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7
回覆列表
  • 21 # 天下文樞2020

    《詩經》原本叫《詩》,內容多來自民間,周朝設有有專門的采詩官,採集民歌,以體察風俗民情、政治得失,因此編攥而成;因為一共存有305篇,所以被稱為“詩三百”。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詩歌。《風》這一部分的文學成就最高;《雅》多為貴族祭祀的詩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歌。《經》就是經典的意思,之所以改稱為《詩經》,是由於漢武帝獨尊儒術,把先秦時代的儒學經典著作《詩》、《書》、《禮》、《易》、《春秋》合稱為“五經”,所以自漢武帝之時起,人們才把《詩》稱為《詩經》的。它被奉為儒家經典,孔子教育弟子學習傳唱《詩經》,並以之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 22 # 小小的小短髮

    《詩經》,先秦時稱《詩》,或《詩三百》,漢代稱為“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前11世紀至前6世紀),也是儒家“大六藝”之一,《詩經》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相傳為孔子所編定,共三百零五篇,因此又取詩的數目整數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

    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經》當作經典,列入“五經”之中,它原來的文學性質就變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連的教化人的教科書,也稱“詩教”。漢朝毛亨、毛萇曾註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

    《詩經》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按照音樂特點分為“風”、“雅”、“頌”三類。“風”有十五國風,類似於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包括政治詩、史詩、諷刺詩;“頌”分《周頌》、《魯頌》、《商頌》,為廟堂樂章,用於宗廟祭祀。形式主要為四言,也雜有各種長短不齊的句子。

    據《論語》記載,孔夫子教育大家說,學詩應該多認識點草木鳥獸,這是詩的日常功用;又說,學了詩,出使的時候不能正確運用,等於白學,這又是詩的政治功用,可見詩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

  • 23 # 未晞的時光

    《詩經》被稱為《詩三百》和詩經中的數量息息相關。

    《詩經》有300餘首詩

    《詩經》中共計有311首,其中有305首為完整的詩詞,6首為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的詩,也被稱為笙詩,《詩經》取所包含詩數量的整數,也被叫做《詩三百》。

    《詩經》最開始被稱為《詩》,漢代將《詩》《書》《禮》《易》《春秋》奉為儒學經典,《詩》也開始更多的被叫做《詩經》。

    300首詩或為孔子挑選整理

    《詩經》中詩作內容大多不可考,據傳從周朝開始就有詩歌內容收集了。在《史記》中有一種說法是,《詩經》原本有3000多首詩歌,孔子據禮儀的標準,選擇整理出其中的300首,重新編纂為《詩經》。

    《詩經》都有哪些內容?

    在內容上,《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分別有160篇,105篇,40篇。《風》多位各地民歌,《雅》多位宴會或者祭祀音樂,《頌》多位宗廟祭祀的詩歌。

  • 24 # 詩情畫意白蘋洲

    人們常謂《詩經》為“詩三百”,何謂“詩三百”呢?它是一部何樣的作品呢?其中包括哪些內容呢?讓我們一同走進《詩經》的世界,瞭解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吧。

    一、作品名稱:

    《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二、作品介紹:

    《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有十五國風;《雅》有《大雅》《小雅》;《頌》有《周頌》《魯頌》《商頌》。

    大抵是西周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產生於今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及湖北等地。據《史記》等記載,系孔子刪定,近人多疑其說。其中民間詩歌部分,相傳由周王室派專人(古稱“行人”或“遒人”)蒐集而得,稱為“採風”。

    有“男女相悅”之詞,也有不少篇章揭露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混亂,反映了人民遭受的壓迫和痛苦;部分關於西周上層統治者祀神祭祖、讚美業績的作品,提供了關於西周的興起、周初經濟制度和生產情況的重要資料。

    詩篇形式以四言為主,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秀篇章,描寫生動,語言樸實優美,聲調自然和諧,富有藝術感染力。

    三、背景資料:

    《詩經》既非一人所著,也非一人編輯而成。其作品來源主要有三:一是當初周朝設有專門採集民謠的官員。他們蒐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風俗、政治得失,“風”詩多源於此。二是宗廟祭祀之詩。三是周朝有“獻詩”的制度,“雅”詩多是公卿士大夫獻詩的彙集。

    四、作品年代:

    經考定,《詩經》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滅商(前1046)以後產生的。“周頌”的時代最早,是西周初年貴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描寫農業生產的詩。“魯頌”和“周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前770)以後。

    “大雅”也是西周時期的詩,祭祀和宴會的樂歌居多,還有幾篇敘述周室祖先的事蹟和武功,是我國上古僅存的史詩。“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貴族文人,但他們對政治現實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之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產生於西周後期到東周初年,內容一部分和“大雅”相同,一部分和“國風”相同,其中有不少優秀的作品。

    “國風”是人民大眾的口頭創作,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不少揭露貴族統治集團壓迫和剝削人民的篇章,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和愛情生活。採用復沓的手法來反覆詠歎,即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出民歌的特色。

    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計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自己需要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