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長恨人心不如S
-
22 # 德道私董會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工作20年換了10幾份工作,最近他又悶悶不樂地來找我喝酒,說是由於得不到老闆的提拔,身邊的同事大多不願和他談話,他對那份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了,他想辭職另找一份工作。
作為大學同學,我十分了解他的性格,他是那種有上進心,但是又很自負的人,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有時候甚至還不懂裝懂,瞧不起別人。在大學的時候就由於這種性格和很多同學搞僵了關係,人際關係非常糟糕,所以在學校的時候,他就盼望早點畢業換個新環境來擺脫學校這個他認為很糟糕的環境。
可是畢業這麼多年了,他仍然在頻頻跳槽,由畢業前的雄心壯志,畢業初的躊躇滿志,變成了現在的頻繁換工作鬱郁不得志。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竟然沒有一技之長。
他讓我想起了那隻搬家的烏鴉。記得小學的課本上有一個課後閱讀材料,裡面講了一隻烏鴉因為哇哇叫,惹人煩,遭人厭,於是他想由東村搬到西村去。在路上,他碰見了一隻什麼小鳥,好像是小燕子(燕子的形象在童話裡往往是可愛的),聽了這隻可憐的烏鴉的"絮絮地說"之後,它說:"你只要改變你的叫聲就行了,如果不改你的叫聲,你搬到西村,不也一樣不受人待見嗎?"
想想,我那位大學同學不也是這隻可憐的烏鴉嗎?如果他不改變他的思想,到哪裡不都是一樣的自己煩自己厭自己的工作嗎?如果改變了思想,即使在不想幹的地方,都能幹得不錯,一旦遇到如魚得水的地方,豈不是幹得更好?
唉,還是希望我那同學練好本事吧。
如何有本事?看下一萬小時定律吧: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英國神經學家DanielLevitin認為,人類腦部確實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一種知識或者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平。頂尖的運動員、音樂家、棋手,需要花一萬小時,才能讓一項技藝至臻完美。
一萬個小時是怎麼算出來的?
格拉德韋爾一直致力於把心理學實驗、社會學研究,對古典音樂家、冰球運動員的統計調查改造成流暢、好懂的文字。在調查的基礎上,他總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他的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10年內,每週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每天3小時的練習只是個平均數,在實際練習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可能不同。上世紀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在柏林音樂學院也做過調查,學小提琴的都大約從5歲開始練習,起初每個人都是每週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週6小時,12歲8小時,14歲時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週30多小時,共1萬小時。
“一萬小時法則”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驗證。作為電腦天才,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程式設計,7年後他建立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為什麼是一萬個小時?
“一萬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一萬小時是最底限,而且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7500小時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這等於是在告訴大家,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音樂神童莫扎特,在6歲生日之前,他音樂家的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到他21歲寫出最膾炙人口的第九號協奏曲時,可想而知他已經練習了多少小時。象棋神童鮑比·菲舍爾,17歲就奇蹟般奠定了大師地位,但在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時間的艱苦訓練。
在大量的調查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在對作曲家、籃球運動員、小說家、鋼琴家還是象棋選手的研究中,這個數字——一萬,反覆出現。
這是“一萬小時法則”被提出的事實論據。
總結一下:十年磨一劍,沒有足夠的積累不要談什麼本事。
-
23 # 怒放吧小果
如果你是個上進的人,我不認同。
在這份工作上,讓別人和自己已經感覺"沒本事“了,如果工作再讓自己感覺不到開心,就沒有必要為了餬口而強留。
你完全可以在一份相對喜歡又有發展空間的事情上,腳踏實地的練就一身本事。也許你眼前有一定的難處,如要孝敬父母,養育孩子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只是眼前的問題,如果自己的問題沒處理好,以後還會出現更多問題。
-
24 # 職域課堂
2020年,中小企業倒閉,員工被迫失業,開年常態,店家店鋪付不起房租。
太太太難了~
我在貼吧曾看見一位,廣州工作的IT人員在2019年12月底辭職。基本上每個月開支6000元,加上月供3000元,省吃儉用還是1萬元。
他在貼吧自述到,失業第47天一直到第90天,只面試過兩家公司,每天基本有兩家公司互聯。為什麼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呢?
原來他找的公司要麼是外包公司,工資太低,地方太遠,要麼就是出差,要麼要不就是自身能力不足,有自知之明未能勝任,留下能匹配的實在太少。
一、對大多數人來說,裸辭意味著危機如今這種狀況,對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不適合裸辭的,一旦裸辭,會面臨多重危機。
1、經濟危機
如今大部分人越來越喜歡及時消費,沒有什麼存錢的習慣,就算沒有疫情,一旦裸辭,我們的經濟也會遭受一定的危機,讓自己掉入死迴圈。
我有一個朋友,幾年前裸辭過一次,那時他沒有什麼存款,裸辭那會兒是真的很爽。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他開始變得焦慮了,又過去一個星期,他開始重新找工作了,因為錢不夠用了,再不找要餓死了。
但合適的工作哪裡又不是那麼容易能夠找到了,所以他只能隨便先找個工作,不讓自己餓死。但隨便找的工作往往待不長久,也就又經歷了一次裸辭,回到第一次裸辭的原點了。
沒錢又只能讓他儘快去找工作,就這樣陷入了死迴圈,在這期間他的收入水平也絲毫沒有增長,甚至還在逐步下降,遭遇了經濟危機。
別說碰上疫情了,疫情讓很多公司連招聘、入職都暫時放緩了,你找工作的效率會大大降低,可以說一旦裸辭,經濟比平常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2、就業危機
疫情對企業來說是場考驗,很多巨型企業,如海底撈、西貝的資金鍊都有些撐不下去了。
更別說其他的中小企業了,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很有可能會動人工成本這一塊,也就是說少招人,多裁人,讓企業渡過這樣的寒冬。順著邏輯思考,這也意味著流入市場的失業人士大量增加。
如果你這時候裸辭,流入市場,再想找工作很難,企業也不怎麼招人了,還有一堆就業者和你搶機會,這對你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就業危機。
3、精神危機
所謂精神危機,其實就是受失業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影響,讓自己身上的壓力倍增,情緒變得不穩定,做什麼都做不好,最後徹底崩潰。
一旦崩潰,要想恢復就要花大功夫了,而導致崩潰的源頭就是裸辭導致的經濟危機與就業危機,所以最好不要裸辭。
以上3點主要危機,希望大家記住,我們畢竟只是很普通的打工者,並非天才、牛人,找到合適自己的應對風險方法,才是正解。
二、對少部分人來說,裸辭意味著機會第一部分說的是比較普通的打工者,這一部分,我們再來聊聊那些比較牛皮的人,在這次疫情下,是否要裸辭呢?
對他們來說,其實裸辭反而意味著更好的機會。
我有一個朋友,工作能力、人情世故、拼勁都很足,在職場上算個不錯的人才。疫情之下他裸辭了,我當初還覺得很詫異,為什麼這種情況下要裸辭,後面才知道,每次他一裸辭沒過多久,就有獵頭來挖他了,這次也是如此。
你可能會想,就算有獵頭來挖了,但其他公司也是處於危機狀態,挖過去的收入也一樣會降低,這樣又和在原來的公司有什麼區別呢? 錯了,這樣挖過去的收入反而會增加。因為挖人的公司不一定是資金充足的公司,所以會有降薪和裁員,降薪和裁員意味著離職。
同時,也意味著會有平時想不到的牛皮人才流入到市場上來,這時候如果透過比原來多一些薪酬的方式去挖他們,基本上一挖一個準。至於成本,已經透過降薪和裁員穩住了,所以完全撐得住。
所以某些時候,對那些職場中比較牛的人來說,這時候裸辭反而是一個機會,那也就不存在適不適合裸辭這個說法了。
三、寫在最後幾乎每一年的春節前後,都是上班族辭職跳槽的高峰期。裸辭,這個在70後、80後眼裡看來寫滿冒險的詞彙,早已在風雲變幻中成為了90後、95後的辭職大趨勢。2020年疫情之下,真的適合裸辭嗎?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要是你是很普通的打工者,最好還是不要裸辭,目前的狀況不太適合裸辭要是你是職場中那種特別牛的人,這種情況下,是可以選擇裸辭的,對你來說其實有時候是一件好事。
-
25 # 西詩先生
人,一輩子至少要裸辭一次,而且越早越好!
人不風流枉少年!
請不要想歪,這裡的風流是指乘風破浪、激流勇進!裸辭背後是一個人勇氣和信心的綜合展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沒有鳥兒能確定它的每次飛行都能找到食物!起飛要乘早!
牛不下地,不回耕地
不裸辭,不知道深淺,一直觀望不嘗試你能學會什麼?
總結:裸辭就應該無所畏懼,而且越早越好!拖家帶口的時候,沒有物質基礎的裸辭就是發神經!
回覆列表
這個社會,是一個你追我趕、行就上不行就滾蛋的社會。
社會的殘酷證明了一件事情:一個人的成功是一靠關係,二靠實力,三靠機遇。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最起碼你要有實力啊。你,有嗎?!
理性客觀地捫心自問:是否有足夠的競爭能力?!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做支援?!是否經受得起伴隨而來的各種言論?!
離職之後沒有資金的收入,如果之前沒有一定的資金積累,你如何有繼續生活的能力,難不成啃老?能啃多久?!就更別說已經成家生子以及身負房貸車貸之類的人了。
再者,沒工作如果在家時間一長,家人、朋友的各種言論隨之而來,你承受得住嗎?!又能承受多久?!
綜合種種,就我個人而言,答案早已明瞭:沒能力就不要裸辭,因為你根本沒有能力裸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