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南的兔子老師
-
2 # 晨晨媽咪育兒經
不要問的那麼直接,可以在他玩的開心的情況下,含沙射影的問,我平常就是這樣,孩子基本都會說的,如果每天開開心心的就說明在幼兒園很好,不用太擔心,平常多觀察孩子的狀態[呲牙]
-
3 # 小不點日記
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觀察一下孩子的狀態,看他是否喜歡上學、看到老師時有什麼反應,就能大概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是否開心。
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問又問不出來,就可以多引導孩子。
比如,不要直接問,“今天在學校玩得開不開心”,“老師有沒有打你”,“同學有沒有欺負你”,因為這些問題比較抽象,孩子不是很理解,也無法記清他在學校裡經歷的所有事情。
另外,有的孩子在學校捱打了,但是害怕老師,所以不敢告訴家長。
你可以試著問一下,“今天坐你旁邊的是哪兩個小朋友?”,“你喜歡班裡的哪個小朋友?”,“今天吃的什麼菜”,“玩滑梯時老師有沒有表揚你”,“今天你的褲子尿溼了,是老師給你換的嗎?他有沒有因為尿褲子批評你?”。
詳細一點,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回憶。
告訴孩子,學校裡的事,回家都可以告訴家長,因為爸爸媽媽也想知道他在學校都幹嘛了,上學、放學的時候,可以介紹他們班的同學給爸爸媽媽認識一下。
跟其他同學的家長多溝通,就能更詳細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及學習情況。
-
4 # 虹季先生
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小朋友玩遊戲,這個遊戲是你當寶寶讓孩子當老師。小朋友的模仿能力都更強,大都比較喜歡當老師,你可以讓孩子模仿幼兒園老師一天是怎麼給孩子們上課的。
我兒子就這樣,放學後讓他當老師,會把老師上課的動作、語言模仿的唯妙唯俏,連老師如何表揚、批評小朋友都一一模仿出來。這樣你就能大致瞭解孩子們在幼兒園一天的情況了。
-
5 # 紅仁兒媽媽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幼兒園都是開心快樂的。不必過多擔心。
如果孩子出現反常現象,如不想去幼兒園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看看家裡有什麼事引起他的興趣沒有。
第二,在幼兒園發生什麼事兒了,如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孩子和小朋友發生矛盾了。
幼兒園沒有監控,孩子也不愛說幼兒園的事兒。這就要和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
-
6 # 飲罷風清揚
家長很想知道孩子的在校表現,我們可以從多個渠道來了解,
一 老師
幼兒園一般有家長群,裡面會了老師發的一些圖片或是資訊,從中我們可以大概瞭解班裡的情況。
幼兒園也會有家長會、公開課,我們儘量去參加,這樣可以真實瞭解孩子的表現情況。
我們在每次接送孩子的時候,可以和老師簡單打招呼,寒暄一下,然後問問孩子當天的表現。一次只問一個具體的問題。
二 其他孩子
三 孩子
我們關心孩子可能更多的是擔心,比如吃飯如何、睡覺如何、和小朋友關係如何、大小便如何、上課專注不。
這個擔心的背後其實是不信任,不信任孩子不在家時能夠獨立處理自己的問題。這樣甚至會導致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裡表現完全不同。
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加強親子關係。多陪伴,少建議。親子關係好了,孩子自然就願意說了。
當然,詢問孩子還是要有技巧的,沒人願意被質問一樣。當孩子感覺好時,可以先分享一下我們白天工作有趣的事情;然後問問孩子願不願意也說一說,爸媽很想聽一聽。
切記,孩子玩得起勁時,就不要打斷他們了。
孩子在幼兒園好不好,看他們回來的表情和性子就能猜個大概了。問一句,看起來你現在不太開心,能說說嗎?如果他們不想說,就告訴他們,什麼時候他們願意說就來說,爸媽一直等著呢。
-
7 # 明妍小廚
平時要和小孩多聊天,讓小孩習慣和你講他的事情,問到幼兒園的事情不要太刻意,先從高興的事情問,慢慢轉向你想了解的事情。或者可以問一下其他小朋友和小朋友的家長,透過側面瞭解,有時可能更客觀,有的小朋友會願意和大人多說一些幼兒園的事。
-
8 # 兩個小豆子
你女兒肯定在幼兒園有情況而且老師還不讓回家說,我女兒在幼兒園被老師打過,老師不止打過我女兒,幾乎很多同學只要惹到她了就會打孩子,而且還不讓孩子回家說。我會好好陪著她,讓她知道媽媽是最好的,遇到問題都要告訴媽媽,媽媽回替她想辦法,多開導她讓她多說一些學校生活,問問她和同學,老師之間情況,慢慢就說的多了,不防備了,藉機問她老師對她怎麼樣,瞭解瞭解老師是不是對她動手了!
-
9 # 22世紀教育研究
與孩子聊開心的事,或者從回憶午餐開始,提升孩子對學校經歷的複述意識。與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孩子演老師或者同學,你來演孩子,基本上能瞭解得八九不離十。另外,告訴孩子,任何例如被霸凌或者被侵犯隱私,都不是他的錯,還有任何事情不應該對父母保密,尤其是其他人讓保密的事情,應該跟爸爸媽媽說。
-
10 # MlD丶景
王大偉教授建議,安全教育。
一是要早,從3歲上幼兒園開始就要進行。
二是要採用輕鬆活動的方式,比如有一個小歌謠“小熊小熊好寶寶,背心褲衩都穿好,裡邊不許別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也可以透過童話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因為講道理可能孩子不感興趣,也記不住。
三是如果孩子受到傷害,比如虐待和侵害,要注意保留證據,第一拍照,如果是傷痕,可能會隨著時間消失;第二錄音,孩子說了什麼用手機錄下來,而且要養成習慣;第三,到醫院讓醫生檢查診治,醫生的診斷報告也可以作為證據。
四是如果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要及時看心理醫生進行救治,必要時,可以離開被傷害的地方,以及尋求經濟和法律的援助。
2、多與孩子交流,使用表演的方式,讓孩子表達出自己怎麼被對待。
很多家長在從幼兒園接了孩子之後,會問孩子,“在學校吃了什麼,老師說了什麼,有人欺負你沒有”,其實這樣的問題孩子不一定能表達出來,而且問問題的方式,會讓孩子有壓力,他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記得嘟嘟還在早託班時,有個同事的孩子在附近幼兒園,同事的孩子也經常和嘟嘟一起玩,有時候接了嘟嘟和同事一起走,同事會問嘟嘟,你吃飯了嗎,嘟嘟說,沒有;又問,你睡覺了嗎?又答:沒有;再問,你喝水了嗎?還是:沒有。同事的孩子就哈哈大笑。
現在嘟嘟雖然上了幼兒園,但問他在幼兒園的事情,雖然也回答,但顯然與實際並不相符。今天我問他,”你在幼兒園哭了嗎?“,他說”哭了“,我問,”為什麼哭“,他答不上來。昨天接的時候,老師說中午突然哭了,出來問他,為什麼哭?說”找媽媽“。所以,孩子的回答,有的可能是事實,有的可能並不是。
李玫瑾教授建議媽媽和孩子可以玩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做老師,媽媽做孩子,媽媽可以做出一些乖巧的表現,孩子就會學老師的樣子對待媽媽,當媽媽做出一些不乖的表現時,看孩子又是什麼表現。如果老師罵過孩子,孩子可能就會學老師那樣來罵扮演孩子的媽媽。也有些孩子會停下來,這也可能有問題。重點是看孩子不乖時老師會有什麼表現,有些虐童事件,就是發生在老師對孩子失去耐心時。
3、透過聽、看、跟、談了解孩子的經歷。
王大偉教授建議,一是要會聽,讓孩子多講在幼兒園的事;二是會看,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看孩子身上有沒有紅腫、疤痕等,如果有,要及時瞭解原因;三是會跟,如果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在送孩子的時候,孩子遇到一些情景的反映發現蛛絲馬跡;四是會談,跟老師談,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發現異常行為。
當然,以上這些方法,可能第一次使用並沒有什麼效果,比如角色扮演的遊戲,也受孩子狀態、表達能力等影響,今天晚上我試著和嘟嘟做角色扮演的遊戲,但當時他似乎沒有興趣,談話的內容他幾乎就是胡亂說的,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打算換個時間再試試。
家長可以嘗試各種方法,同時也要有耐心,透過交流、觀察、引導等,培養孩子的安全防範意識,瞭解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的經歷,更好的保護孩子。
-
11 # 王小豆的趣事
遇到這樣事情最好和其他家長聯絡一下問一下其他小孩具體情況,小孩會大概說的差不多,要是事情就像大多數小孩說的差不多就找老師,問一下老師的具體情況到底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要是老師說的和孩子有差距你不就知道老師的人品了嗎?要是說的差不多,你不就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具體情況,。可以自己私下拉個群,把把小孩玩的好家長拉到一起,這樣有助於資訊互通,有什麼事好商量,還加強孩子直接玩的親密性和粘性,主要還是多和孩子溝通,孩子就是說不清楚,可是說的都差不多啊!
-
12 # 子喻園長
我是子喻,多年幼教管理工作者,現在我來說說我的建議。
幼兒園的監控是一把雙刃劍,好處在於便於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狀態,加深家園之間的聯絡。壞處是監控是無聲的,看了畫面聽不到說話,有時候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導致家園之間的衝突。
如果孩子就讀的幼兒園不開放監控,家長要如何瞭解孩子的情況呢?
1.多和老師積極溝通。
家長對孩子學習生活的重視,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援。只要願意和老師溝通,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和老師說說孩子的狀況,老師都會樂意告訴家長孩子的一天表現。
2.關注班裡動態。
不開放監控的幼兒園,老師都會及時傳送孩子的學習生活照片和影片,家長可以多關注。
3.放學後,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生活。
今天幼兒園好不好玩呀?今天和哪個小夥伴玩了呢?今天最喜歡吃的是什麼菜呀?今天玩了些什麼好玩的呀?午睡你是怎麼做到睡著的呀?今天有沒有特別想跟媽媽分享的事呀?
4.和其他家長保持聯絡。
幼兒園的事,有時自己的孩子不說,會有別的孩子說。要和其他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一旦有什麼不對,其他家長會主動告知。
5.觀察孩子的狀態。
看看孩子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吃飯,睡覺,玩耍,有什麼不同,這些都是家長應該注意到事項。
-
13 # 皮皮媽育學園第一、從側面,多途徑瞭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即使愛說話愛表達,他們的表述通常也不夠全面、準確、客觀,這時候就需要家長透過其它途徑來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自家孩子在園期間的實際情況了。
1、觀察孩子每天入園、出園時的狀態。
孩子每天早晨入園的時候是否積極,心情愉悅;每天放學出園的時候,是否有留戀;跟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是否有表現出依賴感;觀察孩子的衣服、面板是否跟入園時一致,有沒有明顯的傷痕;孩子平時的隻言片語和行為中,是否有新的詞彙,新的行為習慣、新的思維邏輯等。
2、透過老師瞭解。
關注班級群資訊,老師每天發出來的資訊、圖片是最直接客觀的瞭解。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可以跟老師聊幾句,問問孩子今天的表現,有沒有進步、有沒有需要家長刻意加強培養的地方;孩子跟同學們的關係怎樣,有沒有吵架打架,有沒有交到好朋友,集體遊戲都喜歡跟誰在一起;老師帶領著上課、做遊戲時是否專心,能不能跟上,參與互動是否積極等。
3、透過其他的小朋友及小朋友家長了解。
多跟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交流,每個人掌握的資訊都不會完全一樣;多給其他的小朋友打招呼,看看其他小朋友怎麼說,是否喜歡上幼兒園,是否有學到東西。同一個園甚至同一個班級的情況,具有很大的參考性和普適性。
4、透過班級群資訊和家委會了解。
群裡家長髮出的資訊,反映了每個家長關注的相同或不同的方面。而家委會由於要幫老師組織家長活動,跟老師和家長們打的交道都比較多,因此掌握資訊可能更全面,看事情的角度可能更客觀。
第二、引導孩子複述當天事情,幫助孩子提高表達力。孩子不愛表達,家長就不能瞭解孩子視角的真實感受,所有的一切都是基於猜想和推測。建議家長多引導孩子複述當天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哪怕孩子最開始複述的事情很微小、複述的經過很凌亂,我們也要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因為此處最關鍵的點就在於激發孩子複述表達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只要孩子願意嘗試,就值得肯定。
幫助孩子提高複述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透過這3個方式進行:
1、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複述剛剛發生的事情。
比如看完動畫片了,讓孩子講一講剛才看的動畫片裡,主角遇到了什麼事情,最後怎麼解決的,過程怎樣;再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等孩子冷靜後,家長可以問問孩子摔到哪個地方了,摔疼了身體的哪個部分,是為什麼摔倒的......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會說是正常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個示範;也可以在孩子思考後,提醒下寶寶,幫寶寶調整語言的順序等。等到孩子習慣了,不用家長刻意問,孩子就會主動清晰的告訴我們剛才發生了什麼。
2、將表演引入日常生活
比如看完動畫片了,針對孩子特別喜歡的角色,特別喜歡的場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復原孩子喜歡的場景,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玩這樣的遊戲;再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等孩子冷靜後,可以讓孩子演示一下剛才是怎麼摔倒的......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的就會邊說邊肢體表演,家長就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不會表達了。
3、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需要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孩子,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每當他想拉臭臭的時候,就跑到奶奶跟前,把屁股對著奶奶拍一拍;每當他想吃東西的時候,就對著奶奶“鼓鼓嘴巴”......奶奶很發愁,我的孫子明明會說話。可是為什麼他總是不說呢。
這其實是因為,孩子也有惰性,當他不說話需求就能被滿足時,他為什麼還要費勁的組織語言去表達呢。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想要什麼東西、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用語言表達出來,只有這樣,大人才會同意並支援。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因為缺乏詞彙量,可能不知道怎麼表達,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可以向孩子示範準確的詞彙和正確的表達方式。經過一件件小事的練習,孩子就會變成一個愛表達會表達的“小話癆”。
第三、培養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要想讓孩子的幼兒園生活過得愉快、積極,培養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自主如廁、自主進食、合理的表達要求、基本的自我保護等。
我們來設想這樣一些場景:午餐時間到了,老師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了可口美味的午餐,大部分孩子都吃完進行下一項活動了,你家孩子卻遲遲吃不到嘴裡,每次都需要老師幫忙;其他的孩子,想去小解的時候,經過老師同意,自己就能去上衛生間,並提好褲子,只有你家寶寶每次都需要老師帶領、並幫忙提褲子;玩玩具的時候,自家孩子的玩具總是被別的小朋友奪走;被其它小朋友打的時候,孩子只會呆呆的坐著,不知道怎麼制止,也不知道怎麼躲開......
慢慢的,孩子就會覺得我不如別人,喪失自信,更甚至不樂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愛交朋友......畢竟幼兒園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個小社會,對他們以後的人生有著長遠的深刻的影響。
第四、加強和幼兒園老師的溝通,保持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確認孩子在幼兒園待的開心、安全,不受欺負之後,還不夠,畢竟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
加強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溝通,及時同步幼兒園對孩子的培養方向和培養細節,有意識地在孩子回到家之後,繼續強化孩子在幼兒園期間養成的良好習慣,及時的複習孩子學到的兒歌、手指操等,拓展、補充、升級孩子在園期間的遊戲思維、遊戲開發鍛鍊的方向,孩子的成長會超乎你的想象。
我曾經遇見過不少朋友來問我,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習慣很好,一回家就變了呢?我的回答是:請家長自查一下,有沒有在家庭環境中,無意識的破壞孩子的良好習慣,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有沒有相悖的地方。當孩子習慣了在家裡和幼兒園各遵守一套行為準則時,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而這個責任更多時候都在家長身上。
-
14 # 風鈴許願者
“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只是進了幼兒園,但作為媽媽簡直操碎了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哭?自己能吃飽飯嗎?會不會……
各式各樣的擔心使媽媽焦慮不堪,放學後就會對孩子問東問西。孩子剛開始會回答幾句,後面就像鋸葫蘆一樣,怎麼問也不說。
孩子的表現讓媽媽更加懷疑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經歷了什麼?然後各種懷疑試探,上網查方法效果也不怎麼樣,最後弄得自己疲憊不堪。
我家大寶是個粘人的孩子,上學對他來說簡直不能接受。雖然如此,還是被送到了學校。
我是那種比較放的開孩子的媽媽,孩子雖然哭鬧,但還是堅持送的,這是孩子斷舍離的過程。所以開始的我並沒有什麼焦慮。
我的焦慮是從婆婆小住開始,老人家總覺得孩子放給別人不放心,在我耳邊說孩子在幼兒園有可能經歷的不好的事情。我剛開始也當耳旁風,但一個人總在你耳邊說,怪你不關心孩子,能怎麼辦,只能用各種方法去試探。
我總結了一下覺得角色扮演的方法最有效,媽媽可以扮演孩子,讓孩子扮演老師,孩子雖然不會全部扮演下來,但至少八九不離十。角色扮演可以讓媽媽更有效的掌握孩子在學校具體經歷,同時也增添了親子互動,一段時間堅持後,孩子會主動告訴媽媽在學校的經歷。當然角色扮演媽媽肯定不要開小差,因為孩子的眼睛很雪亮的。
孩子適應能力很強,父母可以放寬心些,大部分是前一秒哭著,後一秒老師一鬨立馬開心和小朋友玩起來。
-
15 # 一笑育兒
只要孩子願意去,狀態好,那是最直接的說明!
說一個親身經歷吧。
我們選的是帶監控的,有用嗎?
沒有,老師嚇得有個小朋友不敢上廁所。
有監控,就有監控死角,老師不知道麼!
所以,監控也就那麼回事。孩子的狀態就是最好的反應~
-
16 # 可愛的嚶嚶醬
01、角色換位,讓孩子換位講述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
孩子天生都是小演員,關鍵在於家長是否給予他們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只要有時間,不妨和孩子一起玩一玩“我的幼兒園”這樣的小角色扮演的遊戲。孩子扮演老師,重現上課情景;家長扮演小朋友,插科打諢的引導著各種場景:比如自己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是上課搗蛋的孩子、是上課要去洗手間的孩子、是下課和小朋友打架的孩子等等。
孩子很快就能夠把他們課堂內外發生的事情來個原景重現,老師上課時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家長在適當的進行一些有技巧的詢問,孩子在放鬆的開心中是願意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比如,讓孩子以當老師的身份回憶當天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過程;或者,以啟發式的交流方式,讓孩子談談今天同班小朋友的表現。這樣,能夠比較清晰地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了。
02、引導的力量
家長同時要養成習慣,每天主動和孩子有溝通交流的時間,把自己一天的工作以及心情的喜怒哀樂講給孩子聽,也可以把家長裡短發生的事情講給孩子聽,或者把有些事情當做“秘密”和孩子分享。這樣孩子自然就會和家長貼的很近,和家長交流起來也沒有任何的壓力。這個時候家長自然就可以過渡給孩子,請他講一講他們幼兒園裡一天發生的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關於自己的、關於朋友的等等,只要孩子願意說,家長就認真聽。一來二往,小朋友在幼兒園有什麼事情雖不是事無鉅細的瞭如指掌,但是有特殊的情況發生,家長還是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訊息的。
請老師經常給孩子拍拍照片,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情況。
有心的家長從成長記錄的角度出發,經常會請老師給自己的孩子拍拍照片,透過照片給孩子記錄下成長的足跡。同樣的道理,家長們可以集體請求老師每天給孩子們拍拍照片,用照片記錄並藉此瞭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有些家長喜歡在班級家長群裡發出各種各樣的呼籲、號召或者牢騷,這些真的大可不必。如果不是整體性班級事件或者沒有特別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著急的發出呼聲也許會適得其反。
03、仔細的觀察
最瞭解孩子的,不應該是老師而應該是家長自己。所以家長要能夠仔細的觀察,每天孩子放學時的情緒以及在家中的情緒波動。如果某天孩子表現的和平時不太一樣,不管是特別興奮還是特別沮喪,家長一定都要多加關注。如果在孩子那裡沒有任何線索,不妨可以透過詢問老師、同學等方式來變相瞭解。
關注班級論壇、交流群,透過互動交流了解孩子情況。
建立家長班級交流群,這是最好的交流平臺,家長之間透過互動交流,能夠較為客觀、真實地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家長們在閒暇之餘,要經常檢視孩子所在幼兒園的交流論壇,看看最近幼兒園或孩子所在班級都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對於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非常有意義。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17 # 思思陽陽媽講真話
很理解我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一個愛與擔心。我們那麼愛孩子一定是給孩子選了一個自己特別信任的的幼兒園。當然現在很多新聞爆出孩子在幼兒園老是被同學打或是被一些不負責任的教職人員非常變態的懲罰而擔憂起來。
我們也不要一直去了解孩子到底每分每秒是怎麼度過的。即便有監控了,我們同樣也會看到孩子之間肯定會少不了一些爭吵,少不了一些哭鬧,因為我們孩子自己在家也是這樣子的。重要的是,老師他們其實在上百雙眼睛每分每秒盯著她們的一個工作,她們會覺得特別的崩潰,或許本身老師性格都不錯,但是有這個顧慮的話,老師可能每天崩著神經處處很小心的樣子,她們不敢敞開心扉的與孩子們交流。最後受不了了可能幼兒園的老師換了一批又不批。再說,我們家長如果每天都有一個監工分分秒秒盯著我們的話,我們自己真的要瘋掉了,我們需要一定的空間。
其實我們看到自己孩子平常在家非常的快樂,與平常並沒有大的區別的放,我覺得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至少不會排斥。他沒有排斥的話我們家長就不需要去擔心他在學校好不好。
-
18 # 瑄瑄媽育兒
看孩子的狀態,看是否開心,第二天是否願意去幼兒園
可以玩角色扮演遊戲,你當小朋友,讓他當老師,他演的什麼樣,在園老師就什麼樣
-
19 # 陶寶麻麻0213
你可以回家觀察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回來都是興高采烈的,自願跟你分享幼兒園的一些事情,那就說明他在幼兒園裡過得很快樂,然後每天去幼兒園都是很開心的狀態,願意去的狀態就是不錯,如果孩子回來都是悶悶不樂的狀態,不願意去幼兒園,這個時候你就要留個心眼了,一般孩子在幼兒園不開心,都會回來說的。
你要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是最愛你的,有什麼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一定會幫你解決的。”這句話要經常跟孩子說,而且在家要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說說話,讓孩子對你和爸爸產生依賴,並且自願相信你們跟你無障礙的交流。
你想了解孩子的情況,你可以換個方式問問孩子問題,我想知道大頭在幼兒園過得開不開心,玩什麼遊戲,你不能很直接的問“寶貝,你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玩了什麼遊戲。”有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告訴你,就是不願意說,你可以這樣跟孩子溝通:寶貝,今天我們玩個紙飛機的遊戲(預先在幼兒園群裡知道有這個遊戲),你當老師,教我一下怎麼玩?一般孩子聽到遊戲都是很願意玩的,當他和你玩的時候注意傾聽他說的每一句話,當他折完飛機,你需要鼓勵他一下,然後可以裝作無意問一下:“寶貝你好厲害,這個本領是不是在幼兒園學的啊,你現在覺得上幼兒園好玩嗎?”孩子在得到誇獎後,一般都會開心並且願意分享他的喜悅。
還有,一定要信任老師,如果你選擇的是公立幼兒園的話,相信老師的素質一般都不會很低,也不會出現虐童事件的,有事情及時去跟老師溝通,說話注意方式方法即可。
最後,你也可以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問其他小朋友一些情況,有時三言二語就能問出一些狀況出來。
-
20 # 菈媽親子
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如何,有沒有不適應,有沒有交到新朋友,是家長每天都會擔心的問題。可是,孩子還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即便是想問也問不出什麼。
那麼,怎樣才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呢?
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小孩子最是天真爛漫,他們根本掩飾不住自己的喜好。所以,仔細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就能猜測出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提到幼兒園的飯菜和點心就眉飛色舞,這種由內而外的喜歡,根本藏不住。
所以,如果孩子放學之後,興高采烈、嘰嘰喳喳說個沒完,那說明他在幼兒園很開心。反之,如果沒精打采,或者一提到上幼兒園就抗拒、哭鬧,那可能是發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和孩子玩角色互換的遊戲有的孩子小,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太好,這個時候父母不妨跟孩子玩角色互換的遊戲,讓孩子把幼兒園日常“演出來”。
“老師,我沒吃飽”、“老師,我要上廁所”、“老師,他打我”…父母可以儘管化身問題寶寶,看看孩子這個小老師會怎麼解決。這個時候孩子的反應,大機率就代表著老師的行為。
而且,角色互換的遊戲,不僅助於幫助孩子想起幼兒園一些不起眼的點滴,還能讓孩子思考,如果自己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
在家裡多演練,孩子遇到困難或突發事件也就不會手足失措了。
有技巧地詢問雖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稍弱,但如果父母能夠有技巧地詢問,還是可以瞭解到不少幼兒園日常的。
比如問:“今天在幼兒園吃了什麼好吃的呀?”孩子通常對吃的都非常感興趣,所以從吃入手會比較容易。然後可以問問孩子能不能吃飽,如果沒吃飽要怎麼辦。
問孩子“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嗎/你交到新朋友了嗎?”而不是問“今天誰欺負你了沒有”。
還可以問孩子,在幼兒園玩什麼遊戲了、玩遊戲的時候會爭搶玩具嗎,等等。
父母儘量從場景畫面提問,孩子就能想起很多小細節。提問的時候,一定從開心愉快的方向問,而不是“老師打你了沒”、“同學欺負你了嗎”這些有心理暗示的方向提問。
其實,幼兒園老師虐待孩子畢竟是非常少的個例,所以,如果家長想要了解孩子平時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還是要多和老師溝通。
除了老師之外,還可以透過其他家長和孩子瞭解一二。
有的孩子內向不太愛說話,但有的孩子觀察能力強,語言表達能力也不錯。所以,多和孩子的同學聊聊,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孩子的另一面呢。
總之,父母一定要放平心態,如果總是擔心焦慮,反而會影響孩子,讓他們覺得幼兒園很可怕,得不償失。
回覆列表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1、談話法
不要直接問孩子在幼兒園過的怎麼樣,或者你在幼兒園學了什麼這一類問題,因為這種問題太籠統了,有時候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所以我們可以從側面來問一些關於幼兒園的問題,例如:寶貝你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你今天看到好朋友誰誰誰了嗎?你們一起玩了什麼遊戲呀?老師今天有沒有講故事給你們聽?老師和媽媽都是你的好朋友嗎?家長可以從孩子的敘述中大致感受到孩子在幼兒園的整個氛圍。
2、情景演繹法
請爸爸媽媽或者是娃娃來當小朋友,讓孩子來當老師,請孩子來上課看看孩子的狀態,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喜歡模仿,所以老師的一些狀態孩子也會間接的表現出來。
還可以讓小動物扮演小朋友,例如:寶貝你看小兔子好像有些不開心,我們一起來問問小兔子怎麼啦?哦,原來小兔子在幼兒園裡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了,你來安慰安慰小兔子吧,跟她說一說你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你今天開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