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以書為伴

    這要看什麼階段的孩子,小學階段更多的是讓其養成好習慣,要嚴肅多一點,初中階段更多的告知他為人處世的道理,高中階段告訴他生活不易努力奮鬥的意義,大學階段要引導他找到自己的終極一生的生活目標!

  • 2 # 黃淵博

    家長是孩子的第1任教師,也是終身的教師。作為家長言傳身教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成長。雖然在還在孩子的生長當中有很多的叛逆期,對此應該正確對待。告訴孩子,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家長自我完善的過程,這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 3 # 智慧媽媽旺三代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孩子提出不同觀點的時候,別急著否定,先讓自己沉澱一下,想一想孩子此時在想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孩子的觀點有哪些利弊?然後一一分析給孩子聽,這樣做,最後的結果孩子基本都能接受。

    千萬別利用長輩的身份壓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什麼事都不會告訴你,你想和孩子交心就是做夢。

    現在的孩子特別聰明,面對孩子的進步,我們必須要鼓勵,面對孩子使出的“十八般搞怪”,我們必須要智取,沒辦法,陪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和孩子鬥智鬥勇的過程,而且還得贏得有情有理。

  • 4 # 淺嘗輒止心理學

    這裡引用希拉里 克林頓說的話:

    “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 5 # 林之513

    首先,要做的就是陪伴。

    面對自己的孩子,不是生下來就沒事了,任其發展。而是要負責任的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孩子生下來的世界觀就是一張白紙,它需要父母的陪伴與呵護,愛心傳遞,正確的引導方法,孩子才能在這張白紙上描上五彩繽紛、Sunny明媚的畫面。否則,則反之。

    其次,身傳言教。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是最貼切的話。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做個好父母,做個稱職的爸爸媽媽,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你也會輕鬆點。不會像有些家長說,現在的孩子難教育,其實不然。

    再後,共同學習,共同向上。

    不要以為孩子的成長,是孩子的事。只要求孩子勒奮學習,好好做人。父母放鬆自己,沒有自律。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馬列主義對人,自由主義對自己。”比如打麻將什麼的,浪費時間不說,長期坐在麻將桌上對身體不利。所以,做父母如果有時間覺得無法打發,不如學習學習,只要健康向上的,學什麼都可以。

    以上三點是我的經驗,供家長參考。

  • 6 # 酷酷的爹

    生命是成長的過程;成長就是等待的過程。教育就是百分之三十的啟發加上百分之七十的等待。

    孩子地成長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出生到成年,要經歷很多的時期,有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最後到成年,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規律,都有自身的特點。違背成長規律的教育,不利於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帶來傷害。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說:"每個人成長都有一個程式,他在某個年齡特徵段該領悟什麼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分人為地加以干涉只會毀了他。"當人們對童年越來越生疏的時候,兒童的一些正常行為就被看作是有"問題",各種訓練便應運而生。家長的整體文化水平越來越高,養育孩子卻越來越粗野無知。有多少人在對孩子以愛的名義進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擾亂孩子的正常發育,甚至逼孩子退行。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由於智力結構、認知水平、個性氣質以及心理特點的不同,使得孩子們在同一成長階段表現出不同。有的成長得快,鋒芒畢露;有的成長得慢,甚至是大器晚成。愛迪生上學三個月就被老師責令退學,而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發明家;愛因斯坦4歲多還不會說話,上小學後被認為是低能兒,這也不能阻止他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家長們要承認這種差距的存在,不要過分焦慮,更不要因此去責備孩子。加以引導,給予孩子信心,相信孩子最終能迎頭趕上。

    不同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哈佛大學霍華德教授研究表明,人有八種智慧:語言文字智慧、數學邏輯智慧、視覺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音樂旋律智慧、人際關係智慧、自我認知智慧和內省。上帝在為孩子關閉一扇窗的同時,也會為他們開啟另一扇門。每個孩子所擅長的智慧不盡相同,正如有的孩子會做一道很難的數學題,但是他始終不能記住一個單詞;有的孩子學習很差,但是卻能在運動比賽中拿到冠軍。有人曾經採訪過童話大王鄭淵潔,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時,他說:"我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區,這是上帝賦予每個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孩子的最佳才能區,帶著他通向適合他的路上去前行。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每個孩子都是寶,都有成功的時候,我們要用心去等待,有信心,有耐心,有決心,等待孩子綻放的時刻到來。

  • 7 # 哈嘍v巖小姐

    面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我們家長要多理解,多支援!不要攀比多估計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自信,Sunny,面對生活和挑戰都能樂觀積極面對,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愛好,不要強加自己的愛好讓孩子去替你買單,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我們家長多支援,孩子鬥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 8 # 麗日丹霞

    不用說,也要學習家庭教育。現在做什麼都要上崗證,帶孩子,教育孩子卻沒有上崗證。就象開車,學會 了駕駛,才不會把車開到危險地帶。學好了怎樣育兒,才會把孩子帶到安全(沒有教育傷害)且健康(心理、生理健康)的道路上去。

    北京有一項調查,調查物件是680名中小學生,按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分類進行調查。結果是: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孩子在校優等生佔95%,基本沒有後進生;家庭教育水平一般的,孩子在校中等生佔2/3,並有15%左右為後進生;家庭教育水平不當的,孩子在校後進生佔85%,幾乎沒有優等生。

    看來,孩子的全面發展、優秀與否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可以說,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

    人的教育是一項浩大的系統教育工程。它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相互影響、互相作用、相互制約,離開了哪一個都不行。但在這項工程中,家庭教育是最最重要的,它是所有教育的基礎。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要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學校,三是兒童所在的集體,四是兒童本人,五是書籍,六是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它說明了家庭在塑造兒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說,家庭是孩子永不停課的學校,那麼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員——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任且是終生的老師。作為這個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必須認識到:家庭教育是根基。沒有家庭教育,就沒有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教育不好,則是100%的失敗;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幾個孩子沒教好,失敗率也不過只有1%。

    父母是無可替代的,家庭教育是任何一種教育都無法與之比擬的。

  • 9 # l悠然見南山l

    面對孩子的成長,首先要明確的是,不只是看著孩子成長,家長,也要一起成長!

    都說孩子長大的過程是個逐漸遠離家長的過程,那麼相應的,家長也應該做到,逐漸放手孩子!

    在教會他獨立自主樂觀向上,有獨立生存生活的很好的技能後,就要慢慢的學著退出他的家長的角色,轉變為朋友的角色!

    家長這個角色意味著控制和引導,對長大的孩子來說,是具有壓迫性的!朋友這個角色,意味著平等和睿智,是有導師性質的!

    家長一定要做好身份的轉變,讓孩子在成長中,一點一點的總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決策能力,可以聽取意見綜合考慮,可以為自己做的任何決定承擔責任!

    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是被模仿的物件,在孩子大了,是可以諮詢意見的導師,這種親子關係,不更好麼?

    我是南山,感謝閱讀!

  • 10 # 少兒閱讀伴聽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只要家長對孩子教育充滿信心,採用適合自己孩子成長髮展的方法,一定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孩子。一、家長要經常與學校、老師聯絡,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有效教育孩子。

    有些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只要提供吃穿,其他事情就是學校的;或者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校學習差或表現不好,自己沒有臉面到學校見老師,只有孩子爭光了自己才有面子到學校見老師。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孩子有不好的表現或問題,我們理應該與學校加強配合與聯絡,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問題的根源所在,有針對性採取有效的有利於孩子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使孩子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社會有用的人才。如果有意避免這種情況,就會害了孩子,給家庭教育造成很大的損失。

    二、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能採用極端的方法或手段。

    有些家長對有問題的孩子採取的教育措施無效時,就放口大罵或暴打,或放任不管,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你的教育方法不起作用時,那你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是強迫孩子認同你的觀點或做法,或是以自己的利益出發點來教育的?對於這些孩子要真正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分析原因的根基所在,以關心和幫助孩子成長髮展方面來著手,採取孩子易改易接受的方法來教育,必要時可以讓別人替自己說話,做思想工作,扭轉不利局面。

    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好,學習好,獲獎也多,沒必要到學校去,或者認為我的孩子聰明,而不是老師教育的效果,這也是一種錯誤認識。往往學習好的學生,由於學習好而就把其他方面就忽視了,比如承受挫折能力差,生活自主能力不強,對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去做,常依附別人等。這類孩子的家長要與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在校的方方面面,讓孩子全面發展,能獨立生活,能自主處理日常事務,讓他更能適應以後的社會生活。

    三、給孩子提供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時,要注意對孩子是否安全和有利。

    有些家長害怕辛苦了孩子,想方設法給孩子提供交通工具,比如腳踏車、摩托等,但你們考慮過沒有,你給孩子提供的交通工具是專門為方便到校或回家,還為了顯示自己的闊或威風而使用呢?也要考慮你的孩子的騎技如何,能否把車駕馭得住?在往返學校的路途中路況是否好,路上的車輛多否,能否保證安全?有些使用腳踏車或摩托車的學生,在課餘帶幾個學生在公路上狂飆,把自己的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只圖一時之快活。當不好的事發生了時,家長才後悔莫及,因此提供交通工具時,要慎重。在我們學校是堅決反對學生騎摩托車和乘坐農用車的。

    你的孩子有了電話可以和家裡隨時取得聯絡,但有些孩子把手機不當作和家裡溝通的工具,而是一個玩耍的工具,上課給別人發簡訊、聽音樂、玩遊戲,甚至上黃色網站瀏覽黃色影片,或者是課堂上與QQ好友聊天,嚴重影響了學習,扭曲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畸形發展。手機已是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大禍害。建議家長給孩子提供手機時,要弄清學生要手機的目的是為了與家裡取得聯絡,還為了娛樂,要在孩子每月話費上分辨真實情況。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和發展,家長要慎重對待孩子在學校使用手機。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1 # Lsm開心就好

    面對孩子的成長,我一般都是與孩子做朋友,一起成長,因為家長也不一定能做好自己。

    有事情也是互相問,我這樣做你覺得好不好,為什麼?然後彼此溝通,拿出與孩子都認可的做法。

    有時候與孩子互相撒嬌,取暖,鍛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從小養成有擔當的好習慣。

    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共同孝敬父母,尊敬他人,多做好事,但對於不好的現象和人,也給孩子一起探討,讓其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善惡的能力。

    孩子學習,我也跟著學習,互相比拼,這樣讓孩子覺得不能落下,千萬不能孩子學習,家長玩。

    發現和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多鼓勵孩子養成堅持的習慣,自己也要有自己的愛好興趣,形成一種家庭好氛圍。

  • 12 # 波哥視野

    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多鼓勵她!孩子不聽話不要經常打罵她,學習方面不要一上學了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13 # 三個淘氣包的麻麻

    面對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應該參與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學習更多養育孩子的知識,在教育和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 14 # 小粽兒

    0-9歲寶寶的31個敏感期,每個家長必備。只有懂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和他們溝通,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什麼是敏感期?

    口和手敏感期、語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敏感期是瞭解孩子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兒童出於自發的內在需求,在特定時間段內,對特定事物產生興趣以及嘗試、學習的衝動,直到這種需求被滿足。

    家長如何做?

    敏感期這一現象說明兒童並不是 - -種被動的存在,雖然他們需要成人來照顧,但兒童是充滿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兒童正在按照內在的- -種秩序成長。因此,成人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孩子的敏感期,為他們提供條件,不要強行灌輸,應順勢而為。

    總之,千萬不要錯過一生僅有的一次敏感期.

  • 15 # 賀風子2020

    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首先要有陪著蝸牛散步的耐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當然也是快樂的。我覺得家長得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陪著蝸牛散步的耐心;

    2.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同時也要發現孩子的缺點,弱點,盡最大努力發揚長處,剋制短處,多鼓勵小孩子,積極向上;

    3.讓小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能容於集體,不孤立,培養集體榮譽感;

    4.每週展一次體育活動,爬山,游泳或其他體育專案,增強體質。

    5.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我們只做服務,不做決定;

    6.只做60分父母,不為孩子做馬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孩有空,讓小孩參加勞動,不養忘恩負義的仇人。

  • 16 # 達連小奇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影響的,孩子每天都有著不同經歷的成長,家長要在孩子成長中起到榜樣的作用,要有Sunny向上、不驕傲自滿,引導孩子開朗活波、銳意進取。不要跟孩子大喊大叫,應該多鼓勵多誇獎,要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充滿正能量中成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做的好了孩子也會跟著做好了,這就是家長該做的。

  • 17 # 新疆飛飛哥

    從小教育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影響的,孩子每天都有著不同經歷的成長,家長要在孩子成長中起到榜樣的作用,要有Sunny向上、不驕傲自滿,引導孩子開朗活波、銳意進取。不要跟孩子大喊大叫,應該多鼓勵多誇獎,要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充滿正能量中成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做的好了孩子也會跟著做好了,這就是家長該做的,過得平淡而快心的生活。

  • 18 # 可愛的嚶嚶醬

    轉自網路:

    你知道嗎?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大腦在10歲以後就「定型」了,所以3歲、7歲、10歲不但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強化潛能的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就算日後上再多的才藝班也補不回來!

    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幫助孩子贏在起跑點上,就要好好把握這三個黃金時期,從小鍛鍊孩子的大腦潛能!

    01

    0歲~3歲:發展大腦本能

    這段時期鍛鍊大腦潛能的關鍵在於培養大腦功能的基礎──本能。

    3歲之前的兒童腦部,會陸續出現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這些本能也會讓幼兒的大腦出現各種特徵,例如:想競爭,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或是想成為媽媽或兄弟姊妹等周圍人們的同伴。

    例一:告訴孩子:「把玩具收好。」講完後卻毫無動靜,不妨改說:「我們來比賽誰收拾得快!」孩子聽了就會開始整理。

    例二:叫孩子:「快跑!」孩子卻依舊慢吞吞,不如提議:「看誰先跑到那邊。」孩子就會產生鬥志往前跑。

    這些都是生存本能使孩子產生了競爭意識,進一步引發的反應。此外,兒童雖然不喜歡填鴨式地硬塞太多知識,對於學一點點新東西卻會覺得開心,這就是因為求知本能產生了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的特性。

    要鍛鍊孩子的腦神經細胞的本能,就要善用這類「想要」的特性,媽媽在成為同伴的同時,也累積一起「競爭」或是「多瞭解一點」的體驗。

    0歲~3歲這個階段不用要求孩子學會很多東西,或者一定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強。重要的是讓孩子能抱著愉快的心情對話,並且經常誇獎孩子。

    02

    3歲~7歲:戒除大腦壞習慣

    「待會再做」這句話代表的是「並不想做」的心情。換句話說,老愛講「等一下」的小孩,大腦沒辦法培養主動想做的心情,思考力和記憶力自然無法充分發揮,加上沒有貫徹到底的企圖心,最後會變成一事無成的腦袋。

    當孩子說出「等一下」時,先想想為什麼孩子不想馬上去做。

    例三:若是因為孩子當時有其他想做的事,比如孩子正在打電玩,所以聽到要收拾房間就回答「待會再做」,這種狀況下,可以問孩子:「現在趕快收拾,吃完飯就可以盡情打電動,你覺得先做哪件事比較好呢?」,讓孩子主動說出:「我現在先整理。」

    此外,如果孩子本來就不喜歡整理房間,不妨花點心思設計出類似比賽的方式,和孩子同樂,讓孩子去除「討厭」這種情緒。總之,請仔細觀察孩子,並且妥善引導,別讓孩子養成凡事都要「等一下」的拖延習慣。

    3歲~7歲適並不是教授知識與技巧的時期。這個階段要把目標放在扎穩基礎,打造唸書和運動都能兼顧的大腦,將心力放在改掉影響鍛鍊大腦功能、本能及心的「腦部壞習慣」。

    03

    7歲~10歲:培養大腦的主動好習慣

    7歲~10歲之後,是適合真正進入學習的階段。不過從鍛鍊大腦潛能的角度來說,有一點是父母親務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絕對不要總對孩子說「快去唸書」這種話。

    這個時期兒童的大腦,屬於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現就會變得越差,因此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大人,必須妥善指引一條明路,而主要關鍵就是「丟出好的問題」。建議在這種狀況下可以利用好的問題,將「要這樣做才對!」的命令改成選擇題,以「你想要怎麼做呢?」來詢問,讓孩子能自己選擇。

    例四:如果孩子不擅長自然科,父母光說「自然科要多用功一點!」或是「有不懂的地方就問老師啊」,這樣還是沒辦法激發孩子的動力。不如改用這種方式:「媽媽小時候也很怕自然科呢!不過,我只要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老師,幾次下來之後,自然科就成了我的拿手科目。那你自己接下來想怎麼辦呢?」

    話說到這裡後,明白地把答案說給孩子聽也無所謂。或者可提出兩種方式,問孩子「你想選哪一種?」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說出「我也要這樣!」「我會這麼做!」如果想讓孩子也思考解決方法,就說:「說不定還有更好的方法,先想一想,明天再說吧!你是媽媽的小孩,一定想得出好辦法。」試著用這種提議來激發孩子的自尊心。

    等到孩子努力想出來之後,別忘了大力稱讚:「真不愧是媽媽的小孩!」藉由這種方式養成孩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才能算培育出真正的好頭腦。

    10歲之後,孩子的各種習慣和性格逐漸養成,再想要去改變,就不那麼容易了,作為父母,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掙錢什麼時候都可以,但孩子成長的這幾年錯過了,再難彌補回來。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19 # 家庭教育一千零一問

    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怎麼做呢?這是很多家長感到困惑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既有獨立性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各方協助的過程,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無可取代。

    作為家長,我們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保障孩子身體健康是首要任務,家長在孩子的營養補充上,要多花點心思,讓孩子達到營養均衡,身體棒棒的,是一切事情的前提。

    幫助孩子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經常導致作業做不完、玩的時間過長等等,需要家長的引導和以身作則,讓孩子慢慢的建立時間觀念,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

    給孩子樹立起一些為人處世的榜樣,讓孩子懂得遵守社會規則,懂得幫助他人,孩子不諳世事,對於一些事情的處理,會模仿身邊人的做法,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典範,一旦孩子受到外界的誤導,以後改起來就困難了。

    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不能過多的限制孩子的行為,很多父母在於物質生活上給予孩子的絕對超額,但是在精神生活上,往往給予的不夠,這樣就大大的限制了孩子心靈的成長,對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注意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不能總是盯著學習、成績,讓孩子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也不要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將來的社會,需要的不是隻會讀書、高分低能的人,而是具有多元思維的人。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多鼓勵孩子,就算孩子在某件事上失敗,也不能指責打擊孩子,引導戰勝挫敗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才是孩子將來獲得成功的最大的資本。

    總之,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家長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去做的事很多,家長也會遇到很多困惑,所以,需要透過學習、借鑑,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家長都會無私的奉獻自己,但是一定要掌握合適的方法,使用合適的方式,否則,你的愛也許會變成傷害。

  • 20 # 教育者山坡羊

    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怎麼做?

    面對孩子的成長,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家長既要學會學習,又要學會正確引導。

    毋庸置疑,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個人和環境都代替不了的。

    孩子從生下來到長成大人,在這個階段裡,孩子主要的活動場所一個是學校,另一個就是家庭。

    但孩子在學校是以學習知識為主,學做人次之,而在家庭裡則正好相反,故而,有良好學習習慣和品德的學生多數出自家教較好,父母知書識禮的家庭。

    還記得考取清華大學,獲得詩詞大賽冠軍的武亦姝吧,她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

    父親的高度自律,培養出高度自律的孩子,父母的嚴格要求,成就超出同齡人的智慧。所以,家長素質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與孩子成績的好壞成正相關的關係。

    既然如此,那家長究竟該如何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條件呢?羊老師以為,至少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學習

    雖然做父母無需多培訓,但要做一個“合格”乃至“優秀”的父母則需要不斷學習,誰也不敢說自己天生就是一個“合格”或“優秀”的父母。

    高爾基曾說過“ 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

    國家教育且不說,這裡至少指出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而普通父母和“優秀”父母的區別正在於是否會教育孩子。要會教育孩子,父母就需要主動尋找機會去不斷學習,不斷補充自己教育孩子的有關知識。

    2.捨得陪伴

    有些家長把孩子從幼兒園送到學校,一句“老師,拜託了”似乎教育孩子的事就與自己無關了。

    事實上,在學校,老師一個人面對的是四五十個孩子,老師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個個都照顧到,所以,孩子的教育多數時候其實還得靠自己。

    而捨得花時間,願意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是“優秀”父母的基點。因為,只有多陪伴你才可能更好的瞭解孩子,才能更好的糾正孩子身上的問題。

    3.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尚不懂事的孩子,他的模仿能力很強,辨別是否的能力卻又很弱,所以,父母身上的一些缺點和毛病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所以好的父母永遠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從這個意義上講,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老師而是終身的老師。

    4.積極引導

    身體上的成長只要吃得飽穿的暖就可以了,但孩子心靈的成長和精神的成長則需要父母積極的引導。

    有時父母的一個鼓勵、一個及時的點撥、一個恰當的表揚,都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動力,有正確的方向和目標,這樣的孩子即使不“優秀”,也不會差到哪裡。

    優秀的孩子離不了優秀的父母,優秀的父母是造就優秀孩子的肥沃土壤,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那就先從做一個“優秀”的父母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現在的相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