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依1122
-
2 # 悠哉遊哉123
正常啊,三歲的孩子,想象的一個特點就是想象跟現實分不清。你問他高興的事兒,他就會想一些高興的事兒跟你說,可能這些事是發生在別的小朋友身上。他不光跟家長描述不清,跟老師也一樣。當老師問小朋友禮拜天都幹嘛了的時候,回答什麼的都有。有的小朋友會跟老師說他去了很遠的地方旅遊去了,其實真實情況是他爸爸在那個地方出差,週末給他打電話描述了一些好玩兒的事兒,說等有機會帶他去。星期一老師問的時候,他就說自己已經去過了。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特點。
-
3 # 辰小九的記事本
正常的,我家孩子三歲兩個月,也剛上幼兒園,現在我問他幼兒園的情況,他就說不清楚,只能我引導著,他會說有或者沒有!比如:今天你們去戶外玩滑梯了嗎?他會說,有,或者說沒有,今天玩得翹翹板!
剛去的前三天,都是半天就去接了.回家問他什麼,他都是不說,他爸回來問一下,他也不讓我說,就是不讓提幼兒園的事!
第二週後就好一些了,上全天了,幾次早上也催我快點!回來問他,都會說幼兒園的情況了!這段時間回來,玩著玩著會唱一些幼兒園教的兒歌!
孩子都會慢慢適應的,孩子都會慢慢長大!
-
4 # 最美幼兒緣7
三歲的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放學的時候總會問他在幼兒園裡面生活的怎麼樣,但是孩子卻不會說,這樣的情況正常嗎?當然是正常的了,孩子三歲應該是剛上幼兒園,屬於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所以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的弱。
並且孩子在幼兒園裡面是生活一整天,他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弱,有可能他只記得他最後的晚餐吃的什麼,其他的全都不記得了。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家長不放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生活可以完全可以去詢問孩子幼兒園的老師,一般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都不會主動的去問孩子一些情況,因為他們也知道孩子表達能力不清楚,有可能什麼也不會說。
或者是會根據有的孩子性格不一樣,他表達的能力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就特別愛說,即使他年齡小,剛上幼兒園小班,但是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是比較強的。比如說家長問孩子早餐吃了什麼,他都能完整的回答出來,再問他今天學了什麼知識,和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他都能一一回答出來。
這樣的孩子屬於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了,當然幼兒園小班的孩子這種情況是特別少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上小班的時候,基本上不會表達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即使家長主動去問,有可能他也說的不清楚。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詢問孩子的話,可以單單從一個方面來詢問,不要上來就問你在幼兒園裡都幹了什麼事情?他一天干的事情可多了,他根本想不起來他幹了什麼事情。家長可以問幼兒園的晚餐吃了什麼?因為他剛剛吃完,有可能他會記得。
再或者是在幼兒園裡面學了哪些知識?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在每一天孩子放學之前都會給孩子複習一下他今天學的一些知識,就是怕有的孩子問什麼也不知道,學了什麼都忘記了。其實也就是給孩子一個提醒,以防家長問孩子的時候孩子能回答出來。
我們不否認每個老師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肯定會給家長說一些正面的訊息。比如說孩子今天表現很好,沒有犯錯誤,沒有闖禍。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僅僅只是限於孩子真的是比較聽話的情況下,如果孩子真的是調皮搗蛋,我相信即使家長不去問,老師也會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表現的。
那麼如果家長還是不相信的話,我覺得家長從哪裡也瞭解不清楚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了?除非你整天在幼兒園裡面看著孩子,或者是家長強制性的培養孩子,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這是又是一種不太現實的事情。
我覺得家長既然選擇讓孩子上幼兒園,首先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孩子在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可能不會表達自己,那麼家長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幼兒園的生活,或者是當孩子在早晨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告訴孩子,老師今天講的知識內容等到放學的時候,你要作為小老師給爸爸媽媽講。
再或者是讓孩子記住他一天吃了哪些飯,吃了哪些水果,就是給孩子設定一個任務,設定一個目標,讓孩子來完成,孩子會有可能就會記住某些東西了。但是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家長也不要要求那麼多,要求那麼嚴格,畢竟孩子年齡還小,等孩子慢慢的上了中班之後,即使你不問他,他也會告訴家長他這一天在幼兒園裡面幹了什麼事情。
也就是說家長在詢問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詢問的時間地點和技巧,不能說一把孩子接出教室,家長就連環問孩子他在幼兒園裡怎麼怎麼樣?家長也要給孩子一個時間想一下。比如說家長可以回到家裡面,和孩子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在詢問孩子,有可能孩子就能想起他今天吃的是什麼樣的飯菜?
或者是在睡覺之前,家長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詢問一下他在幼兒園裡面玩了哪些遊戲,學了哪些兒歌,正好可以教給家長。所以一些特定的環境,有可能會讓孩子想起他在幼兒園裡面生活的情況。當然主要還是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孩子他即使什麼都知道,但是他不願意說你也沒有辦法。
所以說,家長問孩子在幼兒園裡面生活的怎麼樣,孩子說不出來,不是說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受了委屈,更不是說老師會威脅孩子,不準孩子說一些問題,其實就是單純的孩子表達能力不行,說不清楚。導致家長在問孩子的時候,孩子一問三不知。
-
5 # 胖噠6316
孩子不會說正常 表達能力是逐步培養的
大人關心正常 誰都擔心自己孩子在陌生環境裡的表現
唯一不正常的是大人詢問的方式 和孩子溝通 要大人摸索方法 不是直接問就行的 誘導孩子說出感受 是需要方法的 而且不同的孩子 方法也不同
這是沒有定式的
-
6 # 幼兒園張老師
3歲的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問他幼兒園的事情,孩子答不上來是很正常的,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特點決定的。
3歲孩子的記憶有短暫化的特點,加上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孩子來說,抽象的問題他們是不理解也是答不出來的。
比如,家長們最愛問孩子這樣的問題:今天在幼兒園老師給你教的啥?
孩子面對設個問題呆住了,啥叫教啊?老師教啥?今天在幼兒園玩玩具挺好玩的啊!
但是你改一下:今天老師在幼兒園給你們說兒歌了沒有?那個兒歌怎麼說的啊?給媽媽說說,媽媽都不會。(一般教學內容都在班級門口貼著,家長可以自己看)
這樣一問,孩子就明白過來了,原來你是要問這個啊!
還有的家長,問一句發現孩子沒反應,得出兩個結論,還要在孩子面前大聲說出來:這是啥幼兒園,上了一天什麼都不會。這孩子怎麼看著傻傻的,上學不知道學,錢白花了。
這些話你以為孩子聽不懂,他也真的不懂,但他知道這個不是好話,然後下次你問,他還是一樣的態度,因為你已經表達了,是他笨。
所以不是孩子不正常,是家長不正常,對吧?
-
7 # 使用者8574262060511
我家孩子兩歲三個月,就能描述今天干了什麼,動畫片看了什麼,還會告狀。
上個月我剛回家,寶寶就跑來抱我腿哭,用兩個字兩個字的描述,告訴我,奶奶生氣了,把lPAD關掉不讓看汪汪隊,寶寶都哭了。還有一次領著我到床邊,給我演示爸爸怎麼讓他摔倒的。
我家寶寶兩歲才說話,我經常會問他玩了什麼吃了什麼,晚上睡覺前不是給他講故事,是引導他跟我複述今天的行動,現在不滿兩歲四個月,已經能想各種詞語向我表達了。
-
8 # 靜靜75938972
這是正常的,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不能準確的表達, 可以試試根據你想了解的情況,然後多分幾個小問題,然後在根據孩子的回答就大概能拼湊出來情況了!
我覺得最好睡前可以和孩子聊聊,就像朋友那就問問今天干了什麼,玩了什麼玩具? 學了什麼遊戲?唱了什麼歌,中午吃了什麼? 多問幾個問題你慢慢就能從孩子的回答上發現你想要的答案的! 這樣還能促進親子關係
我家娃也是處於這個階段,有一天睡前娃哭了跟我說在學校跟哥哥打架了,他很傷心不喜歡去學校! 我就想知道具體是怎麼發生的!
我先安慰娃,然後問他為什麼打架了?娃說不出來,我想無非就是因為搶玩具吧, 然後我再問娃是不是因為搶玩具? 娃就點頭!
我說“是你搶哥哥玩具還是哥哥搶你玩具?”
娃說“哥哥搶我的”
我說“那你不想借哥哥玩具嗎?”
娃說“不想,我想的火車,不想借”
我說“那你跟哥哥說你不想借嗎”
娃說“我說了,哥哥在那動我的玩具”
我說“哥哥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動你玩具然後你就生氣了?”
娃說“嗯,我一直跟哥哥說走開走開,哥哥不聽”
我說“所以你動手了?
娃說“嗯,推了哥哥,然後哥哥把我推倒了”我說“你推了哥哥,哥哥生氣了,推回你,然後你摔倒了”
娃說“我哭了,推了哥哥”
我說“哥哥把你摔疼你,你也生氣了,又推回哥哥了, 那老師有來幫忙嗎?
娃說“老師來了,抱住我,我還在踢”
這樣來回問答就大概明白什麼事, 因為搶玩具跟哥哥打架了,後來老師來拉架時我娃還在用腳踢,還很生氣!
後來我問娃“那你不喜歡去學校嗎”
娃說“不喜歡和哥哥打架,不喜歡打架”
我說“那你覺得這事是誰的錯”
娃說“是我的錯”
我說“跟哥哥道歉了嗎”
娃說“沒
我說“那你想跟哥哥道歉嗎?
娃說“不想
我說“那你還想和哥哥玩嗎”
娃說“想
我說“那你需要媽媽幫忙嗎,媽媽陪你去跟老師說說,看看怎麼處理好嗎?
娃說“no
我說“那你明天去上課時跟哥哥say hello,然後說對不起
娃說“好
然後第二天這娃又興奮不已的去學校了,2娃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又玩一起了!
我奇怪那天接娃時老師也沒更我說,孩子的家長之後也沒告知,要不是娃跟我說我都不知道這事! 後來我去問老師,老師說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是這樣很正常的,這就是為什麼送來學校,很多東西要學習的”
很慶幸遇到這麼開明的老師和家長!
-
9 # 親子成長手冊
3歲的孩子對於幼兒園發生的事情還描述不清呢,這個現象很正常哦,很理解題主的心情就是想問問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有沒有收到欺負,有沒有過的不開心。其實可以試試用其他的方式,不讓孩子用大量的語言描述。
1、嘗試用封閉性問題如果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樣事情,不要問你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這樣孩子打不出來了,那裡可以嘗試用封閉的語言,比如在幼兒園吃飽了沒有?在幼兒園睡覺了沒有?你喜不喜歡老師?有沒有和幼兒園小朋友吵架?等等,這些話孩子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孩子是孩子能力範圍之內的,把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轉變成封閉性問題。
2、利用圖畫的形式3歲的孩子語言還發展的不好,但是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或者是利用圖畫的方式讓孩子回憶一天發生的事情,孩子對於畫面的記憶要遠遠強於語言,如果接孩子的時候你覺得孩子的狀態不是很好,自己問發生什麼事情孩子又答不出來,那麼更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圖畫或者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這種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講比較合適。
3、和老師溝通3歲的孩子剛剛入園的時候,發生一些問題,孩子描述不清楚的時候就可以和老師溝通,送孩子和接孩子的時候都可以和老師溝通,很多的幼兒園都是有監控的,有些監控是連著家長的手機app, 遇到問題可以及時的瞭解。
-
10 # 趣口才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我看來應該說是沒有主動敘事的能力。必須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才能順著引導說出來。比如說今天中午幼兒園吃了什麼呀?有沒有小蛋糕啊?做了什麼遊戲啊?有玩捉迷藏嗎?時間一長就可以不給孩子選項,直接問問題孩子也能直接回答的出來。再後來孩子就會主動和父母講述每天在幼兒園發生的事。
-
11 # 小豆瓣成長路
你好,3歲的孩子認知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還處於啟蒙的狀態,如果你問孩子們開放式問題的話,孩子答不上來是很正常的。他們的大腦還不能靈活的執行,不能在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調動全腦進行搜尋。同時,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瞬間記憶也是有限的,他們還不能完全記住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更何況是孩子沒有興趣也不在意的事情,你會發現如果是孩子比較在意的事情或是在幼兒園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等等,他在出校門的時候就會告訴你了。如果是沒有告訴你,他多半是記不得了,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調整我們問孩子問題的方式。
013歲孩子上幼兒園放學後,父母應該如何詢問?比較問法。孩子放學後,你如果想問孩子今天喝水了嗎?你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去問,拿著孩子的水壺,指著水杯說怎麼這個水變少了呢?或者是水怎麼變多了呢?一般孩子會回答,我喝了呀,你順勢就可以問孩子,今天的水喝的多嗎?
提示問法。一般在幼兒園都會有影片如果沒有影片你可以詢問老師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當你問孩子一個問題的時候儘量去提示他,而不是問孩子,你今天在幼兒園裡幹了什麼呀?孩子是記不住今天干了什麼,因為做了太多事,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件事。
02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瞬間記憶力和表達能力。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小遊戲來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
爸爸說,媽媽說遊戲。
鏡子面前,爸爸和媽媽、寶寶一起對著鏡子指一指自己的鼻子、嘴巴、眼睛、耳朵、小手等。先告訴孩子,爸爸或者媽媽釋出口令,當爸爸或媽媽釋出口令摸鼻子的時候,我們就一起摸鼻子,口令說摸嘴巴的時候我們就指著嘴巴。可以讓孩子在一旁看,爸爸和媽媽演示一遍給寶寶看。
尋寶遊戲。
首先,告訴寶寶我們要開始尋寶遊戲咯,引起孩子的興趣,記憶的基礎是興趣。然後,把他喜歡的物品藏起來,地墊下,沙發墊下,衣櫃裡……家裡你覺得合適的地方。比如我們家小豆瓣喜歡不同的車,挖挖機、消防車
-
12 # 蟲媽養蟲寶
三歲孩子不能表述幼兒園的生活,這個應該是正常現象。
第一,三歲的孩子普遍表達能力發展得還不是很承受,或許孩子知道每天都在學校幹了些什麼,學習了什麼知識,體驗了什麼遊戲,但是他的表達能力還不足以讓他把這些事敘述出來,是很正常的現象。給孩子點時間,不要總問,孩子一著急說不上來他就會很緊張,問多了孩子會很排斥。
第二,三歲孩子的記憶都是無意識的行為,只對那些比較形象鮮明、具體生動,能夠滿足寶寶個體需要的或者能激起強烈情緒體驗的東西感興趣。簡單說,就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他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但是,對孩子來說,沒有任何體驗感的事物或者活動他是自動遮蔽的,不像大人做過就記得。所以孩子說不上來可能是家長沒問到點上。
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孩子的各方面發展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來。平時孩子主動交流的時候就抓住機會,多多鍛鍊表達能力就好。
-
13 # 小芒果育兒教育
三歲的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放學總要問他幼兒園裡的事情。孩子說不來這正常嗎?
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父母總是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裡面發生的事情,所以在接孩子的時候都會問孩子,生怕孩子在學校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或者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
剛進入幼兒園裡的小孩一般才三歲左右,有的時候小孩對幼兒園裡的事情可能很快就忘記了,不會像大人一樣記得那麼清楚,所以大人在詢問他的時候,他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其實這個沒有關係的。
而且就算是大人在詢問的時候,小孩能夠講述一點點,但是也只是斷斷續續的,並不會說是講清楚一件很完整的事情,其實父母不用太擔心的,等他慢慢的稍微大一點的時候,他自然能講清楚在幼兒園裡面發生的事情。
之前樂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放學去接她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狀態,我每天都會問他在學校裡面吃了什麼,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啊什麼的,但是他一般都回答不出來,當你問他吃什麼的時候,她就只會簡單的回答說吃的飯,你問他吃了什麼菜呢?他就只會說吃的是菜,他並不會告訴你吃的是白米飯還是稀飯,吃的是白菜還是肉什麼的!她說不清楚,但是對於有些孩子語言比較發達的,他可能會講得清楚一點點。
其實父母在詢問孩子的時候,可以變著花樣地去問一下,父母可以問問她
今天在學校裡面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在學校裡面有什麼好的表現?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其實這些問題也可以瞭解到孩子在學校裡面的情況,另外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要講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也需要語言發展到一定階段,家長也不需要過分的擔心。慢慢的等他大了,他自然會講的清楚。
-
14 # 一諾媽聊育兒
孩子3歲上幼兒園,回家後對於幼兒園的事情說不出來,很正常。
我女兒也是三歲多一點上的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曾經問過孩子關於幼兒園的事情,但是女兒有時候不理我的話,有時候說不出來,我便不再問了。
3歲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語言能力還沒有發展到能詳細準確的描述發生的事情。即使有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比較早,能簡單描述,很多時候孩子也會忘記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
再者,家長對於3、4歲的年齡的孩子,問問題要問具體。比如你問孩子:“寶寶,今天你在幼兒園幹什麼了啊?”孩子就會不知道怎麼回答。而如果家長換個問法:“寶寶,今天你在幼兒園裡滑滑梯了嗎?”孩子想一想,就能回答出這個問題。
當孩子說不出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時,家長也不必要著急擔心。孩子的發展有一個自然規律,尊重這個規律,慢慢等待。
我女兒有段時間和班裡其他孩子學結巴,我當時特別擔心。聽過別人說,本來孩子不結巴,後來學別人結巴,結果最後真的結巴了。好在女兒學了兩天就不學了。
有段時間說話時,開個頭後面一長串的嗯~嗯~,想說也說不上來。我觀察班裡和她年齡相仿的孩子,好多也是這樣,所以也就沒太大擔心。過了大概得有三個月左右,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
如果家長仍舊比較擔心,可以有意識的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1每天給孩子講故事和繪本,做大量輸入工作。
2、孩子喜歡重複的聽一個故事,聽的多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講述故事。
3、家長平時和孩子說話注意,使用準確的語句表達。很多家長和孩子說話不注意,語意模糊不清。如爸爸做了一件事惹媽媽生氣了,媽媽抱怨:“我不喜歡你爸爸。”那孩子就會理解為“媽媽不喜歡爸爸了。”而如果媽媽說:“我不喜歡你爸爸的這種行為。”孩子就會正確理解:“媽媽只是不喜歡爸爸做的這件事,而不是不喜歡爸爸。”
家長語意表達清楚,孩子既能聽明白,對於孩子的表達也有著很大的影響:能否把一件事說的清楚明白。
4、4歲以後可以給孩子報個演講班,既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又鍛鍊膽量。
除了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家長在孩子不能說出來時,可以觀察孩子的狀態。只要孩子接園時開開心心,入園時也沒有太抗拒,哭著不上幼兒園,沒有對哪個老師表現出懼怕,那就說明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整體上還是很不錯的。
-
15 # 少女心媽媽
正常。孩子才3歲,記憶還不完整,說不出來很正常。
我家孩子,今年9月份上中班,剛去上幼兒園的時候,放學回家,我會問他今天在學校吃的什麼飯呀,他會說不知道,我說早飯、午飯不知道,晚飯應該知道吧,他也說不知道。
孩子不知道的原因,我覺得有一下幾點:
第一、他是真的不知道,完全沒有印象,3歲的孩子,一切食物在他眼裡都叫“飯”,你要問他具體什麼飯,他說不清楚,即使老師告訴了,他的記憶屬於瞬間記憶,一會兒就忘記了。
第二、他知道,但是因為說不清楚,孩子會迴避這個問題,之前我家孩子就分不清“熱”和“餓”這兩個詞的發音,每次我都會問,當他說不清楚的時候,我會糾正他,導致孩子會有一點小情緒,所以就乾脆迴避,不回答了。
其實,孩子上幼兒園,是他開始獨自面對生活的第一步,家長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問孩子幼兒園問題的一定是孩子剛入園的,家長普遍害怕孩子不適應,都有這樣一個過程。
另外,不要孩子回來誘導他問一些問題,比如有沒有小朋友打你啊,有沒有老師打你啊之類的。
可以換種方式問,比如,今天幼兒園的飯香不香啊,幼兒園裡發生哪些高興的事啦?孩子一定會把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你聽的。
-
16 # 莉莉老師教資考試
正常的哦,3歲孩子的語言表達和感知能力還有限,大部分都不能說或者完整的說出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自己的孩子已經上中班了,有時候問他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啊,他也不說或者說不清楚,只是說幼兒園好玩。
除非是發生了令孩子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比如今天有特別的活動,或者某個小朋友在班上過生日,今天來了一個新老師等等。
家長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一天過得怎樣,只要看孩子回到家中,情緒和行為表現是否正常。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度過了愉快的一天,他回到家裡,也一定是情緒飽滿,愉快的。
有的幼兒園有那種可以連線到家長手機上的監控,可以隨時察看幼兒在園的情況。
有的老師會發孩子的生活照,或者小影片給家長。
這些都是家長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很方便的方式。
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家長的各種擔心是難免的。
不過,我們也要調適好自己的心態,積極看待幼兒入園這件事情,這也是孩子成長的必要一步嘛!
-
17 # 幼教咖
作為幼兒園園長和一位三歲孩子的父親想必我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對於3歲剛入學的孩子來說,你問他幼兒園的事情,他確實是未必能夠說清楚,這是很正常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1、一個是孩子的語言問題。
三歲孩子的語言特徵是片段式的,孩子對於發生的事情並不能用語言詳盡的表達出來,所以你發現孩子再說一件事的時候,他可能會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有時還會出現結巴、口吃的現象,這都是正常的。
因此,有時孩子他看見一件事情,但是他可能用語言表達不出來,所以他表示出不想說,這時家長可不能誤會孩子什麼都不懂,或者認為受到了老師的特別對待。
2、一個原因是:孩子並不想向父母分享他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
這個現象也非常的正常,我孩子小班的時候,也不願意跟我說幼兒園的上課情況和同學姓名。因為他覺得他跟父母說這種情況,他會覺得特別的害羞、不好意思。
而3歲階段,也是幼兒發展“自我意識”的敏感期,所以這個時候也儘量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允許他們有自己的秘密。
3、還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他確實不瞭解幼兒園的學習內容等問題,如果父母親一直追問他,他會很有挫敗感。
如果你每天都問他的話,他就會非常不願意說在幼兒園的情況。 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如果還是不想說那就不要追問了。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儘量不追問他在幼兒園的細節,更不應該詢問孩子:在幼兒園哭了嗎?老師打你了嗎?這些負面方面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應該儘量表達樂觀、感受類的話語,引導孩子自己說:在幼兒園,爸爸看見了你的進步;這幾天,爸爸發現你進步了!知道紅色、綠色、藍色物品的分類了……
-
18 # 媽蜜吖
說不清楚很正常,3歲孩子要表述清楚幼兒園的事情,是需要比較完整的記憶、細節整理,然後還得用語言組織出來。這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很多孩子,最開始都只能零星的說一點點細節,甚至有時候還會顛三倒四,張冠李戴,這都非常正常。鼓勵他們多表達,但是不追問。有時候我們追問,反而不容易讓孩子說清楚,倒是玩遊戲的時候,他們突然說出來比較完整的情境,讓人驚喜。
只需要持續的保持關注,讓孩子感受到表達的快樂,慢慢的能表述更多,更清楚。即便是他們有時候說錯了,或者說了沒有發生的事,也千萬不要定義為胡說八道,或者撒謊。只是思維發散,還沒有學會整理,和準確表述。
-
19 # Tina育兒
父母問3歲的孩子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孩子說不上來,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兒。
孩子的語言功能是需要鍛鍊的。
尤其是男孩的語言發育能力可能不如小女孩,再加上平時生活當中,如果爸爸媽媽很少跟孩子交流溝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會那麼的好。不能很好地告知父母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很正常。
再者,孩子的記憶能力也並沒有那麼好,所以有的時候在幼兒園過了一天之後,孩子可能就忘記了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但是沒有什麼事情,也是導致孩子說不來幼兒園發生什麼事情的原因之一。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1、平時在家裡多跟孩子交流說話告訴孩子,遇到事情怎麼表達出來或者是自己用語言表達出來給孩子聽。
2、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
用一張卡片上面寫上12345的數字讓孩子看一眼,然後藏起來問孩子,剛才看到的數字是什麼...又促進了親子關係、又鍛鍊了孩子的記憶力、還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一舉三得。
-
20 # 盛世有行時光無念
太正常了,吃了晚飯帶孩子出門遛彎,樓下阿姨問她吃得啥飯,她就忘了。三歲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寶媽也是心理緊張,天天問也不好,時間長了孩子會迎合你,知道你想聽什麼害怕什麼,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就看她喜不喜歡去幼兒園就知道了,晚上會不會做噩夢,平時會不會無故發脾氣黏人,會不會一聽去幼兒園就不想去,也多向老師瞭解一下,老師看你這麼重視疼愛自己的孩子,老師也會重視,這就是那個什麼什麼效應的,忘了。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說有小姐姐打她,還不愛去幼兒園,我一聽有點緊張呀,就跟老師瞭解情況,做家長的都知道孩子之間打鬧正常,孩子剛上幼兒園肯定也都不想去,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一定要有個態度,自己孩子回家說受了委屈不能不聞不問裝好人,而且一直不想去幼兒園一直適應不了,這個不能怪到孩子身上,有的說什麼孩子戒斷困難適應能力差那都是狗屁,就是在幼兒園老師的關注關心不夠,孩子自己在那不知道玩啥木楞楞的坐著不哭不鬧老師就不管,出去活動一起玩滑梯,孩子就自己在一邊站著,老師也不管,磕不著摔不著沒孩子打架跟家長好交代就行,別的不管,我瞭解了情況後,委婉的就表示了退園,跟園長和老師都說了,我說孩子挺聽話活潑的,去了幼兒園突然自閉了,我自己帶她去上一對一早教吧,可能幼兒園不適合她,當時是真想給她退,還去找了早教中心,但是園長各種挽留,說讓孩子再適應一段時間,現在好了,回家又唱歌又跳舞還學會了拍球,天天也喜歡上幼兒園了。大多數幼師還是好的,極少數個別的才會虐待孩子吧。有的粗心有的細心,有的內向有的外向,只要心地善良就好。
回覆列表
正常的,
有時候孩子就算說了也表達不是很正確,我兒子也三歲剛上幼兒園,每天很焦慮是正常的,總怕孩子受到傷害,回家迫不及待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過得怎麼樣,不過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看孩子情緒就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是否開心,我孩子就有一天在幼兒園被別的孩子打了回家就情緒很低落有幾天都哭鬧不肯去幼兒園,大部分時間是很樂意去幼兒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