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21 # 修身明德

    對於歷史,沒有對與錯。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無數英雄豪傑有多少能走到最後。韓信,西漢的開國功臣,被封淮陰侯。如果說韓信造反我感覺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楚漢戰爭中,韓信是被劉邦重用且手握重兵,如果說要造反那他就不可能在攻下齊國向劉邦要齊王的爵位。(要反早就反了,反正軍權在握。)

    再說劉邦,雖心懷天下,但性格粗暴,要單評自己的實力很難與項羽爭鋒,只好忍心不發收其鋒芒,暗地裡收羅人才,劉邦知道如果要打敗項羽奪得天下就要用到人才,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因此他對韓信這樣的人才十分珍惜。但韓信在向劉邦要齊王的爵位時,就已經威脅到劉邦的地位了,但劉邦以大局為重,忍讓給他爵位。

    等到漢朝建立,百廢待興,劉邦想要把權力緊緊的握在手,就必須清除威脅他權力的存在,劉邦害怕韓信功高蓋主,就命蕭何設計奪了韓信手中的兵權,第二年蕭何、呂后合謀設計騙韓信到長樂宮中。被用竹劍活活刮死。可以說是下場悽慘。

    韓信在軍事上是天才,但在政治上頭腦太過愚笨。犯了大忌。以功要賞,使得劉邦不得不猜忌他。

  • 22 # 老沈講史

    韓信要反的最佳時機是在劉邦和項羽對峙,加上自己,也就是三分天下之時。謀士蒯徹對他以後的發展進行的分析,韓信難道真正不明白嗎?不是!讀完曹雪芹的這首詩,不由得叫人對這位有著戲劇性歷史人物產生悲憫、痛惜以及敬佩……

    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淮陰懷古》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想當年韓信窮困潦倒,幾乎連飯都吃不上,漂母在河邊給過他饅頭,劉邦更是聽信蕭何推薦拜韓信為大將軍!當韓信出人頭地被封為淮陰侯後韓信以黃金百斤來重謝曾予自己饅頭的漂母,那麼自己該如何報答是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劉邦呢?

    首先,韓信生性耿直,缺乏與劉邦的溝通。

    自己聽信謀士蒯徹之言,考慮到全域性利益,沒有在劉邦被困之時出兵解救劉邦,劉邦不信任他奪兵權,韓信當然理解劉邦對他的態度。由此,劉邦判斷韓信不可行,而韓信也知道,劉邦已經產生“我”要謀反的念頭。那麼對此,韓信向劉邦澄清了嗎?不必,想必會越描越黑……

    其次,韓信之忠義,天下無雙。

    韓信在應召入宮之時,不是別人,正是曾出全力在劉邦面前死保自己的蕭何,韓信當然預料到了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劉邦對自己曾許下諾言:天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但韓信卻不曾預料,劉邦會用呂后和蕭何這二人來將他誆騙這樣的方式,慘死未央宮中,還滅他三族。

    為何?韓信為何要去?今天看到曹雪芹的這首詩,覺得就有道理了,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既然劉邦當初拜了他為將,不管劉邦對他信任與否,在他心裡,就是想用“死”這一風險來證明自己確實沒有謀反之心,我依然是我,你劉邦還是你嗎?

    僅僅為報答蕭何(蕭何請韓信入宮時自己也受到威脅),報答劉邦,韓信決定隨蕭何進宮,想用這一方式來向劉邦證明,韓信之心不反,韓信之心不變!但他低估了人性的醜惡和卑鄙,低估了政治鬥爭中的慘烈和血腥!

    總之,我想是韓信的“忠義”害了他。他攻城略地,而不妄殺戮;他沒有刁難當眾無端侮辱過自己的少年,尤見其襟懷之博大;極貧而不忘孝母;千金報漂母一飯之恩;謀士(蒯徹)策其自立,卻不忍背漢;明知會有殺身之禍而不忘舊義收留鍾離昧是為大義(後因忠而被迫棄義),種種忠義之舉,與那些為劉邦出謀劃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背信棄義之人形成鮮活對比……

    千百年來,人們已經忘記了韓信能攻城伐地,大漢天下幾乎全是韓信打下來的。只記得他不曾謀反,寧可隨蕭何遠赴未央宮……

    今天,歷史已隨風而逝,或許韓信當真是以死報恩了啊,也以死證明了自己的赤子之心。不然以他的智慧來說,確實找不到“不反”的理由,如此忠義之舉,當真是天下第一,古今無雙了啊!不由得叫人對這位有著戲劇性歷史人物產生悲憫、痛惜以及敬佩……

  • 23 # 再思樓紀

    這個問題要具體來看,韓信在剝奪封王以前,是沒有想過反劉邦的,但是他被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以後,這個就不好說了,大機率是有。

    一,韓信拒絕對項羽的策反---最有機會反劉邦的時候都不反,可見是真沒有這個意願。

    韓信平定齊地,項羽派出的大將龍且也被韓信斬於濰水之上後,項羽感到了恐懼,他想策動韓信,三分天下,派出說客武臣去策反韓信,韓信拒絕了,他的答覆是“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即使是韓信身邊的人蒯通反覆勸他抓住機會,陳說利害,韓信也最終沒有答應。事實上,如果韓信真要反劉邦,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機會。

    二,在平定天下過程中,劉邦對韓信的使用與限制

    劉邦是一代帝王,他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對韓信是既用,又打。事實上,韓信是劉邦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原本就是小角色,在後勤部門做事。為了讓韓信賣命,劉邦做足了工夫,兩人在一開始合作有了一段蜜月期。但是劉邦只是想讓韓信打工,當後面韓信的勢力越來越強的時候,劉邦為了防止韓信尾大不調,做了許多限制,增加韓信造反的成本,喝阻韓信的野心。比如韓信獨立開闢第二戰場,帶領一支軍隊在北方滅了魏國,代國之後,劉邦不斷地調韓信的精兵到自己東線,“漢輒使人收其精兵”,劉邦還兩次奪去韓信的兵權,韓信身邊的將領,也都是劉邦的親信,比如曹參,灌嬰,還有張耳。這樣的形勢下,韓信權衡利弊,不敢冒然造反。

    三,韓信被剝奪封王,貶為淮陰侯以後的表現

    劉邦滅了項羽後,襲奪韓信的軍隊,改封韓信為楚王。此時韓信還是能接受的,他的理想是做個諸侯王。反叛劉邦的風險太高,成功機會太小,能夠透過追隨劉邦,封為一方諸侯,韓信是滿意的,投入產出也是划算的。

    但是,韓信被劉邦設套抓捕,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韓信對劉邦已經很不滿了。如果有機會,你是不敢保證韓信不反的。同時,韓信平時還會客,其中就有後來代國的陳豨。後來陳豨反叛,劉邦出征,韓信稱病不去。實際上沒有人知道韓信與陳豨當年有沒有什麼商量。呂后為了誘捕韓信,藉口就是說劉邦打敗了陳豨,要韓信來慶賀。呂后擔心的是陳豨在前方謀反,韓信在後方策應,危害就大了。如果有這個機會,以韓信平日的表現,他是會做的,所以呂后故意說陳豨已經被平定了。

    結論:韓信跟隨劉邦,在被剝奪封王之前,他是有機會反,但是沒有意願的;等到後來被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以後,他是有意願反,但是沒有機會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人生中越來越相信的一句話是什麼?