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嫁侯的生活
-
2 # 舞出人生舞出快樂
現在小孩都喜歡看手機,原因就是大人一直在玩手機,小孩就會給著大人一起看,看多了就上癮了!家長也管不住罪魁禍首家長
-
3 # 夏小乖
第一,因為手機是一個輸出的方式,他直接輸出的畫面非常吸引人,特別是小朋友,他們大腦可以不用思考就去接受一些音訊和文圖的內容。第二,就是動畫片裡面的內容孩子特別喜歡。電視看多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只會眼部肌肉發達,脖子的肌肉根本不運動,也是非常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第三,動畫片束縛了孩子的思維鍛鍊,讓孩子沒有一個角色轉換的過程。主要是電視的光色比較豐富,動聽好玩的聲音特別吸引眼球。選擇這樣的方式不費力氣。
-
4 # BOBO的移動城堡
環境使然啊。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他要學習他看到的一切,好的壞的。
他所看到的人們都在玩手機,那他就會以為這也是生活的標配之一啊,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所以,若不想讓你的孩子從小就被手機俘虜,那就請你先放下手機吧!
-
5 # 衣媽育兒經
其實不是小孩離不開手機,而是大人離不開手機。我寶寶現在一歲零六天,什麼都不懂年紀,但是隻要他看到大人手裡的手機,他就會去奪去要,他並不知道手機裡面有什麼,但是隻要大人玩的,那必定是好玩的東西,其實不光是手機,我手裡的任何東西,他都感興趣,他這是在認知,這個世界的所有的東西在他的認知裡都是陌生的,他需要去琢磨,去研究。
寶寶才一兩歲,這個年紀完全看大人怎麼引導,很多大人為了不讓寶寶纏著自己,就把手機丟給孩子,這是最大的錯誤,小孩子還在長身體,長期盯著手機會影響身體發育、甚至會深度近視,成人整夜盯著手機都有失明的危險,更何況各方面身體機制發育尚不全的孩童,也有大人把小孩丟給電視機,這也是錯誤的選擇,我近視六七百都是小時候看電視看的,現在後悔也晚了;
我建議多和寶寶一起看書閱讀,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又可以讓寶寶遠離手機和電視,還可以增長寶寶見識、養成愛讀書愛閱讀的好習慣,何樂而不為呢?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家長犧牲點自己的時間,可是益處卻是無窮的。建議樓主先從簡單的繪本開始,每天固定時間閱讀幾分鐘,然後時間逐漸延長,等小孩子深深愛上閱讀,他也就不會去想玩手機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家長,就是往紙上潑墨的人,希望大人可以讓這張白紙變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
6 # 寧老師說
這個現象我覺得很正常,因為手機是是人們社交和學習的工具,是因為大人離不開手機了,可以說是手機不離手,孩子們自然也就離不開手機了。
這個問題辯證的說,也不一定是壞事。它說明了現代的移動工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以前我們總說,別玩手機了。實際上這樣說是不準確的。
看到很多人手裡永遠在拿著手機,他真的不是在玩手機,很多人就是在工作。不少公司,老闆和下屬之間要隨時聯絡,聯絡的工具就是手機,如果你放下手機兩個小時,老闆兩個小時找你找不到,會是一個什麼情況?
中層和下屬之間的聯絡也是靠手機。老闆佈置的任務,中層要佈置下去執行,試想一個員工,如果5個小時手裡沒拿手機,會是一個什麼情況?不拿手機,關係到,你還要不要保飯碗的問題。
現在銀行,為什麼很少有人排隊,而排隊的都是一些很老的老年人?因為除了他們,其他人基本上不去銀行了,存款,買理財,轉賬,所有的事情全在手機上進行,所以你說他在玩手機的時候,他很可能在銀行的APP上轉賬。
孩子同樣離不開手機。咱們只說這次疫情當中,就連幼兒園的課程都上線了,孩子必須抱著這個手機,預習作業,聽課,完成作業。甚至老師的通知,都是透過家長接收手機的資訊來完成的。
手機在華人生活中的位置太重要太重要了。如果說,我丟了100塊錢,或者1000塊錢,都不一定有比丟了手機,更著急。
家長哄孩子的工具也經常是讓孩子去看手機,家長也知道看手機對孩子眼睛大有影響,可是依然要用手機。
所以,孩子離不開手機,是因為大人時時離不開手機手機。
-
7 # 心理諮詢師王忠萍
孩子離不開手機,是因為家裡的大人給他請了個“電子保姆”。
帶孩子是很辛苦的一項工作,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婆婆天天嘮叨,寧擔千斤,不抱肉墩。這肉墩指的就是孩子。
想一想,每時每刻抱著十幾二十幾斤重的東西,還是活的,會扭來扭去,會哭會鬧,實在是不容易擺平的,許多帶孩子的人,為了自己安生,就把手機給了孩子,手機有聲有色,寶寶果然就不鬧了。
世界上再也沒有哪一個人,可以像手機那樣,隨著孩子手指頭撥啊撥的,任由孩子做主,給孩子帶來快樂,帶來一個新世界。
手機在嚴重的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甚至形成網癮,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引發家長的擔憂。
要想孩子離開手機,首要的辦法是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迷戀手機,要和孩子有效互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孩子。雖然手機的內容豐富,但對於孩子來說,更喜歡媽媽溫暖的懷抱,爸爸強壯有裡的臂膀,還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快樂。
-
8 # 蘇少晚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第一,是孩子的好奇心很強。手機上的遊戲和新奇畫面更是能強烈的吸引他。
第二,手機現在幾乎是人手一部,連成人也是時不時地拿出手機看一看,何況是自制力差的孩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沒有拿足夠的時間去陪孩子。如果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聊天,做遊戲,出去認識大自然,孩子雖然還會惦記,但不會對手機有那麼強烈的需求。
-
9 # 如意三寶
為什麼孩子離不開手機,這個問題要問問家長,一兩歲的孩子是很依賴父母的年齡,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不是有句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嗎,孩子的行為,語言都是父母的原版回放。智慧手機時代的我們每天醒來就抱著手機不捨得離手,孩子受到了忽略肯定要找另一個物體代替,加上手機有聲有色,孩子肯定喜歡。還有的時候家長會主動給孩子手機,為的是讓孩子靜下來,豈不知這種行為已經害了孩子。謝謝提這個問題的您,讓我看到了我的不足,謝謝
-
10 # 小王子媽媽
孩子離得開離不開關鍵在家長,看你怎麼管,你一直玩兒手機,不讓孩子玩兒那是不可能的!孩子是你的影子!
手機的作用很大,副作用也很多,看你用他做什麼?怎麼和孩子說!
-
11 # 旮旯影視匯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現在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手機,所謂衣 食 住 行 通,裡面的通就是連線資訊的紐帶和橋樑。而如今年齡到了16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基本也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
現在的孩子們基本都宅在家裡面,在家裡面作業做完也沒什麼事情了。就自然的拿起手機玩了。
我們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
1:多帶孩子出去玩玩,讓孩子發現外界的樂趣。
2:只要孩子在身邊就輕易不拿出手機,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3:和孩子商量好玩手機的時間,必須嚴格執行。
4:看孩子有什麼興趣愛好,多多培養孩子的興趣。
5:給孩子講講一直玩手機對孩子本身的危害。
6:多帶孩子去他的同學朋友家裡。
大招就是給手機設定獨立密碼絕不能讓孩子知道
-
12 # 一隻小籮筐
為什麼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首先,手機是一個功能十分強大的工具,聊天、通訊、獲取新聞、娛樂、辦公等等等等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能十項全能,而這些功能的存在,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從而不可避免的導致我們會離不開手機。
其次,正因為手機強大的功能所在,它可以提供一些育兒方面的服務,很多當父母的就利用了這樣一個服務來給孩子進行教育,比如看少兒方面的影片,透過軟體等進行識字等等,導致孩子打小就接觸了手機並習慣了手機的陪伴。
最後,我覺得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你想想自己以及身邊的大人,很大一部分人是克服不了手機的誘惑的,比如刷抖音,網上有影片調侃說睡前在腦子裡說刷十分鐘就睡,結果一晃一個小時過去了也沒睡著,而出現這樣情況的是成人,連成人都很難去控制好自己,更何況是孩子呢。
所以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如果不想讓孩子沉迷於手機,那就從自己做起,不過分依賴手機,至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要手機不離手,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他,給他樹立一個榜樣。
-
13 # 廣西阿陶
決定小孩玩不玩手機,在於父母。父母一天到晚拿著手機就玩遊戲,刷影片。小孩還小他跟本不懂什麼,大人幹什麼,他也就想幹什麼,很正常。大人就是小孩的榜樣,如果大人平時都愛看書,我相信他的小孩也會很喜歡學習。對手機不會上癮。所以小孩的行為是靠家長去引導。小孩興趣戓行為的好壞都在於父母。
-
14 # 一個寶爸兩個娃
其實這個問題得問你們呀
是你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啦
他們只能從手機上尋找安慰
相信我,孩子真的沒你想象的那麼喜歡手機
只要爸爸媽媽能靜下心來給他們陪伴
你看看孩子是選擇你們還是手機
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
15 # 譚小譚886520
電子化的時代,什麼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現在的所有的人脈溝通,現在的資訊和知識的傳遞都是離不開電子產品,現在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去給孩子看電子產品這方面時間上有約束,給予合理的安排
-
16 # 薛中醫養生百科
人有六感:眼、耳、口、鼻、身、意,這是人對外界從初級到高階的資訊獲得與反應器官與能力,嬰幼兒的發育正是如此。
人體對外界的資訊獲得,90%依靠眼睛,幼兒雖然對手機裡的內容並不敏感,但手機螢幕豐富的光線變化、色彩變化、移動等會吸引眼的注意力,沒有人會去注意黑暗靜止的東西,這可比其它普通玩具有趣多了!
新生嬰兒喜歡凝視燈光,也是這個道理。同時,如果這個物體還能發出悅耳的聲音,對嬰幼兒的吸引力絕對遠超其周圍靜止的物體(不夠刺激)、父母親的逗樂(不夠專業)等。
此時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只是眼和耳。
等孩子大些,他能看到的手機裡播放的內容都是經過專業美工精心設計的內容,比如顏色、構圖、動作、聲音。在手機方寸螢幕之中,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延伸,遠比現實世界精彩,這稱為超現實。
就這一點原理,被媒體人、已經設計師運用得爐火純青,發揮到極致,不要說嬰幼兒,連成人都會被其深深吸引。
等孩子大些了,懂事些了,除了眼、耳接受資訊之外,雙手已能靈活使用,操作手機玩遊戲,“意”已經發展起來了。他們懂得了預期獎勵與懲罰(遊戲設計)、開心與難過(獲得玩遊戲的機會或會失去機會)。
人在後天的學習和生存、繁衍過程受到大腦原始的邊緣組織海馬迴中的伏膈核多巴胺上癮迴路的控制。
遊戲設計師都是這個上癮迴路的深度研究者和利用者!
他們知道首先要設計一個遊戲目標。目標一旦被孩子接受到,他腦深層的多巴胺就開始被分泌並工作了,它激勵主人去努力嘗試與挑戰),設計師再給完成這個目標設計一些難度,跨越這個難度之後,遊戲會給孩子予及時獎勵!
和寫作業與看書學習不一樣,及時獎勵是遊戲設計的心理能驅動核心,前者的獎勵來得並不及時,屬於延期獎勵,這樣會讓本來就缺乏耐心和自控力,天性趨利避害,同時也不具備長遠眼光及因果論的學齡兒童徹底喜歡上手機遊戲,而不是喜歡學習(學習看起來是相當的枯燥無味、並且是沒有獎勵的行為,搞不好甚至可能還挨批評)
至於戒斷手機及網癮、遊戲癮的方法,多種多樣,總的來說,也是要設法重新驅動孩子的心理能。
-
17 # 若納漫談
你好!這個問題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但不願接受:小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小孩子離不開手機,往往是我們大人放不下手機。
小孩子只對大人手裡的東西感興趣豬寶五個半月的時候會匍匐爬,她的目標就是我手中的物件。我拿手機,她朝著手機爬,於是我給她配了一個不用的手機;我拿書,她朝著書爬,於是我給她買了各種繪本。但是她仍只對我手裡的感興趣,所以我就用她的手機假裝打電話,看她的繪本,她又反過來研究這些東西。
小孩子開始模仿大人寶寶最初並不知道手機能幹什麼,只是覺得大人怎麼做,他們怎麼做。所以見到大人抱著手機,他們也抱著手機,這時,手機僅是個模仿學習的道具。
開始被手機功能吸引當孩子想要陪伴,大人沒有時間精力,塞給寶寶手機看動畫片時,孩子就被精彩的情節吸引了。只要是適當看看並不影響什麼,但若過量,不僅會影響寶寶的視力,還有可能影響寶寶的溝通能力。
因為寶寶在成長學習過程中,是靠輸出嘗試——反饋內化來獲得經驗的。當對著我們大人的時候,大人的反應可以反饋給孩子,而對著影片,這個路徑是中斷的,這就造成了溝通受阻。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願接收大人的反饋時,便會沉浸於網路或影片中,切斷與外界的關聯。
所以,於成人而言,我們還是坦誠地承認,孩子痴迷手機,是源於我們的手機不離手。承認這一點,即使給手機是無奈之舉,每天抽出十五分鐘時間來陪孩子做些開心的事,孩子也會明白還有比手機更有趣的事在等著他。
-
18 # 廖老思
孩子之所以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主要有以下兩大因素:
1.受周遭環境因素影響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經常把手機捧在手機,目不轉睛的盯著它看,偶爾發發出震耳欲聾的笑聲,誘發了孩子對手機的嚮往和期待——手機裡頭到底有啥?為啥能夠讓父母或身邊的人如此著迷?
於是,想要玩手機,變成了年齡較小的孩子的一種渴求,而這種渴求其實源自於父母以及周遭環境的影響。
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這個時候,如果他的同學大多數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手機,他從內心裡也渴望擁有自己的手機,就像有一個孩子所說:“我的同學都在手機裡看電視劇、玩遊戲、刷影片……但是我沒有手機,我啥都不知道,所以他們都不跟我交往!”;
換句話說,孩子之所以離不開手機,其根本原因在於,孩子離不開他周遭的環境,他渴望融入周圍的環境,渴望被周圍的人所接納,因此,手機成為了他“合群”的敲門磚——至少在孩子心裡是這麼認為的。
2.受父母錯誤管教影響不少父母,由於忙於工作,沒有重視家庭教育以及親子溝通及技巧的提升和學習,對孩子的教育,往往不自覺地遵循原生家庭(上一輩父母)不合時宜的管教模式,例如:批評、否定、打擊、訓斥、嘮叨、說教、責備、打罵等等,其結果必將導致孩子內心產生極大的不滿以及煩躁、受挫的情緒;
而當孩子內心不爽,有了極大的受挫情緒的時候,他就有了“逃離現實”的需求,哪種方式既能夠滿足孩子的這種內心需要,又可以方便快速獲得呢?
手機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不管是短影片、電視劇、小說還是遊戲,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快速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並且不斷透過各種畫面、聲音、動態資訊等手段,麻痺孩子對現實不滿以及煩躁的感受,隨著父母錯誤管教的“毒害”越大,孩子自然也將在手機遊戲成癮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且無法自拔。
父母以身作則並掌握正確科學的管教方法因此,想要改善孩子對手機遊戲越來越依賴的局面,仍舊要從父母以身作則(在家庭中減少玩電子裝置的時間)以及建立正確科學教養觀念入手。
就像有一個媽媽,一旦回到家,就把手機放下,甚至直接關機,把時間騰出來真正的陪伴孩子以及家人,傾聽孩子的心聲,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幫助孩子從現實生活中,感知以及獲得自我實現以及自我認同感,幫助孩子建立積極正向的思維模式,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喚醒孩子的內在動力,重塑孩子的夢想……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滿足孩子內心的情感以及自我價值訴求,從源頭削減孩子對手機遊戲的依賴。
-
19 # 平凡的小明
1.出於好奇心,因為看到大人時時刻刻都在拿著手機玩,想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
2.手機裡的動畫及遊戲的吸引。
-
20 # KIKI談育兒
我有一個兩歲的侄子,平時我都在外地上班,我家人會經常和我影片或者打電話,尤其我的爸爸媽媽,偶爾侄子也會湊過來和我玩一玩。久而久之,侄子每次想我的時候都會拿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手機會一直喊姑姑(du du),在孩子的認知裡手機可以用來社交,可以用來和想說話的人一起說話。後來春節假期我回家了,有次中午閒得無聊之時我坐在沙發上刷抖音,侄子又被吸引過來了他看著我操作,聽到很好聽的音樂他會手舞足蹈。也因為家裡只有侄子一個小孩他特別喜歡其他小朋友,抖音裡也有各種小朋友的影片這下更加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後來他會拿起我的手機經常看抖音。孩子慢慢知道手機不僅可以用來社交也可以用來看小朋友和聽歌。
孩子的認知感在不斷的更新,他會發現一個東西的多面性,從而引起他更多的好奇心以及興趣感。
因為疫情,我們不能出門運動。後來我每天和他一起在客廳裡做兒童操,但是做兒童操之前我會在手機上搜影片進行學習,這下被侄子又看到了,他又懂得了手機的另外一個作用可以用來學習,後來每天他都會纏著我進行做兒童操還有聽故事(聽故事是孩子媽媽一直堅持的事情)。
兒童的世界就是這麼神奇,當他越來越感興趣,他就會大膽的去探索。
後來,他會拿起我們幾個人的手機進行不同的嘗試,有一次我在支付寶裡喂小雞吃東西,裡面還有一個運動遊戲我就去玩了一會,侄子看到也要玩,他發現了手機裡還可以有這麼可愛的小雞,他並不是想要玩這個遊戲,而是覺得小雞特別可愛。晚上睡覺的時候,鬧著要玩小雞,我嫂子並不知情,就下載了一個小遊戲,裡面有好多小動物他一下子很歡喜,第二天還給我看了看他的小動物,一個勁的說“喜歡喜歡”。
慢慢的他發現了手機的好處,也愛不釋手。起初給他買的模型手機他也不要了,因為已經失去了吸引力。
過年那天,家裡的長輩們一起影片聊天大家噓寒問暖,偶爾也會逗逗他。因為之前錄了很多他的影片作為留念,就把一些搞笑的影片發在家族群裡,在影片結束以後侄子翻開那些影片,他一個勁的說“娃娃 娃娃”,後來家人給他教了怎麼錄影片,小孩子們果真都是特別聰明的,一學就會。後來自己給自己錄製了很多影片,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看著他的這些影片。
或許,這樣做害怕引起他對手機更多的興趣以及好奇心。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玩手機都是不利的影響,也可能我們更好的打開了他們的世界。
回覆列表
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不看手機從自己做起,如果你天天自己抱著手機還不允許孩子玩,他會反抗,打滾撒潑,為什麼你們可以我就不可以,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