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言午澤群

    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依據,而“行”則是“知”的結果。“知在行先”的觀念並非輕視“行”,強調在“知”的指導下身體力行的重要性。知行並舉,認知與實踐重要意義是相同的。

  • 2 # 荊棘楚楚

    知行合一就是王陽明心學的一把利刃,如果不能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意義,就不能把王陽明心學的價值發揮出來。

    人們一直將知行合一分開來解釋,知識和實踐,懂的知識之後要去實踐,才能有所收穫,知識和實踐是不可分離的。這句話不錯,實踐出真知是硬道理。但是卻不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意義。

    正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是無所謂“不可分離”的。只有兩枚硬幣或者兩個東西,才有分離和不可分離的強調必要。知行本就是一體,真正的知自然包括行,真正的行也是自然包括知的。

    例如,你在街上看到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你心裡覺得它十分的可愛,那便是知了;當你心中起了一念喜歡,那便是行了。《傳習錄》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就是行了”,可見,知行本為一體。

    王陽明說起心動念就是知行合一,但是知行合一不僅僅是起心動念。如果你沒有透過與外界的互動來展現自己的價值觀,那麼這樣的知就是空洞淺薄的;如果你沒有給自己的存在和世界對自己的認同賦予意義,那麼你的行就是迷茫懵懂的。

    舉個例子,如果只知道狗狗很可愛,但是你從未見到一隻狗,那麼你的知就是空洞的。如果看到一朵花十分好看,想要佔有就去把它摘下來,斷送了它的生命,不懂得愛就是要保護愛惜,那這樣你的行就是迷惘的。

    所以,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想讓我們不斷的修煉自己的內心力量,做一個存天理有品質的人。

  • 3 # 筠齋

    王陽明提出的,自然是他本人解釋的最貼切。可以看《傳習錄》。

    “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閒說話。 ”

  • 4 # MQ研究

    知行合一:就是講理論(知)和實踐(行)要合而為一,不可過分偏重一邊。

    “知行合一”的知行觀點在中國哲學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語載王陽明《傳習錄》:“知之真切篤實處。既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先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止於至善:精益求精,達到最完美的地步 。

    〖出處〗《禮記·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整句話的意思是: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汙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 5 # 韓長安

    “知行合一”是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先生的著名認識論。反對“知在行先”的說法而提出,認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到底是先知後行還是知性是一回事,古今差異極大,爭論不休。我倒是覺得所有爭論都是來自於對“知”的定義有差異而引起的。一些學家把知認定為一個人內心固有的良知善念,另一些學家把知定義為更寬泛一些的認識感覺甚至後天學識

    當代學人繼承發揚了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理念,很多大學都把“知行合一”立為了校訓,意在鼓勵學子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就把“知”的概念擴大為所有的人文和科技理論了,知行合一也就更好理解了

    其實生活中很多例子能夠解釋“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一些人遇見老人摔倒而不出手相扶,卻說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屁道理撇清自己,實際上沒有這些屁道理他們也一樣是旁觀者。

    知在行先的生活例子也不少,人們常常罵那些不遵守社會秩序的人缺家教、沒文化,其實就是說他們沒有修身養性,沒有培養好自己的道德,有了好的道德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把古人的思想學為今用,勉勵後人長進就足夠了,不在一個含義平臺上爭論徒勞無益。

  • 6 # 國雅禮儀文化

    行動前能夠預判正確的行為方法,錯誤的不好的事不做,好的事積極正能量的事去做,知道的道理或是規則能夠正確的引領知道自己的行為

  • 7 # 鍾靈毓秀業有成

    知行合一,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

    即認識事物的道理

    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

    是密不可分的。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王守仁說:

    “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

    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

    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

    是達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

    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

    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

    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 8 # 雲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把掌握的知識、道理應用到生活裡則提高了實踐的能力。用大白話來解釋,不能光說不做也不能閉門造車,要用理論指導,用實際操作來檢驗。

  • 9 # 志者道遠

    "知行合一"這個說法有點籠統,知行就是一,不是合一。不是由知而行,因為凡行必然有知,沒有知就不懂行。也不是由行而知,因為所知必然成行,沒有行不依於知。小孩子學扒飯,是知還是行呢?那時候他根本不是知道扒飯然後才去扒飯,也不是扒飯然後才有一個扒飯的知。因此,我們說這個“知”是“感知”的知,而不是“知識”的“知”。

    當下感知,只有行才能成感知,只有感知才能任運而行。不能拿知識和思維來解釋“知行”。

  • 10 # 行走的林子

    知行為一體兩面。

    沒有認知,踐行無從開始;沒有踐行,認知則是空中樓閣。

    光有認知沒有踐行,不為知;光有踐行,沒有認知,則是盲目妄為。

    所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11 # 王隆馬斯克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王守仁提出。也是他創立的心學的核心思想。

    這裡的知不是知識的意思。而是良知的意思。也可以說意念。

    行是指實際行動。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換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當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意識裡已經知道怎麼做了,就像條件反射一樣的,自然而然就體現在行動上。

  • 12 # 一個富陽農民

    知是人生的知識認知,也是對所處社會行為規範的認知,行是行動,也是契合所處時代的行為規範,知行合一是一種,以不逾越社會規範,不逾越自我認知侷限為前提的知行統一的行為方式,一即是統一,也侷限於一不逾越

  • 13 # 江山墨痕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 14 # 漁陽掛月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 15 # 茉莉a上茶

    “知行合一”,知,是並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目標和方向,行,也並不是行動,而是方法,可行的方法。

    “知行合一”講的是一個邏輯思維,它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有了這種邏輯思維,就能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方向+方法=正確的思維邏輯

  • 16 # 雨中蓮的世界

    “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心學理論的重要觀點。針對明中期政治腐敗,人心不古。王陽明吸收了佛教“心外無佛”的思想,認為理是萬物本源,理即心,提出“心外無物”“致良知”。認為人的本性是善性的,即人人有良知,但後天諸多欲望矇蔽人的良知,善性。所以個人主體要不斷透過道德修為,反省內心致良知。使人的本性、善性、良知迴歸。這裡反映了主觀思想認知與客觀行為實踐的關係,王陽明認為主觀思想認知指導客觀行為實踐,因此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這是不能科學反映認知和實踐的關係的。

    現代社會的“知行合一”指主觀思想認知是客觀行為實踐的反映,實踐決定認知。是唯物主義的認知。

  • 17 # 歡喜慈悲

    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當中,經常看到聽到這樣的一些說法:某某企業的文化是什麼,這個總結得好,那個如何如何。用文字來描述一個企業的文化,勉強說是“知”,那麼“行”就是我們看到這個企業的員工,以文字表述的內容為標準或依據而行事。事實上,單純的一方面是不存在的,企業文化就是一種知行合一。

    我的理解,沒有行動的知,不是真知。不知而行,也只是活著而已。

  • 18 # 一葉能知春

    所謂知行合一,先知曉而後行化,方能得,是達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對學習的進一步闡述。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19 # 暖陽SUN

    知行合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發展,也是新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在王陽明的時代,當理論已經被無數先賢大能剖析的纖毫畢現的時候,任然不能挽救當時的時代,不能救黎民於水火,這個時候,整個思想體系急切的需要做出新的突破,來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也就在這個時候,受盡排擠,學識淵博,文武雙全的王陽明在深刻的“格物致知”下,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文化理念,君子六藝,何嘗不是在一開始就推崇“行”的重要性,因此,從這個時候開始,儒家文化迎來了新的高峰和更為蓬勃的發展。

  • 20 # 龍吟虎嘯0729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所謂陽明學,實質上是以“良知”為德性本體,以“致良知”為修養方法,以“知行合一”為實踐功夫,以經世致用為為學目的的良知心學。

    王守仁,籍貫浙江餘姚,(1472—1529)。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創立“陽明心學”。所謂“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踐行和實際行動。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內涵有三個要點:第一、知行只是一個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謂“功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知行關係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己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可以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在本質上是集道德、倫理、政治於一體的道德人文哲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做自己,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