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遠方微帆

    對於搶寶寶玩具孩子,除了要回自已的玩具,也不要讓寶寶和這樣孩子玩,離開這樣孩子,寶寶不懂是非,學會了不良習慣很難改。大多數孩子都是很能幹的,與那些懂得分享會交朋友孩子一起玩,你的寶寶也會學會很多。也沒有必要對寶寶強調你的我的,現在孩子基本都帶自己的玩具,願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你的寶寶也得到其他寶寶分享的玩具,而且交了很多新朋友。越是懂得分享寶寶 ,也越和群,得到快樂遠遠超過一件玩具。

  • 22 # 子涵麻麻

    小孩子在公共場合玩玩具難免會發生搶玩具的事情。我認為作為家長不能過度干預,但是也不能不干預,關鍵就是看是什麼情況。有幾個原則我覺得可以參考一下:

    1.看孩子自己是否在意

    題主的這個問題,如果孩子自己的玩具被搶了,心中並沒有什麼不愉快,馬上就去玩其他的玩具。我覺得家長不要過於擔心。孩子的委屈和不滿是不會藏著掖著的,可能因為這不是她很喜歡的玩具,別人玩也無所謂。也可能孩子就是一個比較大度的孩子,別人那拿去了覺得沒關係。家長要注意的就是觀察孩子的情緒和反應,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這件事情,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或者就是一個膽小懦弱的人什麼的。

    2.尊重孩子的意願

    幾乎每個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有“這些都是我的”這樣朦朧的物權意識。這個時候,發生搶玩具的話,孩子可能會不願意或者哭鬧。我認為家長千萬不要礙於自己的面子,強迫孩子去分享心愛的玩具。更不要隨便就給孩子貼上一個“小氣鬼”的標籤。這樣是非常不尊重和體諒孩子的行為。要知道,只有先幫孩子樹立好了物權意識,以後孩子才會明白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進而才懂得分享的意義。不然硬生生的讓孩子把玩具分享給別人,就像是讓家長把自己的房子讓給別人住一樣。願不願意分享玩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3.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

    有時候孩子們搶玩具,其實自己也可以解決。比如協商誰先玩誰後玩,每個人輪流玩多長時間,或者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玩等等。如果孩子不能想出好的解決辦法,家長應該給出一些建議,讓孩子自己選,鼓勵他去與其他小朋友協商。如果還是做不到,家長就應該在所有小朋友的面前建議合理的規則。如果真正遇到了熊孩子,家長可以出面找對方家長協商,同時也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沒有禮貌的。如果遇到熊孩子加上熊家長,保證孩子的安全和不必要的衝突為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不是懦弱,只是不需要講精力放在不可理喻的人身上。同時,也算是一個反面教材,告訴孩子我們不能做讓人討厭的人。

    總而言之,玩具對於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不要輕易拿自己對玩具的態度去要求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同時也要鼓勵孩子自己解決衝突,當然必要的時候也需要站出來捍衛孩子的權利。

  • 23 # 簡效育兒

    其實這個情況要具體分析。孩子的媽媽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那麼你就要看孩子,當時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

    1.孩子是膽小怕事嗎?是因為對方太強大了,孩子產生害怕心理嗎?如果是,家長要引導孩子,小的小孩和大的小孩和大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必要因為對方體格大,言語厲害就害怕。聽時家長也要注意不要多兇孩子。

    2.孩子是因為真的對這個玩具不感興趣嗎?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麼就讓孩子去玩其他的他感興趣的玩具。這其實也是情商高的一種表現。

    3.作為孩子的媽媽,不要過分擔心,孩子總會向好的一面發展的,孩子他是有自我發展的過程的。媽媽過分擔心的話,這個情緒會感染給孩子,反而給他帶來不好的影響。

  • 24 # 為你踮起腳尖

    我喜歡這樣的孩子。雖然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保護好自己的權益,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或者是做好。所以我贊成孩子這樣的做法,只要他認為這樣做無所謂,他心裡不難受,那我就支援孩子這種寬容的態度,這樣的處理方式,可能在大人眼中吃虧很多,但是小孩並不計較,這樣就可以了。

  • 25 # 葉蓁蓁兒童教育

    是公共玩具。

    我覺得沒啥不好的,關鍵看孩子是否有不甘,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就行。

    如果孩子真心覺得無所謂,玩具被搶,他就玩別的,內心沒有不舒服,那麼家長不需要也不應該大張旗鼓的鼓動孩子拿回來。這樣做反而使孩子開始在意原本不在意的事。有弊無利。

    如果孩子其實不捨,只是因為對自己的力量不自信,言不由衷的說我們來玩別的吧(家長應該能看的出來的),那麼媽媽需要確認孩子是否願意正玩的玩具被搶,只要孩子表現出不樂意,家長需要帶著孩子,給孩子示範將玩具要回來,具體方法是:領著孩子來到搶玩具的孩子面前,家長手抓緊被搶的玩具,然後對對方孩子說:“這是我們先選擇的玩具,我們還要玩,請還給我。”同時要求自家孩子跟著學說,如果對方孩子不同意,家長握住玩具,眼睛盯著對方,重複說上述語言,一直到對方孩子主動放棄(相信我,語言造成的壓力會使對方主動放棄的)。

    這樣做一次兩次後,孩子會有樣學樣,內心強大起來,開始獨自去維護自己的相關權益。因為,家長這樣做,不僅示範了具體的做法,還提供了成功的範本,孩子會更有信心去照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漢建立之後,張良為何誓死不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