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道好思
-
2 # 墨塵1991
很正常,有人批判自然也有人讚揚。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段戰亂期,大混亂導致大融合大碰撞,湧現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各派學說,也產生了許多的文學作品。我們稱之為先秦文學。
當然,受那個時代的影響,許多學說是有不足之處的,有的經過後世不斷繼承發展不斷興盛(比如儒家,法家),有的沒有迎合時代的需要逐漸沒落。這都是時代發展的結果。
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繼續學習傳統文化,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方針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我們吸收改進(儒家的仁治)。不對的不利於社會發展的,我們捨棄(法家的嚴刑峻法,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
那有人批判春秋時的一些儒家思想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儒家思想有好的也有不對的,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的儒家思想是經後世儒學家不斷改進更新變化,才發展至今的。有繼承有批判。
只有批判的繼承也能更好的發展傳承。
-
3 # 姜佔平
無知者無畏。儒家學說是人的行為倫理,修齊平治,是中華傳承數千年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華民族最崇高的行為。
-
4 # 人間充滿愛2
不是現在高度的人要批判春秋時的儒家思想,是因為有現在高度的人卻想要繼承春秋時期沒還沒有高度人的思想。至少沒有現在高。如果不批判現在高度的人真的還要成了那個時代還沒有高度的人。
-
5 # 範西客1121
這種批評,在歷史研究中屬於方法論不合適,在我們常用的用語中稱為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學是研究已經發生的事情或現象,我們要研究的是它們是什麼和為什麼。只有在是什麼和為什麼回答之後,我們才可以發表評論(主要是歸納經驗教訓)。而上述這種批評,不去研究是什麼和為什麼,卻直接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評論。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
6 # 方圓A666
關於有人站在現在。。。的高度。。
這樣的人是有的。以歷史的觀點,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到歷史人物,學習歷史文化,是研究歷史的基礎。脫離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社會現實去討論歷史,是不切合實際的空談。就如同坐在空調房裡說夏天不熱,抱著火樓說冬天不冷一樣。沒有說服力。儒家思想和道家學說一樣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著極大的影響。對社會進步,緩和社會矛盾,提高人民福祉有很好的作用,是我們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
7 # Jasonwang255
歷史就是這樣,就是要拿來被後人評說的,很正常,沒有完美的歷史,這才是社會的進步,因為每個人都會發表自己的關點和看法,幾千年一直到清朝,沒幾個人敢批評聖人的言論,孔子的話都是對的,這其實是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現代社會鼓勵說出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關點,無論對錯,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8 # 與真理為伴
確實有一部份過時了,最大問題是‘從’和‘順’的文化範疇,我們要與時俱進,吸取外面先進文化再柔和到我們優秀的文化裡
-
9 # 淡淡一掬水
因為人活在現在。
如果儒家思想迷們不按春秋末年人的說法要求現代人的話,誰也不想理會春秋末年封建制前期)產生的儒家思想說了些什麼。
題主提問中特別強調它產生於封建制前期,使人聯想到有些人特別在意“什麼是封建制,什麼是郡縣制”,好像孔學思想不該為後來的郡縣制專制制度下的政治昏庸、殘暴、腐敗的歷史事實負責,所以他們一定要為孔學思想洗白。但他們也難以否認2500年以來,孔學思想,是作為控制中國古代政治和思想意識的基礎這個事實。
題目問“為什麼站在現高度去批判儒家思想”是核心。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承認那個時候產生的思想必然有它的侷限性,另一層含義是用現在的觀念批判古老的文化會偏離孔學的原本思想精華,所以不該用現在的觀念去批判古人。
我說持這種觀念的人忽略了批判孔學的人向來沒有批判過孔學提倡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君子應加強修身和修身方法”、和“仁義禮智信”概念、“人心要修善”等等方面的思想。他們的批判是更多地與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批判聯絡在一起。正如儒粉們也承認的那樣,中國古代文明從來沒有脫離過孔學思想薰陶,並認為傳統文化是孔學思想的偉大和輝煌。但是儒粉們反對持批判態度,反對把儒學思想跟歷史上的朝廷頻換、戰爭頻仍聯絡起來思考問題。不願意接受孔學思想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實踐的影響。所以提問“為什麼用現在的高度批判古老的人物”,更不願意接受“近代衰落是儒家思想到達頂峰所導致”的說法。但是他們仍然不可否認,明清時代儒學思想到達了頂峰的高度。儒粉們不接受“用歷史實踐,檢驗孔學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思考方法。
有些人頻頻列舉青銅器、繪畫、甲骨文、文學家文學作品成就,來誇讚傳統文化的偉大和輝煌。然而看不到青銅器是封建體制的象徵和封建貴族生活方式的遺存。批判孔學思想的人從來沒有否認過青銅器是手工業技術達到的高度和美學方面的成就、也從來沒有否認過甲骨文和文學作品對中國文字、文化的貢獻。
儒粉們用科舉制來讚揚封建帝制下的人格平等,但從來不提及帝王隨意處置文化人是不平等、是霸道和殘暴,認為帝王這都是作為統治者應有之份。因為他們頭腦中,國家觀念仍然是朝代、帝王不分。帝王和國家沒有區別。分不清帝王的功能、國家的功能、帝王和國家是什麼概念。他們不承認這些“概念”,以至於“概念”這個詞都不接受,“理念”、“理性”新名詞一概不接受。因為他們的頭腦裡所謂哲學,根本沒有這些概念。不需要這些。以至於認為這些都是西方來的毒物和糟粕。他們習慣於用“總體上把握”和“辯證的看問題”,以至於把辯證法用到爛熟,隨心所欲的程度。但是,不肯接受哲學首先從邏輯分析做起。
他們不肯接受“新中國是從擺脫儒家思想而翻身”的說法。他們認為儒家思想是統治人心的法寶。怎麼能容忍對儒家思想加以反思和批判?
他們承認“思想意識對人類社會的建設和改造的巨大作用”,但是不接受“先進思想是先進政治,先進社會制度下,先進思想才會成熟”,他們認為孔學發現了終極真理,而不願意承認孔學是兩千年“封建初期政治社會制度下的產物”這個結論。對孔學持批判態度的人從來否認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偉大貢獻。而他的徒子徒孫們,死死抱住主觀唯心主義不放,而不看孔子思想指導下,歷代君王們實踐檢驗的結果。
-
10 # 沒理賤臨時大腫捅
這種人不僅能批判幾千年前,也能批判現在。給錢批,不給錢也批。吃飯的時候還能批這個菜不好那種做法不健康。所以珍惜生命,遠離這種人!
-
11 # 西域狂徒
這是一個錯誤的命題。從思想上講,現代人類的思想並不比古人高。如果說的極端一些,現代人的思想,其實退步了。
現代人和古代人,在思想上的差別,只在於對外部固定事物的認識不問。
儒家思想是對人的思想與行為上的認知,是以如何認識自我為主體。
這種命題,在現代,屬於空白!
所以,批判儒家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白痴類。連儒家是怎麼回事都沒搞明白,就在那批。另一類,……
-
12 # 明貞
儒家思想據有識者考據,源自遊牧民族,是西來的,不是正宗道學道術,而華夏古文明是古道術!這是儒學被人垢病的主因,這有待於學界的考證和辯析!在物質法則下,人非私性即物慾,這是人類社會倒行逆施的根源,也是人禍之本,人類需突破物性即私性並物慾!
這是人類自救之路,進入二0二0天災不斷,人類是時候統一信仰並價值觀了!
-
13 # 簡學話題
評價歷史事物,需要我們回到特殊的歷史環境中去,否則就容易主觀臆斷。
東周514年曆史,中期以前禮崩樂壞諸侯稱霸,謂之春秋。中後期“三家分晉”開始進入戰國時代。
春秋末期,孔子出生。在此之前的儒學,源自周公旦的禮樂體系。而孔子正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儒學,包括融入部分道家思想和法家觀點。我們今天應用的儒學,大抵還是那個時期的。我個人認為,對相同的學術體系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要批判,必須要進入歷史背景中去尋找證據,不能人云亦云,這是中國文人的一個頑疾。說到底,批判無非是認為儒學對社會自由限制大些而已。但我們完全的自由從來不會存在於人類社會的。西方所謂的高度自由化,已充分的展現出了社會尖銳的混亂狀態。人性,是需要被制約的,否則,就會重返野蠻時代。
春秋末年到秦朝政權建立,是奴隸制結束和封建制確立過程。而整個戰國時期中的過渡性產物,就是新興地主階級,他們對政治和輿論走向的影響是很大的。儒學倡導的“仁”說,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被逐漸否定和邊緣化是難免的。甚至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使儒學被徹底的壓制,包括後期李斯的焚書坑儒,幾乎成了儒學滅頂之災。可是我們終究要以歷發展的眼光評價歷史事物。
自漢代以來,董仲舒為什麼重新倡導儒學,並能夠持續兩千多年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與政治進步提供養分,這更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肯定的。
-
14 # 石紀德
我認為站在現高度去批三川春秋未年的儒家思想是有失公允的,首先,儒家思想是當時社會的產物,當時的社會環境束縛了儒家們的意識思維。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經理,你能做到不聽從甚至不恭維你的老闆嗎?道理是一樣的。
-
15 # 首席策劃家嵩嶽
這種現象很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實,2500年以來,儒家思想不斷地在演變,每個歷史時期都打上了自己深刻的烙印!如當時的儒家經典相比,早日面目全非了。
尤其是董仲舒,二程,朱熹等號稱大儒的人,都是根據當時社會需要,新增或滲透了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當然究竟對當時社會發展提供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那就兩說了。
如果孔老夫子地下醒來,讀讀今天專家們解讀的《論語》,他也未必能看懂。但是,不論如何還有那麼多人追捧他,倒也算是給他的莫大安慰啦。
現代人對待儒家思想的態度很重要,古為今用原則上是對的,關鍵是用儒家的什麼,不用它的什麼,為什麼用儒家的這部分,為什麼不用它的那部分,這需要歷史大智慧。
現代人要敬畏先哲先賢,對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要秉持一分為二的實事求是態度,避免走兩個極端,要麼把它捧上天,要麼打入地獄,總是那樣的話,後人會笑話我們的無知!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有如此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滋養著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實乃我輩之大幸也!
站在今天的高度,在學習,吸收,消化,提高的基礎上,小心謹慎的兢兢業業的把儒家思想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是現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
16 # 一棵楝樹六丈高
實事求是的講,儒家思想裡面確實有一些糟粕,不是現在才有人批,早在剛一出來就有人在批了,我們拋開正常的學術爭論不說,只分析一下現在不以學術正常爭論為目的,專以攻擊和貶低為目的的批判。
一是為名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批判儒家可以快速出名,成名則可以帶來財富,其中也有許多文化漢奸收了錢,以貶低摧毀國人的文化自信。
二是顯擺,唯恐天下不知其才能,肆意的歪讀曲解,譁眾取寵,並以此為能。
-
17 # 夢蝶也逍遙
儒學有自己的發生契機
也有自己的發展背景
更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的主流
對亞洲文化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幾千年過去了
部分學說的確存在與時代脫節的方面
但這個方面不能吹毛求疵的去苛責
何況真正靜心研學追問義理者少
淺嘗輒止一知半解譁眾取寵者多
近現代一度落後於西方
實則只是閉關鎖國的農耕文明遭遇了工業文明
一敗塗地很正常
但也給了國人一個開眼看世界的機會
也有了迎頭趕上的機會
那個黑暗時期很多有識之士也在尋求救亡圖存之道
對內不斷自省自察
對外如飢似渴的學習汲養
但因為落後
文化的不自信導致很多精英有了全盤否定傳統的思潮
必須看到當年精英也有自己的時代侷限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聲音都是基於拳拳報國之心
如今祖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國人也重新恢復了對傳統的文化自信
-
18 # 斯亞圖系統門窗陽光房
首先我們搞清楚什麼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創始人老子,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論的學說!崇尚行善論,這就是人性本善。三字經裡面有寫,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的最初本性都是向善的,儒家思想創立的根本出發點是正確的,以至於儒家思想幾千年來對中國乃至西方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的本性為善,但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改變,善正在慢慢的發生改變!就好像如今網路上出現很多人,別人捐款捐多少都是一片善心,可這群人總是會道德綁架說這人平時賺多少錢,那個明星老闆又多有錢才娟那麼一點點!當善變成了逼迫別人的武器,那麼這樣的善還有什麼意義呢!
還有就是禮儒家思想的禮實在是太過繁重,講三綱五常。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本身就是一個秩序的概念。
而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仁。而仁的定義是:克已復禮曰仁。這句話有兩重含義:一是克已,說好聽就是有意見保留,說難聽就是壓制個性,不民主。二是復禮,說好聽就是尊守秩序,說難聽就是無條件服從。這裡仁也是一個秩序的概念!過多的繁文縟節嚴重的約束了人們的行為和思想,讓人都呆在思想的禁錮裡無法有所作為!
迴歸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會站在現在的高度去批判春秋末年的儒家思想呢?現在這個社會文明高度發達,人們的思想變得跳躍,不再被禁錮於一些繁文縟節之中,自然就會有一種高高在上藐視儒家思想的感覺!現在的人崇尚自由,不太注重禮節,沒有了信仰,忘卻了仁義道德!其實也已經偏離了方向,實在是不應該再去批判曾經的儒家思想,因為自身就存在問題又怎麼去自責別人的過錯呢?
-
19 # 帝君的糖醋魚
歷史的發展存在必然性,時代的進步,思想的解放,對於現代人來說,過於刻板的思想就適時候放棄了吧,不必耿耿於懷,不好的就拋棄,好的就繼承,多簡單
-
20 # 不可見者
很正常。這和時間本身有關。完全不在於我們怎麼評論。時間,往往我們都認為時間是直線式的——時間之矢嘛。就是說,時間是單向度的。我們都這樣理解。但是這種單向度的時間闡釋和事實並不相符。我總認為,數學的語言方式和闡釋方式的精確和真理性,完全不在於它自身。而是在它的基礎上和應用上,儘管它想拋去它的基礎,高屋建瓴。我們不討論這些,太繁雜。……我們只說時間的流動性,而不談這種流動性的基礎。怎麼辦?我只說我思考的結論吧。人同時走向過去和未來,然後在現在恢復。就是說,人並不只是從現在走向未來,而是也走向過去,由於這種走向,過去是曾是。……
回覆列表
要審視必然有角度。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吸取精華剔除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挖掘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