋。那麼這麼多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有人會說是透過水迴圈最後匯入海洋的,如果從一個封閉系統來看,水迴圈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水運轉不息,維持著整個生態系統的正常穩定執行。但如果繼續追問一下,最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其實到目前為止,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在科學家尚有一定的爭論,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學派。
二是彗星來源說。一些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固有的,而是撞上地球的彗星所帶來的。在地球形成的初中期,一些由冰塊組成的小彗星衝入地球大氣層,因劇烈的摩擦冰晶轉化成水蒸氣。據科學家估計,每分鐘大約有20顆平均直徑10米的冰狀小彗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每顆釋放100噸左右的水。
-
9 # 靈鸞520
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水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地球上的水來自太空,另一個則是來自地球的內部。水從太空上來有兩個途徑:一種是落在地球上的隕石比如說由冰組成的彗星,就含有大量的水;第二種是來自太陽的質子形成的水分子。當然了,科學家認為來自彗星的水佔絕大多數,但是各種說法也是不一樣,地球在形成之初海水來源也是各種猜測,具體得還需要科學家繼續研究。
-
10 # 有品位的裝修工
現在的科學分析是小行星帶過來的,但是你要是問小行星怎麼來的水~我解答不了~如果解答出來了,應該我就是小時候夢想的科學家了
-
11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因為,目前太陽系太空間所有衛體物質(各類行星天體)的形成,都是由太陽曆來釋放出來的塵粒流物質,逐漸聚集積累形成現階段的體積與質量之表現結果。太陽曆來釋放出來的塵粒流物質,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由二氧化碳、氮、水(氫氧)和有毒化學物質四種基本元素所構成,也就是說,太陽系太空間所有的衛體物質都是由這四種基本元素所組成的情況,可統稱之為:自然定體物質。
在自然定體物質之中,天然會有一定比例的氫(H)和氧(O)元素存在,一個H與兩個O分子隨機相融可產生水(HO2)的自然現象,即是天然會有構成水的化學元素成分或氣態水現象的自然存在。依據相關天文學家探測表明,地球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平均每天都會有約為3千6百噸的各類太空物質,進入到地球的大氣層之中,並以自然墜落(隕石)、下雨和下雪的方式走進到地球的表層上,地球的體積與質量一直在發生不斷持續壯大的變化情況。
由於地球形成的自然環境,會使存在於自然定體物質之中的水,大部分會成為液態水體現象,鑑於物質比重的關係,在地球體積與質量逐漸壯大過程的同時,會使固態物質與液態水之間發生分離之自然現象,這樣的情況,地球上的液態水體庫存量會顯得越來越多,液態水體趨於越來越多與穩定性表現,久而久之,都囤積在地表的低處地帶並逐步形成為目前浩瀚的海洋現象。
所以說,地球上的海水是來源於太陽持續釋放出來的塵粒流物質。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上千個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
12 # 鳳凰花兒開
1、百川規大海。陸地上的河流匯集陸地降水而來。包括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2、降水。海洋麵積佔地球表面積的進70%,這意味著海洋可以接受70%是降水量。
3、日積月累的積累。降水、地表徑流不斷積累,水量不斷增加,就成了海洋。
4、海洋現在處於蒸發-水量補償的平衡狀態。
5、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一是初生水,就是伴隨地球的形成而存在的水。這類水較少,約戰1%,另外99%是地球從宇宙中搶來的。彗星中含有大量水分,當彗星經過地球的時候,會被地球搶劫一部分水,甚至將彗星捕捉到地球上。加上地球比較摳門,有一套防治水分散失的系統,地球上的水就越積越多了。
-
13 # 金童希瑞
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隕石坑岩漿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態氫離子,金屬態氫離子聚合形成了地殼的二氧化矽(矽酸鹽)、礦物和水!
-
14 # 跟著地圖看世界
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擁有液態水的星球。遼闊的海洋佔地球表面面積的四分之三,海水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如此多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實際上也是在問海洋是怎樣形成的?這是一個人們探討了幾千年的自然之謎,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
壹幾種主要觀點
01地上有。先前,人們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固有的。在火山活動中總是有大量水蒸氣伴隨岩漿噴溢位來,一些人認為,這些水汽便是從地球深部釋放出來的“初生水”。一次火山爆發噴出的水蒸氣就可以達到幾百萬公斤。不難想象,在漫長的地球歷史發展過程中,這樣產生的水是難以數計的。
02天上來。也有研究認為認為,地球上的水,至少大部分的水,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帶來的。
美國科學家透過對人造衛星發回的照片進行研究,發現每分鐘都有一些由冰物質組成的彗星落到地球上。據估計,在地球形成的46億年中,共有23億立方千米的水進入地球。
03太陽送。也有科學家提出觀點,認為是太陽風導致了水的產生。
據推算,從地球誕生到現在,地球吸收太陽風的總量達1.70×1023克。如果這些氫全部與地球上的氧結合,可以產生1.53×1024克的水,與地球目前總量145億噸水量的數字十分接近。
04我國學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規律”的假說。按此假說,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億年間,生物圈曾數次週期性地從地球轉移到另一個星球,又週期性地像候鳥迴歸那樣迴圈到地球上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數度乾涸與高漲。用此假說,正可以解決以往“天外來水”說和“地球固有”說都未能解決的難題。但是,海水到底來自何方,科學的根據並不充足,因此,海水的發源處仍是一個謎。
雖然都只是猜測,海水究竟來自何處的謎題現在依然很難解開。
貳海洋的形成
原始地球的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乾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佈,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於一體。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滔滔的洪水,透過千川萬壑,彙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裡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海洋裡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地球形成臭氧層後,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成說是海洋形成的主要學說。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歷史上的滄桑鉅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叄海水來處之謎
在原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們還不能夠正確的認識世界,把自然界的一切,包括海洋在內,說成是神的創造。
例如,在古代的亞述、巴倫比,就流傳著月神馬尼多克創造了山嶽、河流和海洋的神話。我國古代也有一個神話, 說是英雄共工觸折了天柱不周山,於是天傾西北,從此我國西北多高山;地陷東南,我國東南方就成了海洋。
十五六世紀以來,由於生產與貿易的需要,地質與天文方面的觀測資料不斷增多,人們開始對海洋的形成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拋棄了那些神話傳說中提出的一些近乎科學的假設。
其中法國人鮑蒙提出了“冷縮說”。 這一學說認為, 地球當初是由太陽分離出來的一個熾熱球體,後來漸漸冷卻、凝結,收縮變硬,有的地方突起,有的地方下陷,有的地方產生褶皺或破裂成碎塊。經過漫長的時間,地殼慢慢變厚了, 於是突起的地方成了高山,下陷的地方形成海洋。
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這種理論在地質界仍佔著統治地位。 但是由於放射性元素的發現,使“冷縮說”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放射性元素蛻變所產生的熱能,不斷地烘烤著地球, 使地球不僅沒有冷卻收縮,而且還在增熱膨脹!
與此同時,人們有人為月亮是在二十億年前由地球分離出去的,並在地殼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窪地,這個窪地後來演變成為太平洋海盆。但是這個假設也難以自圓其說。
海洋的面貌是不斷更新的,經歷了許多的變化,如有的海洋地殼上升為陸地,有的陸地下陷或裂開、漂移形成海洋,有的海底擴張為新的海洋;還有由於氣候變暖、冰期消長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也使海洋經歷了許多的滄桑之變。經過了漫長時間的一系列變遷,才形成了今天的海洋,當然,今天的海洋也仍然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近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深化,關於地球及海洋的形成問題,又提出一些新的假設,至今沒有定論。
-
15 # 自由音樂啊
很早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海水是地球本身就有的。當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凝聚出來時,便攜帶有這部分水。起初它們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存在於礦物和岩石之中。這種“初生水”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無法立足,因為人們對這種所謂的“初生水”進行同位素研究時,發現它們是由與地面水十分相似的同位素組成的,這就證明了它們只不過是滲透入地下然後又重新迴圈到地表的地面水。
那麼,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裡來的呢?許多研究者認為,是從天上來的,來自墜落的冰隕石。
美國科學家弗蘭克最先發現冰隕石几乎每時每刻都在向地球襲擊。他在研究1981至1986年間從人造衛星發射回的數千張地球大氣層的輻射圖時,發現上面總是有一些小黑點,每個小黑點存在時間有兩三分鐘。他認為這些小黑點便是由一些撞入地球的冰球造成的,是它們融化成水蒸氣留下的陰影。根據這些小黑點的大小和出現的頻率,他推測每分鐘大約有20顆冰球墜落在地球上,冰球的平均直徑為10米左右,每顆可融化成100噸水。也就是說地球1年可以從這種冰球獲得10億噸水。由於地球至今已有46億年的歷史,所以地球可以從冰球中獲得460億億噸水。也就是說地球上全部水是145億億噸的3倍。據此他斷定,現在覆蓋地球表面3/4的水,都是由冰球融化而來的。他還推測,千百萬年以後,由於冰球的不斷墜落,海洋的面積將會擴大,海水將會增加。
但也有一些科學家堅信水是地球固有的。他們指出,雖然有證據表明火山蒸汽與熱泉水主要來自地面水的迴圈,但要排除其中可能混有少量真正“初生水”的說法,根據計算,如果過去地球的水汽釋放量一直與現在火山活動時所釋放出來的水汽總量相同,那麼幾十億年來的累計總量是現在地球大氣和海洋總體積的100倍。所以他們認為,火山蒸汽與熱泉水中99%是不斷迴圈的水,1%是來自地幔的“初生水”,而正是這部分水構成了海水的真正來源。
看來,“天派”和“地派”意見分歧很大,有待於科學家們去探討,從而儘早解開這個謎。
-
16 # 我的雷凌床車記錄
河水匯入大海形成海水,陸上的石頭泥土都有微量鹽,河水將鹽帶入大海,長時間下來海里的鹽越來越多,由於不斷蒸發,雖然有很多河水注入大海,但海水總量幾乎不變,海水裡鹽的濃度就相對大大增加了,所以海水是鹹的。
-
17 # 天高兮雲淡
地球上水的由來現在還不能有權威的解釋。一種說法就是在地球形成初期,一顆髒雪球—一顆彗星個地球碰撞在一起了,彗星帶來了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的水分,在數億年的蒸發,下雨的迴圈往復中,地殼中的可溶性礦物質,主要是鉀鈣鈉鎂鋰等氯化物,溶解與水,順著河流進入海洋,形成了含鹽分的海水。一種說法就是水分就是地球形成的時候自帶的,地球形成的時候就是一個熔融的大火球,溫度極高,大量的水蒸氣從地球的深部蒸發出來,地球的大氣飽含水分,氣壓極高,隨著地球的逐漸冷卻,在高氣壓下,地球表面的溫度可以存在液態水的時候,整個地球上的滂潑大雨就開始下了起來,這樣的大雨可能下了不知道多少萬年,才形成了地球上的原始海洋。
-
18 # 1幸福倆寶1
海水是固有的,也可以說是從地面滲入的。
這些“初生水”就是從地面滲入的。近代興起的天體地質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鄰中,無論是距太陽最近的金星、水星,還是距太陽更遠一些的火星,都是貧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獨厚,擁有如此大量的水。
-
19 # 眼鏡叫獸
科學家們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較,研究了雨後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鹽是由陸地上的江河透過流水帶來的。當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處彙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過各種地層滲入地下,然後又在其他地段冒出來,最後都流進大海。水在流動過程中,經過各種土壤和岩層,使其分解產生各種鹽類物質,這些物質隨水被帶進大海。大海是最終的容器了,水不在從大海中流出了.只有不斷蒸發,形成水蒸氣和雲把水又帶到陸地上.再重複降水.而蒸發帶走了純淨的水.鹽卻留在了大海中.鹽的濃度就越來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經過了億萬年,海水中含有這麼多的鹽也就不奇怪了。
-
20 # 科學小哥
遼闊的海洋佔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面積,海水是地球水的主體,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如此眾多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
最早人們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固有的。起初它們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貯存於礦物和岩石之中。以後,隨著地球的不斷演化,它們便逐漸從礦物、岩石中釋放出來,成為海水的來源。譬如,在火山活動中總是有大量的水蒸氣伴隨岩漿噴溢而出。據此,一些人認為,這些水蒸氣便是從地球深部釋放出來的“初生水”。然而,當人們對這種所謂的火山“初生水”進行深入研究後,卻意外地發現:它們實際上只不過是滲入地下然後又重新迴圈到地表的地面水。近代興起的天體地質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鄰中,無論是距太陽較近的金星、水星,還是距太陽更遠一些的火星,都是貧水的,惟有地球得天獨厚,擁有如此巨量的水,這不能不使人感到奇怪,科學家們對此認識不一。 一些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上地球的彗星帶來的。一些科學家從人造衛星發回的數千張地球大氣紫外輻射照片中發現,在圓盤狀的地球影象上總有一些小黑斑。每個小黑斑大約存在二三分鐘,面積約有2000平方千米。經過仔細檢測分析,他們認為這些斑點是一些由冰塊組成的小彗星衝入地球大氣層造成的,是這種隕冰因摩擦生熱轉化成水蒸氣的結果。從照片還可估算出每分鐘約有20顆這種小彗星進入地球。若其平均直徑為10米,則每分鐘就有1000立方米水進入地球,一年即可達0.5億立方千米左右。據此可以推算出,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億年中,約有23億立方千米的彗星水進入地球。這個數字顯然大大超過現有的海水總量。因此,這一觀點是否可靠,還有待驗證。 另一些科學家相信水是地球固有的。雖然火山蒸汽與熱泉水主要來自地面水的迴圈,但不排除其中有少量“初生水”。如果過去的地球一直維持與現在火山活動時所釋放出來的水汽總量相同的水汽釋放量,那麼幾十億年來累計總量將是現在地球大汽和海洋總體積的100倍。所以他們認為,其中99%是週而復始的迴圈水,但卻有1%是來自地幔的“初生水”。而正是這部分水構成了海水的來源。地球的近鄰貧水,是由於其引力不夠或溫度太高,不能將水保住。
回覆列表
地球上的水是打哪兒來的?科學家解開"水之謎"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學術界對地球生命起源的討論又熱鬧起來。眾所周知,最時髦的一種理論認為,是來自太空的攜帶有水和其它有機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后才使地球產生了生命。最近,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了可證明這一理論的依據:一顆被稱為利內亞爾的冰塊彗星。 據科學家們推測,這顆彗星含水33億公斤,如果澆灑在地球上,可形成一個大湖泊。但十分令人遺憾的是,利內亞爾彗星在熾烈的陽光下蒸發成了蒸氣。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們都觀察到了這一過程。那麼,這顆彗星攜帶的水與地球上的水相似嗎?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實驗證明,數十億年前在離木星不遠處形成的彗星含有的水和地球上海洋裡的水是一樣的。而利內亞爾彗星正是在離木星軌道不遠的地方誕生的。 天文學家們認為,在太陽系剛形成時可能有不少類似於利內亞爾的彗星從"木星區域"落到地球上。美國航空航天局專家約翰·瑪瑪說:"它們落到地球上時像是雪球,而不是像小行星撞擊地球。因此,這種撞擊是軟撞擊,受到破壞的只是大氣層的上層,而且撞擊時釋放出來的有機分子沒有受到損害。" 海洋形成之謎 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討論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討論海洋形成的問題。然而,直到今天,科學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多數的看法認為,大約在50~55億年前,雲狀宇宙微粒和氣態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原始的地球,既無大氣,也無海洋,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在地球形成後的最初幾億年裡,由於地殼較薄,加上小天體不斷轟擊地球表面,地幔裡的熔融岩漿易於上湧噴出,因此,那時的地球到處是一片火海。隨同岩漿噴出的還有大量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上升到空中並將地球籠罩起來。水蒸氣形成雲層,產生降雨。經過很長時間的降雨,在原始地殼低窪處,不斷積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海水不多,約為今天海水量的1/10。另外,原始海洋的海水只是略帶鹹味,後來鹽分才逐漸增多。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以及地質歷史的滄桑鉅變,原始的海洋才逐漸形成如今的海洋。這是第一種有代表性的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海水來自冰慧星雨。這是美國科學家提出的一種新的假說。這一理論是根據衛星提供的某些資料而得出的。1987年,科學家從衛星獲得高畫質晰度的照片。在分析這些照片時,發現一些過去從未見到過的黑斑,或者說是"洞穴"。科學家認為,這些"洞穴"是冰慧星造成的。而且初步判斷,冰慧星的直徑多在20千米。大量的冰慧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可想而知,經過數億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地球表面將得到非常多的水,於是就形成今天的海洋。但是,這種理論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就是缺乏海洋在地球形成發育的機理過程,而且這方面的證據也很不充分。 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說,地球上的水究竟來自何方?只有當太陽系起源問題得到解決了,地球起源問題、地球上的海洋起源問題才能得到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