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老林說農事

    在我們東北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八正是三九天,是一年裡頭最冷的時候。我們東北人經常愛說的一名嗑,看你走路拉巴拉巴的,就是說凍的路都不會走了,這天可是真夠冷的了。臘八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叫臘八節又叫臘日。

    這臘八節可是很有來頭的,從先秦開始就過臘八節了,到現在已經好幾千年了。古時候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保佑,收成好了,人們樂呵呀,那不得感謝老天幾調雨順那,就搞個活動慶賀一番,再有呀,臘月也是人們逐除病魔的時候。有臘月擊鼓驅鬼之說,每年的臘月,都會搞一些相關的儀式。後來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就把儀式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就有了臘八節了。每到臘八這一天,為老百姓都要用五穀雜糧摻入花生、栗子、紅棗、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燉爛,再新增紅糖,做成八色香粥,稱之為“臘八粥”。這有了臘八就有了臘八粥了。

    臘月初八還稱為成佛節。臘月初八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在他得道成佛之前,為了苦求人生真諦他曾走遍名川大山。有一天,他走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因長途跋涉,飢餓難忍,好幾天沒吃飯了,堅持不住了,昏倒在地。這時候碰巧來了一個牧羊,把自己帶的雜糧乾果剩飯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的喂他,最後把他救活了。後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於臘月初八這一天開悟,得道成佛。為了紀念佛祖就把臘八稱為“佛成道節”。並在臘八這天吃臘八粥紀念。

    還有一種說法紀念岳飛。說岳飛堅持抗金,遭奸臣秦檜誣陷。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飛進京。岳飛無可沒辦法,只得班師回朝,一路上糧食不夠。這老百姓聽說了,就送去粥飯,嶽軍混到一起吃。這天就是臘月初八。後來岳飛被害,老百姓為了懷念,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

    流傳最廣是朱元璋皇帝喝臘八粥的故事: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穿,只能給人家放牛,經常挨打受罵,吃不飽。有一回他牽牛過獨木橋,老牛掉到橋下摔折了腿,他被關了三天三夜不給飯吃。他餓蒙了,發現一個耗子洞,扣開一看,裡面有大米、豆子、高糧米、黃米、紅棗……什麼都有。他就把這些東西煮了一鍋粥吃,覺得比什麼都香甜。後來,朱元璋打了天下,做了皇帝,吃膩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朱元璋又想起當年這種粥來傳令御廚用各色五穀雜糧煮成粥進奉,大宴群臣,這一天正是農曆臘月初八,因而賜名“臘八粥”

    我們東北人的臘八粥,多數用粘米做成,還有個作用,說是為了粘下巴,怕凍掉了。反正我小的時候,那是臘八必喝臘八粥的,你看我這下巴,還好好的沒凍掉吧。

    東北人講究吃那是出了名的,臘八開始,就是東北人過年了,你聽聽這老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年過的,一過一個多月。過了臘八家家戶戶開始蒸粘整豆包。還有一句,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

    殺年豬可是東北的一個大風俗了,一進臘月這村裡頭就總能聽到豬叫聲,那一定是誰家殺年豬了。東北人好客,圖熱鬧,誰家殺豬都要叫上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一起吃殺豬菜。

    大盆裝著酸菜和一片片連肥帶瘦的五花肉,還有晶瑩剔透的粉條。小孩巴掌大的肘子肉片,整齊地一片壓一片地疊在盤子裡。擺放整齊的血腸有三分厚薄,圓圓地,閃著深褐色的亮光,顫顫抖抖,香軟誘人,蘸上蒜泥醬油滿口生香。切成寸段的肥腸苦腸,肥而不膩。加上幾個火烤的幹辣椒蘸醬就再美不過了。喝的是當地燒的高粱酒,度數也很高。大家吆五喝六,商量明年春耕怎麼辦。

    不說了,再說就流汗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老師經常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免費為學生補課,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