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頗好筆翰

    離成功還遠著呢。開始臨得像了,只是字形像,一般是,字的精神氣質以及筆法等等,還要較長時間的錘鍊才行。

    當然,對於一個階段的練習來說,也可謂成功了。但是學習書法,需要很多的這種階段性的勝利才能成功。

    其實臨帖寫像了,對於學書法來說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還有許多要學習的東西。

    寫像了,作為一個階段的成果,認定是成功了,可以用來鼓勵一個自己,然後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還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明顯地看出來比以前長進了。結合著理論的學習,對書法是怎麼回事,就會有明確的認識。

    不是寫像了,認定是成功了,就完事了。作為一個良好的開端,鼓舞一下士氣是可取的。

  • 22 # 周維祥書法

    謝謝千千千里馬邀請回答問題《臨摹字帖很像,算不算學習書法成功?》,我們學習書法,臨摹字帖是必經之路,先明白,為什麼要臨摹字帖,簡單的說,就是學習古人積累筆法的精華,學習古人總結出來的字型結構,那麼臨摹字帖很像,算不算學習書法的成功,回答只能說不完全,因為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認為,學習書法的成功不是像哪個書體,哪個人的字帖,碑文字帖照相影印非常像,只能叫(影印件)(影印件),臨摹字帖只是學習的過程,最終要學活,把古人留下來的精華,透過臨摹,復活古人的筆法和結構,這才是臨摹字帖的核心。

  • 23 # 悟思必得

    我以為,臨摹字帖很像,在書法上還算不上是成功的,只能說是在練習書法上小有一點成效,離成功還遠得很,還需要長期堅持,繼續努力去臨帖,及加強字外功夫的修煉。這是因為書法的成至少要有二個基相條件:一是要臨帖入古,練得很像;二是要入古出新,寫出自已的風味。臨摹字帖很像,充其量也只是會臨帖,不是創作自己的書法作品,自然算不了成功,書法上的成功是指能創作具有自身特色的書法作品來,且還受到專家的認可。

    臨帖入古,要練得像。練習書法必須臨帖,而且必須從練習古帖開始, 如果不臨古帖練習其它的帖,即使練習得再多也是白練 ,也是浪費時間,這已經得到了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的高度共識,沒有了什麼疑問。臨帖入古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練習書法的基本功,這個功是慢長的,不斷向前“進化"的,飛躍的,要將這一個過程完成好就需要下吃苦功夫,下笨功夫,下硬夫功夫不真功夫,沒有十多年的磨礪苦練是不行的,透過苦練,這一過程達到目的就是臨摹字帖很像,當然很像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像,只能說在筆法上、在結構上、在章法上很接近, 有些像,尤其是在神似上很像,一百片樹葉都沒有絕對相同的樹葉。書法的像也是如此,那有百分之百的像呢?當然,書法臨得像了也不是成功。臨摹字帖很像只是完成了練習書法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漫長,還需要走出字帖,形成自己的風味。

    入古出新,寫出自己的風味。練習書法經過苦練達到臨摹字帖很像後,就可以邁開練習書法的第二步了,這就是入古出新,創作適合自己的字型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要創作書法作品了,練習書法不可能一直都是練得像,沒有自己創作的風味,當然創作也不是像搞文學創作關在房子裡埋頭寫作,一氣呵成。書法創作要結合臨帖、讀書、借鑑、靈感等多種因素而來。書法的創作風味是與自身的練習古臨的經驗加自身的文化素養等的綜合體,練習得再像,沒有文化含量,沒有字外夫也是寫不出好書法來的。書法創新如果一味講究創新而創新,那麼就會走進書法創作的死衚衕,弄不好會創作出醜書和偽書來,這樣的我們教訓我們當認真的吸取。

    書法藝術是一門很難學習的藝術,練習書法要想獲得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守住寂寞,保持良好的心態,這就是不能心情浮躁,不能被物慾所惑,甘願寂,在寧靜中堅持、堅持、再堅持,這樣也許在不經意中,你就能寫出也的書法作品,這就是成功,這就是寧靜致遠。這就是書法的成功之路,成功之道。

  • 24 # 南山陽

    我覺得,說書法過關,很難,因為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來看,臨帖只是基本功,基本功過關不等創作這關也能過。例如,鄙人就是。我的理解,臨帖是否過關,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小一大,一入門,一專深。

    第一層含義,完全掌握一種法帖的風格,做到下筆就是“它”,解析度很高,讓人看到你的家數淵源。書法這個江湖是甚為講究“師出何門”的,臨帖過關,就是認一個山門,一個眾人都服的“師傅”。這個過程,要接受外界的檢閱,最好由行家判斷是不是。

    我從4歲開始跟從祖父學寫字,小學階段基本在顏真卿的《多寶塔》上轉。但那時是“文革”,不能公開練,祖父開始時以多寶塔風格寫一段毛主席語錄,要我先練,主要是求結體(他的顏體相當過硬,晚清出生、私塾過來的人,這是基本功)。之後,關起門來要我練原帖,也不告訴我多寶塔的句讀(故意讓我不能背誦,也是為安全起見)。這樣學了很長時間,後期就要我直接寫一段毛主席語錄,夜裡帶著我找當地最好的書法家(退休老師,離我們家近,成分不好)指點。這樣去過兩三次,直到那位老先生平反了,才敢公開到他家。還記得那個場景,老先生高興的點頭,嗯,這孩子的顏體過關了。有了這句話,祖父才允許我從初一開始轉向行書和小楷,而且他還一直跟著我的進度。前段時間單位裡的書法家為同事們寫揮春,我一時手癢,拿起丟棄了二十幾年的毛筆,一下去,就是顏體,手好象不聽使喚似的。

    好,以上是第一層也是最基本的一層,臨帖過關是自己動筆也是這個風格味道才算過關。第二層,就與書法創作相連了,當然,這是純個人看法。

    個人覺得,25歲甚至30歲之前,千萬別想什麼寫出自家面目,創新,出名,那太不靠譜了。要一門心思在古人法帖中學,涉獵諸體,既寫帖也寫碑。書法創作,你根基處的土壤不廣,肥料不夠,成就一棵參天大樹,基本沒戲的,不管你天聰多高,書法史兩千幾年,你能跳得出“五指山”?所以,諸體之中,起碼要有三種書體你能拿起毛筆就是專業的,另外還有兩種是曾經長時間涉獵,心中有數的。這一來一回,沒有二十年的臨帖功夫,你能牛逼到哪去,你寫出來的東西能經看到哪去?

    所以,臨帖過關的第二層含義,就是在古人法度、流變上,博取廣收,讓認知把握達到專業水平。這一層不一定非得對每帖臨摹,而是培養一種眼光與能力,有高階專業的審美趣味,能有吸取別人精華的能力,文墨千年、弱水三千,入吾胸次。這一層的臨帖,才跟你的書法創作直接連線得上,才算正式土壤。儘管見識認知和功夫,終其一生都有更新可能,但這基礎的存在,卻要在中年之前形成為佳。這是我理解的臨帖過關的第二層,也是最重要一層的含義。

    在這個層面上,臨帖的“似”與“不似”,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道路,你將有自家底氣的答案。前人臨帖,講究神在形先、意在筆先,吳昌碩先生臨《石鼓文》、林散之先生臨《禮器碑》、蕭嫻先生臨《石門頌》、啟功先生臨的《蘭亭序》均是現代臨帖得其道者的模範,可給我們一些重要啟發。

    以上個見,千兄和各位指正。

  • 25 # 讀書耕田人王七

    凡事因人而異。

    上初中一時我在班裡寫字也算不錯了,甚至有同學買來紙筆向我學習,那時基本屬於瞎胡鬧,也沒什麼字貼,大至的方向是向一位毛筆字寫的好的老師學習,一日復一日,第二學期快結束的時候,這位同學突然說不寫大字了,問其原由,答曰學成了,我是一頭霧水。後來還有一同學跟我學寫鋼筆字,第二天便說,我寫的馬字比你的好,我亦笑而答曰,你也學成了。

    王羲之寫的像誰?歐顏柳趙寫的像誰?宋四家寫的像誰?也許他們也曾經寫的像誰,但那僅僅是他們學書過程的初級階段,絕不是他們書法成功的標誌。

    還有什麼是成功?經常聽人說誰誰寫字在市裡買了房買車,發了財,還有聽說農村娃寫字好被一道人訪走寫經去了。遇到學書的人生活好轉,我們理當慶賀,但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信念!

    書法沒有真正的成功,一生只是個學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警機在獲取制空權上有何作用?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擁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