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Sexyaunt
-
22 # 非洲腹地攝影紀實
我們常說一日三餐,其實在非洲的很多地方並沒有此一說,世界之大,重視吃,吃得好的也就咱泱泱大國了。
儘管非洲廣大地區的生活水平還很低下,吃白蟻,吃老鼠,吃猴子的都有,但也有很多當地人非常喜愛,依賴性也很強的傳統食物。比如衣索比亞人吃的英吉拉就非洲具有特色。
這一衣索比亞人每頓、每天,每年,3000年不變的食物似乎具有魔法。在衣索比亞的每一天,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家庭,每一個餐館,每一個人,不分男人還是女人,老人還是孩子,都在製作和享用這種魔法食物。這種食物除了在南方州的一些部落裡看不到,在其它任何地方都能體會到它的存在。
這種魔法食物的大概製作過程,主婦們用一種比芝麻還小叫做“苔麩(Taifu)”的小顆粒狀穀物,研磨成粉,然後加水攪拌成漿糊狀,放在蘆葦編的大圓筐裡,蓋上蓋子發酵,使用時用勺子舀出來攤在平鍋上,揭起來就成為圓圓的、軟軟的、酸酸的、佈滿蜂窩狀,看起來像那種牛肚一樣的大攤餅了。
大攤餅鋪在一個大盤子上,上面一堆一堆地擺上醬料。吃的時候必須用手抓著吃,撕一片餅,用它去包裹一種辣的,裡面加雞蛋、雞塊、牛羊肉或蔬菜,埃塞人叫做“WOT(調味汁)”的菜糊糊往嘴裡塞。
英吉拉對我們這些中國人來說的確太酸了,口壯的人也吃不了幾口就會反胃。但當地人卻是具有近乎病態的特殊偏愛,我曾請我的資訊人嚮導、司機在亞的斯亞貝巴吃中餐,他們嚐了幾口後說:“王,還是請我們吃我們的英吉拉吧!”
-
23 # 膠片易燃
本來不想答的,可是看著有些答案真的很生氣。
吃人肉?叢林肉?這樣的說法就好比,西亞的阿拉伯國家多為伊斯蘭教徒,所以全亞洲人都是穆斯林,都喜歡搞恐怖襲擊一樣。
這些都是不瞭解帶來的偏見。中國人對於非洲,瞭解的實在有點少。
首先,我們要理清一個概念,非洲是個洲,而且是世界第二大洲,整個非洲有5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不是一個“非洲“”就可以概括的。
非洲國家,大致可以分為北非,東非,西非,南非幾個大的區塊,每個區塊內的主要飲食習慣,我粗略的講一下。
北非。北非國家位於撒哈拉以北,多產石油,經濟比較好,大多數屬於伊斯蘭國家。這裡的人,平時吃的食物是大家最能接受的。由於北非遊牧民族比較多,所以食物裡肉類、奶類製品較多。去北非國家玩,好吃的不少,舉幾個例子:
摩洛哥主食古斯米,法餐中較常見:
tajine,一種蒸飯,看起來很好吃,但是普遍口味偏甜
摩洛哥三角酥餅:
摩洛哥薄荷茶,去了必喝,不過也是口味偏甜
一般來說,北非的食物和大家平時吃的相差不多,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到了東非,主要食物開始偏向於本土作物製成的,口味一般人不太能接受了就。
埃塞人的主食英吉拉:由名為“苔麩”的當地作物製成,有點像中國吃的煎餅,不過英吉拉吃起來充滿著奇怪的酸味,外國人很難接受,當地人則是每天必吃,跟我們喜歡吃大米飯一樣。通常英吉拉會配上些醬料來吃,吃的時候手抓就行。
肯亞、坦尚尼亞
當地人吃的最多的主食叫烏伽黎,通常由木薯粉或者玉米粉做成,看著就是坨麵糰,和米飯吃飯差不多,吃的時候是配菜吃的,至於配菜的種類,那就看個人口味了。通常的吃法是揪一塊烏伽黎蘸著湯和菜來吃。
這裡吐槽一句:非洲那裡真的是餓不死人,隨便種點木薯,也不用太費心的照顧,就能養活一大堆人。不過非洲人沒有存食物的習慣,而且性格也非常的懶(或者說安於天命),所以一旦某個年頭突然雨季來晚了個把月,就會遍地饑荒,這也是為什麼非洲餓死人的事經常發生的原因。
扔到地上就能長一堆的木薯:
南非:南部非洲和東非飲食習慣相似,主食一般都是以木薯為主。不過南部非洲有個強國南非,當地白人多,生活習慣受西方影響大,所以會出現不少西式菜色。
當地人非常愛吃的小烤麵包:
非常具有共產主義特色的食物:土豆燉牛肉
西非:西非人的主食也是以木薯製成的,不過叫法不一樣,當地人叫fufu~
總的來說,整個黑非洲,最主要的食物基本上就是木薯了,12億非洲人,至少有一半是木薯養活的。對於非洲的窮人來說,這玩意兒是最常見的食物。
除此之外,由於非洲本身大部分割槽域處於熱帶,各種天然的食物豐富,所以非洲黑哥們們水果之類的吃的也不少,最常見的是香蕉,很多國家的人都會以香蕉為主食。反正香蕉就長在那裡,都不需要你管的,餓了摘兩根吃就是了。
不想吃生的就炸著吃:
除了香蕉,非洲還有種神奇的猴麵包樹,它的果實有點像麵包,所以得名。非洲有句俗語:家裡種上十棵猴麵包樹,就足夠吃上一輩子的了。這玩意兒的確省事又營養豐富,養活了不少人。
開啟來是這樣的,很誘人有木有。但是,猴麵包樹的果實其實奇酸無比……正常情況下,還是磨成粉末沖水喝比較好……
上面就是非洲最常見的一些食物了,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獵奇、可怕。
至於森林肉,吃人肉之類的,只能說是個別現象,好多還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情。總是拿這些小眾的東西來以偏概全,就像美國佬說中國人都喜歡吃狗肉,吃小老鼠一樣,都是刻板印象,不可取。
要說非洲窮人們每天吃的最多的是什麼,那就還是上面我提到的那些東西了。
其實每當大家以有色眼鏡看非洲人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美國人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無論如何,帶上有色眼鏡看人,都令人難受。
回覆列表
非洲的飲食文化裡,主食的話一般是木薯芭蕉。作為一種適應性極強的生物,木薯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所以非洲的木薯產量是很高的,他的產量佔據了世界的一半。有多重做法的木薯也是非洲的一道獨特風味了。而芭蕉,非洲人並沒有把它們當作一種水果,而是藉此來飽腹。木薯芭蕉在非洲很是流行,但是作為另一種主要的食物,玉米也是不可缺少的。非洲人可能對玉米有著天生的喜愛,大街小巷都能聞到玉米的香甜。而非洲人的家常大餐便是一種叫做“烏嘎裡”的用玉米制作的當家飯。製作方法特別的烏嘎裡在鍋中烘烤的最後階段會讓你聞到那久久不散的濃郁氣味,讓你的口水忍不住便要流下來了。在非洲當地待客的話可以沒有大魚大肉,但是唯獨不可缺少了烏嘎裡,來到非洲的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特殊製作的玉米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