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正鱷魚不哭
-
2 # 百家講解
因為那個時候的武器不是那麼先進,鎖定目標的準確性很差,再加上攻擊距離的限制,飛機的俯衝技巧和速度等原因。
回顧一下偷襲珍珠港我們就不難看出,日本人當初為了偷襲珍珠港日以繼夜在海上做準確性的不斷練習,對敵艦的分析,敵艦的長處與短處進行分析研判,制定了很高的作戰部署。
再之美國人一直是兩面派崇善坐山觀虎鬥,總想坐享其成,對戰鬥部署,軍隊的管理一直都很鬆懈,這一點就從兩個人在山頂用雷達掃描到日本人飛機我們就不能看出,明明已經有所察覺了,報告上級確遭到了上級的層層鬆懈,導致了貽誤戰機,讓其有可乘之機,導致了大規模破壞和痛苦的慘敗。
從以上案例我們就分析出了,作為一個軍隊我們應該時刻準備著,加強訓練才不會被他人鑽空子,這也是歷史給了所有人一個很好的訓誡。
我認為這就是空對地為什麼打不著的原因。
-
3 # 發哥電影
飛機是高速運動目標,本來就不容易打。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在高射炮防空戰鬥過程中,看似火力猛烈,其實命中率極低。因為是在射擊高速運動目標,射手做不到精確瞄準,只能大致預測飛機運動提前量,向可能空域大量投射彈藥,追求一定命中機率。
飛機速度越高,高炮射擊需要的提前量就越大,大致等量的投射彈藥就會散佈到更大空域,命中率也就更低。
俯衝投彈的不是戰鬥機,而是俯衝轟炸機。
俯衝轟炸機飛行高度較高,往往可以透過雲層掩護接近目標,使對手預警準備時間減少,不能及時展開防空。
在攻擊時,俯衝轟炸機以接近90°角進行俯衝,從千米高空俯衝到百米左右投彈,然後才拉起脫離。因為有重力加成,速度比最大平飛速度還要快得多,當然打起來就更難。
-
4 # 閒渡老馬兒
垂直俯衝轟炸這種作戰形式,就是針對了防空火力角度上的弱點,你只能是在俯衝之前進行提前量攔截和路線干擾,命中率可想而知,跟用手抓飛行中的蚊子一樣,但美軍把近炸引信投入海戰後,俯衝轟炸就成了噩夢,它是在軍艦周圍用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高射速持續火力輸出,在防禦面形成一道道彈片雨幕,各型戰機就成了往電網上撞的蚊子,命中率大增,日本神風特攻效果差就是因為如此。再看看大和號電影,日軍的防空機炮射速低,裝填方式又不利於火力持續,數量雖不少,卻對美機的威脅不大。
-
5 # 超凡光影
說起這部電影,我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記得那次是和舍友一起去看電影,在幾翻折騰下,舍友同意了我的意見,就看這部戰爭片吧!
可以說是真實的歷史場景再現眼前啊。
為什麼在飛機俯衝投彈時不容易被擊中呢?其實這個片段才是戰爭勝利最艱難的也是最後一步。
【俯衝飛機速度快】
相信在這上面很多人一定能夠理解,俯衝而下,阻力減小,飛機速度變快了,在敵方炮彈的攻擊下被命中率也會大幅度降低,從而更容易拉近與敵戰艦的距離去精準投彈。
【武器的侷限】
在某種城度上來說,日軍所用的武器在俯衝情況下手動瞄準射炮的準確程度酒更大跌眼鏡了,手動瞄準可想而知在飛機那樣的速度下,既要裝彈,又要瞄準,即使分工協作,在緊張的戰鬥形勢中是不可能發揮得淋漓精緻的,分析當時的軍事科技水平也很難達到精確命中的。
【飛行員飛行技術】
看過影片的人也應該知道,可以說像迪克·貝斯特這樣的飛行員很少,最後一段也就是精彩俯衝投彈那段由他親自上研併成功脫離危險返回母艦。在當時的美國空軍飛行員里巷他這樣的優秀的飛行員的確不是很多,但擁有這種技術的飛行員也才能完美的上演俯衝投彈,據記載確實有一個這樣的王牌飛行員出現過,片尾就能知道這是依據歷史改編而來。
-
6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俯衝中戰機航路軌跡是防空炮手無法預判的都是蒙的成分,而且注意……硝煙瀰漫各種干擾你也分不清戰機準確位置互相遮擋了根本不容易發現,而戰機水平航路是比較容易要炮手預判提前量射擊的,也不可能突然垂直爬升,因為要投射魚雷戰機必須有段決死時間段=要魚雷有極高命中率必須穩定平飛!!!這就成了防空炮最佳攻擊時機,所以魚雷機在敵人有防備的火力圈裡還那樣飛基本有去無回,(珍珠港那是突然襲擊 美軍還以為演習呢,本來就是鬆懈無防備狀態!很容易得手!)
俯衝轟炸更多選擇揹著太陽運動,那肉眼更難識別,而且多數防空炮射角也不可能那麼近垂直角度,,,今天這麼高度自動化現代化智慧化也是防不勝防的!
-
7 # 祥龍翔說事
P一40霍克戰鬥機曾經是二戰期間美國和同盟國普遍裝備的一款護航戰鬥機,是可以搭載在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型,是二戰美國航空隊中途島海戰,決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主力機型。由P一36鷹式戰鬥機經過多次改進而成有多個改進型號。早期機型配置機頭勃郎寧12.7毫米重型機槍2挺 左右機翼配置2挺7.62毫米勃朗寧或者選配2挺20毫米機關炮,機身下部配置防彈裝甲有良好的防護性,能搭載2枚1000KG航空炸彈,可以對敵艦進行俯衝式攻擊。
-
8 # 聯邦調查局0415
1、飛機俯衝時截面積很小,高炮射速較低,無法用彈幕直接命中飛機;而高射機槍彈幕射擊的密度大,但子彈的垂直射擊高度最多也就1千米,甚至才幾百米,俯衝轟炸機都是在1300-1500米的高度投彈脫離,所以高射機槍也基本用不上。
2、每梭高射炮彈要預先調定空爆高度的引信,在指定高度爆炸,用破片擊傷敵機;而飛機每秒可以俯衝2、3百米的垂直高度,只有1發高炮引信時間有可能蒙中,其他連邊都挨不上,以後每一梭炮彈根本來不及,也調不準引信時間。
-
9 # 皇家橡樹1972
二戰期間不但美軍俯衝轟炸機大垂直角進行俯衝投彈,日本飛機也是這樣的,其目的就是躲開航母防空高炮的打擊,因為高炮都有最大射擊仰角,仰角越大炮彈射高就會越低,而且俯衝轟炸機氣象晴好的條件下,都會從太陽
-
10 # 科技之重
轟炸機俯衝投彈主要有兩個好處:第一,提高炸彈的命中精度。第二:減小受彈面積。
戰鬥機在俯衝時被彈面積是最小的,也只有機頭,機翼前緣暴露在敵方炮火下。而在平飛時,其機身,機翼都將暴露在敵方的炮火下,受彈面積較大。所以說,二戰時期的轟炸機一般採用俯衝式投彈,尤其是在海戰中。此外,航母上的防空炮是由一定射擊角度的,也就是說航母的防空火力網有一個死角,也就是防空炮的射角之外的空域。還有就是,二戰的防空炮的射程是有限的,而俯衝式轟炸機完全可以走高空,俯衝攻擊。在攻擊後也擁有較高的航速,便於迅速脫離戰場。
此外,二戰時期的火炮命中率也較低,只能採用大面積發射彈藥來提高攔截機率了,再加上俯衝式轟炸機的受彈面積小,這麼一來被擊中的機率就比較低了。
而二戰時期日本的防空武器主要有96式25mm防空機槍,89式127mm雙聯裝高射炮。而在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的赤城號,飛龍號,蒼龍號,加賀號四艘航空母艦上的防空炮也大都是這兩種型號。而96式25毫米機槍的仰角為80°,89式127毫米高射炮的仰角也達不到90°。所以說,在這兩型防空炮的射擊仰角之外的空域就是最安全的。之所以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與其防空武器的雞肋設計是分不開的。
由於二戰時期沒有精確制導炸彈,為了提高炸彈的命中率,也只能採用俯衝投彈技術了。因為敵方航母是在移動的,採取水平投彈還需要算準投彈的時間,這對在炮火中飛行的飛行員來說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而俯衝投彈可以省去計算投彈的時間,只要瞄準目標即可。在二戰時期,美軍規定俯衝投彈的高度不能超過800米,這點距離對於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炸彈來說,也是快的很。而航母的面積又較大,比較容易提高命中率。
-
11 # 度度狼gg
先糾正題主一下,幹掉日本人三艘航母的是無畏式(SBD)俯衝轟炸機,翻譯成中文連起來讀特別帶勁,但絕不是什麼戰鬥機,兩種機型的結構、效能和任務是完全不同的。俯衝轟炸對戰機機體的堅固程度要求非常之高,否則應付不了急劇俯衝和拉昇時的巨大應力,普通的戰鬥機根本幹不了這活。甚至連飛行員耳朵都得特殊處理,記得二戰德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故事嗎?
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投彈方式基本分為“高空水平轟炸”和“低空俯衝轟炸”兩大類,前者很容易理解,就是飛機飛臨目標上空開始“下蛋”,但是這種方式在對付移動目標(比如戰艦)和地面上的精準目標(比如坦克)時就有問題了。因為飛機在“下蛋”的同時自身正向前方高速移動,這樣一來炸彈會具有相當的慣性,下落過程中也會繼續往前有所移動,進而無法準確地擊中目標。
於是應運而生了俯衝轟炸機,此類飛機具備這樣的效能:以非常之陡的向下傾斜軌跡、甚至垂直向下作直線加速飛行(45°- 90°角進入),無限接近目標時再投彈(要考慮能夠拉起來),炸彈在目標上空極近處脫離戰機,精確性當然大大提高。這樣的轟炸方式突防性很強、炸彈落點準確,特別適用於轟炸點狀目標和移動目標。
但這也是個玩命的活,首先是飛機、飛行員都得抗得住俯衝時的應力,其次飛機距離敵防空炮火將越來越近,最要命的是,飛行員稍微判斷失誤的話,俯衝過頭了就沒有時間和空間拉起來,要麼載向地面要麼墮海。所以你看美軍俯衝轟炸機的副駕駛,在飛機衝下去時一直要不停地報高度:3000尺、2000尺、1800尺。。。因為正駕駛要把握飛機、要躲炮火、還要投彈,緊張的一批。
二戰之前最先開始研發俯衝轟炸機的是德國人(英國人在一戰時期只是摸索),他們在1934年就開始鼓搗,1937年斯圖卡A1型首次投入實戰(西班牙內戰),後來改進成更先進的斯圖卡JU-87,也就是讓英法聯軍魂飛魄散的“尖叫禿鷲”。俯衝轟炸機為了實現高速俯衝的戰術方式,氣動結構與其它飛機大不相同,會影響其飛行速度和飛航效能,而且機體還不能過大(物理學得好容易懂),所以載彈量和續航力也遠不及水平轟炸機。
防空火力不好打?也不是,俯衝轟炸機普遍配備有減速板,從而在俯衝時產生阻力,將速度保持在250節左右以保證投彈的準確性,所以俯衝轟炸機在目標上空其實比其他飛機慢得多,更容易被高炮和機槍擊中。《決戰中途島》用飛行員的視角已經展現給我們了,飛機衝下去時一片彈幕,朵朵黑煙在空中綻放,轟炸機捱上一朵,那就是前功盡棄死無葬身之地。
也確實有點不好打,稍微想想就知道,水平轟炸機飛臨軍艦時,從下面看上去翼展是全部開啟的,整個飛機暴露出來,目標較大容易瞄準。而俯衝轟炸機是迎著炮管下來的,如果用飛機的形狀圖來說明的話,既不是附檢視也不是側檢視,僅僅是一個機頭的面積和機翼的厚度而已的前檢視,鬼子炮手瞄準相當不易,只能依靠快速射擊形成的彈幕籠罩它,擊中那就需要些運氣了。
(斯圖卡下蛋)
所以現代軍艦的近防炮射速極快,甚至高達10000發/分以上,如此密集的彈雨才能對敵機、導彈形成有效攔截,但二戰時期哪有這個水平。俯衝轟炸機不好打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鑑於機型任務的特殊性,其裝甲防護能力要大大高於水平轟炸機,比如中途島戰役中美軍的無畏式,相當一部分已經換裝1942 年初裝備的SBD-3型機。
無畏式的SBD-3彌補了SBD-2的不足,因為SBD-2沒能很好解決飛行員與燃油系統的裝甲保護問題,而SBD-3裝備了容量 984 升的自封閉油箱,不僅為乘員提供了裝甲防護,並且還安裝了防彈風擋,這對於飛機和飛行員都是利好。除非高射炮彈直接命中,否則高射機槍或者炮彈碎片,都不太容易擊落美軍的無畏式。
當然,還有最後一個原因,那就是本子航母的防空火力太弱,這與他們的作戰理念有關:就琢磨如何進攻如何弄敵人,不大注意自身防護,比如零式戰機的設計就是如此,飛行員幾乎沒有任何保護。防空火力弱到什麼程度呢?整整一個上午的作戰,只有上午7點“赤城號”防空炮擊落了一架B26魚雷機,“黑色五分鐘”期間“加賀號”擊落了一架SBD俯衝轟炸機,其他都是被零戰擊落的,其防空火力的薄弱可見一斑。
在上午10點20分開始的致命攻擊中,美軍“企業號”出動了33架無畏式(有兩架半道損失了)、“約克城號”起飛了17架無畏式(有四架過早投彈了),也就是說,共有44架無畏式飛臨本子航母編隊上空,被擊落的比例居然只有1/44!日本人的防空炮效率也是醉了。
“企業號”戰損共有21架,其中13架是墮海損失的,主要是燃油耗盡、迷航或者受傷等原因,還有5架是重傷報廢的,算上被防空炮擊落的1架,說明被零戰擊落的只有2架!
這就解釋了美軍勝利的直接原因,護航零戰的注意力全部被之前的魚雷機等批次吸引了,完全忽略了從高空突然殺到的無畏式,因此本子航母只能依靠自身防空火力抵禦攻擊,防空炮又弱雞,終於讓美軍俯衝轟炸成功,也得承認,這幫子無畏式的飛行員確實勇敢,對得起飛機的名字。零戰擊落的2架,基本是無畏式完成轟炸時被追擊所致,但是這不重要,因為本子航母已經燃燒起來了。
-
12 # 平安讀歷史
戰爭是用來作戰用的,主要是和對方的戰鬥機進行格鬥,戰鬥機不會去俯衝投彈,因為如果帶著大重量的炸彈的話,會非常影響戰鬥機的機動性,從而使在與戰鬥機的格鬥中處於下風。
那種俯衝投彈的飛機叫做俯衝式轟炸機,又叫做攻擊機,在我們的國家叫做強擊機。早先的轟炸機一般都比較大,只能夠平飛並在高空投彈,對固定目標還有用,但是對一些高速移動的目標,例如軍艦還有坦克,就沒有什麼用了。因為投彈的時候,對方肯定早就依靠速度躲開了。
為了對付這類目標就出現了俯衝式轟炸機,俯衝式轟炸機就是在高空飛來,然後在快要接近目標的時候俯衝下來,在低空投彈,這樣對方就沒有什麼時間可以逃走了。這種俯衝式轟炸機,因為動作比較大,所以整個飛機的架構都做了特別的處理,能夠經受大的動作。同時飛機上還有裝甲,能夠加強飛機抵抗炮火的能力。在二戰的時候還沒有導彈,所以俯衝式轟炸機是用來對付對方軍艦的一個重要並且有效的方法。一般面對這種作戰方式,軍艦上也是準備了大量的防空火炮。
對付航空母艦這種大價值目標的時候,通常都是十幾架或者幾十架俯衝轟炸機一起往下衝,然後在密集火炮中可能會損失1/3~1/2,但是隻要有幾架衝過去了,並且成功投彈到航母的甲板上,航母就會遭到重創。而中途島海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日軍的航母當時並沒有防備美軍的飛機,再加上日本航母上擺滿了飛機和炸彈,結果美軍投彈幾乎是一投一個準,再加上日本航母甲板上的炸彈一起爆炸,最後把日本的幾艘航母全部給擊沉了。
-
13 # 堅簡減建
俯衝轟炸機其實相對好打,在發動俯衝攻擊的時候,因為要較長時間對目標進行俯衝瞄準,相對於高射炮位來說,它幾乎是一個在十字線位上不移動的目標,但是它的垂直運動十分劇烈,當時日軍的高炮引信又是預設高度裝訂的,所以除非炮彈直接命中,否則都是從旁邊飛過去了。再看看美國吧,後期日本的神風敢死隊其實也是俯衝轟炸,只不過不拉起,直接把自己當炸彈了,美國人技術和戰術都進步了,高炮用上了雷達感應近爆引信,配合大炮轟水柱戰術(這是向日本學的),神風敢死隊幾乎少有戰果,俯衝轟炸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
14 # 一葉楓流
誰說的不容易被擊中?
企業號上的35架俯衝轟炸機損失了18架,不算回去迫降海面的,作戰中損失將近一半。
二戰時期的防空火炮射擊都是由人工操作的。
人的思維和計算只能是一階線式的,不能進行二階以上的計算。飛機在空中是三維運動的,遠超過了人的能力。
雖然射擊的炮彈軌跡是一條線,但是在實際空間中只是一個點。飛機穿過軌跡線未必就會被擊中。
飛機在目視中的運動並不是勻速直線運動,而是三角函式角速度的運動。人是不能嚴格按照三角函式操縱火炮轉動的。再加上射擊提前量的變化。人工射擊的誤差不僅大,還是變化的。
而對於飛機來說,軍艦的運動速度相對慢很多,越接近目標越大。
911事件發生後,有人說駕機撞大樓相當於一千米撞硬幣。其實他們錯了。撞大樓不是一千米外射擊。由於飛機在不斷接近目標,目標越來越大,到最後是飛蛾撲火。
俯衝投彈也是一樣的道理。
防空火力中的大量炮彈都是擦著飛機飛過去了。歐洲戰場統計過,六千發高射炮彈才能命中擊落一架飛機。不過歐洲大都是大型轟炸機,命中幾發炮彈效果不大。
-
15 # 20增殺神
當年軍艦沒有火控雷達。軍艦上一個高炮位有包括炮長在內的好幾人。炮長觀測敵機方位。然後射手根據炮長觀測的方位設計。裝填手負責裝填彈藥。打不準還沒效率。成千上萬的炮彈能蒙下來一架不錯了。當年美國航母編隊圍攻大和號。據說只被打下來8架飛機。還有可能都是驅逐艦打掉的。
-
16 # 江氏小盜龍
《決戰中途島》是2019年最火爆的戰爭大片,這部影片全景再現了太平洋戰爭中的轉折一戰。
在電影中俯衝攻擊日本航空母艦的並不是戰鬥機,而是俯衝轟炸機,具體型號是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在電影中,主人公貝斯特駕駛俯衝轟炸機向日本航空母艦進行俯衝轟炸,儘管面對著日軍猛烈的防空炮火,但是並沒有被擊中,並且還給日本航空母艦致命一擊。為什麼日本的防空火炮就是打不到美國飛機呢?
二戰時的轟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水平轟炸,比較常見;另一類就是影片中的俯衝轟炸。俯衝轟炸的優點是速度快、命中率高,還有不容易被擊中,因為處於大角度補俯衝的轟炸機其被彈面是非常小,幾乎相當於從正面看飛機的面積。再加上俯衝高速,並不容易被估算提前量因此很難被擊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電影中的一個細節,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的艦長山口多聞在看到最早發動轟炸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才用了水平轟炸時曾經說過:他們是外行。
除了俯衝轟炸時的大角度以及高速性保證了俯衝轟炸機不容易被擊中之外,其實在中途島海戰中,日軍防空火力也是非常弱的,並不像電影中表現的那麼誇張。
就拿貝斯特攻擊的旗艦“赤城”號航空母艦來說,其主要防空武器為六座雙聯裝的120毫米十年式高射炮,這種高射炮的最大仰角只有70°,也就是說當俯衝轟炸機進入大角度俯衝時,這些火炮就進入了射擊死角,根本無法向目標進行射擊。而航空母艦上裝備的25毫米機關炮不但威力小、射速慢、而且有效射高僅有1000多米,根本就無法對目標進行有效的攔截,而日本人竟然一直用到了戰爭結束。
在中途島海戰中,日軍無法有效攔截命中美軍俯衝轟炸機的主要原因:一點是俯衝轟炸機本身在俯衝狀態下本來就是不容易被擊中;另一點是日軍的防空火力真的太弱。因此,俯衝轟炸機才成為美軍在這場命運之戰中獲勝的直接因素。
-
17 # 優己
誰說沒有的?在戰場上打下俯衝轟炸機最多的就是地面上的高射機槍,幾乎百分之80%的俯衝轟炸機都是由機槍打下來的。當然,被轟炸機幹掉的高射機槍與高射炮臺則遠比被幹掉的轟炸機多得多。
俯衝轟炸機一般來說飛行高度大約在1000~50米左右,由於在飛行的時候非常貼近地面,這使得他們的投彈命中率非常高。根據二戰時候的測算資料,水平轟炸機的投彈命中率在2%左右,而俯衝轟炸機的投彈命中率則在40%左右。但是呢,同樣由於距離地面太近,俯衝轟炸機很容易被防空武器給打下來。
不過呢,俯衝轟炸機肯定也是不傻的,由於轟炸機同樣裝備了機炮跟機槍,在俯衝轟炸機戰鬥的時候他們會率先開火,由於動能的緣故,俯衝轟炸機飛得高射得遠,他們往往可以比地面高射機槍有更遠的射程,可以在射程之外發動攻擊!因此,除非高射機槍掩藏起來偷襲,否則往往是在高射武器開火之前就已經被轟炸機給炸掉打掉了。
-
18 # 大馬哈魚12
答,俯衝轟炸機的結構就是能夠近距離接觸接觸投彈,它的機體部分設計的厚重,能夠抵禦非致命的機槍火力的打擊。而在中途島海戰的美軍高射炮彈都用了遲延爆炸裝置,它的特點就是在飛機正常飛行高度爆破,利用爆炸的破甲大範圍,來完成把飛機打下來的作用,非常不錯的東西,這是美國二戰時期三大發明之一,雷達,原子彈。
-
19 # 史海淘金客
淘金客說:直奔主題吧,樓主聽說過防空的“過天頂”防空沒有?即防空炮火能以仰角大於90度的射擊。這方面的典型是近代瑞士的防空火炮,對炮架有特殊要求。如下圖。
“海天頂”近防炮的炮座水平旋轉部分如紅圈中所示,是不是和F-35B的尾噴口比較相像?這種結構,加上炮組的俯仰,可以使它的仰角達到110度,完全覆蓋頭頂正上方。即使艦船有一定的橫搖、縱搖角,仍然可以朝天頂射擊。這才是真正能防止90度俯衝攻擊的防空火炮。其它的近防炮幾乎都沒有這個能力,仰角達到80度就不錯了,如果射擊時艦船因為波浪的原因,正好在同一方向有個10來度的傾角,可能火炮的最大射擊仰角就只有60度了。如下圖。
具體到中途島,日本方面防空的96式25毫米炮,最大仰角就只有80度,而且部署在兩舷。美國的SBD如果以近乎垂直的極限俯衝角投彈,96式的射擊仰角也到了極限。這個角度幾乎完全無法瞄準,射手本身、瞄準具的運用都受到很大的影響,非常難以命中。
所以象電影那種仰天開火的炮火,其實只能嚇唬和干擾一下正在俯衝的轟炸機,如下圖這種炮火其實是沒什麼用的。真實的情況是,只有旁邊的護航艦能以防空炮火提供有限的幫助。實戰中很多俯衝轟炸機在投完彈後拉起的階段才是危險的。美軍後期的兩種小口徑防空炮,博福斯40毫米機炮也不能過天頂。厄利空20毫米炮也不行,但它是由人操作比較靈活,而且兩舷佈置互相支援,所以可以提供有限的天頂防護,如下下圖。最後要說的是,為什麼二戰直到戰後,防空近程火炮很少採用過天頂射擊技術呢?瑞士那個“海天頂”還是80年代的技術,記得似乎只有土耳其裝備了。其它的近防炮包括我國的最新型,都沒那麼大的仰角,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無論是飛機也好、導彈也好,要從近乎90度角俯衝,首先要遠遠地爬升到一定高度,到達艦船的頂空。而這個爬升的過程,會讓飛機導彈提前被雷達發現,攻擊的時間還很長,正好掉進防空導彈的火力範圍,可以舒舒服服地開火射擊,完全喪失了超低空突防的突然性。所以儘管“魚叉”導彈、“戰斧”反艦型都曾採用過這種“爬升——俯衝”的攻擊模式,但後來的導彈卻全是超低空直接懟上去,近防炮自然也就無需過天頂射擊了。
土雞是不是有點被坑了的感覺啊?
-
20 # 軍武小咖
二戰時期的戰鬥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脆弱,戰機的移動速度非常快,普通的炮彈和子彈很難能夠擊中戰機。而且戰機都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即使是被敵人擊中,戰機也有一定的機率存活下來。當然在我們的一些“神劇”裡面,擊落戰機都是主角的家常便飯,一些經常看“神劇”的朋友,很容易被“神劇”裡面花式擊落戰機的情節誤導,對戰機的防護能力產生錯誤的認識。
“神劇”裡面的戰機基本上都是紙糊的,一個人拿著輕機槍一掃,戰機肯定要掉下來。一個狙擊手朝天開一槍,戰機飛行員直接領盒飯,更有甚者一塊石頭扔到天上,都能把飛機砸下來。經常看這些劇情的人,難免會對戰機產生一個錯誤的認識,誤認為擊落戰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實際上在二戰時期,戰機主要的對手還是其他戰機,防空炮火對於戰機的殺傷力十分有限。
俯衝式戰機屬於一種已經被淘汰的戰機,俯衝式戰機的特點是透過高速俯衝接近目標,在靠近目標的時候再進行精準投彈。二戰時期沒有精確制導技術,戰機想要投彈只能靠著飛行員的操作,一般戰機的飛行高度達到數千米,飛行速度達到數百公里每小時,投彈的精準度很難能夠把握。而俯衝投彈的好處就是能夠靠近目標後投彈,極大的提高投彈的精準率。
俯衝式戰機的飛行速度都很快,從投彈到最後離開只有很短的時間,高射炮想要擊中俯衝式轟炸機並不容易。而且俯衝式轟炸機都是群體進攻艦艇,高射炮很難能夠將全部戰機消滅。日本在二戰後期使用神風敢死隊,就是利用了高射炮火無法完全消滅俯衝戰機的缺陷。對付俯衝式戰機,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空中攔截,不給敵人發動攻擊的機會,因此在遭到敵機襲擊的時候,航母除了調動防空炮火外,最主要的還是派遣飛機升空攔截。
回覆列表
飛機是高速運動目標,本來就不容易打。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在高射炮防空戰鬥過程中,看似火力猛烈,其實命中率極低。因為是在射擊高速運動目標,射手做不到精確瞄準,只能大致預測飛機運動提前量,向可能空域大量投射彈藥,追求一定命中機率。
飛機速度越高,高炮射擊需要的提前量就越大,大致等量的投射彈藥就會散佈到更大空域,命中率也就更低。
俯衝投彈的不是戰鬥機,而是俯衝轟炸機。
俯衝轟炸機飛行高度較高,往往可以透過雲層掩護接近目標,使對手預警準備時間減少,不能及時展開防空。
在攻擊時,俯衝轟炸機以接近90°角進行俯衝,從千米高空俯衝到百米左右投彈,然後才拉起脫離。因為有重力加成,速度比最大平飛速度還要快得多,當然打起來就更難。
為什麼魚雷機看起來容易打一些呢?
因為魚雷機是要發射魚雷的,魚雷不是導彈不能在空中飛行,發射後必須迅速入水航行,因此飛機在攻擊前必須降低高度到幾十米低空平飛,低空空氣阻力打,飛機又掛著一噸以上重量的沉重魚雷,根本不可能飛快。因為當時魚雷航速最多四五十節,不比軍艦快太多,為了追求命中率,必須抵近到一兩公里內發射,而且發射前要保持相當一段時間固定航線。
魚雷機速度慢,飛得近,航線還呆板,當然相對好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