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祥79874
-
2 # 豐沛河畔
古人稱故鄉為“桑梓”。桑梓指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讚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
3 # 杜象應
古人稱古鄉為桑梓之地,是比較年代久遠的家鄉,有一種飄泊在外,常思而回不去的感覺。
《故鄉》
時常作夢兒時事,猶在家中母身旁。
依梓背靠嘗桑果,但看雞豬望遠方。
-
4 #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謝謝邀請,古人那時候時間很長,車馬很慢,無論到哪裡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又沒有像現在的人們很忙。可能你那個年代吃的倒是天然,綠色食品,雖然也有夢想,但是山水綠,空氣鮮,人也會玩浪漫,就是離家遠了,對於家鄉還文縐縐的道出思念,那家鄉不叫家鄉叫桑梓!其實古人的浪漫與虔誠對於家鄉接近於膜拜,無數次的讚美,從不吝嗇。是古人遠走他鄉再遠方一遍又一遍的吟哦,把鄉愁延續了好幾千年,是他們的聲聲呼喚,拉近了家鄉的感情。古人我們的先人,做了他鄉不歸客,依稀夢裡忘家鄉。今天我也和祖先一樣,離別故土,尋找夢想。但是卻沒有了祖先那份對家鄉的牽念與思念,現在高鐵很快,影片可見!!!
-
5 # 思德
故鄉指出生地或長期生活過的地方,對第二種義項,一般稱為“第二故鄉”。中國古代對故鄉有許多雅稱,常見的有桑梓、家山、故國等。
古代的文人雅士對“故鄉”一詞,賜予許多雅稱。
故鄉
《樂府詩集·木蘭詩》:“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桑梓 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後用作對故鄉的代稱。柳宗元《聞黃鵬》詩:“鄉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家山 錢起《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故鄉景色2
梓里 劉迎《題劉德文戲彩堂》詩:“吾不愛錦衣,榮歸誇梓里。”
故國 杜甫《上白帝城二道》:“取醉他鄉客,相逢故華人。”
鄉井 崔桐《酬李補闕雨中寄贈》詩:“白髮還鄉井,微官有子孫。”
鄉關 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鄉國 蘇軾《遊寒山寺》詩:“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客人多。”
鄉邦 鮑照《還都口號》:“君主遲京國,遊子思鄉邦。”
鄉曲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鄉》。
現代文學家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
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這篇小說通篇採用對比的藝術手法,主要體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結構的安排上。首先, 人物形象自身形成鮮明對比。其次,形象與形象之間也形成了鮮明對比, 閏土和楊二嫂, 在思想性格和生活作風上就有鮮明對比。再次,小說在結構上,前後形成鮮明對比。
通篇採用了對比藝術, 但並不簡單的生硬拼湊,而是把人物刻畫同景物描寫巧妙的穿插、溶匯在一起,使整個作品構成一幅色調十分和諧、鮮明的圖畫,蘊含深沉,意味雋永。小說的對比藝術主要有三個特點。
首先,《故鄉》的對比是用純一色的白描手法來體現的。作者的語言精確樸素, 不加任何雕琢, 運用白描手法,再現了“ 我” 回故鄉,同親友鄰居各類人物相處的生活場面,揭示了生活變故和人事變故。
其次,《故鄉》的藝術對比中, 滲透著濃郁的詩情。作者對故鄉、對勞動人民的真摯的熱愛,都熔鑄在作品裡。再次,《故鄉》的藝術對比裡, 蘊藏著深沉的人生哲理。
-
6 # 聖恆標
《家鄉舊故》
出生異鄉回老家,
村莊拆遷移新居。
住上高樓觀舊故,
政府為我把夢圓。
-
7 # 李老根2017
《故里》
為謀生計出鄉關,
桑梓從茲夢裡看。
老家一去三千里,
故里明月照無眠。
-
8 # 小虎幾
親不親故鄉人,都是常說的。或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里,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這故里也屬其稱吧?正常人出生在這塊土地和一起長大的兒時伴們即使打過架,但懂亊了還是有感情的,在外地謀生若遇著,也有親人之感,故親不親故鄉人,哈哈、無亊做,聊吧…
-
9 # 鄉村武少
早上好,首先很感謝您對我的熱情邀請,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中國古代常在家房屋旁再種桑樹和梓樹。另一說是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栽種的。表示敬意和愛慕。還有“反哺桑梓”的成語。在中國古代,桑樹和梓樹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極其密切。桑樹的葉子可以用來養家蠶。桑果可以食用和用來釀酒。樹的樹幹及其枝條可以用來製造器具皮,桑樹皮可以用來造紙,桑樹葉,果實,桑枝條,桑根都可以入藥。而梓樹的葉子也可以用來食用,梓樹皮也是一種中藥材!梓樹木材輕軟耐朽是製作傢俱,樂器的完美木材。另外梓樹是一種速生樹,在中國古代還被百姓作為薪炭用材,正是因為桑樹和梓樹與人們的衣,食,住,用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代的老百姓會經常在自己一家的房前屋後栽種桑樹和梓樹。人們對父母先輩所栽植的桑樹和梓樹也往往心懷敬意。由於以上的原因,久而久之,桑樹和梓樹就成了故鄉的象徵詞。本觀點純屬個人意見。謝謝
-
10 # 內江黃大姐
古人對古鄉的稱呼是,比如,故鄉,古園,鄉里,老家,梓里,鄉關,梓鄉……等等。
家鄉和故鄉有什麼區別呢?一般來說,人們都普遍認為家鄉和故鄉意思相近,其實故鄉和家鄉是有所區別的。
“故鄉"應該是說以前,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或者祖籍。“家鄉"更著重於“家”字,以前家所在的地方,感情比“故鄉"更親近一點。
“家鄉"應該是個小範圍內區域,故鄉可以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比如說,某某的家鄉在某個省的某個縣,某某的故鄉在某個地方等等!
-
11 # 江邊1122
古人稱故鄉為“桑梓”,古人在家鄉的屋前放後都栽種桑樹和梓樹,據說都是父母栽種的,“桑梓”一般是表示對父母的敬意。
-
12 # 使用者5013830917827
“故鄉”或“家鄉”是自己的出生地,老家是長輩的出生地,回自己的出生地稱“返鄉下”或稱“返家鄉”,回長輩的出生地稱“返老家”,人們因生活所逼或工作需要以及想改換生活環境而遠離家鄉,在外生活數十年之久未曾回去過,所以將“家鄉”改稱“故鄉”,固得名“故鄉”,古人稱“故鄉”叫“故土”、“故園”、“故里”、“桑梓”、“故國”。
-
13 # 我的北方
故鄉是家,是根,是集緊著夢想,渴望,歡樂的源淵,也是靈魂的歸宿地,我且不論古人怎稱故鄉,在我看來,故鄉永遠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和夢中搖藍!
-
14 # 阿狼線上
1、桑梓
【解釋】: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家鄉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要對它表示敬意。後人用“桑梓”比喻故鄉。
【出自】:唐·柳宗元 《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譯文】:鄉禽什麼事也來這裡,令我生心想起故鄉。
2、故園
【解釋】:對往日家園的稱呼,故鄉。
【出自】:唐·李頻 《春日旅舍》詩:"如何一別故園後,五度花開五處看。"
【譯文】:為什麼一告別故園後,五度花開五處看。
3、鄉關
【解釋】:是指故鄉。
【出自】:唐·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只見江上煙波浩渺,使人心頭湧上無限鄉愁
4、梓里
【解釋】:指故鄉。
【出自】:宋·張元幹 《瑤臺第一層》詞:"舊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
【譯文】:過去山同梓里,受到月旦、早已平章。
5、枌榆
【解釋】:泛指故鄉。
【出自】:司馬遷·西漢《史記》:漢高祖劉邦初得天下大定,詔令:豐治枌榆社,並按時祭祀。
【譯文】:漢高祖劉邦剛剛得到天下大定,下詔命令:豐整修枌榆社,並按四季祭祀。
-
15 # 大徹大悟4850
桑梓指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讚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
16 # 王兵wangbing
古人把家鄉稱為桑梓,桑梓指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讚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來讚美。
-
17 # 一葉綿羊
古人稱故鄉的方式:
1,故鄉。杜甫《月夜憶舍弟》,原文“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2,故里。李中《送人南遊》,原文“早思歸故里,華髮等閒生。”
3,鄉關。司馬光《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原文“取酒須勤醉,鄉關不可思。”
4,桑梓。陸機《百年歌》,原文“辭官致祿歸桑梓”。
-
18 # 格物書畫
桑梓 桑梓指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讚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
19 # 新星滿滿
古人稱故鄉,有許多種說法,如:故里,家鄉,鄉里,老家,古園,鄉關,桑梓,梓鄉,梓里……
家鄉和故鄉其實是有區別的,故鄉,是指以前,小時候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或者說是祖籍。範圍比較大些。
家鄉,是指家所在地,感情比故鄉要親近一些。範圍比較小。
為什麼古人稱故鄉為桑梓呢?因為在古代桑樹和梓樹與人們生活有著密切關係的。桑樹的葉,可以養蠶。果子可以食用或釀酒。樹幹和枝條,可以做器具。樹皮可以造紙。桑樹全身都是寶。
梓樹的嫩葉可以食用,皮是一種中藥,樹木輕軟耐朽,是製作傢俱,樂器,棺材的美材。
這兩種樹,是與人們衣,食,住,用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古代人們經常在房前屋後植桑栽梓,而且人們對父母,先輩所栽桑樹,梓樹也往往心懷敬意。由於以上原因,時間長了,桑樹和梓樹成為故鄉的緣故。桑梓就變成了故鄉的代名詞。
-
20 # 阮軍發
#泛文化寫作營#
古人怎樣稱“故鄉”?
鄉愁是一種情感,或者說是一種情感狀態,與之密切相關的是對故土的深切懷念或眷戀。而且,這種情感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不惟華人僅有。
但傳統中國社會是農業社會,經濟形態是以“一家一戶”為基礎的小農經濟,就使得人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之上,他們對故土生活方式的依戀已經沁入骨髓、揮之不去,無論人們走到哪裡,故土是他們永遠銘刻在心的“圖騰”。因此,中國社會從根本上說是鄉土性的,再加上人們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如《論語·里仁》裡記載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所以人們在諸如久戍邊關、宦遊不歸、貶官流放、經商漂泊、遊學求仕、探親訪友、遊歷名勝、客居在外、滯留他鄉等等情況下,都會從內心深處生出對故土深切的眷戀或思念之情,尤其是在傳統過年過節或家人生辰忌日之時尤為濃烈。然後,文人墨客透過詩詞歌賦、曲令小品等予以抒發,以釋放他們的故土情結。
前人對故鄉的別稱,林林總總,經多方蒐羅,計有近40種之多,見下表。
一、常閭 語出漢·張衡《思玄賦》:“繽聯翩兮紛暗曖,倏眩眃兮反常閭”,又《晉書·摯虞傳》:“路遂遒兮情欣欣,奄忽歸兮反常閭”。反常閭,即歸故鄉。
二、村邑 語出宋·趙希邁《偶得》:“村邑蕭條廨屋低,茆牆缺處補荊籬”,又明·高啟《董逃行》:“羌兒夾輦奉西遷,百姓驅隨棄村邑”。村邑,即故鄉。
三、墳井 語出唐·沈亞之《省試策三道·第三問》:“失其產者,吏督其不奉而賦歲以重,是以割姻愛棄墳井,亡之他郡而不顧,亡者之賦又均焉”。墳井,即故鄉。
四、枌榆 語出《南齊書·沈文季傳》:“惟桑與梓,必恭敬止,豈如明府亡國失土,不識枌榆”。唐·裴鉶《傳奇·趙合》:“知君頗有義心,儻能為歸骨於奉天城南小李村,即某家枌榆耳”。枌榆,即故鄉。
五、故國 語出唐·柳宗元《哭連州凌員外司馬》:“高堂傾故國,葬祭限囚羈”,又宋·周邦彥《漁家傲》:“東風急處花成積,醉踏陽春懷故國”。故國,即故鄉。
六、故里 語出南朝··江淹《別賦》:“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故里,即故鄉。
七、故閭 語出明·阮自華《行路難》:“黃鵠摩天極高飛,千年一還思故閭”。故閭,即故鄉。
八、故園 語出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又元·倪瓚《桂花》:“忽起故園想,泠然歸夢長”。故園,即故鄉。
九、家山 語出唐·李賀《崇義裡滯雨》:“家山遠千里,雲腳天東頭”,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踏遍中華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家山,即故鄉。
十、井閭 語出宋·梅堯臣《上馬和公議》:“井閭已是經時隔,親舊全如遠別來”,又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嘗登所謂北渚之址,則群峰屹然,列於祠上,城郭井閭,皆在其下”。井閭,即故鄉。
十一、井邑 語出唐·張說《唐故贈齊州司馬陸公神道碑》:“路艱寇阻,兵危勢急,公獨顛沛致喪,歸其井邑”。井邑,即故鄉。
十二、舊國 語出唐·李白《梁園吟》:“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舊國,即故鄉。
十三、舊丘 語出《後漢書·蔡邕傳論》:“但願北首舊丘,歸骸先壟,又可得乎?”,又明·程誥《雜詩》:“微誠既已達,浩歌還舊丘”。舊丘,即故鄉。
十四、桑域 語出宋·朱彧《萍洲可談》:“高句驪,古箕子之國,雖夷人,能文。先公守潤,得其使先狀雲:‘遠離桑域,近次蔗封。’蓋取食蔗漸入佳境之義”。桑域,即故鄉。
十五、桑梓 語出《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又宋·朱熹《集傳》:“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墻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桑梓,即故鄉。
十六、鄉關 語出《陳書·徐陵傳》:“蕭軒靡御,王舫誰持?瞻望鄉關,何心天地?”又清·丘逢甲《馬犖飛孝廉齋中小集答竹坪》:“蠔墩墩畔話鄉關,滿眼滄桑客退閒”。鄉關,即故鄉。
十七、鄉曲 語出《戰國策·秦策一》:“賣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出婦嫁鄉曲者,良婦也。”鄉曲,即故鄉。
十八、中園 語出唐·韓愈《送進士劉思服東歸》:“勉來取金紫,勿久休中園”,又宋·曾鞏《瞿秘校新授官還南豐》:“佩印自茲始,過家當少留,中園何時到,薇蕨亦已柔”。中園,即故鄉。
故鄉,是人生記憶的發源地,是離別情感的寄託所,更是“遊子”無法逾越的心靈籬笆牆。不說前人因為交通不便、通訊困難而思念故鄉,就是今人在高鐵飛機極為便利、電話微信極為順暢的情況下,離家日久,也會對故鄉產生深切的眷戀。宋·歐陽修在《送惠勤歸餘杭》的詩句“人情重懷土,飛鳥思故鄉”就是很好的概括和總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思念和眷戀故鄉的豐富意涵不惟體現在對故鄉的不同稱謂上,也體現在對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故鄉的情的豐富意象上,使得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來,仍煥發出勃勃生機,在世界文化之林熠熠生輝!前人在思念或眷戀故鄉上表情達意的主要意象有如下幾種:
一、月 月亮因其盈虧變化,表徵時光流轉和悲歡離合,往往讓獨處異鄉之人感慨系之,尤其是在一輪明月當空之時,更引發人們的思鄉之情,如詩仙李白就曾無限惆悵地吟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也因觀賞異鄉之月而勾想起故鄉之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二、.鴻雁 從生物學上講,鴻雁是候鳥,因覓食緣故,冬天必須南遷,而大雁也能依據其習性按時南飛。但是,有時羈旅在外的離人卻不能做到,多麼希望鴻雁代為傳送家書,所以鴻雁就成了文學上的思鄉意象。“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說的就是有一天夜裡,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聽到歸雁的鳴叫聲而思緒(思鄉之情)如麻,轉輾反側,久久不能入睡。
三、杜鵑 據傳周朝末年蜀國君主名叫杜宇,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魄化為鳥,在暮春之季哀聲啼鳴“不如歸去”,聲音哀婉悽切,令人聽後潸然淚下,所以把那隻鳥稱之為杜鵑。這個故事就是“望帝啼鵑”,杜鵑因之成為思鄉的意象。
北宋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均被貶黔南,山長水闊,路途艱險,夜深人靜,杜宇聲聲,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填詞一首《醉蓬萊》: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詞中即以杜宇(杜鵑)為意象寄託鄉愁。
回覆列表
應邀簡答:古人對故鄉的稱呼有很多,我只例舉幾個吧。
故鄉,故園,鄉里,鄉關,老家,梓里,桑梓,梓鄉等等。
思鄉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美德。對故土的親情,對血源的親情,對黃河的親情是我們華夏子孫世世代代血脈親源。手足之情萬古久遠。萬古相連。無論天崖海角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