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RG丶wind09
-
22 # 吹氣泡的旺旺
自從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就非常喜歡賽車類的電影,那種尋求極致速度的感覺,讓我有種莫名的興奮。
極速車王這部影片原名叫作Ford v. Ferrari,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福特與法拉利兩大汽車企業的爭奪戰。導演是詹姆斯·曼高德,主角是克里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的第一次搭檔演出,兩人在電影中的造型,輪廓非常鮮明,體現出男子漢的一種氣概。
影片中謝爾比和邁爾斯互相配合,在試駕中進行改進,將福特的參賽用車 GT-40 Mark I 調校到一個近乎完美的狀態,從而發揮出賽車的最佳效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部影片不能看作是一部純賽車電影,它關於尊嚴——當尊嚴遭到踐踏,為挽回應該怎樣反擊。
同為賽車電影,如果和“速度與激情”系列相比,極速車王就如同電影裡的法拉利公司。走的是質,而不是量。
《極速車王》的真實歷史:福特與法拉利的江湖恩怨,賽車天才之....
福特VS.法拉利 恩怨的起源1963年,福特副Quattroporte唐·福萊爾帶領眾多高管和義大利的賽車狂佐恩·法拉利(1898-1988,義大利)談判收購事宜。
然而,福特公司擬定的合同條款,是法拉利老爺子難以忍受的致命缺陷。最後,法拉利堅決拒絕。
福特三百多萬的談判費和九個月的寶貴時間也因此付之東流。而法拉利車隊的掌控權仍牢牢握在佐恩·法拉利的手上。
博弈的失敗激起了福特二世(1917-1987,美國)的怒火,他知道,唯有在勒芒大賽上碾壓法拉利車隊的奪冠之夢,他才能一雪前恥。
多年前,臨危受命的福特二世儘管沒有早逝父親的相助,可他仍然使亨利·福特(祖父, 那個用一把斧子砸爛牆門,把福特雛形車開上大街的男人)留下的家業成倍地擴大。
他有信心,自己一定能讓法拉利顏面掃地。
1965年及以前,法拉利車隊在勒芒賽場上勇奪六次冠軍寶座,奠定了其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比起法拉利在賽車事業上的輝煌戰績,新生的福特賽車隊簡直不堪一擊。福特公司甚至還不能生產出,能挑大樑的標準賽車。
連續敗北的福特二世決定,把在勒芒賽場上功成名就的希望壓在謝爾比的身上,而謝爾比日後則是賽車/汽車設計行業中的扛把子……。
今年奧斯卡熱門,熱血賽車片,不玩虛的,咔咔就是幹。最後一部分長達幾十分鐘的賽車戲真是過足了癮,緊張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