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炸糊奶奶

    有道理,首先家裡的環境份圍,其次自己的行為,特別提醒放下手機,讓孩子古今中外博覽群書,提高興趣,自覺自願的愛學習,自然水到渠成。

  • 22 # 工控教育

    教育孩子不是灌罐子,而是點燃孩子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是正確的,但是我覺得在生活中亦可以進行適當灌一點。

    第一:應該適當灌一點。如果罐子是空的,我們是想讓罐子多裝一些好的東西吧。首先是要知道何為好東西吧。教育孩子也應該如此,如何要讓孩子知道何為好東西?,這就是要先灌輸一些必要的判斷標準,底線教育吧,不然孩子天真無邪,怎知好與壞?要讓孩子還是首先多記住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斷。不然我們社會上,這些“熊孩子”會越來越多吧。要想讓孩子知道有些問題你再好奇,也不能去故意推到孕婦,來驗證答案。所以孩子要成才,要發展,先灌一些必要的底線教育,明辨是非的教育的應該是有必要的。

    第二: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味的灌輸知識,是不對的。很多知識的不是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而是要在應用中總結掌握,要在生活中去不斷體會和反思中得到的。要讓孩子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要去積極思考,去不斷提煉,這樣孩子收穫的知識是牢固的,是有用的。

    第三:孩子的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是貫穿生活的每時每刻。只有當孩子具有學習的熱情,具有遠大理想,孩子的學習是主動的學習,學習的熱情會讓孩子積極去面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未知領域的學習,去不斷探索,尋求進步和提高。有了希望,有了理想,有了抱負,孩子就會有動力,自覺的去迎接挑戰,去克服困難,不斷走向成熟和成功。

  • 23 # 樂夫耕耘

    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他的背後邏輯是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育?什麼樣的品質和能力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

     

    我們也許對義大利幼兒教育家、哲學家、醫學博士瑪麗婭·蒙特梭利不是很瞭解,但一定聽說過目前教育界比較流行的“蒙特梭利”教學法,她就是這個教學法的創始人。

     

    我們熟悉的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谷歌創始人謝爾蓋林和拉里佩奇,還有英國的兩位王儲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等等,都曾在蒙特梭利學校學習過。目前,使用該教學法的蒙特梭利學校,在全球已經開辦了2萬多所。

     

    因此,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蒙特梭利”教學法。

     

    概括地說,蒙特梭利教學法就是透過一系列特別設計的活動與環境,提高兒童智力、轉變兒童行為,並讓兒童自行掌握讀寫技巧的教學方法,它培養孩子的重點是獨立性、自律感和探索力。

     

    我認為,獨立性、自律感和探索力恰恰是孩子們應該擁有的最珍貴的品質和能力。具備了這些品質和能力,孩子對生活熱情和希望自然就被點燃了,而這透過灌罐子式教育是絕難達到的。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律感和探索力呢?下面,我們一起分別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蒙特梭利博士認為,誰都知道教孩子自己吃、自己洗、自己穿衣,比喂孩子吃、替孩子洗、為孩子穿衣更乏味,更困難,更需要有耐心!但前者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而後者只是一個僕人的、簡單的、呆板的工作。幫孩子做當然對媽媽比較容易,然而對孩子卻很危險,因為這會堵塞孩子的生命發展的道路,並在這條道路上設定障礙。

     

    蒙特梭利博士為我們舉個例子,一位爸爸有一天帶著他兩歲大的兒子在散步,他兒子突然一屁股坐在路邊。這位爸爸沒有大聲斥責:“地上很髒,快起來!”而是耐心地等兒子自己吃力地爬起來。蒙特梭利博士讚賞這位爸爸的舉動,認為這正是一位教育家的作為。只有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才能沉澱下來組成他們的人生。

     

    因此,年輕父母,首先要作一個教育者的父母,而不是保姆式的父母;二是隻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完成。父母只需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並不要去幹預他。

     

    其次,我們來看培養孩子的自律感。蒙特梭利博士認為,自由和紀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兒童既有選擇的自由,又必須遵守紀律。自發的紀律感只有透過自由才能實現。她給孩子的自由設定了三個前提:一是不傷害自己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尊重自己;二是不干擾傷害他人—尊重他人;三是不破壞環境—愛護環境。

     

    關於培養孩子的自律感,她提出了兩個原則,一是“第一次原則”,也就是當孩子第一次搗蛋的時候,你要馬上處理;二是“多給一分鐘原則”,也就是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

     

    蒙特梭利博士舉例子說,當你的孩子在沙發上跳,若你沒立即制止,等他把沙發跳得凹下去了,你才制止,那效果就差遠了。因為孩子會想,“媽媽有時可能會罵,而有時又不會,那我就可以繼續跳,幸運的話就能碰到媽媽不罵的那一次”。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很會察言觀色,如果你第一次就確定原則的話,孩子就能知道你的界限,就會知道如何配合你。

     

    再比如,孩子在浴缸洗澡的時候,玩水玩得正開心,你硬要他出來一定會有一番衝突。這時跟他說,“再過一分鐘就要出來了”。然後你就看著表,一分鐘過後你就立刻把孩子抱出來。如果你每次這樣做,孩子知道你說話算話,以後自然把你的話當紀律了。但千萬不能“說一分鐘抱出來卻拖到三分鐘才去做”,這樣孩子就不會把你的話當真了。

     

    因此,年輕父母,首先要給予孩子做任何事情的自由,但前提必須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愛護環境;其次,要熟練運用“第一次原則”和“多給一分鐘原則”,培養孩子自發的服從意識和紀律意識。

     

    最後,我們來看培養孩子的探索力。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探索力是從對周圍環境的認識開始的。在跟環境的接觸中,他運用自己的意志,發展自己的能力,從而獲得智力上的躍升。她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為孩子設定一個適合他們學習和生長的環境;二是培養孩子與周圍環境和大自然交流的能力,用他們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等,直接接觸和感受周圍環境和自然。

     

    蒙特梭利博士也舉了個例子。小朋友早上來到學校,告訴老師:“老師,今天的太陽好大。”老師說:“不如我們今天就去外面曬太陽吧。”老師帶著小朋友來到外面的花園裡,小朋友A和B對草地上的花感興趣,小朋友C和D對小昆蟲感興趣,然後A和B可能就問老師:“為什麼這朵花是紅色的?”C和D問:“為什麼蝴蝶會飛?”

     

    然後老師就說:“哇,我們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然後小朋友各自開課題收集各種資料,A和B研究花朵,C和D研究蝴蝶。資料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東西,對於展示研究成果,小朋友也可以用任何方式,圖畫、手工製作、表演等等。

     

    因此,年輕父母,首先要盡己努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其次要有意識地把孩子身處的環境、接觸的物體當做課堂、當做教具,引導孩子帶著興趣和好奇去學習,這是最佳的學習方式。

    此外,要知道父母也是孩子學習成長環境的一部分,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教育極其重要。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令你滿意,請多多指正。

  • 24 # 落葉穩又輕

    有道理,灌輸理論知識,孩子們會感到枯燥乏味厭煩,夫妻是孩子學習生活的現實版教科書,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領著孩子去遊樂園、去看一下大自然的風景,參觀高科技等,都會燃起孩子們對未來的熱情和希望。

  • 25 # 老爺子6643

    教育孩子不是灌罐子,而是點燃孩子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有道理,答,要想孩子成為好孩子,孩不是灌罐子,而是好孩子是誇獎出來的,長長誇獎孩子就能成為好孩子,孩子如果有特長家長要好好鼓勵孩子,要好好的幫助他,要好好的給孩子指導讓孩子成為一個好孩子,讓孩子成為國家有用之人,讓孩子長大以後為國家多做貢獻,所以好孩子是誇獎出來的,對孩子前途更上一層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都在糾結做飯炒什麼菜,身為家庭煮婦的你們,說說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