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然詩歌

    臘八節到了,你們哪裡除了吃豆粥還有什麼風俗?

    臘八節到了,到了初七,我們這兒當家主廚的就會早早把豆、米、花生等原料泡上,當然,在泡頭裡,先得挑出裡頭的沙子、小草棍兒、小蟲子等雜質……然後一遍又一遍的淘洗,以免到時咯著牙。盆裡泡著江米、棗兒什麼的,估計原材料得有十多樣。

    熬粥一般在臘八那天清晨七點左右,用塊煤爐子熬上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然後,一鍋騰著熱氣的臘八粥就熬製好了,大家坐在一起盡情享用。

    哪麼,我們這兒臘八節除了喝臘八粥還有什麼風俗呢?除了熬粥,我們當地臘八節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泡臘八蒜,做起來很簡單,就是用老陳醋泡蒜。等過了十多天,由於醋的浸泡,蒜變成了好看的碧綠色,醋裡則帶著些蒜的辣味,在春節前後,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冷盤,味道特別好吃。

    另外,我們家鄉臘八節這天,不但喝臘八粥,有時還吃臘八面。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湯,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一起吃,這就是我們這兒頗為特色的吃臘八面。

  • 2 # 娜少爺G

    咱北京人的生活態度就倆字兒:講究!

    那麼臘八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就是飲食,什麼日子吃什麼是北京人的規矩,臘八吃啥?臘八粥、臘八蒜、臘八醋。

    據不完全統計,臘八粥的配料多達二十幾種,包括紅棗、蓮子、核桃、杏仁、栗子、桂圓、葡萄、青絲玫瑰、白果、紅豆、花生……等等。初七晚上開始料理食材,半夜文火燉上,初八清晨開吃。早年還有臘八粥塗果樹、喂家畜等做法,都是求興旺的好意頭。

    臘八蒜其實不是在臘八吃,而是製作,大蒜加米醋,泡上一大罐子,能吃上很久。臘八蒜,臘八算,過了臘八商戶開始結算一年盈虧,預示著年關將近。

    臘八醋算是臘八蒜的衍生品,是為大年初一的餃子添彩的美味。

    臘八大小是個節,不能光想著吃,儀式感是要的。首先是祭祀,第一碗臘八粥上來是要給佛祖、祖宗享用的,祭禮之後才是一大家子的美食時刻。

    另外,舊時寺廟、商鋪在臘八這一天還有施粥的傳統,賙濟窮人,積德行善,如今雖然沒什麼窮人需要賙濟了,但北京的很多大寺廟如雍和宮等還是會布粥並舉行佛會等活動,畢竟臘八是佛祖成道紀念日,是佛教的大日子!

  • 3 # 文化茗居

    臘八節,俗稱“臘八” ,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後人將此日稱為 “佛成道節”。臘八”一詞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北方,有“過了臘八便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沒有過這個臘八的習慣,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 4 # 輝哥霸州

    1、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2、臘八有什麼習俗

    2.1臘八節要做臘八蒜

    將新蒜蒜頭掰開,剝去蒜辦的外皮,浸泡在醋內(容器要洗淨,不要帶油汙)。一週後,蒜辦變綠色,味道酸辣可口,醋已含蒜香。南方稱之為”翡翠蒜“;北方多在臘月做此菜,故稱”臘八蒜“。吃餃子,拌冷盤時倒上一些味道非常鮮美。

    2.2臘八節要吃臘八菜

    人們在臘八除了做臘八蒜外,還要做臘八菜。將大白菜取其裡幫和菜心,去掉菜頭,切成一寸半的菜段,用清水洗淨,淋幹。取一洗乾淨的小缸,將淋好的白菜碼在缸裡,上面擺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碼一層再如法碼第二層,直到碼到缸口,然後倒人食醋,與菜持平。將缸口密封,中途不要開啟。在常溫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臘八菜白中透綠,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2.3臘八節要吃臘八面

    陝西關中地區有在臘八節吃臘八面的習俗。臘八面的做法是用八種蔬菜做成臊子,外加辣椒油澆在面上,一來取”辣“與”臘“同音,二是為驅走寒氣。

    3、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有什麼原因

    《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八節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月裡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雜糧做成“臘八粥”。有的農民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有的地區人們陳設香臘刀頭和糖點果品敬供“灶神”等。

    臘八粥怎麼做

    將難熟的材料(如紅豆、綠豆、黑米、糙米、幹蓮子、麥仁、蕎麥等)提前浸泡一夜,鍋中加水,先倒入較難熟的材料以及各種乾果蜜餞(如桂圓、板栗、杏仁、花生、核桃、芝麻、枸杞、紅棗、葡萄乾等),大火煮開15分鐘,再關火燜半小時,反覆兩次,同時浸泡其餘食材;第三次大火煮開後倒入其餘食材,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煮一小時,一小時後放入紅糖,攪拌均勻,再煮十分鐘即可出鍋小貼士臘八粥主要食材無外乎五穀雜糧和乾果蜜餞,在此範圍內挑選食材,儘量豐富,煮出的粥口感方會層次多樣,香甜可口;分批次加入材料主要是為了煮好的粥不要有的食材過於爛軟,而有的食材又沒煮透;視水分和食材的比例不同,煮粥的時間也有些許差別,中途要留意不要將粥煮粘鍋,也不要米水分離,湯水過多就關火,煮到粥體粘稠渾然一體為好;可視個人口味和喜好挑選和增減食材,也可根據養身需求挑選有針對性的穀物;去年選的紅棗大了點,用那種去核小棗來煮就更好了。

    臘八的傳說有什麼

    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作金剛力士以逐疫。“以此來迎接新春之情景。臘八也是佛祖成道節,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迎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遍遊名山大川,訪間賢明,尋求人生的究竟和真諦。一天他走到一荒僻處,又累又餓,暈倒在地。正好這時,一位牧女取來泉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又從山上採來野果加進小米為之熬製成粥,釋迎牟尼吃了,頓覺元氣恢復,精神振奮,感到那粥真是美味甘露,然後他又洗了澡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於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從此,每到這天寺院眾僧便舉行集會,誦經演法,喝黍米粥,以示紀念。

    臘八節有什麼活動

    1、臘八節有什麼活動之祭祖敬神

    臘八節是農曆十二月八日,臘八節在古代屬於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而且除了祭祖敬神外,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因此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並以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8種食物合煮粥供佛,並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

    2、臘八節有什麼活動之喝臘八粥

    在古時候,每逢陰曆十二月初八,中國間就流傳著喝“臘八粥”,或者吃 “臘八飯”的風俗。古文記載,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3、臘八節有什麼活動之泡製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舊時商號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賬目盤點出來,算清楚這一年的收支盈虧。債主還會在臘八這天提醒欠錢人家準備還錢。臘月里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賬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並且也給自家算算賬,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餘,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4、臘八節有什麼活動之吃臘八面

    除了甜口或鹹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陝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陝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臘八節飲食禁忌

    1、至於孩子們的臘八粥,不妨加些切碎的堅果仁和水果乾,增加香甜的氣息,幫助他們高高興興地把這種健康食品吃下去。

    2、糖尿病人的臘八粥則相反,不要加入糯米和白米,更不要加糖。宜用燕麥、大麥來增加黏稠感,同時要放一半以上的豆子,以便幫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3、減肥者的臘八粥重在咀嚼口感和飽腹感,也要少加糯米和白米這種太容易消化的配料,不加糖。要多加皮比較厚的澱粉豆類,比如各種芸豆、紅小豆等,讓粥的質地軟而不爛。

    4、消化不良者的臘八粥可以考慮少放黃豆、黑豆等,因為它們消化起來的確有點辛苦。可以放點暖身的糯米,多加點養胃的糙米。澱粉豆子和養生食材在烹調之前要充分浸泡,煮後就會更加柔軟,容易消化。

    臘八節的傳說有哪些

    1、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2、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 5 # 笑走人生46663626

    提起臘八節,自然想到熬臘八粥和淹臘八蒜了。在我們這裡臘八節這天,人們忙起來,除了熬臘八粥,再就是淹臘八蒜了。

    進了臘月,年味越來越濃。首當其衝是咱中國人的臘八節。如果在這一天熬一鍋臘八粥,盛一碗熱氣騰騰,飄香四溢的臘八粥,喝一口香香的,甜甜的,粘粘的。哇!別提多舒服,多滋潤了。如果再有臘八蒜配著佐餐喝粥,那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可惜,臘八蒜淹制需要幾天才能吃,確實有些遺憾。不過,等臘八蒜淹好了,再熬一鍋臘八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淹臘八蒜配料極簡單。大蒜,多少自己定,陳醋,要山西,鎮江的老陳醋。白糖少許。

    大蒜瓣清理好,不要水洗。裝入容器。加陳醋以沒過蒜為準,再加少許白糖,放陰涼處淹一週就可以食用了。

    喝臘八粥,吃臘八蒜,在中國傳統膳食文化中,像人們愛雪花一樣,開啟了傳統大年的大門。進了臘月,那句“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童謠又在我的腦海裡縈繞起來,只是好吃的東西多了,年味也淡了許多。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 6 # 金英玉

    臘八節要到了首先打醋扒臘八蒜放醋裡,然後民間諺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指北方寒冷數九的冬季,由此北方人做大黃米放大豆做臘八粥拌白糖或是做八寶粥,糯糯的糯米大米小米黑米高梁米紅小豆大豆桂圓,還有買粘黃米或江米的粘豆包寓意沾凍怕凍掉的下巴,把粘豆包或黃米級,放豬油煎然後醮白糖那個香能造兩大碗。

  • 7 # 精武英雄陳真

    臘八

    一歲之末為“臘”。在我國上古時期,人們把冬季祭祀神靈、祖先稱為“大臘”,舉行冬祀日子被稱為“臘日”。慢慢的每年農曆臘月初八作為“臘日”逐漸被確定下來,成為祈求豐收和吉祥的傳統節日。臘八的到來意味著春節序幕已經拉開,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臘八一過,家家戶戶灑掃庭院、置辦年貨……

    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日,這一天,佛教徒仿牧女供乳糜之典故,於該日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除了臘八粥之外,臘八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還有哪些民俗呢?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地區民間風味特產,臘八節前後,會把家做的豆腐切成圓形或方形,上開小洞,放入食鹽,再將豆腐周身用鹽水抹勻,置於自家屋脊上,冬日的暖陽慢慢將豆腐的水分曬乾,鹽分吸入,就成了臘八豆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

    臘八面

    在北方一些地方,由於不種或者少種稻米,所以臘八節的習俗並不是喝粥,而是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面,但是,這碗麵卻繼承了臘八煮豆的傳統。先用提前泡好的紅豆熬湯,待紅豆煮熟,再把麵糰擀成韭菜葉寬度的麵條,下入鍋中。麵條煮好後,澆上各種果品、蔬菜做成的臊子,一碗香噴噴的臘八面就出鍋啦!

    臘八豆

    臘八豆是湖南省地方傳統小吃之一,臘八節節日食俗,製作材料有黃豆、花椒、鹽等,具有開胃消食的功能。已有數百年曆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後開始醃製,至臘月八日後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

    麥仁飯

    西寧的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熬煮而成。青海傳說中說,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後人根據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裡造了這味飲食。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最暖一杯臘八粥,一年都會暖暖和和,平平安安,吃臘八粥,享三寶福,記得要來哦!

  • 8 # 龍井茶葉虎跑水

    臘八粥,分鹹甜兩種,鹹的炒菜,跟粥攪拌到一塊兒。甜的不用炒菜,放糖。

    臘八面,面是碎方片面,裡面有豆類,臘八早上,去圓明寺裡就可以吃到,吃完把碗一洗即可,有的人還端鍋去,自己吃了,返回再給家裡人端一些,反正和尚免費施捨,你捐不捐贈無所謂,這活動寺裡搞了好多年了。

  • 9 # 哈哈95128931

    臘八臘八凍死兩仨,這時候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了。這一天,俺們這不喝豆粥,喝的是臘八粥,其主要的原料是糯米,梗米,小米,芡實,蓮子,黑米,花生米,核桃仁,松仁,栗子肉,桂圓肉,紅棗,葡萄乾,冰糖熬煮而成,香糯可口。除此之外還要泡臘八蒜臘八醋,過年吃正好。

  • 10 # 逗逗的美食日記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都有泡製臘八蒜的習俗。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進一個密封的罐子裡,倒入米醋,臘八十幾天後,正值春節,由於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色,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冷盤,味道很好。

    我國青海、重慶等地,都有臘八吃冰的習俗。據說臘八冰能治百病,吃了這一天打來的冰,新的一年就不會拉肚子。

    我國北方有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選擇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 11 # 張章1220

    【臘八佳節憶童年】

    ---臘八節有感(張章)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一個春節即將來臨,在春節來臨之前,第一個小節便是舊曆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的俗稱叫做“臘八”。

    “臘八”在我的印象裡有著很深的記憶。因為“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一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唇齒之間。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一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著,像變戲法一樣拎出一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一般,在炕上打著滾,嘴裡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最大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一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一次叮囑我們早起,並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一說法源於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麼悠揚,那麼綿長,那麼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灶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裡瀰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豔的“臘八粥”盛到碗裡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一片。二哥一邊吃一邊還不安分地將碗裡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一樣的粥竟每一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裡,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後腦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聲。母親端著碗坐在一邊也不管我們,父親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裡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裡,父親關愛的眼神中,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一幅多麼幸福的情景啊!

    喝完香甜的臘八粥,母親拿出入冬前儲存好的大蒜,讓我們幫著剝蒜,因為在我幼小的心裡,知道醃了臘八蒜,就意味著要過年了,又能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了。我和哥哥們坐在母親身邊,高興地剝著蒜,把大蒜一瓣一瓣剝去外皮兒,切去蒜蒂,洗得乾乾淨淨,放到一邊空幹水,然後再將醃臘八蒜的玻璃瓶清洗乾淨,倒放著空幹瓶內的水珠,把剝了皮的蒜瓣放進去,倒上食醋,蓋上瓶蓋密封好,排放到灶房的窗臺上,母親跟我們說,泡製臘八蒜的食醋要上好的醋,這樣蒜瓣不易爛,泡的時間長,蒜瓣會更藍更綠,醋蒜味就會越濃,蒜醋也會更有味道,必須到年三十晚上才能開瓶。我問母親:“這醃的臘八蒜為什麼必須在年三十才能開啟呢?”母親說:“開啟蒜瓶子財氣不都跑了嗎?”長大後,才明白,這泡製的臘八蒜裡有母親對新的一年美好期望呢!

    泡製完臘八蒜後,我每天玩耍回家都要到廚房的窗臺前,把玻璃瓶拿起來,看看這蒜瓣到底有沒有變了顏色、這顏色變得深不深,期待著能夠馬上就著餃子吃到這美味臘八蒜。一天天的期待、一天天的等待,當著急的都不願意再看它的時候,不經意的幾天沒有去看,那綠色就已經變了出來,甚至不是淡綠色了,而是有些深深的顏色了哦。期待著、期待著,隨著年味的越來越濃厚,這臘八蒜的顏色也越來越翠綠了。

    到了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年夜飯時,當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後,一定不會落下的就是這美味好看的臘八蒜。母親把玻璃瓶開啟,一股蒜的清香立刻溢滿整個屋子,辣中有香,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特別的香氣,讓人直流口水。母親用筷子把蒜瓣從玻璃瓶中夾出來放在一個小碟裡,舀上幾小勺蒜醋,再看那蒜,個個綠的像玉石,白中帶綠,綠中吐翠,咬開一個,細細品味起來,比平時搗碎的蒜醬,更鮮美更清香。吃餃子的時候,嚼著味美清口的臘八蒜,蘸著酸辣爽口的臘八蒜醋,吃著幸福的水餃,而不失為人間一味,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團圓的場景從那時起就刻在了我永遠的記憶裡。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臘八蒜”已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麼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有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哦,還有那兄妹們圍坐在母親身邊,一層層的給大蒜脫衣服的情景,如今只有在那深深的夢境裡才能出現,母親啊,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一身疲憊時,多麼想在您那溫暖的目光裡,父親關愛的眼神中再吃您做的一碗“臘八粥”一瓣“臘八蒜”喲!遠在天堂的父母您們好嗎??女兒想您們了!

  • 12 # 美女姜萍

    臘八這天,東北人除了喝臘八粥,配上粘豆包,吃綠綠的臘八蒜和一些小鹹菜。臘八蒜是在臘八這天用醋泡蒜的習俗,成品蒜呈淡綠色,味道酸甜辣俱全,可以緩解口乾、增強食慾。

  • 13 # 常思二

    臘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在我們東北是特別冷的季節,要做臘八粥,臘八蒜,臘八粥其實以前是把一年剩下的各種糧食放在一起做一鍋粥,寓意節儉,團團圓圓,臘八蒜的醋要就著年三十的餃子才算夠味,一般這臘八蒜要吃完得過年了,眼瞅這過年了,也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晚年幸福。

  • 14 # 職場草根

    臘八節當然要吃臘八粥。記得小時候,臘八的前一天,母親會提前準備好大黃米和各種豆子。臘八的一大早,也許三四點鐘,母親就會起來煮粥。因為老人們說,臘八這天誰家煙囪先冒煙,明年誰家高粱先紅尖,寓意豐收。所以母親差不多是我們村裡起的最早的。

  • 15 # 石秀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的臘月初八這天來泡製蒜,在北方華北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吃冰,臘八前一天人們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 並把冰敲成碎快,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是安徽氣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中國北方一些地方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吃臘八面,隔天用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麥仁飯,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草果,花椒,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青海傳說中說,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與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

  • 16 # 閒散人居士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就要到來了。其實在我們這裡對臘八節並不十分重視,民間只是晚上做一頓特殊的飯以應節令。這種飯就是用各種菜下到鍋裡煮熟,然後用白麵搓成面魚下到鍋裡,再然後下上小米,燜成能用鏟子抄起來的樣子。這樣臘八燜飯就算做成了。時過境遷,多長時候沒吃了,今年和老婆商量了,準備做一頓,回味一下曾經的感覺。

    其實臘八節卻是佛教的隆重節日。據說這一天是我佛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每當這一天諸多信眾都會到各大寺院參加法會,誦經持咒,共同紀念我佛成道之日。其實在古印度並沒有幾月初幾這樣類似的紀月紀日方法。只是用月圓之時,朔後月半,或圓後月半等等作日子的大概記錄。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徒也只是根據當傳過來的時間記錄大致推算,把臘月初八定為佛成道日,一直流傳至今。我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到這一天也到寺院和大家在師父的帶領誦經持咒。待法會結束後,寺廟還為大家準備了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大家聚在一起樂呵呵的吃一頓。(這個臘八粥類似於我們這裡臘月初五吃的五豆粥。是用五種豆,糯米,花生尋熬製而成,後加入紅糖就算成了。)

  • 17 # 收藏歲月的精彩Lily

    我的家鄉在河北,地處京津之間,臘八節早晨要吃臘八粥,家鄉有諺語說“誰家煙灶先冒煙兒,誰家的高粱先紅尖兒”,這一天,每家都早早起來爭先恐後熬臘八粥,意喻咱家勤快,來年莊稼定會早些成熟。

    中午要吃臘八餃子 ,多是豬肉大白菜餡兒的。臘八當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玻璃罐頭瓶裡倒入米醋,不久蒜瓣就變成翠綠的了,春節吃餃子時就著臘八蒜吃。

    這些都是兒時關於臘八的記憶,至今,仍覺得美好。

  • 18 # 渝妹桃子

    每年到了臘月初七,人們就開始處理食材、清洗鍋具。

    然後,將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和在一起,加水熬煮,通宵都不休息。

    天亮時,粥就熟了。

    煮熟的粥先用來祭祖、供佛,再分給親友,而這些事都必須在中午之前做完。

  • 19 # 金都一非書法

    答:還有淹臘八蒜。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把撥好的蒜辦放在一容器內,注入上等好醋密封。蒜辦會日漸變綠,等除夕夜吃餃子時,開啟容器,做副調料而食。具有開胃,解油膩,助消化之功效。是民間傳統風俗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 20 # 青花韻律185098660

    興許“臘八醋”的美味非同一般,它即清香又可口,難怪在我們這一地區待這一節日到來之時,弄一器孟泡製大蒜,預備春節嚐鮮,胖乎乎的剛出鍋的餃子,在裡邊打個滾兒,然後咬一口,嚯!太爽口啦!不免讓人食慾大增……據說“臘八醋”歷史久遠且至今不衰,把此風俗發揚光大的話,理應是當地的小小驕傲。謝謝邀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藍鳥爬坡吃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