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想想都可笑
-
2 # 江川31
感謝邀請,在我看來,臨帖與畫畫寫生差不多,不過是用毛筆,抓住形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抓細節,即起收筆,第三步是章法,我臨帖每行字數也與原貼一樣,臨《蘭亭序》、《書譜》都是如此,字的輕重、大小、潤燥、徐急、行距統統都學,亦步亦趨,臨得很像是王道,然後,才是神似,我就分享這些幾點拙見,希望對您有幫助,再會。
-
3 # 柳雨風塵
名帖有多家各有所長,其中選一,認真對待每字結構與點畫,每一個細節都十分重要,把帖中的字形態爛熟於心,堅持不懈,下筆時輕重緩急能自控,善書寫者手控制筆,初學者被筆所控。
-
4 # 清風79468855
這個問題問得好,談到臨帖,尤其對初學者來說應該說是個大問題,為什麼?其一是基本筆畫問題,每一筆畫不知怎麼下筆,如何下筆,從哪下筆。記得我上中學時老師發的“描紅”。我們那時叫“描紅”,現在叫“寫字”,每一筆畫都有用中線畫的導引示意線條,如“橫畫”先左下逆鋒再頓筆,轉筆向上再頓筆向右行筆,再提筆、轉筆、頓筆、回鋒、收筆。殊不知筆畫的起、行、收也未必那麼複雜,首先讓初學者明白藏鋒、露鋒即可,至於“行筆”的遲、速、潤、燥、枯、澀等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就行了。其二就是字的間架結構,這就要多看一些書法論述類的理論,從而掌握間架結構方面的結構技巧,如王羲之的書論及黃自元、歐陽詢等的結構七十二法。其三就是章法問題,那就是多看、多體會、多實踐、多臨習(名篇、名作),熟能生巧,久而久之便可功成名就、水到渠成了。本人雖不是什麼名家大腕,卻也在學習中積累了一點臨習經驗,不妨斗膽與同道共勉。我的經驗就是多看、多練、多學。所謂多看,就是閉目在心中都能背臨這副作品,包括點畫、結構、章法,而且不僅要做到形似,更要神似。多練,就是在多看的基礎上反覆揣摩、反覆練習,直至隨手即成的地步。多學,就是不僅要學字帖上的,更要廣涉博覽,從作品到理論再到作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汲取精華,去其糟泊。融匯貫通。便可如入其境了。不到之處還請批評。
-
5 # 春華4150
我也是個初學者,先臨歐,很難以險峻取勝,一年後臨顏,相對來說,顏楷的特點就放鬆一些,同伴們說寫的有那點意思了,但自己感覺筆力不行,有人告訴我,也要練柳公權的,讓字有顏真卿的肉,有柳公權的骨,早呢,練吧,若年輕看王羲之的書論,看孫過庭的書譜,探索無止境,先悅己,後悅人。讓書法相伴生。
-
6 # 抱庸詩書
臨帖是書法學習最重要的途徑和手段,系統地臨也好,揀挑式任意隨臨也好,總之都需要臨學。有的書法不錯的朋友說自己無師自通,從不臨帖,其實臨摹並不拘於對著臨這樣一種形式,看到過,記下了,並在書寫習練中力求向其靠近,這也是臨摹。
書法學習的臨摹究竟到什麼程度才算好,首先這是要區分學習階段和自身水平的。初學階段,就是要往“形相似”上去努力,一筆一畫認真仿學,打牢筆畫結構的基礎。在入門之後,可能就變成了有選擇性的臨摹,或者筆法,或者結字,甚至可以是章法佈局,這個階段臨摹得好不好,要看自已的借鑑學習目標達成了多少,有沒有悟學到需要的東西。在書法的後學階段,已經具備比較紮實的功底,並形成個人的書法風格,這個時候去臨摹,就是要臨了之後跳出去,悟出自已的新東西,決不僅僅是以像或不像來衡量效果了。
簡要說說初學階段臨摹的方法。首先是要確保臨摹的深度。選一本帖,直到臨個底朝天。毎天十個字,往熟爛裡寫,直至可以輕鬆背臨。其次要打通技能環節的連結,跳出字帖,搞集字書寫訓練,修正不同鄰字之間,筆畫結構的通融技巧。再次,就是背臨訓練。把帖子丟開,靠記憶去臨寫仿寫。寫完之後,再與原帖進行對照,然後再在背臨中修正。如此反覆,靠書寫量形成肌肉記憶,最終轉化為臨寫的能力。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7 # 神韻軒書法
臨帖可分步進行,解決結構問題時,重點放在單字形準方面,把字的筆畫間的高寬比例寫準,暫時忽略筆畫粗細潤燥變化。
解決筆畫問題時,重點放在筆畫的大小、粗細、方圓、輕重變化,暫時忽略結構。
解決行氣問題時,重點放在字與字的呼應承接,牽絲映帶方面。
解決捕捉大感覺時,只要大體相似就行,重在體驗範本上書家書寫吋的書寫情緒和意趣。
最後再作綜合全面的臨摹,要求用筆、結構、章法、行氣、韻味都準確到位。
-
8 # 使用者7970163396551
第一神采第二結構,點化輔佐。由淺入深融匯貫通。眼光是成敗的關鍵。臨帖是學,專滋漂亮的型還是選氣質本位?決定了你的目的地。方法是表演用心是入戲。
-
9 # 書法有云
怎麼樣才算臨好了帖子?很簡單的一個標準就是:你的臨寫可以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書法的學習是透過臨摹法。臨摹法是臨寫和摹寫的統稱。
所謂摹寫,就是將透明薄紙覆蓋在帖子上面照著帖子的字進行描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所謂臨寫法,他有對臨、背臨和意臨區別。
對臨就是將帖子放置在左邊,看著帖子的字來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背臨,就是在對臨的基礎上不看字帖,按照腦中的記憶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使之書寫出來的字形神兼備。
意臨,就是在對臨和背臨的基礎上,將自己化為書家,我為他人的那種境界,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書寫帖子上面沒有的字,使之寫出來後可以跟帖子上面的字一樣的一種學習方法。
另外,在使用臨摹法進行學習的時候,最好可以做到”少字多精”,先選擇字帖中的某一部分進行臨摹學習,一定要做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
10 # 秩和律師147753
臨帖,個人認為,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臨入,第二階段臨出,分五部曲。
第一步,叫讀帖,讀帖不讀結構,讀筆法。點畫提按,起收特點。最好一字一字讀,甚至一筆一筆讀。讀出古人寫字時的水平,狀態。讀完之後,怎麼辦?
第二步描紅,用淡墨勾紅,勾紅要按照原字帖書寫習慣勾,毎勾一筆,算是一次練習。勾完之後,進行軌跡書寫。為什麼描紅,因為毎一筆畫都要打到位,實際上練習肌肉記憶。
第三步,対臨。
就是照著字帖,臨到紙上。由於有肌肉記憶,原作大小的字,基本沒問題,幾遍就行。然後,放大、縮小,最後對字的結構有了基本掌握。
第四歩臨入
臨入針對張幅進行,進入結構,進入狀態,形象神像。
第五歩臨出
在臨的過程中,找不足,認為不足的修改,這是首要的臨出。不尊重結構,改變佈局。改變字型,加入自己的思維。臨出基本就是臨摹性創作,出來後,與原作比較,基本知道自己水平。
我反對背臨,浪費時間和精力。
-
11 # 重巡洋艦衣阿華
說到臨帖,必須要明白臨帖的目的是什麼,一是學習筆法;二是字法,也就是結構;三是章法,這三者在書法中缺一不可。
先說筆法,筆法在這三者中可謂重中之重。趙子昂有云:“書法當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蓋因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也”,這個“易”是變化的意思,不要理解錯了[捂臉],而學習筆法當以帖為學習對向,儘量不去臨碑,因為初學者分不清刀鋒與筆鋒的區別,我推薦諸遂良的倪寬贊;再多觀察歷代名家的墨跡,因為用筆有很大的共性,一句話:提得筆起!這是明代董其昌說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把“鋒”立起來,任何時候都要把鋒送到。
二說結構,古人云:“初學書法,但求平正;既得平正,須追險絕;既得險絕,復歸平正”在結構學習中我推薦用米字格,利用米字格的八個區域,將每個字的筆畫方位長短對應起來,多分析,多揣摩,做到每落筆,必先想、先看,切忌不看帖瞎寫,寫完後與原帖對照,找出不足,再改正。
至於章法麼,我推薦你去看看張旭光先生的教學影片,張先生的書法理論很紮實,對我們有大益[呲牙]
另外,倪寬贊真的好,不推薦學歐[呲牙][呲牙][呲牙]
圖是網上找的
-
12 # 福星高照140568017
每一個字的入筆收筆都牢記於心。看著一個字就能想起來。自己能把這個帖熟練的默寫下來。大概需要100到200遍吧。寫字的時候不照著貼寫,就算是出貼了。長短粗細轉折提案都與原貼的比法幾乎不差。你就得到了精髓。這種書題就能寫得非常好了。一般人是達不到的。主要是沒有耐心。很多人聯絡20來遍50遍就結束了。一二百遍不是那麼簡單能夠出來的。有的貼了1000多字。20多萬。很多人一生也寫不了這麼多字。一個帖寫10萬到20萬個字,基本上也是非常努力的了。
-
13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關於題主這個問題,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技能:怎樣才算把車開好了?就開車而言,不是簡單地學會了師傅的開車習慣,或者模仿頂級車手的駕車風格,而在駕駛車輛的時候能具有對車輛(甚至是不同的車輛)的控制和駕馭能力,在不同的路況、車況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完成駕駛任務。
而書法也是如此。臨帖,應該只是根據範本練習自己的技能,這有點像場地練習。模擬各種路況進行訓練。而場地訓練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和了解不同路況的應對技巧。當透過臨帖熟悉了書法創作的基本筆法、墨法和章法後,就已經完成了基本技能的訓練。到了這個階段,臨帖,更多地是思考範本的創作思想和審美意思,有選擇地融入自己的創作中。而這一過程,是伴隨和貫穿書法學習和創作整個過程。即使聰慧如王鐸,也一直堅持一日臨習,一日創作的習慣。就像讀書與寫作,不是說可以寫作了,就不用讀書了。
-
14 # 使用者金佔石開13148899
說說書法臨帖的事,小林很喜愛寫書法,可是他的書法寫的一點都不好看,我說他你要臨帖寫,自從臨了貼字寫的工整多了
他說,老師我該怎樣臨帖才有效
學書法的已有很多人臨過帖,但是效果並不怎麼好,一離開了帖子就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還有的人不僅臨帖而且已臨了多種體的書法帖,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或是已經臨過更多名家的書法,但是,大部分人覺得效果一般般,不過,要比不臨的強多了
那麼,我們怎樣臨帖效果突出有效果呢,
大家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
書法臨帖並非是臨的一模一樣,而是有技巧選擇的,如果臨帖永遠是和照相一樣的,可以說你長進不會快的,再一個是,你的模具性今後難以改掉的,會讓人說是書奴,爬行主義
我們既不想做爬行,也不想書奴,只有創作了,沒有基礎的去創作書法那也不現實
怎樣去選擇呢?,你多睹各類書法,選擇適合你喜歡的,然後把它定格型別字,也就是選擇一位具有代表性書法大家,他的格調中最有魅力性的也是你最喜歡的種類,一定要學會
不要亂臨,如果是那樣你會暈
敬請+關注
-
15 # 於明暉書苑
臨帖是學好書法的必由之路,不臨帖就不可能領悟到古代先賢的書法真諦。只有反覆臨讀經典名帖,才能繼承先賢的用筆用墨和間架結構等。臨帖要邊臨邊悟,開始臨帖時要臨的儘量象,熟了以後,再意臨,再到脫帖背臨。值得注意的是,臨帖不是目的,是學好書法的方法。不能臨一家之帖。要臨多家、掌握其風格特點。臨帖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學習書法是一輩子的事。邊創作邊臨帖。創新是在傳統基礎上的發揮,不能脫離傳統去另搞一套。創新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刻意的去創新。臨帖就是吸收營養,助長實力,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就象人吃飯,要飲食多樣化,這樣營養才比較全面。在選帖方面更要慎重,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不要認為凡是古代的東西都是好的,古代先賢的書法名帖是必選的。古代的東西有一些也是不成熟的。由於是埋在地下或是特殊環境下,有些非經典的東西,儲存的也很好,但不是經過大浪淘沙而留下來的經典,是因儲存的環境好而留下來的,就不一定都是好東西。就象當今一些醜書,不堪入目的所謂“大師”的胡塗亂抹的東西,經過百年、千年後,也是古人的東西,是一個道理。當今有部分人,就是學那些古代不成熟、不經典的東西,唯古至上,而不是經典至上。這是所有學習書法的人都應該注意的。
-
16 # 田野284806336
書法如何算是臨好了貼,我的水平不高,我也練了一殷時期的書法,也不知道寫的怎麼樣,!就是臨好了貼。我們練,老師教我們說,要臨貼,不要胡寫,我們就買的楷書練,後來就練了一段行抄。我認為臨上貼的好處是有規律了,特別楷書,筆劃有地方了,緊湊一些,不散架,該短的就短了,該長的就要寫長,臨上貼練習的抄紙一看,就是和不臨貼的不一樣,每個字型的筆劃不到位,都是殘缺不合格的字。老師還教導說,讓我們背貼,貼怎麼背呀,看貼就叫背貼,或讀貼,噢,原來是這樣。本人水平也不高,上次回答了一個內似的問題,叫一個人把我大罵一場,髒話連篇,這次你可別罵我,我感謝你給我出題!有不到或錯的地方提出來,我們互相學習,我知道你肯定是大師級位了,我才剛入門,就放棄了。謝謝你了!
-
17 # 涿鹿縣上元電子商務部
書法要做到形神兼備,臨帖要主要臨古人書法的精髓,李世民曾經說過,神采為上,形質次之。故臨帖不僅要把古人的書法外形寫好,更主要是取其神采。
-
18 # 識缺堂書苑
臨帖首先要讀貼,臨寫的時候切忌看一筆寫一筆,一定要看完一個字一氣寫完,一定要對臨,不要描紅,從形似到神似!
-
19 # 付三太rumg
臨帖是基礎,我初學時臨歐體,主要是多讀,多臨,觀其字佈局和結構疏密變化。點橫發展規律,在書寫過程中觀其字的運作變化。主要看字的運作轉折過程,長期臨帖,找當地老師指點一下。繼續努力,成功並非一朝一夕,持之以恆,加油!
-
20 # 墨雲閣閣主
臨帖主要是學習別人的東西,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已有,寫的和別人的一樣,或十分接近我感覺算是臨好了。多練習是是必要的。
回覆列表
我感覺臨帖好象木什麼決竅,全憑下功夫,當然在臨帖的時候多動點腦子多看多琢磨也是必要的,不要一味的死臨,要做到活臨,活臨的意思就是琢磨帖子的筆劃,風格,精到之處,我們平時要多讀帖,把帖子的特點記在心裡,這樣臨起來儘量做到筆隨心走,儘快做到隨心所欲,這樣也許進步會快一點,這是個人的一點心得。總的來說還是要多動筆,臨帖的時候要靜下心來,旁無所勿,每次都能做到一心一意的臨帖,每次都有點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