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天146802252
-
2 # 小不點日記
老師帶孩子堆雪人,讓孩子感受戶外活動的樂趣,這個沒什麼錯。
家長有意見,應該是擔心堆雪人可能會讓孩子受涼感冒。
先讓孩子在戶外玩幾分鐘,適應一下,然後控制好時間,堆完雪人之後,及時帶孩子回教室,一般不會感冒。
如果孩子本身體質較弱,可以在旁邊觀看其他同學如何堆雪人,然後再由老師幫助他一起完成。
-
3 # 拔尖課程
下雪了,在雪地裡堆個雪人,或是用自己的身體印個人的形狀,還或是幾人打個雪仗,這是多少人童年的記憶。
孩子都有喜歡雪的天性,帶孩子們領略大自然對人類的恩饋是多麼好的事情。可家長更關心的是孩子們的安全問題,是孩子們是不是凍著了,別感冒了,家長的心理我們可以理解。可能在家長的眼裡讓孩子體驗下雪帶來的意義沒有孩子的健康重要。
其實我們可以在家長群內發個倡議,有藝術細胞的家長可以參與與孩子共同創造美好的雪人故事,即保證了安全,又能讓家長有種親切感,而不至於反對。
-
4 # 海潮視野
沒有錯,家長擔心孩子凍著可以理解。老師和孩子一起堆雪人的好處:
1、可以讓他們在寒冷的冬天活動開,身子熱起來,不會整天縮在教室裡。
2、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小孩子的關係更加親密。
3、可以培養他們的動腦子思考能力,他們會在一起想堆什麼樣子的好看,多大的好,眼睛用什麼代替好。
4、在一起堆雪人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老師可以走進學生的心裡,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便於對孩子的思想教育。
-
5 # 隔著千山萬水吃餐飯
老師不僅沒有錯,而且應該為這樣的老師點贊。老師能夠帶領孩子去體驗自然,讓現代缺少與自然接觸的孩子深切的體驗自然的神奇,這是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行為。如果老師在引導學生體驗自然時不僅僅就是打雪仗,而是把氣象知識、物理常識、古詩欣賞融入到體驗中,那就是一堂十分出色的綜合實踐課了。
至於家長的擔心,可能有一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全問題,這層擔憂不是多餘的。打雪仗可能會帶來人身傷害,因此,老師在組織的時候一定要強調再強調。二是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凍著,會感冒之類。打雪仗時容易熱,一熱,孩子就脫衣服,然後又忘記穿,這樣是比較容易感冒。即使是高中生,上完體育課,穿得很單薄,然後沒有及時加衣服,就感冒發燒。因此,老師一定要提醒孩子及時穿好衣服。第三類反對的家長,認為打雪仗是浪費時間,耽誤學習,這類家長的觀點我不認同。什麼是學習?難道只有翻開教材讀,才是學習。學習,其實時時處處都可以進行:打雪仗,協調人際關係,增強體質 ,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如果老師在活動中寓教於樂,那學習的形式就更豐富了。
-
6 # 美術程老師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答疑解惑。
而想教好孩子光靠課堂和學校肯定是不夠的,家庭是基本土壤,大樹想想長好,土壤很重要。
所以,老師的工作需要家長的支援。
大部分家長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會懂得老師的付出。
可能他們沒有及時表達出來。同時,老師也是一樣的人,需要一些肯定與支援,會讓工作更有動力。
也有個別家長素質低,認識不上去。覺得不在教室上課堆雪人是玩,不如學習。
所以,老師除了教好孩子還需要提高家長的教育觀念。
現在都有班級群,把課外活動的經過,意義和目的跟家長說一下,讓家長理解支援和信任是最好的!
所以,我們畫班的群裡我會經常分享一下課程內容,孩子上課的照片和影片。
-
7 # 吃瓜群眾打醬油sty
現在的孩子都很嬌氣,家長怕下了雪,孩子會凍壞吧,老師可以先在家長群裡說一聲,怕冷的多穿點衣服,身體不好的可以不參加
-
8 # 慕珂育兒
這個老師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孩子的學習不是光靠書本,而是應該讓孩子更多的接近大自然。
家長有意見,肯定是怕把孩子冷著凍著感冒了。
現在這個大的環境其實挺不利於老師工作的,父母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讓很多孩子長大後變成了媽寶,不得不說是一種倒退。
我們都很愛我們的孩子,有種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但是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孩子終究是需要依靠他自己的力量,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以後的人生越發的艱難。
孩子,我愛你,但是我也必須要讓你接受外面的風吹雨打。
如此,你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
9 # 哈雷1234567
今年北京下了三場雪,我們兩歲左右的小傢伙們每次都淋著雪玩到嗨翻天,沒有一個是因為玩雪而感冒著涼的。反而不出門的總是積食或是感冒或鬧肚子。我想說的是誰家的娃都是心頭肉,但你沒有權利剝奪孩子對大自然的喜愛與探索!
前幾天去滑雪,兩歲多點的幾個娃第一次玩輪胎滑梯,都超級勇敢。我們幾個寶媽在把孩子推下去的一瞬間都緊張的要死,都嚇到嗷嗷喊著,擔心著,但還是願意讓孩子嘗試所有的感受。說實話我的淚水就在眼眶裡打轉。
我家兒砸兩歲兩個月玩攀爬,快到頂峰卻劃了下去,腳絆掛的孩子腿和肚皮疼哭了,我以為他會選擇放棄了,恰恰相反,哭了幾嗓子後又要爬。按照我的指揮很順利的爬了好幾遍。
孩子真的沒有像我們成人想象中辣麼弱。現在不得不承認矯情的家長也真的不少,磕一下碰一下都會跟你玩命。孩子們終將屬於社會的,屬於大自然的,讓孩子們做一個生命的體驗者吧!
-
10 # 言同學生活坊
首先我認為老師帶孩子堆雪人沒有錯,個別一些家長有意見,是因為對孩子擔心與顧慮過多。
1.做為一個在北方長大的孩子,在冬天堆堆雪人,打打雪仗,是一個很美好的回憶。
2.冬天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玩雪是一個難得的集體活動時間,這種快樂是大自然帶來的,不是跑跑步,做個間操能夠做到的。
3.其實北方下雪的時候,溫度反而更高一些,而且雪天的時候,空氣也會相對更好一些,這時孩子在戶外活動,會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如果你孩子的班級老師能夠帶同學們一起堆雪人的話,這將會成為他童年中的非常美好回憶!
-
11 # J老師百分課堂
今天我們這裡才下雪,也是入冬後的第一場雪,現在地面還沒有積雪,期待一場瑞雪。
我作為班主任每年下雪的時候我都會帶著我們班裡的孩子,拿出一節課讓孩子堆雪人、打雪仗等,到現在還沒有遇到家長有意見的。家長有意見是處於什麼目的呢?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是擔心孩子凍著?家長們是不是過於敏感了。
孩子在學校裡成績不是他們唯一的目的,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熱愛生活也是他們學習的內容之一。我記得小時候每當下雪的時候,我們班裡的同學都會堆雪人打雪仗,玩的不亦樂乎,現在即便是下雪孩子們也只是透過窗戶看著雪景感嘆,也不願意出門半步去感受下雪帶來的樂趣。也可能是我年輕的緣故,實在看不過孩子們把童年這麼美好事情給放棄。
難道那些有意見的家長,你們沒有童年嗎?你們沒有體會過童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快樂嗎?這位老師能夠帶著孩子們一起堆雪人,對於孩子來說這是多麼美好的童年回憶啊!就算是處於功利性的目的,對於以後孩子寫作文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寫一篇難忘的事情,描寫冬季的作文也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今天我們這裡才下了入冬的第一場雪,我帶的孩子們今年是六年級了,明天就要期末考試了,今年這場雪來的有點晚,不能和孩子們一起玩雪了,可能以後也不能和這批孩子也一起堆雪人了,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
12 # 教育探微
我們學校還專門安排了七年級班主任帶領孩子到操場打雪仗呢,同學們玩得特別嗨,特別開心,特別快樂!
教育不是一個單純的傳授知識,教育是一個多層面,多維度的一項系統性工程,所有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都是教育的資源。
老師帶領學生出去堆雪人,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第一、讓孩子娛樂活動,本身就是活動教育,第二、堆雪人⛄,愉悅孩子身心,加強師生互動,生生活動,促進和諧師生情感,多麼純淨美好的一件事。
第三、輕鬆愉悅的教學環境,和諧美好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快樂輕鬆的玩耍,極其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因此上說,下過一場大雪後,整個世界都變成潔白無瑕的,多麼美好浪漫的時空,老師帶領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去堆雪人,這本身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何錯之有呢?
家長之所以表示反對,是因為家長本身就不懂教育。在家長看來,老師帶領孩子去堆雪人,這是不務正業,是浪費孩子上課和學習的時間。
其實,說到底這種不理解是不懂教育造成的。一些家長頭腦和觀念中,有一個固有傳統的死的教育模式,那就是老師只有認認真真的給孩子上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他的所有活動都不算是教育。
其實,作為現代家長,我們必須要改變古板教條的教育思維和觀念。
老師帶領孩子堆雪人挺好的一個活動,幹嘛要反對呢?再說,這樣的活動是有利於促進師生關係和諧,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為什麼不支援呢?
-
13 # 蘇小妮
現在很多學校怕學生出問題,甚至規定不讓學生上下樓。我有個朋友,她兩個孩子,一個上四年級,一個上一年級,有一天粗心的媽媽,把孩子的飯盒都放在老大的書包裡,老大在四樓教室,老二在一樓,結果那一天因為不能上樓拿飯盒,姐姐也不敢送下來,這孩子就沒吃上飯,因為飯盒在姐姐包裡面。
學校裡能夠組織學生堆雪人,讓他們感受雪花飛舞的世界,雪的溫度,雪的溼度,雪的詩意,體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最真實的感受,同時在這寒冷的冬天,也讓他們活動了身子,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家長為什麼要反對呢?想想我們小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沒有學校組織,自己獨自也會去堆,然道家長你不是這麼過來的嗎?反對的家長難道覺得讓孩子去堆一下雪人,就凍著他們了?還是覺得堆個雪人人就浪費了學生很多時間?
生活需要體驗,只有自己去親身感受。很多家長經常說孩子作文不會寫,寫不好,乾巴巴的,什麼內容都沒有,你不讓他去體驗生活,他如何能寫得好?他沒有對這生活的感知,不知道雪的溫度,不知道雪花的形狀,不知道雪花落在手上的樣子是如何融化的,不知道堆雪人的過程是什麼樣的,堆一個雪人需要什麼樣的經歷,用什麼樣的辦法,讓他去體會一下,有這樣的人生活生經歷多好。
放一張雪人圖,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時候,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在南京玄武湖堆的。那天特別冷,我們倆老夫聊發少年狂,堆了好幾個雪人,順便撿了片茶花葉子做嘴唇,折了兩截樹枝當眼睛,照片中的這一個是最成功的一個,可見堆雪人也是要有技巧的。
學生在學校不僅僅是讀書,如果能有更多的體驗,豐富的生活,那將對他們有百利而無一害。
-
14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昨天下了大雪,老師帶孩子們堆雪人沒有錯。家長有意見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老師帶孩子堆雪人,好處多多。
1.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一點挫折,面對困難,很多孩子都想退縮。下雪了,老師帶著孩子去堆雪人。可以利用寒冷的天氣,鍛鍊孩子們堅強的意志力。
記得我兒子9歲那年下了大雪,我專門把孩子帶到頂樓上玩雪,孩子高興極了。
2.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積累作文素材
很多地方很難,下一場大雪,一場雪就是一堂很好的課。讓孩子們在堆雪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讓他們對生活有著多角度體驗。 不至於把孩子變成讀書的機器。
我記得我們63年上師範時下了一場大雪,那場雪比較罕見,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跑到山頂上去玩。大家堆雪人、打雪仗,真正感受到了快樂。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對生命缺乏敬畏心,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生活壓力太大,生活太無趣了。
堆雪人可以讓孩子在活動中形成生活體驗,積累作文素材。經常參加實踐鍛鍊的孩子,作文往往更生動、形象。
3.緩解學習壓力,培養合作意識。
這段時間很多學校都在期末考試,孩子們壓力很大。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對雪人可以緩解緊張的壓力,另外對學生不可能是一個同學可以完成,可以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團隊合作意識正是同學們所缺少的。
家長為什麼有意見呢?
1.怕孩子凍著。
說得簡單一點,現在的家長都溺愛孩子,生怕孩子餓著、凍著,堆雪人本來是一件很好的體驗生活的事情,但是家長卻生怕孩子被凍感冒了。畢竟快期末考試了,快要過年了,感冒也是一件讓人十分頭疼的事情。
2.怕影響孩子學習。
堆雪人在家長們看來是一件與學習毫無關係的事情,家長們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捧著書本學習。現在倒好,是老師帶領孩子們出去堆雪人,家長當然覺得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當然也就有意見了。
結束語:為了既可以讓孩子去操場體驗,對學生的樂趣,也可以讓家長放心,我們可以老師您提醒孩子注意保暖,注意安全。家長朋友大可放心,讓孩子適當的吃苦,對孩子成長是十分有利的,不要把孩子養成溫室裡的花朵。
-
15 # 教育採擷
今天 早上我們這兒開始下第一場雪,八點多的時候,轉入大雪,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整個校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孩子們一下課,就歡呼雀躍,興奮不已,小女孩捧起一把雪,舌尖忍不住輕輕地舔了一下,然後又充滿愛意,用手輕輕地摩平。之後,小心翼翼把它揉成一團,不停地揉搓,使它更加光滑圓潤。
雪的世界是純潔靜謐的,讓人無限遐想,寄託著我們對生活的嚮往。今年的雪顯得異常珍貴,姍姍來遲,孩子們盼望已久,興奮、激動,是可想而知的。在雪中嘻戲、打雪仗、堆雪人,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著銅鈴般的笑聲,我們的心怎能不被融化呢?
生活即課堂,讓學生多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生活情趣,享受童年的快樂,成為人生中最美的記憶!
-
16 # 自在人生wub
下了雪,老師帶孩子堆雪人有錯嗎?
下雪了,在大自然的神奇傑作面前,每個孩子都會變得歡呼雀躍起來,即便老師不帶他們出去玩,孩子也會自發地衝進雪地裡,忘乎所以地自嗨玩個不亦樂乎,有老師帶著,孩子們玩得會更加有規矩,而不至於沒有節制,所以老師帶孩子堆雪人是沒有任何錯處的!
學校教育,不僅是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是具體包括了德智體美勞等五育並舉的全面綜合教育。每年難得有幾次下雪的機會,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章法地親近大自然,增強團隊協作精神,積極鍛鍊身體,增加審美情趣,是一種非常有益的集體活動,尤其在老師組織帶領下,還能夠更大程度地確保孩子安全,筆者實在找不出,究竟哪裡有可以指責的地方?
老師帶孩子堆雪人,家長有意見是為了什麼?首先、家長會覺得老師不務正業,耽誤了孩子學習。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競爭壓力加大,在家長的思想意識裡,孩子就要一心一意去學習,幹別的事,都是耽誤時間、浪費青春;所以,在面對“老師帶孩子堆雪人”情景的時候,家長們不淡定了,覺得這老師也太不務正業了,有這個時間去堆雪人,還不如給孩子多講幾道題,讓孩子多做一會作業呢,這雪年年都會下,有什麼好玩的?實際上,這就是家長不懂教育的表現,不能很好地理解素質教育是全面綜合教育的實質,家長同樣需要解放思想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其次、家長們擔心孩子的安全,尤其擔心孩子在玩中碰著、凍著。現在的家庭,孩子都比較少,因而顯得比較金貴,家長疼愛孩子之心達到了寵溺的程度,豈不知一直待在溫室裡的花朵,無論如何都是無法面對嚴寒酷暑和悽風冷雨的,再說了孩子真的也沒有那麼嬌貴,玩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老師帶孩子堆雪人”,也不是讓孩子肆無忌憚放縱去玩,必要的保護措施,老師應該比家長更有責任心,例如孩子必須穿的更暖和一點、玩雪過程中孩子都會時刻受到老師節制約束、玩後及時穿好衣服注意保暖等;所以,家長們是“過於擔心則亂”了,可以說老師帶孩子玩堆雪人遊戲,只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
再者、家長缺乏對老師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有效溝通交流,產生了誤解。家校之間的有效聯絡和溝通非常重要,設想如果學校提前和家長做好有效溝通交流,說明帶領學生玩堆雪人遊戲的種種好處,家長也不至於會有這樣那樣的意見了。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輕視或忽略溝通交流的重要性,許多誤解和誤會都是在缺乏有效交流溝通的情況下產生的;在當下孩子比較金貴的現實面前,學校老師最好不要擅自做主孩子學習以外的事,真的特別需要,務必要透過各種途徑,和孩子家長們做好預先溝通交流,讓家長清楚明白這麼做的巨大好處,徵得家長們的理解與諒解,最好能夠得到家長們一致的共識和支援!
結束語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老師帶孩子堆雪人,確實沒有任何錯處,家長有意見也是出於對孩子的種種擔憂,老師和家長要多溝通交流,最好能夠達成一致和諒解,讓學校教育和活動取得更為滿意的社會效果!
-
17 # 借棵大樹好乘涼
我支援老師帶領學生堆雪人。 如果有家長反對,我覺得還是安全問題。只要老師注意了安全,堆雪人是多麼難得的歡樂啊!
下雪是不太常見(當然哈爾濱那個緯度的地方除外)的天氣,像我們濟南,最近幾年下雪很少,雪也很小,不成規模。今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樓下,不少大人帶著孩子在雪地裡堆雪人,拍照片,打雪仗。雖然大雪給道路交通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是所見之人都興奮地談論著這來之不易的場景:“不下場大雪,沒有冬天的味道。””瑞雪兆豐年,雪淨化空氣,滋潤大地。”可見,大雪給人們帶來了快樂。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尤其現在是正在期末考試階段,認真總結複習功課,爭取考個好成績,對學生自己、對家長都是非常重要的節日禮物。但是,學習也是需要勞逸結合的,課節操、課外活動、體育課等,這些課餘時間,老師帶領學生堆雪人是完全可以的啊,只是要叮囑學生不要在雪地裡奔跑,打雪仗不要太過分,就沒有什麼危險。
堆雪人可以鍛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設計審美能力,學生們在嬉戲玩耍中,精神得到了放鬆,之後再繼續學習,效果會更好的。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所以,老師帶領學生堆雪人,家長不要有意見。只是老師一定要叮囑學生注意安全,不要在雪地裡亂跑,以防摔傷。
-
18 # 寒石冷月
老師帶孩子們堆雪人有錯嗎?在我看來沒有錯,反而做的很好,只有負責的好老師才會願意帶著孩子們一起玩兒。
明明是好事,家長們為什麼有反對意見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家長們的玻璃心,生怕老師帶孩子們堆雪人導致孩子感冒生病發燒呢。
很多家長眼中從來不關心孩子們快樂不快樂,開心不開心,他們最關注的是孩子老老實實在教室裡坐著學習。只有這樣孩子才是最安全的,也或許是有些家長太擔心孩子因為玩雪著涼感冒,生病發燒,才不願意讓孩子冒這個險。
二是家長擔心孩子生病後,自己還得向單位請假,帶孩子去看醫生,同時還得照顧孩子。
時進年底,各單位都挺忙,如果孩子生病了,家長向單位請假都會顧慮重重。因為到了年底單位事多,還關係到年底評優,甚至還有年終獎。在這個時候請假自然是最不划算的。一想到如此麻煩,家長哪願意讓孩子生病呢?看來家長的小算盤打的非常精。
三是家長擔心孩子玩雪著涼生病後影響期末複習和考試,成績是家長最看中的大事。
最近這幾天,是孩子們進入期末複習的階段,在這段時間裡,如果老師帶著孩子出去打雪仗,堆雪人,讓哪個學生不小心感冒生病了,家長最為擔心。因為孩子一生病就容易影響期末複習,期末複習搞不好,就會影響期末考試,成績是家長的命啊。
四是家長們不願意讓老師帶著學生玩雪,背後反射出的是家長對孩子體質沒有底數。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呵護,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種過度保護之下的溺愛,讓孩子平時極少進行大運動量的活動,結果導致孩子們的體質越來越差。結果孩子體質差了後,就容易生病,家長就怕了。可是孩子為什麼體質差,很多家長真不考慮原因。
結束語:好不容易下一場雪,孩子們又極喜歡在雪地裡玩耍,享受這難得的盛景。可是儘管老師出於好意帶孩子在雪地裡玩耍,但是家長卻不支援,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孩子的童年如果失去了天真活潑與可愛,少了自由活動空間,體質得不到鍛鍊,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什麼好處呢?如此簡單的道理,不少家長就是不願意動腦筋去想想。
-
19 # 文喵喵在杭州
記得小學時語文課上一篇文章不就是: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
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
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不用顏料不用筆, 幾步就成一副畫。
青蛙為什麼沒參加? 他在洞裡睡著啦。
當時覺得美級了。
只要到了冬天就盼著下雪。
如果還有老師帶些堆雪人那簡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了。
堆雪人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雪花的溫度,同時鍛鍊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自由的發揮裝飾雪人,鍛鍊孩子們的創意。
試問語文課本上的這首詞,你不去親自感受怎麼能寫出來呢?
即使老師不帶著孩子們去堆雪人,你以為能阻擋孩子對雪的嚮往嗎?
由著他們自己去玩,反倒會有安全隱患。沒有節制,會一直玩,不小心摔倒,沒人照看等等。由老師帶著,引導孩子們安全地玩,調動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怎麼會有錯呢?
我想家長之所以有意見,無非兩個原因吧,一個擔心不安全,還有一個耽誤學習。
首先安全問題,在下雪天帶孩子玩耍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保暖出門時,一定要給孩子穿暖,衣服最好貼身。不穿戴容易絆倒的衣物。孩子面板嬌嫩,容易凍傷,可以準備一副五指分開的防水手套。
2.運動適度戶外氣溫低,孩子過度運動,會大量出汗,更容易感冒。如果發現孩子出汗較多,要立即帶孩子休息,幫孩子把汗水擦乾。
3.注意潤膚出門前,要選用滋潤度比較高的護膚品給孩子的臉和手塗抹上,可以防止凍傷和乾裂。
4.不碰鐵器室外的鐵製物,如鐵柵欄、鐵門等,不要讓孩子裸手觸碰,因為這些室外的鐵器溫度很低,如果孩子沒戴手套就抓的話,很可能會把孩子的手粘住。
5.要注意讓孩子不要吃雪,雪其實並不乾淨,而且雪太涼容易損害孩子的腸胃。
其次是學習,老師可以跟家長說堆雪人不是純粹玩,這是一次戶外活動,鍛鍊孩子的意志,促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必要可以讓孩子們寫寫感想什麼的,說不定又會有一首名詩產生了。
跟家長是可以溝通的,只要讓他們相信學校是有做好措施的,而且每一次活動都不是無意義的。我相信家長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贊一下你這個童心未泯的好老師。
-
20 #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不知道這位家長意見從何而來,或者是到底認為老師的做法錯在了哪裡呢?我想肯定的說,老師的做法不但沒錯,而且應該旗幟鮮明的鼓勵,如果我的孩子在這樣的老師班裡,我會感覺很慶幸,為什麼這麼講呢?這位家長之所以有意見的原因可能是感覺老師帶孩子玩雪會影響學習吧,那不妨聽聽我的想法:
1、其實從人類文明的傳承來看,一定是從社會實踐開始然後為了文明傳承才發明了文字,包括語言的產生也一定是先有的社會活動,才開始慢慢出現了與之對應的符號語言!也就是說,學習這件事情一定不是天天呆呆的坐在教室裡讀課本就可以了,那叫死讀書,真正的學習一定是從實踐中來,所以孩子的學習一定是從社會實踐中來,並且學到的所有知識也必須回到實踐中進行印證!
曾經有老師帶學生到鄉下郊遊,飽讀聖賢書的學生,竟然有很多人不認識小麥,紛紛驚呼“哇塞,這麼多韭菜”,一個連韭菜小麥都分辨不清楚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在創造力和想象力方面會有什麼更好的發展呢?難不成當他寫作文在描述綠油油的小麥的時候,腦子裡想象的卻是韭菜的樣子嗎?想想都覺得可笑!
如果不是站在岸上看雪,柳宗元就不會寫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佳句;如果不是自己親自看到了雪景,杜甫就不會提筆寫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千古名句;同樣如果不是親自被壯觀的雪景所感染,毛澤東也不會奮筆疾書:“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時滔滔”的大氣磅礴的詩句!
如果不讓孩子自己去觀察雪,他就不知道雪花到底是什麼形狀,是如何飄飄灑灑來到人間;如果不讓孩子跟小夥伴去打雪仗,寫作的時候,他就拿捏不準到底是抓起一把雪就扔過去呢,還是雙手捧起一堆雪團成一個雪蛋再扔過去呢?雪砸在身上是輕飄飄的感覺呢?還是會像敲鼓一樣會發出嘭嘭的聲響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想知道事情的細節,當然是要自己身體力行!
2、從學生健康角度出發,一年四季要適應不同的季節,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教育本來的應有之義,這對孩子未來人格素養的建構大有裨益!毛澤東當年在《體育之研究》當中有句話尤為知名,叫“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其實就非常巧妙並且科學的說出了健康的體魄與人的精神風貌之間的重要關聯,毛主席一生戎馬倥傯,時時處處給到人的感覺都是慷慨激昂,這與他本人的身體力行是分不開的,到了晚年依然能橫渡長江,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孩子在求學的年齡,集中到學校教室裡上課,這只不過是外在的教育形式,並不是由此就割裂了一切的戶外活動,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就大錯特錯了,頭段時間雲南省出臺中考政策要求體育跟語文英語一樣,都要達到100分,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跡象,表明了體育活動在學生髮展過程當中的重要作用,不但不能忽視,反而要不斷加強,所以冬天讓孩子出來堆雪人,適應一下冬日裡嚴寒的環境,改善身體素質,反過來就是對學習的促進,當然對孩子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下雪了,就讓孩子痛痛快快的出去玩雪,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除了呆呆的坐在那裡讀書就是學習,那是誤解了學習的真正的含義,是對學習的不完整認識!想讓孩子未來的發展有無線的可能,那就讓孩子不但要學起來,更要動起來!
回覆列表
老師帶領學生堆雪人沒有錯啊,堆雪人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增添了冬天的冰情雪趣,但堆雪人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學生的防護措施,避免發生凍傷,也要防止因天冷路滑學生髮生摔傷事件,保證學生們的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