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21 # 紹煌

    如何知行合一,可以參考《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一,何為“知”(格物致知)

    人不但要推究事物的理性,還要結合“人”的感性,也即人對物序的感知,因為世界不光只有機械的“物”,還有靈性的“人”,這世界是“人”與“物”的互動,所以,人與物,感性與理性需得到很好的協調,是為“知”。

    二,何為“行”(誠意正心)

    有了“知”,懂得世界是“人”與“物”的互動並且得到昇華,此為“正心”,所以在運用的時候,遵循這種理念意識,兼顧彼此,協調運作,此為“誠意”,不被物的理性或者人的感性單方面帶偏,才能“合一”。

  • 22 # 靜一號普洱茶

    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救朱學之偏。

    王守仁強調知和行的統一,特別強調“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他論證知和行的“合一併進”關係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其中含有某些辯證統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別和界限,認為知行本體只是一個,知行工夫不能分做兩截去做。“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也;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進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來,認為良知向外發動時所產生的主觀意念、感情、動機都可以叫做“行”,所謂“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於知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清初的王夫之說:“其所謂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猶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見也;行者非行,則確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為行也。”

    理論分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係,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後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守仁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就造就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於王學的弊端。

    王守仁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們樹立一種信念,在剛開始意念活動時句依照"善"的原則去做,將不善和惡消滅在剛剛萌發的時候,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對“知行合一”應該全面理解,這樣才能正確評價。 另外,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還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衡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改過”是指自己,“責善”是勸別人改過,這裡面還包括了“諫師之道”,即向老師進諫,指出錯誤。第二是獨立的治學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漸進與因材施教。第四是強調身體力行。這些教育思想對今天的青年人學習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歷史評價及影響

    黃宗羲認為王守仁學術思想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始氾濫於辭章,繼出入於佛老,最後歸本於孔孟,建立了知行合一說。黃宗羲又將成熟以後的王守仁學問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盡去枝葉,一意本原,即以心為本除去格物致知等向外工夫,其方法是默坐澄心,收斂此心;其次是江西平定宸濠以後“專提致良知三字”,認為良知即是心之本體,故不必專以默坐澄心為目的,良知自能收斂,自能發散;最後是退隱在故鄉的晚年,思想完全成熟,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

    王守仁哲學力圖糾正宋明以來程朱理學煩瑣與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將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簡易的哲學基礎上,使人人可行。他的思想流行達150年之久,形成了陽明學派。但王守仁忽略客觀的知識,只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在道德規範的形成上,又忽略了歷史條件的決定作用。他有些弟子更產生了“虛玄而蕩,情識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廢學,一切解脫。一些歷史學者把這些流弊視為明朝滅亡的原因。

    王守仁思想中包含著某些促進思想解放的因素,為中國近代康有為和梁啟超所注意,受到熊十力的推崇。梁啟超先生便著有《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曾研讀過朱熹的著作和王守仁的《傳習錄》。 郭沫若先生,也是王陽明的崇拜者,著有《偉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陽明》和《王陽明禮讚》等文。

    王守仁的哲學思想在明中葉以後傳到日本,併成為顯學,後來影響到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對日本的革新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 23 # 陳末ol

    關於知行合一,在《傳習錄》中有闡釋:“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我亦屬於那範疇,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回到事物的本原,不前瞻後顧,心無旁騖地、純粹地去做一件事。

  • 24 # 人在旅途面朝大海

    知行合一即為“道”!

    道是由“首”的知與“辶”的行的組合。

    人們常說“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與這個“道”的結構也是一致的。“辶”是“首”的基礎,是為“道”!

  • 25 # 蛻變的大象

    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於明朝思想家王守仁

    致良知意思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於戰國時期孟子的《孟子·盡心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做自己,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