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ulberry1013
-
2 # 管窺漫談集
國是大的家,家是國的縮影,這種觀念古已有之。他們認為,孝親的人一定會忠君,認為孝的人具有美好的品德,能夠用自己的品德感化感染治下的百姓,從而達到禮教的目的。儒家講究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教學不是科技文化藝術,而是品德
-
3 # 使用者8043717378825元
百善孝為先,三綱五常也是統治者一種意識形態上的理念,尤其是君為臣綱,讓百姓與大臣們忠君,讓子民們孝悌,是一種穩定社會,孝忠君臣、父母的有效治國方針。
-
4 # 大黃扯點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以下我來做具體解釋。
“孝”字的起源早期金文(圖1)的“孝”,是一個小孩兒(“子”)在老人的手下攙扶著老人走路的形狀,用扶侍老人來表達“孝”的原意。孝字從戰國楚簡(圖5)開始就有了隸書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簡(圖8)、漢初馬王堆漢墓帛書(圖9)中的孝字直接承襲戰國楚簡孝字形體而來,把老人的頭、發、身、手合併簡化為“耂”(“老”字頭),最後演變為漢魏隸書及今天的楷書形體。《說文》篆文孝字形體是直接承襲西周金文孝字形體而來,而出土秦漢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體略晚於《說文》小篆孝字形體。
因此從字形上來看,“孝”的本義就是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
狹義上的“孝”狹義上的孝,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對父母長輩的“孝順”,當然了,雖然說是狹義,但實際上也包含了幾種概念,是一個綜合的體系。
古人認為,最低等級的“孝”,是指向父母長輩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質生活資料,“以其飲食忠養之”,滿足父母的基本物質需求。也就是最基本的贍養父母。
比贍養高一等級的孝順是“敬”,即子女晚輩向父母長輩發自內心的尊敬。《禮記·祭義》所說的“養可能也,敬為難”。古人的“敬”內容有很多,比如晨昏定省;與長輩交談要小聲;父母如果患病了,子女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等等都要隨之做出改變;父母在,不遠遊等等諸如此類。
此外,對父母長輩的過失運用適當的方法規勸,也是孝順的延伸;“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也是孝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繼承父母的遺志也是孝順;“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自己建功立業彰顯了父母更是一種高階的孝順。
廣義上的“孝”而廣義上的“孝”就不僅僅指對父母長輩的孝順了,更是包含我國古代的一系列重要倫理道德準則:忠於君王、敬於職責、信以待友等等:
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禮記·祭義》尤其是忠於君王這一項,在封建倫理道德中,很多時候,“忠孝”都是放在一起說的,因此“孝”和“忠”的概念往往混淆甚至混為一談。
因此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其根本目的是用封建倫理綱常來維護君臣關係,維持封建統治秩序,因而不少封建王朝都將“以孝治天下”作為治國綱領。古人說“家國一體”,就是說家庭與國家是不分的,對天子、皇帝來說,國就是家,家就是國。這種獨特的社會結構,使得家族倫理在政治領域也同樣適用,這是古代中國能夠實施“以孝治天下”的社會制度基礎。整個天下就是一個大家,天子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大家中的家長,是天下百姓的父母。如此一來,以孝治天下就說得通了,表面上是在說孝,實際上則是對國家和君主的“忠”。這也就是為何皇帝要稱天下人為“子民”的緣故,即是“子”,就要孝順父母,忠孝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所以“忠”“孝”二者不可分割:父為子綱,所以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君為臣綱,所以臣在國要忠於君主;這就是所謂的在家為孝,入孝為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不可逾越,構成了封建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說白了,“以孝治天下”是表面文章,目的是為了潛移默化夾帶“忠”的私貨,如果人人都是忠臣孝子,天下也就太平了,王朝也就萬年傳承了。 -
5 # 時光邊角處
在古代,家庭是最重要的團體或者集體形式,維持國家統治必須要維護好家庭的統治,所以孝道都為統治者所推崇,為了更有利於管理或者統治
-
6 # 騎驢說
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裡說:“中國是集家而成國。”
傳統中國社會是以家族為基礎的,整個社會倫理也是家庭倫理的拔高與擴充套件,孔子弟子“有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可見,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姐妹的悌,這兩者是傳統道德的根本,而二者相比,顯然孝更為重要。
既然“集家成國”,那麼,君自然相當於父,從“孝”轉變成“忠”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
7 # 勇戰王聊歷史
“孝”是人與禽獸的分界。
在動物世界裡,講究的是弱肉強食。動物世界只有”父母“哺育“孩子”,沒有“孩子”養育年老“父母”的事。也是因此,動物成年開始生養孩子以後,就會離開父母。(烏鴉反哺已經被證明是假的了。)動物世界的群居僅限於“二世同堂”。
而人類不同,孩子會對年邁的父母盡孝道。“三世同堂”是很普遍的存在,甚至還有“四世同堂”。也是因此,人類的群落會很大,會越來越大。從一個家庭,能慢慢的繁衍出一個村落。
我們看之前的村鎮起名,很多都是以姓氏命名。例如:馬家莊,王莊,侯村。這一個村,就是由一個大家族為主體建立起來的。而維持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核心,就是孝道。家族的長輩(族長),對整個家族成員都有“生殺大權”。
古代皇帝為了人口穩定繁衍,為了基層的村落安定,必然要推行孝道。沒有小家,何來朝廷這個大家?所以,歷朝歷代就開始以孝治天下。
當然,皇帝喊口號可以。皇族內部卻是沒有親情可言的。兄弟拔刀相殘,父子舉劍相向,歷朝歷代都是有的。不過,都要學皇室搞內亂,那天下不就打亂了。所以,朝廷還是堅持把老百姓往好的方向引導。
-
8 # 孤罔炎史
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越是親信的人越要忠誠,哪怕他的能力差一些。
先講個故事吧,齊桓公手下有個廚師叫做易牙,為了滿足齊桓公想要嘗一嘗人肉的奇葩想法,竟然把自己年僅4歲的兒子殺了做成肉湯獻於桓公。桓公因此認為他愛自己勝過親骨肉,倍加寵信。但是管仲臨死時說這樣的人一定遠離,否則必成反叛。桓公不聽,最後果然被易牙幽於宮中活活餓死。
從帝王往下,一層層的帝國統治階級們,對於如何穩固現有權力都是極為看重的,一旦失去,與之同去的可能就是自己以及整個家族的性命了。要想保障既得利益,就必須最大限度保證自己的身邊人、手下對自己足夠忠心。沒有幾個人可以自己大量培養親信的,對於招募、選拔而來的手下,就像現在投簡歷先看學歷一樣,總得拿篩子先過一下吧。最好的標尺就是這個人孝不孝順。一個人對待生養自己的雙親都不孝順,反而和自己的上司說,我對你是忠誠的,就像易牙一樣,怎麼可能?想想丁原和董卓怎麼死的。
而對於百姓而言,誰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孝子呢?所以以孝治天下,就既符合民間又滿足上層,兩全其美。
-
9 # 骨頭無畏牛刀
封建王朝大力吹捧孝文化,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有了孝父母,還愁不孝父母官?父母官肯定是拍封建統治者馬屁的文人發明的。提倡孝道對於社會穩定有很大好處,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封建統治者用孝道治國,再正常不過了。
-
10 # 元寶兔兔
封建王朝講究的是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孝,古人最怕的是落下不忠不義不孝的名,所以古人以孝治理天下,就很自然了
-
11 # 春秋著作郎
廢話不多說。我從利於封建主統治的層面來分析一下。
減少社會流動性。“父母在,不遠遊”當時的百姓深受這些孝道的名言的影響,約束了他們自身的行為。這就將人們限制在了一定範圍內的土地上,老老實實的務農,而有錢的地主大多也只是在本地購置地產房產,也只是鞏固加深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農業。
也因為這種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商人天南地北的跑是有違孝道的行為,也就遭到了人們的鄙夷。商業活動因此也受到了制約。社會的流動性大大減少,管理的便利性大大增加。
增加認同感什麼最能夠利於內部團結?——一個共同的精神層面的認同。孝道是很什麼時候構築起來的呢?–西漢
西漢的每一個皇帝的諡號前面都加了一個“孝”字。我們常說的文景帝,武帝其實是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並且在武帝獨尊儒術後“孝道”的精神認同同著“仁義禮智”一起推廣到了全國,也逐漸成為了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百姓的整體認同,也成了區分蠻夷的一個重要標準。
有序的社會“孝”常與另外一個信條一同使用,那就是“悌”。“孝悌”也就構建起了社會的秩序,有了一套評判的標準,使得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根據與這套秩序進行自我管理。在這種秩序的理想執行狀態下,整個社會成為一個有序的社會。人們因為受到這種秩序的約束,也往往減少了許多的矛盾,多了親愛。更方便封建的統治。
-
12 # 詩雨花魂
封建時代“以孝治天下”,其根本目的是用封建倫理綱常來維護君臣關係,維持封建統治秩序,因而不少封建王朝將“以孝治天下”作為治國綱領。“忠”“孝”其實不可分割。父為子綱,所以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君為臣綱,所以臣在國要忠於君主;這就是所謂的在家為孝,入孝為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不可逾越,構成了封建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
13 # 常流水4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古國。歷朝都以忠孝禮義治理國家。只有這樣人民才能擁護你,人民安居樂業了,國家才能發展強大。
-
14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在宗法社會里,最高的孝道是尊父。尊父即服從家長。天子是全國的至髙無上的家長,人們都尊敬家長,自然會更加尊重他這位全國大家長,寶座不就穩了嗎?!
-
15 # 張張藝術培訓
以德治國,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特點,“以孝治天下”則是以德治國的具體體現。所謂“以孝治天下”,就是把孝道作為治理國家的方針和原則,把孝道融匯貫徹到治理國家的實踐當中。
早在西周時期,由於宗法分封政治的需要,圍繞“尊祖敬宗”形成了一套“孝禮”。春秋以後,封建瓦解、禮樂崩壞,西周孝禮經過儒家的轉述、發揮和提煉,形成了以穩定家庭為起點、以平治天下為鵠的的孝道。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孝經》一開卷就表明了孝在諸德中的地位:“夫孝,德之本也。”《孝經三才》中又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把孝抬到了天經地義的高度,因而“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這樣,孝就成了所有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不孝就成了最大的罪惡,《孝經》中稱“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即使在秦朝,孝作為家庭倫理的內容之一,亦為統治者所用,並未遭受排斥。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開申明“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以後歷代王朝都繼承和貫徹漢代孝道的基本精神,極力宣揚和倡行孝道。
古人眼中的“孝”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孝”是指子女對父母的敬養和順從,廣義的“孝”還包括下輩對上輩、下級對上級的尊重和服從,其中,對已故祖先的祭祀崇拜是“孝”的一個重要內容。統治者所奉行的也就是廣義的孝。
據《論語為政》: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日:“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古人說“家國一體”,就是說家庭與國家是不分的,對天子、皇帝來說,國就是家,家就是國。這種獨特的社會結構,使得家族倫理在政治領域也同樣適用,這是古代中國能夠實施“以孝治天下”的社會制度基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是天的兒子,天下是天子的天下,天下的土地都是天子家的,天下的百姓也都是天子的臣民。整個天下就是一個大家,天子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大家中的家長,是天下百姓的父母。如此一來,以孝治天下就說得通了,表面上是在說孝,實際上則是對國家和君主的“忠”。
孝和忠是中國古代社會兩個最重要的道德規範,漢代提出“三綱”理論後,忠和孝一起走向神聖化、絕對化,朝著愚忠、愚孝的方向迅速滑落,後來發展為忠臣不事二主、臣要為君殉死等主張,並出現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俗諺,忠和孝成為維護專制統治的護身符和撒手鐧。
這種影響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到了怎樣一種程度?清代大臣死後所得到的諡號中,帶有“忠”字的諡號數量最多,帶有“孝”字的諡號數量排在第二。清朝的官員還都在行裝上佩帶著一種短而闊的帶子,叫做“忠孝帶”。忠與孝牢牢地粘固在一起,強有力地發揮著鞏固專制統治、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
16 # 苦澀夢想
孝順君王先從父母說起……
簡單的說,一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你能指望他孝順你這個君王?這就是為啥很多人交友,選擇朋友的時候,都找那些對家人的好的人,因為一個人連親情都沒有了,對一個外人他什麼心思都做得出來。
鞏固王權地位的方式之一古代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他們往往在建立初期會以鬼神為榜樣來昭示天下,“我是神的兒子,神讓我來統治你們的,如果你們不聽我的命令,就是違反了神的旨意,會遭受神的報應”,很多黎民百姓因為沒有“科學”,讀書不多,難以解釋自然現象,他認為人間有皇上,天上肯定就有玉皇,人間和天上的機構設定都是相統一的。這就給皇家“君權神授”奠定了基礎。作為皇家也不能老是用怪神亂力來通知和壓迫百姓,於是就開始給你打親情牌,用倫理道德來約束你。
孝順先從孝敬家長開始先從孝敬家長說起,古代家庭觀念很強,大家都在一個族群,一個姓氏,一個祠堂。你表現好了,大家都會給你歌功頌德,如果你表現不好,那你就臭名遠揚,想回家都難,所以農村會出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這並不意味著農村的治安就一定好,這也就是後來為啥很多地方農村也有城牆的原因,為了大家的安全必須建立群防設施,抵禦外來侵犯。當一個村子能夠按照倫理道德的標準來約束後,國家的道德體系也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用孝道約束人的行為所以就出現了一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儒家學說,以此來約束大家的行為,建立自己的道德體系。必定國天下,其實就是帝王自己一家說了算,法律在帝王時期也只是一紙空文罷了,所以道德標準就高於法律,成為治國理政的首選,儒家學說也就成為了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原因。
-
17 # 圖音
封建時代“以孝治天下”,其根本目的是用封建倫理綱常來維護君臣關係,維持封建統治秩序,因而不少封建王朝將“以孝治天下”作為治國綱領。“忠”“孝”其實不可分割。父為子綱,所以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君為臣綱,所以臣在國要忠於君主;這就是所謂的在家為孝,入孝為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不可逾越,構成了封建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
18 # 蕼清淺
因為“孝”是中國倫理社會的錨定基石!
因為“孝”有兩種引申“孝敬”“孝順” 由此可見孝是需要“恭敬、順從”的。
只有恭敬與順從才能延伸、構建一個、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兄友弟恭、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師的社會秩序。
孝是這一切的基礎、因為孝讓你知道、父母、姊妹、兄弟、這是一切倫理秩序的基礎與初始。
由孝我們可以延伸出倫理、就是父母是生我養我的人是有恩於我的、是不可違逆的、是需要感恩、恭敬、順從的。而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梳理出“倫理”親疏遠近、地位高低。
然後我們由“倫理”就可以延伸出社會秩序中的、階層、地位、親疏、脈絡、
在家庭中孝是上對父母下對兄弟姊妹妻子兒孫。
在學業上孝是上對老師下對同年、學弟、徒子徒孫。
在廟堂上孝是上對君王下對同僚、下級官吏
孝是一個原點:
在社會孝演變成信、義、
在廟堂孝演變成忠、誠、
孝是人最初始接觸的“秩序”
孝也是“秩序”的原點。
所以中國的古代封建王朝才會以孝治天下、因為孝代表著秩序。
-
19 # 生命的旋律
孝是人最基本的做人準則,中國人一向看重孝道,就是人與人交往,知道對方不孝,那肯定會對他(她)心生厭惡。而且自古以來就有祭祀先人保佑後人一說,古人也會尋求先人庇護,相應的也要敬先人,故去的先人都要敬,何況自己的父母呢。宗教也有相應的觀點,佛在哪裡,佛就在你家裡,父母就是你的佛。
-
20 # 春秋國學課堂
因為“百善孝為先”,古人治國按照禮記的說法:“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即孝,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古人教育的根本。
古代科技沒有那麼先進,治理國家不可能完全按照權力架構控制管理老百姓,而且古人也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所以要想國家安定,必須民心安定,要想民心安定必須人心有所依。人心的依靠在哪裡?我們不用宗教也不用強權,更不用說教,用人情。人情感最淳樸、最難以割捨的必然是父母子女之情。這是人人都有的本心,不虛太多說教,人人都能感同身受。父母子女乃至祖宗子孫是一個整體,有這樣的文化體系,又怎麼會民風不淳樸呢。
回覆列表
中國是個敬重祖宗家長的國家。孝是百禮之根基。但是這不代表支援愚孝。愚孝的流行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孝的誤讀。孝不能單獨存在。應該和義,勇,仁,廉,恥等各種儒教核心價值觀結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