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蕭子北談人生百態
-
22 # 銘洋說事兒
這是因為三國志的問題,三國志作者陳壽是晉朝人,晉朝奪得曹魏政權,所以他只能以曹魏為三國正統,自然不能稱呼劉備政權為“漢”,稱呼“蜀”表示其為割據偏安政權
-
23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來解答。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有一個泱泱大國的心態,只要是認定為割據、敵對的王朝,都被稱之為偽朝,如《陳情表》中李密所說“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在宋朝之前,官方認為的正統王朝是魏國,而吳國、蜀漢都是非正統、割據王朝。作為繼承漢室的魏國當然不能再稱劉備建立的漢為漢,只能以蜀漢佔據的地方來命名,所以就有蜀這個稱呼。具體可見當時官方正史《三國志》,其中就以蜀來記載劉備集團建立的漢。
-
24 # 歷史都付笑談中
確實是漢,一般我們管劉備建立的割據政權叫做季漢。稱為蜀國是有問題的,電視劇中打著“蜀”字的戰旗也是有問題的。
劉備稱帝,繼承漢祚,因為當時曹丕廢了漢獻帝,大漢亡了,但劉備認為大漢沒亡,所以他的國號是沿襲了西漢、東漢,大漢在他手裡繼續延續,並沒有新建一個蜀國。
但為什麼後人都稱蜀國呢?這問題主要出在陳壽身上。
陳壽撰寫《三國志》,把劉備集團的人都寫在《蜀書》裡面,稱蜀而不稱漢,並且《蜀書》裡面,還把劉焉、劉璋父子排在最前面,整的挺噁心人。
畢竟,整體上來看,《三國志》還是偏向魏晉一方,對常年交戰的季漢自然少不了抹黑,站在魏晉的視角,他們自然不承認漢室正統,他們更希望認為劉備建立的就是一個新的國家,和魏國、吳國沒有區別。另外,從勢力範圍上講,丟了荊州以後,季漢偏安蜀地,所以也習慣用蜀代指。
時間長了,人們慢慢也就習慣稱為“蜀”了。羅貫中先生在寫《三國演義》時,也是按照習慣,稱為蜀漢了。
公元221年,奮鬥一生的劉備終於在60歲的時候稱帝了,國號仍為“漢”。想想劉備廝殺一生,從織蓆販履之輩最後當上九五之尊的皇帝,真是一部勵志史呀,給後世白手起家之輩樹立了楷模。
劉備是漢室後裔
劉備出道之時,家中已經破落,但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而且逢人就講,到處說,在當時也沒有人質疑他,其實漢代古人是一言九鼎,不說謊話的。滿嘴荒唐言,是明清時期古人的事情。所以現代專家們考證,其實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還是八九不離十的。後來劉備更是被漢獻帝拉攏變成了“劉皇叔”。
劉備延續漢祚
漢獻帝被逼禪讓給曹丕後,劉備就立即稱帝,以續漢祚。漢室曾在王莽的新朝中斷過,傳說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就是殺了一條白蟒蛇。而蟒蛇化身王莽,建立新朝,傳承兩百餘年的漢朝中斷了,後來漢室後裔劉秀“光武中興”復興了漢朝,漢室又存活了兩百餘年。劉邦的漢朝都城在長安,劉秀的漢朝都城在洛陽,後世為了區分,稱為“西漢”和“東漢”。
而劉備也是作為漢室後裔復興漢朝的,但是他建立的漢,並沒有像劉秀一樣統一華夏。華夏九州之地只佔了益州和荊州,荊州還沒等到劉備稱帝就被“關羽大意失荊州”,弄丟了。實際上劉備的漢地盤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後人不稱什麼後漢,南漢,北漢了。(後漢,北漢,南漢在歷史上也有,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蜀”是後世稱謂,劉備諸葛亮他們自稱為“漢”
天下九州劉備的漢只佔益州一州之地,都城為成都,益州又稱為蜀,所以後人稱劉備的漢為“蜀漢”或者“蜀”了。看到電視劇裡面很多諸葛亮北伐時候的場景,什麼蜀國,蜀軍旗的,對於嚴謹的歷史學來說,這是令人噴飯,純粹來搞笑的,人家自稱“漢”的好不好,怎麼會打出“蜀”的軍旗了?
稱呼“蜀漢”或者“蜀”,都是後人為了區分東漢,西漢,蜀漢罷了,在血脈上講,他們是一脈相承的,只是中間被割斷了而已。劉備做了2年皇帝,在公元223年病逝永安宮。傳位劉禪,劉禪在位42年,被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劉禪出城投降,蜀漢滅亡。
有意思的是,都說軟弱無能的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三國皇帝裡面,在位42年的劉禪反而是當皇帝最久的一位了(遍數中國皇帝史,在位42年也是非常長的一個記錄了,很多普遍在二三十年,就連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在位23年而已)。這或許是歷史給大家開的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