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人那生活123

    我親身經歷,就在昨晚,寶寶四五點就醒了,就開始叫,也不吃奶,也不喝水,就是一個勁的哭,怎麼也哄不好,自己又困的不得了,頭痛欲裂,真想把她打一頓,不管她了,昨晚還跟他爸爸抱怨,女人多不容易啊

  • 2 # 卿寶貝

    我想帶寶寶的寶媽都有這種經歷,尤其是晚上孩子哭怎麼都哄不好,那真的是把我這種不愛發脾氣的人都逼出來要打孩子了,打了呢又覺得心疼後悔[捂臉]

  • 3 # 米糊育兒

    有啊,每次都要多默唸幾遍親生的親生的,有時候寶寶會不分場合的趴在地上,最近發展到給她擦香她要到沙發上把香蹭掉。那一瞬間真的會生氣

  • 4 # 依然0088

    還真有過沖動想暴揍寶寶一頓 ,現在天氣這麼冷,老是喜歡不穿鞋在地上跑來跑去,前面給穿上後面個脫掉,一不小心就感冒咳嗽的。

  • 5 # 雙胞胎姐弟的成長日記

    肯定有的,但是我們也要反思,怎麼去解決問題,畢竟暴打沒解決問題。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犯錯誤各種各樣的錯誤。我家兒子東西喜歡亂丟,經常從我們樓上丟東西到樓下,我覺得很危險,砸到人怎麼辦?但是不管我們怎麼教育他都聽不下去,或者答應不扔了但下次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還是繼續。所以當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打了一頓。後來又後悔,孩子太小,很多東西他聽不懂,我們只能加強看管力度。

  • 6 # 綰綰婉婷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有了,特別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我家三個寶寶老大五歲半了,已經懂事很多說什麼都可以溝通,除了寫作業的時候!老二馬上三歲,話說不全似懂非懂的時候,她要嚎起來半天哄不好,有的時候真想打一頓讓她哭個夠!但是大多時候都會控制住自己,打也就打兩下完事還的哄!所以能不打孩子就不打,儘量安撫好了能溝通就溝通一下!不然打了沒用孩子小不懂,就知道捱打疼了哭!反正當麻麻的不容易啊!小的時候吃喝拉撒,大一點又要上學輔導作業等等!再大一大基本不需要你了,想管也管不著了,珍惜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孩子在自己身邊依賴自己的時候也就幾年!

  • 7 # 響響媽的vlog

    首先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去我個人認為是有的,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孩子有時候真的很皮,把大人磨的都沒脾氣了,這個磨人的過程肯定少不了暴揍的,孩子鬧情緒的是不可避免的吧一哭我就忍,在哭我在哄,在哭了我會語言提醒下,還在哭的話,實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要暴揍的,適當的嚇嚇寶寶,為了讓她知道錯的事,在哭就不對,不允許這樣子的行為。。第二我覺得大人也是有情緒的,畢竟工作家庭,各種事情在承受著,有時候稍微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麼這時間孩子不聽話,這種情況下暴揍是在所難免了。帶過孩子的應該都能理解,有這種感受很正常。最後大家身邊有孩子的儘量大人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去多包容孩子一點點吧,讓暴力盡量去遠離我們。

  • 8 # 小水晶baby

    不是一瞬間,經常性的想暴打啊!當然也被我真的打過幾次。看著孩子越鬧騰越哭就越火,忍不住就上手了[捂臉][捂臉][捂臉]打完又後悔,說下次一定忍住忍住,下次還是忍不住,就算沒有打也會忍不住大吼她幾聲。經常親媽後媽之間來回轉換

  • 9 # 琳琳的生活記

    我想說一下我的經歷,我以前是個脾氣挺好的人,做事也不著急的那種,可是自從雙胞胎兒子大一點了後,就整天想打他們,你說話他們好像聽不見,家裡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天天在沙發上床上跳跳跳,吃飯慢吞吞,寫作業慢吞吞,出門像脫韁的野馬拉都拉不住,基本每天都有打他們的衝動,也真的沒少打,但是基本每次打完都後悔,心裡想下次一定不能隨便打孩子了,結果還是忍不住動手,但是孩子總說我們打他是為他好,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能真的理解這句話。

  • 10 #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這種想法我也經常有,特別是現在普遍喪偶式育兒現象的家庭裡,還有孩子的哭鬧,母親一個人還要兼顧育兒,家務和工作的時候,突然就暴走了,但是每次我都會深呼吸先離開寶寶一小會,我會反思我自己,到底是什麼問題導致我想鞭炮一樣一點就著,為什麼不能給寶寶多一點耐心呢,其實自己仔細想想所有的問題基本都在自己身上,孩子的犯錯哭鬧大多都是因為大人的不重視,不理睬,不尊重引起的,我們要把孩子看做一個平等的人,一個需要尊重的獨立的人,不要總想著駕馭孩子,你怎麼想孩子必須怎麼做。父母需要多一點耐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他的內心所需,孩子哭鬧可能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做為孩子最信任的親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言傳身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工作,生活的壓力有多大,現實生活多困難,不要輕易地衝孩子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請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的內心所需,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 11 # kekebaobei

    這個還真有想過,孩子任性不聽話的時候。跟她講道理。她不聽,只是一味的任性。說實話真是想打。但是冷靜下來想想我們小時候可能父母也是這樣想的,[捂臉]額,忍忍吧,畢竟她還小。想著大點懂事了會好些。

  • 12 # 小宋的vlog

    生氣的時候有這樣想過,但是沒有說一定要暴打,打在他身痛在我心這樣不好,我就儘量控制自己,在自己將要發脾氣之前先深呼吸一下,壓制住自己的怒火,這樣挺管用的,使用暴力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使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感情越來越糟糕,適得其反。

  • 13 # 察秋毫

    想要瞬間暴打寶寶一頓的時候多了去了,有寶寶不聽話把食物弄的滿身的時候,有寶寶不聽話玩水的時候,還有寶寶尿溼褲子時候......

    但是,我都忍住了,這些行為在大人看來是應該很輕鬆就作好的事情,對寶寶來說卻是很難的,他們的小腦瓜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還分不清楚什麼事輕重緩急,還需要你多花費精力照顧他們,發生這些都只是說明你沒有理解適應這個階段寶寶的特點。

    雖然我依舊很生氣,但是我會想想寶寶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對我的甜甜的、毫無保留的微笑,我就釋然了:這是我的寶寶,她就是需要我的照顧,她還沒有長大到能夠獨自照顧自己的程度,我愛她。

  • 14 # SS育兒園

    肯定有過,當自己感到疲憊,看到啥都煩躁,不知道是不是感知到我的情緒,沐沐也是哭鬧居多,我聽到她的哭聲就煩躁,有幾次甚至吼她,事後又後悔,總想逃離這種狀態,感覺看不到希望。

    我怎麼可以這麼想?慢慢地,我對這樣的想法接受並且麻木了,之後,我開始對沐沐更沒耐心了,為啥不能好好說話,為啥總是哭,為啥不能一人睡。但每次發火後,我並沒有感覺好受一點,相反我開始自我譴責,她只是個孩子,我為啥要這麼苛刻她?這份譴責很快又轉嫁給了老公,怎麼老是看手機,怎麼老是玩遊戲?看到恨不得想把手機給他摔了。

    那段時期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重複一個怪圈:發脾氣-生自己的氣-撒老公的氣,然後感覺更加糟糕,工作沒做好,老公不給力,自己也過的灰頭土臉,一身怨氣。

    後來也是跟朋友傾訴,大段大段抱怨老公不給力,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沒用,深深地無力焦慮。

    其實即使這樣的情緒下,我知道這大部分是自己問題,所有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預期,還有太累了,當我們疲憊的時候,負面情緒容易進入,當進入這種狀態時,我們很容易進入評判的心理,評判隊友不夠好,然後到否定自己,再到看啥都不好。

    對方接受到否定,第一反應也是防禦攻擊,很顯然兩人就會對抗起來,然後爭吵冷戰,進入惡性迴圈了。

    所以我們首先就要保證自己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也就是當我們疲憊時,有些讓我們能夠迅速回血的策略或蓄電模式

    每天一定要保持不間斷的蓄電模式,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把我們的電量耗盡,我們崩潰爆發了才意識到問題,多找一些適合自己的、短平快的方式給自己充電。我分享幾個適合我的。

    1、看書

    這個是我最近剛發現的方法,有次明顯感覺自己很疲憊,很煩躁,就是感覺心裡堵的慌,但也意識到這種狀態不對,不能對著隊友和娃發火,當時沐沐在玩填圖,讓我在旁邊給她讀題,我也順手拿一本書看,當我看進去時,發現心情突然平靜下來了,沒那麼焦躁不安了。

    從此以後我每天都會看幾頁書,看多一兩個感觸的點,寫下來,感覺就好很多,這是我的方法,不知道適合不適合你們,你們可以試下

    2、寫日記

    這個是一直的習慣,雖然不至於每天寫,但只要出現無法排解的情緒時,我都會記下來,寫下自己的感受,分析下原因,想想可以實行的方案,我為什麼這麼想?我看到的事情就真的沒有轉機了嗎?

    就這樣一條條寫下來,心情一般穩定下來了,有時候還想到了我困惑的解決方案,即使最後不一定執行,但這個寫的行為已經讓我的情緒得到了疏解。

    3、運動

    這個是最近一直堅持的事情,心情不好時,出去跑一圈大汗淋漓一場,最後發現你糾結的焦慮的都不算事了,大部分沒啥時間時,我會選擇在家做瑜伽,是一個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當下的運動。

    現在流行一種正念瑜伽,也是讓大腦休息,身體徹底放鬆的方式,最近在聽賈坤老師的正念課,還沒發專注到訓練裡,但在那個當下給我帶來了寧靜。

    4. 及時給予正面反饋

    這個是最近學習最大收穫,正面反饋不只是給隊友孩子,更是要給自己,我們自己更需要肯定,我們多數覺得疲憊,覺得煩躁焦慮,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還可以做更好帶你,其實我們已經很棒了,又要上班又要帶娃,又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全職媽媽更不用說了,每天起來就圍繞著孩子轉,孩子被照顧的那麼好,這就是最棒的地方。

    每天睡前記錄一件今天做的好的事情,或者完成的事情,給予自己這種正面強化,也是一種很好蓄電方式。

    這四個小方法看似特別簡單,但當我們開始做了以後,我們的思維模式就會轉變,我們開始明白要劃出時間去照顧到自己的需求,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孩子需求之前。

    這個時候足夠接納自己的時候,自然就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了,也就不會看到孩子那麼淘氣就想揍一頓了!

  • 15 # 快樂成長倆寶媽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一瞬間想暴打寶寶一頓,這種時刻不但有,而且還不少。

    特別是一個人看孩子,感覺累的爬不動的時候,寶寶還一個勁兒的哭鬧,各種哄各種抱都不管用,耐心跟力氣也是會用盡的,那時候真的就想拉過來就揍一頓。

    前兩天,帶著寶寶在小區裡面玩,他剛學會走路,走的不是很穩當,偏偏還喜歡自己走,還不走好路,犄角旮旯的走,一不小心就摔跟頭,我想把他帶到路邊,他就不樂意了,出溜到地上就開始撒潑打滾,嚎啕大哭,怎麼哄都不行,小區裡看孩子的大爺大娘,哥哥姐姐們都看熱鬧啊!在經過幾分鐘的溝通無效後,我的火就壓不大住了,那個時候,真想暴揍一頓,順便再揍他爹一頓。

    還有一次,晚上臨睡覺前給他換紙尿褲,像個猴子一樣光著屁股到處跑,逮都逮不住,抓住他以後,他能擰的像麻花似的,反正就是不穿,不穿就不穿吧,跑床上撒了泡尿,你說,該不該揍?!

    還有很多,每個養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家庭恩仇錄,就不一一多說了。

    一般的父母,也就是想想暴打孩子,不會真的付諸於行動,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除了默唸“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以外,還要注意:

    一,不能真生氣。

    孩子總是淘氣的,不能當真生氣,打一頓孩子事小,把自己氣出毛病來就不值當了。

    二,不能打孩子。

    不說孩子太小,就是大一點,也不能隨手就打,很容易打皮了,以後更不好管教。

    三,換個人來看。

    這個時候可以爸爸媽媽換一下,讓沒有生氣的來看,生氣的就先出去冷靜一下頭腦,順帶歇歇喘口氣。

    總而言之,小小的人兒啊,千萬不要動手!

  • 16 # 樹袋寶寶孕嬰坊

    太有了!比如現在,都兩點了,午覺還沒睡呢,哄了半個多小時了

    還有晚上不睡覺滿床蹦

    還有不好好坐著吃飯

    太多太多了,但是我從來沒有打過她,她是我忍受幾個月孕吐幾個月胸膈肌痛肚子上捱了一刀生出來的,我的心頭寶,至少現階段我是捨不得打她的,就是不知道輔導作業時會不會破功,哈哈

  • 17 # 我是妮胖

    輔導作業的時候,一個題目反覆教幾遍依然不會的時候,自己血壓蹭蹭蹭…孩子依然萌萌噠不會的時候!感覺氣血攻心[淚奔]

  • 18 # 靈動育兒

    誠實地說,這種想法有過,而且不止一次兩次。回過頭想想,真的覺得很可怕。

    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自己曾經錄製的影片,短短20秒,我看到一個極度恐懼的畫面,根本不敢想象那是自己對待孩子的樣子。一位學員告訴我。

    當父母對孩子發火,或者暴打孩子時,請別忘了錄音,然後自己聽聽,看看什麼感覺。

    為什麼會有想暴打孩子這樣的想法呢?

    大部分和自己的情緒有關,和孩子沒有任何關係,但是,90%的父母以為是孩子的問題,殊不知,完全是自己的問題,只不過我們把孩子當著情緒的出氣筒罷了。凡是打過孩子的父母都會出現內疚感,但苦於做不到,不知道如何掌控情緒,認為不發洩出來更加痛苦。

    原來沒有學習的時候,我也認為是孩子的問題,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寫作業,不好好吃飯……這些行為都會讓我生氣。

    不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就算了,當我們憤怒情緒出現時,大部分時候都想盡快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暴打孩子的行為就是壓抑許久的行為。

    經常打孩子會很傷孩子心,長期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01、會讓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

    02、變得自卑,低自尊,認為自己不值得別愛

    03、孩子學習到如何用暴力處理問題

    “忍不住”卻成了父母們暴打孩子的“最佳”藉口。

    原因有三點:

    第一,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經濟壓力太大了,卻不知道如何釋放壓力;第二,看待問題的模式過於負面,才會引來過激情緒和行為;第三,童年原生家庭的影響,例如,你的父母也曾經經常打罵孩子,無形中,你也受到其影響。

    我們遇到挑戰時,如果從來不思考積極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發洩情緒,那就足以斷定,自己在用固話思維思考問題。積極的父母是懂得如何學習成長的,更不會只關注短期效果,而忽視長期的目標。

    當下次再次出現想暴打還想的想法時,告訴自己:這是我親生的。如果忍不住,請提醒自己,要開始學習如何管理情緒了。

  • 19 # 倆妮兒媽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有時候真的有想要暴揍的衝動。但是父母還是儘量剋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覺的父母的性格會決定孩子的性格,有時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和發展非常不利。希望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的各種狀況時,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不能動武和暴揍。

  • 20 # 祥爸聊育兒

    一瞬間想暴打寶寶一頓,太有了!前幾天陪女兒做英語作業,很簡單的單詞和句子都不會讀,氣得我直躥火。要知道,你可是在不到3歲的時候,就被我送到雙語幼兒園的,當時還與外教溝通自如呢。今年櫻花季去日本旅遊,女兒一個人和一當地老太太開心聊天,老太太很喜歡女兒,當場送了一個小人偶給她。事後,女兒告訴我,她們之間是用英文交流的,老太太說自己是個裁縫,這個人偶就是老太太親手做的。還有一次,去日本商場購物,女兒在遊樂區盡然用英文與一三口之家的爸爸進行無障礙交流,還玩得不亦樂乎,你看影片就知道了。聽到這兒,你是不是覺得我的女兒特牛掰?

    我去!現在卻拼不出簡單的單詞和句子,一瞬間我就想暴揍一頓女兒。最後冷靜思考,女兒從未學過自然拼讀,看來寒假得補上這堂課。

    一直在憋內傷的爸爸就是這麼煉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年的柑橘樹,春季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